-
1 # 遠處吹來陣風
-
2 # 反轉地球110
明朝的黨爭指明末東林黨與宦黨、浙黨之爭。明萬曆時起,朝政日趨腐敗,黨派林立,黨爭迭起。 在這些黨派中,以浙黨勢力較大,浙黨首領沈一貫、方從哲都先後出任內閣首輔,在朝當政。在一開始黨爭的過程中,東林黨人反對以皇帝為首的當權派的胡作非為,反對王公、勳戚對土地的掠奪,反對礦監、稅使的橫徵暴斂,代表了人民的願望,得到了人民的支援擁護。但是在表面現象的背後卻是以東林黨為代表的地主階級和以閹黨為代表的皇權之間利益之爭。隨著時間的延續,黨爭逐漸演變為,為了反對而反對,罔顧國家利益,只是為了自己所代表的團體和階級利益在爭鬥,只知有家不知有國。在南方東林黨以不與民爭利為由把持海上貿易,漕運以及鹽運,使鉅額利潤流入世家,而國家稅收大幅下降。並且勾結倭寇禍亂沿海百姓。在朝中,利用皇權殘害忠良。在北方晉商勾結後金,大批軍需物資及技術流入後金,使得後金不斷增強實力。明末激烈的黨爭大大削弱了明朝的力量。後金入侵時,大批東林黨人率先投降,並且反手進攻明朝,大肆屠殺百姓。東林結黨給明朝造成的損失是一個深重的歷史教訓。同時,明末激烈的黨爭大大削弱了明朝的力量。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明朝的滅亡!
-
3 # 歷史大學堂
有明一代,“黨爭”可以說貫穿始終。
在明太祖朱元璋時期,“黨爭”的苗頭已經顯現。當時,隨朱元璋打天下的人中,以淮西人居多,而朱元璋本身也是淮人,故明朝建立後,這批人大都封公列侯,身居高位。圍繞其中的核心人物、南韓公李善長,形成了朝中的淮人官僚集團。
由於身兼功臣和皇帝同鄉兩重身份,在開國後,李善長任左丞相,位列朝中第一。在他之後,由其同鄉胡惟庸繼任為相。在他們先後掌權的十幾年中,由於淮人集團的排擠,使得非淮人官員很難在朝中立足。如同為朱元璋親信謀士的劉伯溫,因其為浙東人,所以自入朝後就備受打壓:劉伯溫的才華和功勞在一干功臣中並不算差,但由於淮人官員從中作梗,在封功臣時其只被封為誠意伯,而淮人出身的李善長則被封為南韓公。
圖 胡惟庸(?—1380年)
由於李善長的挑撥,僅僅在洪武四年,劉伯溫就告老還鄉,自此遠離官場。但這還沒結束:由於之前朱元璋在向劉伯溫徵詢丞相人選時,後者沒有為李善長說好話,由是李善長記恨在心,之後藉故革掉了劉的俸祿。經過一連串的打擊,劉伯溫不久便憂憤成疾,而此時淮人集團的胡惟庸藉機派醫生為其診治,但蹊蹺的是,劉伯溫在此後一個月便病故了。由此可見,即便遠離政治,淮人官僚依然不肯放過自己的敵人。
到明代中期的嘉靖、萬曆二朝,“黨爭”正式登場。先是嘉靖時,以內閣首輔嚴嵩為首的“嚴黨”和以內閣成員徐階、高拱為代表的“清流”之間的爭鬥:當時嚴嵩結黨營私、大肆貪汙,“清流”官員藉此不斷攻擊“嚴黨”。而嚴嵩也沒閒著,他利用權勢,先後羅織罪名殺害“清流”領袖夏言、仇鸞。在嚴嵩掌權的二十餘年裡,“清流”對其的攻擊也從未停止:沈煉、楊繼盛等先後上疏彈劾嚴嵩的罪狀,但都未能成功,反遭嚴嵩陷害致死。
圖 嚴嵩(1480年-1567年)
明末,“黨爭”之勢達到頂峰。先是在萬曆皇帝立太子的問題上,浙人出身的“浙黨”官員順從萬曆的想法,而著名的“東林黨”官員上書反對;對此,其他黨派又群起攻擊“東林黨”。由此,在圍繞太子人選的問題上,各派官員爭鬥長達20餘年之久。
明熹宗時,“黨爭”又演化為“內朝”和“外朝”之爭。因宦官魏忠賢為司禮監秉筆太監,得以參預機要,又提督東廠,能任意羅織罪名、掌握官員生殺大權,故圍繞其身邊迅速形成了一個集團,東林黨人稱之為“閹黨”。因魏忠賢得熹宗信任,故其在朝廷內外權勢滔天、為所欲為,對其趨炎附勢者絡繹不絕,甚至稱其為“九千歲”。見“閹黨”專權,敗壞朝綱,東林黨人開始激烈攻擊魏氏一黨:左都副御史楊漣上書彈劾魏忠賢二十四大罪狀,被誣下獄,後受盡酷刑慘死獄中;其餘東林黨人如左光斗、魏大中等也因反對魏氏專權而被下獄折磨致死。至此,“東林黨”勢力大為受挫,“閹黨”遍佈朝廷,直到崇禎時才覆滅。
圖 魏忠賢(1568年-1627年)
縱觀宋、明兩朝的黨爭,前者多為純政見之爭(如變法派和保守派),且鬥爭結果僅止於罷相、去官(遠離中樞);而後者多以官員籍貫劃分派別,同鄉之間相互抱團,對於非本派者必加以打壓、排擠,發展到後來變成“為了爭而爭”,事事都要攻訐一番,而且相爭的結果可謂慘烈:失敗者幾乎都被處以極刑,死於非命。
文:愛影
回覆列表
黨爭明朝之前就有,唐有牛李黨爭,宋有元祐黨爭。明朝黨爭通常指的是因爭國本而起的浙黨和東林之爭以及後來依附於浙黨的齊黨楚黨宣黨昆黨和最終的閹黨東林黨之間的黨爭。所謂爭國本是因為萬曆不喜愛皇長子朱常洛,遲遲不立太子。所以有了以王錫爵沈一貫方從哲為首偏向萬曆的浙黨和以顧憲成高攀龍為首的依祖制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東林黨之間的爭鬥。進而依附於浙黨的齊楚宣昆各黨紛紛捲入爭鬥,於是有了明末有名的妖書案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等一系列眾說紛紜的政治鬥爭。
萬曆四十五年丁巳京察齊楚浙黨大破東林,東林黨各大佬被趕出朝廷中樞。天啟三年癸亥京察東林大破齊楚浙黨,三黨被一一貶斥最後投靠崛起的魏忠賢從而形成閹黨。
黨爭的危害自然表現為不同的政見引發的政策確定實施上的內耗,黨爭從對事不對人發展到對人不對事,決策確立不了,政令不能通暢。比如浙黨姚宗文巡視邊關後指責遼東巡撫熊廷弼碌碌無為,使得熊廷弼革職而遼東剛因熊廷弼興建的防線無果而終。比如閹黨田景新誣陷東林何士晉貪腐,讓何士晉在廣東進行的稅制改革充裕財政的實驗化為泡影。
黨爭的後期閹黨的掌權改變了原有的官場爭鬥潛規則,浙黨東林黨的黨爭不過就是對方革職離開朝堂失去發言權,閹黨的套路就是純粹的肉體消滅,楊漣左光斗魏大中等一一死在詔獄。惡劣的手段使得之後大明朝廷上下離心離德,明哲保身一語不發成了常態,最終崇禎被困死在討論是否南遷的北京紫禁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