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龍女5505

    公子側,春秋時楚國貴族,姓熊名側字子反。他是楚穆王之子五霸之一莊王之弟、共王之叔,三朝重臣官居楚國司馬,但結局悲慘。後奉命與晉國交戰時因喝酒貪杯、貽誤戰機致兵敗引咎自殺。

  • 2 # 淘史兄

    公子側是楚莊王的弟弟,一直擔任著楚國司馬的要職,在楚國也是舉足輕重的人物,然而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喜歡喝酒,而且一旦喝上了就收不住。

    公元前575年,晉國聯合齊國、衛國、魯國進攻鄭國,想討回面子,鄭國沒辦法,只能向楚國求救,力求能夠挫敗晉國聯軍。雙方在鄢陵會戰,歷史上著名的鄢陵之戰就此打響。此次會戰中,楚共王帶來了楚國的令尹子重,楚王子熊茷還有司馬公子側等人,這次會戰楚共王非常重視,親帥大軍進發,想的就是能夠給晉國軍隊一個教訓,可是沒想到的是,楚共王這次失算了,晉國那邊不僅有熟悉楚國事務的叛將申公巫臣,還有更加熟悉楚國軍事的楚國叛將鬥越椒的兒子苗賁皇,這幾個人都非常熟悉楚國軍事。在戰鬥打響前夕,苗賁皇就建議晉厲公集中優勢兵力打擊楚軍的左右兩軍,削弱之後再集中兵力消滅楚中軍精銳,因為左右兩軍為別是由彼此對立的令尹子重與公子側帶領。果不其然,在苗賁皇的建議下,晉國軍隊將楚軍打敗,還將楚共王射瞎了一隻眼睛,楚共王命令養由基為自己報仇,一箭射殺了射傷楚共王的魏錡,楚共王后退幾十裡,整兵之後,想召集大臣一起商量如何進退的問題。

    等群臣都到得差不多了,依然不見公子側,就幾次三番的去叫,可是,公子側老毛病犯了,一旦閒下來就開始喝酒,伶仃大醉,不省人事,楚共王眼看是沒辦法了,只能下令退軍。同時楚共王令養由基押後,負責看著公子側,此時的楚共王還是非常看重公子側的,生怕發生其他事情,所以在退兵之後立馬派人送來昭書,特地言明這次退軍是楚共王的意思,與公子側無關。可是令尹子重卻重新給了公子側一個說辭:初隕師徒者,而亦聞之矣!盍圖之?公子側看見這樣的回覆想起了以前的令尹子玉也是兵敗自殺,想著想著就羞憤難當,自殺身亡。而楚共王聽聞公子側已死,遺憾了很長一段時間。

  • 3 # 欲雲談史論今

    公子側,字子反,是楚穆王之子,楚莊王之弟。在楚莊王時期,他就被任命為司馬,主掌楚國軍事大權。到了楚共王時期,他與楚莊王另一弟弟令尹子重(公子嬰齊)分別掌控了楚國軍、政大權,是炙手可熱的楚國權力核心圈人物。

    子反與子重二人,在英主率領下能成為優秀的輔佐之才;但在庸主之下,就成了腐蝕社稷的庸才。

    為什麼這麼說?

    以子反的一生就可以得到證明。

    大約是在平定了若敖氏之亂後,楚莊王啟用了子反、子重二人:子反為司馬,子重大概是左尹(令尹是孫叔敖)。從此後,在邲之戰、滅陳之戰、圍宋之戰等等歷次戰役,子反都跟隨楚莊王出征。尤其是在圍宋之戰中,子反的作為值得一提。

    邲之戰兩年後,為報楚使申舟被殺之仇,楚莊王率軍圍攻宋國。這次圍攻,從公元前596年9月一直持續到公元前595年5月,雙方都打得精疲力竭:宋都商丘城內,民眾易子而食,析骸以爨(cuàn);楚軍則是勞師以襲遠數月,軍中糧草僅能維持數日。

    就在雙方都不知該如何收場之時,司馬子反與宋國右師華元卻都將己方的實情告知了對方——《左傳》中說是華元潛入楚軍軍營,挾持了子反,然後以實情相告;《公羊傳》則說是兩人在探視對方軍情時偶遇,結果交談中互相洩漏了軍情。不管事情是如何發生的,總而言之,楚人和宋人都得知對方已經無力再戰。最終在子反推動下,楚莊王答應了雙方握手言和。

    後人就此評價子反為君子,是誠信守諾的典範。但實際上,子反深知這兩三年來楚軍征戰過多,已經是強弩之末了。雖然楚莊王在邲之戰中大敗晉軍成功稱霸,但連年不斷的征伐已經消耗了太多楚國國力,是時候休養生息了。如果再繼續與長期宋人消耗下去,恐怕楚軍糧草耗盡之時,就是楚軍潰敗之日!因此,子反此舉不光是為了信守承諾,更是挽回了楚軍臨到頭的一場敗戰。勸楚莊王休戰,一般人都不敢;但子反作為司馬又是親兄弟,就敢出口相勸,也能起到獨特功效。

    所以,在英主楚莊王身邊,公子側也好、公子嬰齊也好,都是優秀的輔佐之才。

    可惜的是,公元前591年楚莊王去世,他十歲的兒子楚共王繼位為王。按照楚人的說法,楚共王自即位時起,“以朝(早晨)於嬰齊(令尹子重),夕(晚上)於側(司馬子反)”,跟隨兩位叔叔學習政事。

    楚共王執政後的頭兩三年,子重、子二兩人還能兢兢業業。公元前589年,見晉人在鞍之戰中大勝齊軍,隱隱有重出中原爭霸態勢。為此,子重斷然發起陽橋之役,率大軍討伐衛、魯,迫使諸侯歸順於楚,保住了楚國霸業。

    可幾年過後,因為常年把控楚國大政,子重、子反二人就開始胡作非為起來。公元前589年,申公巫臣見楚國仕途無望,便拐跑了連尹襄老之妻夏姬,逃亡到了晉國。因為子重、子反在楚莊王時期與申公巫臣有些私怨,兩人便公報私仇,把巫臣族人殘殺殆盡,還私分了其家產!

    巫臣雖然逃到了晉國,但對楚國還有感情,並沒有做任何對楚國不利之事。現在聽說族人全部被殺,他頓時怒了,寫信給子重、子反二人,發誓道:“必使你們疲於奔命而死!”隨後,巫臣就向晉景公建議,扶持吳國與楚國作對,並親自出使吳國,教吳軍中原車戰、射箭之術。在巫臣出使吳國的當年,吳人就七次出兵攻打楚國,迫使子重、子反二人不斷來往於吳、楚邊境,受盡了疲於奔命之苦!

    吳國突然崛起後,楚國就陷入了兩面受敵的窘境,在與晉國的爭霸戰爭中越來越被動。公元前575年,晉、楚兩國大軍在鄢陵展開第三次爭霸決戰,結果因司馬子反貪酒誤事,在關鍵時刻讓楚共王失去了軍事上的重要參謀,被迫緊急撤退,主動放棄了霸主之位!

    在鄢陵之戰後,長期與子反明爭暗鬥的令尹子重,趁機逼死了子反,從此獨霸了楚國大權。不過,子重的下場也沒好到哪去。公元前570年,因為在伐吳之戰中諱敗為勝,在華人的罵聲中子重憂鬱成疾,也去世了。

    子反、子重二人之死,雖然不是直接死在吳人手中,卻都跟吳國密切相關:如果不是吳人在背後掣肘楚軍,鄢陵之戰楚人全力出動,還會敗給孤軍作戰的晉軍嗎?如果巫臣沒有教會吳人中原的先進戰術、戰法,楚軍伐吳還會失利嗎?所以,二人之死,間接上是中了巫臣圈套,都是“疲於奔命而死!”

    在楚莊王時期堪稱優秀輔佐之才的子反、子重二人,為什麼會落得如此下場?

    在英主楚莊王手下,二人的權力受限制,不敢肆意亂為、以權謀私;可在庸主楚共王手下,二人權力長期超越了年幼的楚共王,事實上控制了楚國國政,權力無人監督、也無人能夠限制,慢慢腐化墮落、走向了以權謀私之路,不但禍害了楚國,也禍害了自身!所以,在楚共王時,他們二人已墮落成了腐蝕社稷的庸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呂布死前為何單單隻罵劉備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