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偽裝的觀點

    這個問題說簡單點,就是王朝時代,皇帝要與自己的追隨者共治天下,大宋計程車大夫,大明的文官集團,大清的縉紳階層,都是當時皇帝的追隨者,打壓他們,就是自己動搖自己的根基,而且遇到的反彈也會比較可怕,自斬一臂就是說的這個,所以不可能成功。

    具體到大清,它還有另一個特點,那就是小政府,也是中國傳承了多少年的“皇權不下縣”,皇帝就管到縣級,再往下,就要依靠縉紳階層來管理了,哪裡是皇帝想要打壓就能打壓的?

    尤其是隨著統治的穩固,依靠武力解決國家內部問題的可能性越來越低,也就越是要依靠縉紳階層,打壓他們百害而只有一利,而這一利也不過就是看著舒服,實際沒什麼好處。

  • 2 # 大城公

    打壓縉紳特權?這是特權嗎?歷朝歷代都是這麼做的。張居正變法後來為何被反對派剷掉?就是損害官紳利益!

    雍正帝搞的攤丁入畝,就是借鑑張居正當年“一條鞭法”改革措施。

    政治改革,用當代某位改革家的話說,每一步都牽涉到千千萬萬人的利益。

    明朝皇帝歷來標榜“仁德治國”。儒家哲學思想,中國士大夫正統思想,是君子懷德。不是懷財。一個政府整天去算計官紳階層的錢袋子,有意思嗎?

    古代中國,什麼經濟改革,都必然牽涉到廣大官紳階層的根本利益。因為,絕大部分做官的人家,他們就擁有幾十、幾百、幾千畝土地!甚至萬畝良田!比如,明代內閣首輔徐階,他的子弟在江南鄉下霸佔田地24萬畝!嚴嵩肯定有幾萬畝!

    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

    說得容易,做起來很難很難!比如朝廷中張廷玉、馬齊、隆科多、年羹堯等重臣,哪個不是大地主?他們家裡少說也有幾百畝田地!多達幾萬畝!如果按雍正帝的算盤,他們家中全都要派人做勞役,按人口交糧食,換了你做隆科多,你會願意?

    火耗歸公,歷朝慣例。

    不管什麼朝代,在中國社會實行改革,打破以往慣例,都有難度!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把一切不利於秦國統治的書本燒掉!焚書坑儒!此舉被罵了兩千多年!

    漢景帝時,各諸侯國尾大不掉,中央政府號令不行!怎麼辦?宰相晁錯提議“削藩”。好了,所有諸侯國都極力反對,紛紛舉旗造反!晁錯的結局很慘,漢景帝揮淚殺晁錯。

    而清朝呢,順治朝不說,就講康熙朝,重農抑商。

    這個落後皇帝就知道鼓勵百姓開墾荒地種糧食,而關閉海上貿易。打壓商貿。

    所謂開源節流。雍正帝接手,處處節流,省錢,榨取官員、鄉紳的錢袋子!而開源,沒辦法,就知道盯著那一畝三分地折騰,從來不去研究唐朝為何富裕強盛?唐朝時為何有大量色目人聚集長安做買賣?

    康熙朝經過戰亂,人口減少嚴重,四川、廣西等地大量田地丟荒。那時有個清官于成龍,他在廣西、四川做官時,主要工作和政績就是鼓勵扶持農民開墾荒地種糧食!

    康熙帝以仁德治天下,不屑於算計榨取官員鄉紳的錢袋子!

    雍正帝見財政困難,就動這個腦筋,其實也是跟張居正學的!

    張居正為啥失敗?他不是明朝政府的股東,他是總經理,也是打工的。所以他死後,明朝政府的大股東(萬曆帝)執政能力差,鎮不住滿朝文武大臣,他們都強烈要求取消張居正變法!所以就順應民意,既然這麼多大臣反對,肯定有道理,就取消吧!(萬曆帝晚年不傻,肯定很後悔取消張居正改革)

    雍正帝是清朝大股東,他就要改革!他就想仿效張居正改革,把清朝政府搞成國富兵強!他不一定要民強,民強就反抗朝廷了,他怕民強造反。

    他辛辛苦苦搞了十三年,總算有些成就。他也放心死了。但他兒子不怎麼看,乾隆帝崇尚仁德治天下,跟他爺爺看齊!所以,乾隆帝就採取“中庸之道”,包容,和諧相處。

    乾隆朝不缺錢!是和珅當財政部長(戶部尚書)。和珅不僅當官,還親自做生意:開辦當鋪75家、錢莊(銀行)300多家,派管家到廣州十三行做進出口貿易生意。就因為和珅辦企業搞經濟有能力,長期有銀子滿足乾隆帝的揮霍!所以和珅是乾隆朝第一號紅人、重臣!

    和珅辦銀行,開當鋪,做外貿生意,大把收入,他會賺錢,所以乾隆朝國庫和皇宮大內私房錢都是很充裕!所以乾隆帝有錢到處遊山玩水,泡妞,寫詩。

    會做生意的人治國,是著眼於開拓財路!死盯著兩畝地治國,永遠難逃一個窮。

    為什麼很多學者說“鴉片戰爭”有積極作用?是英華人用炮彈開啟清政府國門,開放,通商,重視商貿。乾隆朝一年財政收入4500萬兩銀子,而清朝末年,甲午戰爭以前,一年財政收入8000—9000萬兩銀子。翻倍了。就是海關收入。

    雍正帝搞的改革措施,所有官員和鄉紳都不會贊成!只是敢怒不敢言。做官嘛,高人一等,肯定有些特權!如果做官和做百姓一樣無能,處處被壓迫,還被剝削,還做它幹啥?皇帝也是做官,只是做最大的官。他們歷來是同階級、共利益的“一條戰壕的人”。內部還搞鬥爭剝削,能行嗎?

    再說,雍正帝搞這些改革措施,是什麼玩意?哪個做官的不清楚:多交稅,多納糧,說穿了就是拿我們的錢糧增加你的國庫收入!就是減少我們的收入來增加皇帝的收入!拿我們的錢變成你的錢!

    就這麼簡單。

    乾隆帝聰明,看得遠,緩和社會矛盾,和諧共處,所以不硬搞。有和珅給他弄錢花,他根本不需要去剝削官員、鄉紳。

    古代有云:與民爭利,不可為之。政府做的事,以不損害民眾利益為前提。

    張居正、雍正帝的改革措施還是損害到廣大士紳階層利益。推行阻力很大,失敗也是正常的。

    在報刊發表文章原用筆名:東山尹,莊滿,鳴白,營種。

    1996~2005年在全國暢銷雜誌包括

    廣東省《共鳴》《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藝》《江門文藝》《惠州文學》《同舟共進》《炎黃春秋》《家家樂》《金橋》

    河北省《文史精華》

    河南省《名人傳記》《人生與伴侶》《時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縱橫》《知音》《警笛》《今古傳奇》

    湖南省《康樂園》

    廣西《西江月》《靈水》

    海南省《青年時代》

    四川省《龍門陣》《分憂》《成都商報》

    雲南省《女性大世界》

    陝西省《家庭之友》

    內蒙古《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匯報》

    安徽省《戀愛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講與口才》《做人與處世》

    黑龍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雜誌報紙發表各類文章160多篇;

    創作

    123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誰主天下》

    60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還我河山》

    39萬字名人傳記《北洋軍閥列傳》

    武俠小說在《江門文藝》連載;

    撰寫《科學發展觀》理論文章17篇;

    創作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本一部;

    深入研究中草藥治療癌瘤學科20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都說猶太人智商高,那衣索比亞的黑種猶太人智商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