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老沈一

    任何概念,都包括內含和外延兩個方面。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自不例外——內含,是物質的“客觀實在性”;外延,則是一切不依賴人的感覺而存在的“客觀實在”。

    以上內含和外延的有機結合,就是關於辯證唯物主義“物質”概念的完整表述——“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透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複寫、攝影、反映。”

    這個表述當中,包含了三方面含義——

    第一,從物質和精神對立統一的關係上,強調了物質是世界的本源。堅持了唯物主義的一元論。

    哲學裡有“物質”的概念;也有“精神”或“意識”的概念。對於這兩種概念,哲學都是從世界的本源角度來定義的——究竟世界的本源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 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兩大派別——認為世界的本源是物質的,是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源是精神的,是唯心主義。唯心主義裡又分兩種——一種認為類似於上帝的神或者像黑格爾所說的“絕對精神”是世界的本源,這是“客觀唯心主義”;另一種認為人腦或“內心”是世界本源的,是“主觀唯心主義”。 有人覺得,唯物唯心,是近些年人為的一種劃分。這顯然是缺乏基本的哲學常識。唯物和唯心,幾乎是從哲學產生之初就同時出現了——反映了人們在認識外部世界和自身的哲學思考中所得出的不同結論。唯物和唯心,是對中外幾千年哲學史的客觀概括。

    還有人認為,唯物就是一門心思看重物質;而唯心則是注重精神。這種看法很搞笑,因為已經偏離哲學範疇了。

    歷史上有一些哲學家,中外都有,主張世界的本源有兩個——物質和精神都是本源。這種哲學被稱為是“二元論”,同時受到了唯物和唯心的同聲譴責——二元是不可能的,凡是二元論,最終還是會滑向唯心主義。

    辯證唯物主義關於“物質”的概念,明確地堅持了唯物主義一元論的原則。

    第二,強調了人的感覺可以感知並認識物質這個客觀實在。堅持了世界可知論。

    辯證唯物主義關於“物質”概念的定義,強調了“物質”這種東西,是可以被人們感覺和認識的。辯證唯物主義並不排斥精神或者意識的存在,而且認為它很重要。因為它可以感覺和認識外部世界,而且對外部世界有重要的能動作用或叫反作用,這也被稱為人的主觀能動性。 辯證唯物主義只是強調了物質是第一性的;精神或意識,是人腦這種特殊物質的功能,因此是第二性的——沒有人腦,也就沒有意識;先有人腦,後有意識。

    所以,關於唯物和唯心,只是在誰是第一性這一點上才有意義。離開了誰是本源這一點,毫無意義。不過在歷史上,也有一些哲學家主張世界是不可知的,這被稱作“不可知論”。莊子說,他做夢變成了蝴蝶,但也可能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這種相對主義,是不可知論之一種。

    辯證唯物主義關於“物質”概念的定義,堅持了世界可被認識,人的意識具有能動性和反作用的可知論。

    第三,強調了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根本特性,把哲學的物質概念既與具體科學的物質概念區分開來,又透過物質的根本特性使之緊密相連。堅持了普遍聯絡的唯物主義辯證法。

    “概念”是可以分層次的。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屬於哲學層面的概括,它與具體科學關於“物質”的概念,是一般與具體的關係。

    比如物理學。 物理學對其研究的“物質(material)”的定義——是指構成宇宙間一切物體的實物和場。這種“物質”,包括固態、液態、氣態、等離子態、超固態、中子態六種常態。也包括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及費米子凝聚態、夸克-膠子漿等新的物質狀態。 比如化學。 化學對其研究的“物質(Substance)”的定義——是指任何有特定分子標識的有機物質或無機物質。這種“物質”,包括整體或部分地由化學反應的結果產生的物質,或者天然存在物質的任何化合物,以及任何元素或非化合的原子團。化學物質包括元素、化合物(含其中新增劑、雜質)、副產物、反應中間體和聚合物。獨立存在的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學反應中,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物質。原子結合形成分子。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

    自然科學中,不同學科對“物質”的定義必然不同。其反映的,是不同學科對同樣的客觀物質世界研究的側重點不同。物理學研究的是物質世界最基本的結構、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運動規律及所使用的實驗手段和思維方法。化學研究的則是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 所以,不同自然科學學科對“物質”定義的這種不同,不矛盾、不衝突、不相互否定。這種不同所反映的,恰恰是客觀物質世界的多樣性和普遍聯絡。 也正因為物質的這種多樣性和普遍聯絡,隨著科學的不斷髮展,才越來越多地產生了交叉科學,即在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學科的邊緣交叉領域生成的新學科。如物理學與化學的交叉形成了物理化學和化學物理學;化學與生物學的交叉形成了生物化學和化學生物學;物理學與生物學交叉形成了生物物理學等等。這種學科交叉研究(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體現了科學向綜合性發展的趨勢。

    新的交叉學科的產生和發展,也提出了對其研究的客觀物質物件做出新的“物質”定義的新課題。這樣的新定義,也仍然不是對原有定義的否定,而是對原有定義的新詮釋和深化。

    不同的具體學科對“物質”的定義不同,或者換個說法,定義的角度不同。那麼,這些“物質”有沒有共同特性呢? 有。這個共同特性就是“客觀實在性”——所有自然科學學科所研究的“物質”,都是不依賴人的感覺的客觀實在,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透過感覺感知的,為人的感覺所複寫、攝影、反映。沒有任何例外。

    辯證唯物主義,正是在這一點上,概括哲學“物質”概念的本質特徵的。

    近幾年來,關於量子力學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其實,關於這門科學只是人們探究的深淺和掌握多少的問題——因為,量子也是不依賴任何人的客觀實在。如果因為研究還不夠透徹就得出結論,說量子力學可以推翻唯物主義而證實唯心主義,那就一定是想多了,或者是過度解讀了,也許只是門外臆想而已。 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經歷了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 兩千多年前,古希臘的泰勒斯,認為構成世界的物質是水;畢達哥拉斯認為是火;德謨克利特主張是“原子”;差不多同時的中國,認為是“五行”。 這是樸素唯物主義的階段。 後來,是15世紀開始的機械唯物主義階段。 這個時候,唯物主義的哲學家們,認為所有有形的——看得見摸得著的物體都是物質。 再往後,才是19世紀以後的辯證唯物主義階段。 這個時期的唯物主義,對物質的解釋才真正走向科學——從哲學角度,更準確地概括了物質的本質特性。

    最後總結一句,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除去包括內含和外延兩個方面之外,如果還問通俗地說都包括什麼——那就是包括不依賴人的意識而存在的一切“客觀實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馬加什麼藥材泡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