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蘭愛跳舞

    尼安德特人(拉丁文學名homo neanderthalensis,又譯尼安德塔人)是一種在大約12萬到3萬年前冰河時期本來居住在歐洲及西亞的人種,性格溫馴。根據最新的考古發現,現代人並不是尼安德塔人的一支,就是說,尼安德塔人和現代人不同種,尼安德塔人種和智人。現代人從15萬年前在非洲出現,大概在5萬年前離開非洲,3萬5 千年前才到達歐洲。尼安德塔人與現代人形成種系發生上的平行系群。但現在智人是人屬下的唯一一個種。而尼安德塔人的遺蹟最早是1856年在德國的尼安德谷 (neander valley)所發現。但剛開始他們並未被辨識出是跟我們屬於不同的人種。對於兩個人種的相似與不同,以及他們可能有過怎樣的接觸(如果有的話),出現激烈的討論。尼安德塔人身高1.5到1.6米左右。顱骨容量為1200到1750 cm³。現代人的則為1400 - 1600cm³。身體的特徵為,額頭平扁,(就是說眉弓到髮際線的距離比現代人短得多)。下頜角圓滑,下巴並不像現代人那樣前突。骨骼強健,有著耐寒的體格,具體就是肱骨與尺撓骨的比例,以及股骨與脛骨腓骨的比例比現代人大,這是典型的適應寒冷氣候的解剖特徵。他們生活在歐洲,膚色應該是淺色的。這一反20世紀初,尼安德塔人黑面板,多毛,會使石器的“猿人”形象(更多是動物)。尼安德塔人的遺蹟從中東到英國,再往南延伸到地中海的北端,都有所發現。這些遺蹟有骨骸、營地、工具,甚至藝術品。尼安德塔人的遺蹟消失的時候,大概正是在現代人進入歐洲的時候。  早期學說認為尼安德特人在智人的入侵下已經絕種;可能是由於氣候突然寒冷起來。尼安德塔人為避寒而躲進山谷,群體之間缺乏聯絡,近親交配增多,加上現代人與之的競爭,導致了尼安德塔人的滅亡。  但根據 discovery channel 播出的節目表示,尼安德特人未必被智人滅絕,反而可能因為遺傳上居於劣勢,所以都被現代人同化,例如在葡萄牙發現的一具4歲小童的屍骨,其中的解剖顯示了很多尼安德塔人的特徵,如提到的肱尺橈骨的比例和下頜骨的形狀。但是他配有裝飾品,下巴的強健構造,而且他生活在尼安德塔人滅絕的3千年後,這說明他是現代人。其他關於尼人的介紹  出現在歐洲的早期智人。直立人走出非洲後,約60萬年前在歐洲演化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又於約30萬年前演化出尼安德特人,簡稱尼人。名稱因其化石在1856年發現於德國杜塞爾多夫附近尼安德特河谷的一個山洞中而得名。  尼人分佈很廣,西起歐洲的西班牙和法國,東到中亞的烏茲別克,南到巴勒斯坦,北到北緯53°線。年代最早的距今達20萬年左右,最晚的距今約4萬年。尼人化石常與莫斯特文化共存。狹義的尼安德特人,僅指尼安德特河谷發現的人類化石。尼安德特河谷的尼人化石包括顱骨和部分肢骨,其化石遺存比較豐富,主要有頭蓋骨和體骨等。  根據現有的資料來判斷,尼安德特人骨胳粗大,肌肉發達,但個子不高,男子只有1.55米至1.56米。由於身體較矮,脊椎的彎曲也不明顯,因此他們很可能是彎著腰走路,跑步時身體略微朝向地面。尼安德特人頭骨的特徵是:前額低而傾斜,好像向後溜的樣子,眉峰骨向前突出很多,在眼眶上形成整片的眉脊。尼安德特人的腦部已經非常發達,腦容量約達1230毫升。  尼安德特人使用較為進步的打製石器,過著狩獵和採集的生活。這表明,當時的人類在同大自然界的鬥爭中,自身已有了較大的發展。  自從1856年人們第一次發現尼安德特人的化石以來,尼安德特人一直是一個吸引公眾興趣的謎,對尼安德特人的各種猜測一直不斷。從許多方面來看,尼安德特人都可稱得上是原始人類研究中的恐龍。與恐龍一樣,尼安德特人也是突然之間銷聲匿跡的,它們消亡的原因也一直是學者們爭論不休的話題。同時,恐龍和尼安德特人都是大眾文化的寵兒,經常在漫畫中一同出現。  但是,大眾文化對尼安德特人有許多的誤解。尼安德特人往往被看作陳舊過時的化身,被誹謗為因智力不足以應付環境的變遷而導致滅亡的低等人種。而實際情況是尼安德特人非常成功地面對氣候挑戰的時間至少有20萬年,比延續至今的現代智人還要長12.5萬年到15萬年。

  • 2 # 循天法常

    尼安德特人的腦容量平均1800ml,而智人只有1400ml。所以尼人看問題比智人開通得多,生性豁達,無憂無慮。

    明顯的證據是:尼人使用的工具可以在10萬年間沒什麼變化!智人出現相同情形的,本人只想到了少林寺的禪房——可能10萬年後還是目前的樣子。

    智人如愚痴眾生,滿足以後很快會產生新的不滿足;尼人則是得道高僧,盡破法我二執,與世同寂。

    智人淘汰尼人只是說明,自然的法則是精英淘汰制,誰把生活看穿了,誰就被淘汰了。

    ——“看破不說破”的意思是:你已經被淘汰了,就不要再害別人了。

  • 3 # 洪揚4

    強者遺傳偏"個求生"(零星分散覓食)形成的小團伙,智人(人類祖先)相對偏弱覓食(尤其是狩獵)必須較大團隊合作。長此以往二者團隊精神差異日漸大而固化為生存基因。一旦相遇衝突就會出現孤強難敵(稍)弱眾的局面,長期相持就必然會被智人的優勢團隊逐步各個擊破而最終被滅。

  • 4 # 純野生科學家

    首先糾正一個錯誤觀點:更大的腦容量不一定意味著更高的智力。很多大型動物的腦容量都不低,比如鯨、象,但它們的智力水平頂多能相當於四五歲的人類兒童。

    雖然尼安德特人的腦容量比我們略高一些,但決定我們是否聰明的因素不是腦容量,而是大腦皮質層的面積。大腦皮層就是大腦最外面那層灰色部分,厚一至四毫米,我們的語言、思考等高階大腦功能主要在這裡進行。

    為了增加皮層面積,容納更多

    神經細胞(平均140億個),我們的大腦皮層像一團揉皺的紙一樣摺疊起來了。這種巧妙的辦法可以在不增加大腦體積的前提下,提供更大用於思考的腦皮質層面積,讓我們擁有了更高的智商。比如下圖,左邊是老鼠的大腦,它是完全平滑的,就算體積與右邊的人腦一樣大,皮質層面積肯定也要小得多。

    那麼

    尼安德特人的大腦結構是什麼樣的?他們的大腦也有像我們一樣的腦溝和腦回嗎?我們的大腦皮質層完全展開的話有0.23平方米,他們能達到甚至超過這個水平嗎?嗯……從儲存的化石和兩個物種最終的結果來分析,尼安德特人的大腦結構只能說與我們類似,他們大腦溝回數量和腦皮質層面積肯定都是低於我們的。頭大,腦容量高,但並不聰明。

    透過分析尼安德特人的顱骨,科學家還發現這幫人大腦額頁部分不大,這意味著他們的語言能力可能很弱。就是說我們的表親尼安德特人是一幫智商不太高、不怎麼愛說話、身體賊強壯的死宅,有閒功夫就知道敲石頭磨項鍊,沒準兒脾氣還不大好……總之,更大的腦容量沒有給他們帶來什麼生存優勢,反而可能因為頭顱太大而增加產婦生產的死亡率。

    尼人的滅絕(融合)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除了大腦差異以外,造成他們最終失敗的因素可能還有社會性不強、沒有馴化狗、沒能適應環境變化、與我們的祖先互殺等等很多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彝族火把節最現實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