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克嘿嘿
-
2 # 南開孫藥師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燒心等症狀,也可引起咽喉、氣道等食管臨近組織損害,出現食管外症狀,直接的損傷因素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膽汁等反流物。反流性食管炎最常見和典型的症狀是燒心和反流,常在餐後1小時出現,部分患者燒心和反流症狀可在夜間入睡時發生,此外,反流物刺激食管,有時還會引起胸痛等非典型症狀,反流物也可刺激和損傷食管以外的組織或器官,引起咽喉炎、哮喘和慢性咳嗽等食管外症狀,如果反流性食管炎得不到控制,長期發展會引起相關併發症,如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狹窄、Barrett食管等,影響患者進餐,使患者生活質量下降,非常痛苦。
反流性食管炎在治療上主要是控制症狀、治癒食管炎、減少復發和防治併發症。常用的藥物有:
促胃動力藥: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伊託必利等,這類藥物可增加食管下括約肌壓力,改善食管蠕動功能,促進胃排空,從而減少胃內容物的反流對食管的損傷,但療效有限,主要用於輕症患者,也可與質子泵抑制劑等抑酸藥聯用作為輔助治療。 抑酸藥: 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艾司奧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貝拉唑等,是治療反流性食管炎最重要的藥物,這類藥物抑酸作用強,可有效抑制進食刺激所引起的胃酸分泌,降低損傷因素的作用,迅速控制症狀、治癒食管炎,適用於症狀嚴重的重度食管炎患者。 H2受體阻斷劑: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這類藥物也具有抑酸作用,但其抑酸作用不及質子泵抑制劑,不能有效抑制進食刺激所引起的胃酸分泌,適用於輕、中度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 反流性食管炎有慢性復發傾向,為減少症狀復發,防止出現併發症,可給予維持治療,有些患者停藥後很快復發,這樣的患者應給予長程維持治療,此外,有食管炎併發症的患者如Barrett食管、食管潰瘍、食管狹窄等,也需要長程維持治療,維持劑量應遵醫囑,調整至控制患者不出現症狀之最低劑量為宜,如症狀得以控制,也可採用按需維持治療,即有症狀時用藥,症狀消失時停藥,最佳藥物選擇是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艾司奧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貝拉唑)。雷貝拉唑是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藥物,常見的副作用有:皮疹、蕁麻疹等過敏反應、頭痛、便秘、肝功能異常等,此外,有些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需要長期服用雷貝拉唑,長期用藥可能會引起急性腎損傷、自發性腹膜炎、肺炎、艱難梭菌感染、骨折、痴呆、胃腸道惡性腫瘤、鈣、鐵、鎂、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微量元素吸收障礙等。
總之,有些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可長期服用雷貝拉唑,待控制症狀後,最好間斷、按需服用,長期使用不要超過1年,關注疾病進展和相關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
內科學(第8版)
雷貝拉唑片說明書
-
3 # 無名藥師
食管反流是胃內容物從食道倒流,由於胃內容物中含有強酸,消化酶,就會對食道造成損傷,引起食道黏膜炎症。導致胃食管反流的原因很多,治療方法其中之一就是抑制胃酸,通常選擇質子泵抑制劑,比如奧美拉唑,雷貝拉唑等。
奧美拉唑是第一代質子泵抑制劑,而雷貝拉唑屬於第二代。相比奧美拉唑,它抑制胃酸更強,抑制速度更快而且有更長的作用時間。雷貝拉唑對於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食管反流以及幽門螺桿菌感染都有很好的療效。
但是使用雷貝拉唑需要注意它的副作用,比如他可能引起轉氨酶異常,或者總膽紅素升高,對於慢性肝炎,肝功能不全以及具有嚴重的肝功損害患者避免使用雷貝拉唑。除了導致肝功能異常外,雷貝拉唑還可能引起面板瘙癢,腹瀉,口乾四肢無力血液系統疾病如白細胞降低,紅細胞減少,溶血性貧血。有極少數患者可能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如過敏性休克等。如果是輕微的不良反應,患者一般可以耐受,如果嚴重不良反應,應該立即停止用藥,必要時及時就醫。
另外就是是否可以長期使用雷貝拉唑,長期使用會有什麼後果?首先是不建議長期使用的,一般最多使用4-8周,如果長期連續使用,一方面可能造成藥物依賴,一停藥,患者胃酸會大量分泌,導致胃部症狀明顯加重。另外有研究顯示長期使用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還可能導致骨質疏鬆,也會增加胃癌以及其他癌症風險。
-
4 # 醫者良言
1.藥物治療:可透過口服雷貝拉唑抑制胃酸分泌,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藥物促進胃排空,從而減少胃食管反流的發生;
2.進食後不可立即臥床;
3.為了減少臥位和夜間反流,睡前2小時內不吃任何食物;
4.睡覺的時候把床頭抬高15~20cm;
5.注意減少引起腹內壓升高的因素,如便秘、肥胖、穿緊身的衣服等;
6.避免吃高脂肪、巧克力、咖啡、濃茶等抑制胃排空的食物;
7.避免使用抑制胃排空的藥物,如硝酸甘油、鈣通道阻滯劑、抗膽鹼藥物等;
8.必要時手術治療:對於藥物治療效果差存在反流相關的慢性咳嗽、咽喉炎、哮喘,可考慮手術治療。
雷貝拉唑有哪些不良反應?可引起血液系統異常:如紅細胞、淋巴細胞減少,嗜酸性粒細胞與中性粒細胞增多,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需要停藥並採取必要的措施;胃腸道反應:雷貝拉唑可刺激胃腸道,引起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不良反應,一般停藥後多可自行緩解;肝臟損害:大多數藥物是經過肝臟代謝,雷貝拉唑也不例外,長期服用的話會加重肝臟負擔,引起轉氨酶升高;過敏反應:部分患者使用雷貝拉唑可出現皮疹、區域性面板的瘙癢、水腫等過敏反應;其他:如頭痛、頭暈、四肢乏力、感覺遲鈍等。最後小結:胃食管反流的治療和雷貝拉唑的不良反應總結如上,這裡不再贅述。以上是我對該問題的解答,純屬手打,實屬不易,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讚唄,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
回覆列表
要想明白胃食管反流該怎麼辦?就要先了解引起胃食管反流的原因有哪些?
胃食管反流病之所以會發生,主要是由於食管下段括約肌的收縮功能和胃食管動力障礙引起。從而使得胃內的胃酸、胃蛋白酶等反流物進入到食管,引起食管的炎症甚至是潰瘍。
對於胃食管反流,首先呢可以試著從一些生活細節中進行逐步的改善,如在飲食時不要吃可以刺激胃酸過度分泌的食物,如蛋糕、巧克力、糖果、蜂蜜等,不暴飲暴食,不飲酒;除了要做到以上還要在進食後切忌立即平躺,在夜間睡覺時可以適當的墊高床頭10-15釐米,從而有效的防止反流,緩解反酸和燒心的症狀。
關於藥物治療可以服用一些抑酸藥物和促進胃腸蠕動的藥物,抑酸藥物主要有奧美拉唑、雷貝拉唑、泮托拉唑等。而促進胃腸蠕動的藥物主要有曲美布丁、法莫替丁等,可以有效的緩解反酸和燒心的症狀。
對於一些由於肥胖引起的胃食管反流,一定要進行減肥才可以有效的緩解症狀。
關於雷貝拉唑有什麼副作用,小克認為雷貝拉唑的屬於第三代的PPI,所以在功效和安全性方面都是要強於奧美拉唑的。但是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妊娠和哺乳的婦女是不建議使用雷貝拉唑和其他質子泵抑制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