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碧玉齋和田玉

    抱歉,古漢字還能看懂,古漢語真不知道該怎麼說。

    因為文字可以遺留千年,聲音無法儲存,我們只能推測古漢語發音是什麼樣的,卻沒有證據能夠證實,或者說我們以為的古漢語發音,僅僅是我們以為的,並不一定是真的。

    另外古代人口流動性小,又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說法,可能同樣的文字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發音,再者隨著朝代的更替,同一地區的語言發音也有可能發生改變,所以個人認為現代能聽懂古漢語的發音很難,畢竟沒有個古代人站出來當聽力測試員。

  • 2 # 淡藍色榮譽06

    相比題主的問題,我更想先自問自答幾個問題。

    1,什麼是古漢語?

    民國白話文運動之前,主要以單字表意,而不是詞彙表意的都是古漢語。古漢語也分文言和古白話。文言文兩千多年來自成一體,而白話也就是口語的發展卻因為缺乏書籍記錄,而並不明確。古代白話文小說,是記載古白話的主要載體,而古白話小說除了寫於明清的四大名著等小說以外,我知道的最早的恐怕就是西廂記了。白話文小說始於唐朝,但唐宋有何小說我並不清楚。但,這也可以說明,唐朝以前的口語如何,是很難輪定的。但是,從四大名著等白話文小說可知,這些時期的口語,和當代並沒有很大差異。漢語口語的傳承性還是很好的。

    2,學術界如何定義古漢語?

    中國當今的語言學界,尤其是研究古漢語的,對古漢語的爭議有很多。各地學者,大多不能免俗,總吹噓自己本地方言。而對古漢語的大致分類還是有一個大概的比較統一的觀點的。也就是分上古漢語、中古漢語和近古漢語。而分類的主要依據,則是切韻、廣韻、中原音韻、洪武正韻等韻書。使用韻書作為根據,因為韻書以反切的方式註明了漢語的發音。而反切是佛教進入中國之後,有過一定翻譯的需求之後,逐步發展起來的給文字注音的方式。透過一個字的“聲母”和另一個字的“韻母”來給漢字注音。

    3,何謂韻書?

    相關討論古漢語的時候,很多人總是忽略了一個主要問題。韻書能夠代表什麼?韻書,其實就是詩詞工具書。比如切韻序中就明確提到了,各地方言都有區別,南北方言大不同,而切韻作者陸法言是山西人,他寫切韻是融合各地用韻方法而創作。而相關用韻方法,受兩個南京籍人士影響最大。這點洪武正韻也有提及(切韻多吳音)。而和洪武正韻不同,陸法言寫切韻時已經被免官,屬於因為自己個人愛好而寫。這就並不代表任何官方政治目的了。而與之類似的還有元代周德清,周德清一生未出仕做官,他寫中原音韻,也僅僅是他個人的興趣愛好。周德清是一個曲作家,中原音韻,是一本戲曲工具書。不過和切韻不同的是,中原音韻並未採集南方方言的用韻方式,所以中原音韻是第一本沒有入聲的韻書。而切韻是現存最早的韻書,而不管是山西晉語,還是南京江淮官話,現今依然都有入聲。

    4,中國自古各地都有不同方言。

    語言學界的一個觀點是,中原音韻開始,也就是元朝開始,漢語發生巨大變化,入聲消失了。元朝開始的古漢語都叫近古漢語。切韻開始到宋朝則是中古漢語。切韻之前叫上古漢語。其實這種方法很可笑,首先,從切韻開始就並不是根據某一地方言來創作的,而是揉雜南北。廣韻也並非只採集一地方言,而僅僅是切韻的修訂版。中原音韻未採集南方用韻方式,恐怕能夠證明的也不是元朝開始中原地區的入聲消失。而是不採取南方用韻方式的話,很難出現入聲。因為中原和北方地區,大多數地方都沒有入聲。當代如此,我相信古代也不會有區別。

    任何韻書都並非是古代官方推廣的通用語標準。古代根本沒有這個推廣能力。韻書僅僅是詩詞工具書,最多也就是科舉考詩詞的時候,用韻方法以韻書為標準而已。韻書也根本無法否定中國古代有不同方言,韻書也從未記錄古代各地方言的不同。所以,某些人總以韻書為學術依據,卻忘記了這個最基本的邏輯問題。古代各地方言都不同,韻書根本無法證明各地都有入聲。所以,以中原音韻沒有入聲當做漢語的鉅變,這觀點很可笑。以入聲“消失”為理由,指責大多數官話為胡語更為無恥。而以入聲為研究古漢語的基本準繩,這是語言學界的一個笑柄。古代沒有影音資料,透過詩詞工具書,韻書。為研究載體本就是刻舟求劍。而刻舟求劍,本就是一個笑話。

    5,入聲的前世今生。

    入聲的被命名是南朝梁武帝時期的南京。梁武帝蕭衍,是蘭陵蕭氏後人,漢初蕭何第二十五世孫,也是隨晉王室一起衣冠南渡的移民後代。先祖牛逼,歷代官宦,又有本事稱帝,成為南朝梁的開國皇帝,這就是蕭衍。但蕭衍時代已經是衣冠南渡之後的二百年,而哪怕二百年了,蕭衍在和官員問答這個入聲的時候,卻表現的並不理解入聲。這,恐怕也說明一點。入聲,是官話和吳語融合200年之後的產物。南朝統治頂層並不對底層口語有深入瞭解。也就是,以此推斷,入聲是非漢語原生地的基本特點,而並非來自中原。否則華夏文明五千年。為何前3500年並未發現一個入聲?為何輪得到梁武帝手下幾個歷史上並不知名的小官?官話和吳語的200年融合才是基礎。

    很多否定官話和雅言歷史傳承的人,總以入聲為切入點。這是很可笑的。更可笑的是,他們認為元清的統治僅僅導致了北方中原的入聲消失,南京作為一個多災多難的城市,歷史上並未躲過幾場戰爭,但南京話也就是江淮官話,卻至今依然有入聲。戰爭導致入聲的消失,戰爭只導致北方中原官話消失,是很可笑甚至很可恥的觀點。甚至有些人無視分子人類學,無視中國各省漢族的O3基因都在60%左右的基本事實,去說什麼北方都不是漢人。真是蠻不講理了!

    再補充一句,入聲雖然並非漢語原生於中原的特點。但對詩詞押韻確實起著積極性作用,切韻的出現,入聲韻的推廣,才導致五言絕句七言律詩達到巔峰——唐詩。而唐詩其實也並非五言絕句和七言律詩的鼻祖。絕句和律詩是始於南朝的,始於南朝而北朝沒有,甚至兩漢魏晉也沒有,正說明南方方言推動了絕句律詩。南方方言唱歌也好聽,南方某些少民用他們的語言唱歌更好聽,這是必須承認的。聲調更多會賦予歌曲更多的美感。而根據氣候的不同,南方語言對比北方語言,越向南聲調越多,字音越短,聲音越柔,語速越快,這是基本事實。不僅僅在漢語中,整個東亞恐怕都是如此。而這也是少聲調語言的人總說多聲調的為鳥語的基本原因。我相信不管是孟子這樣的聖人,還是 韓愈這樣的高官,都不會粗俗的去辱罵,他們所說的南蠻鴃舌和鳥言夷面,僅僅是實事求是的訴說而已。其核心就因為語言從北向南,越向南越會短軟快柔。而以一個鳥字評價南方方言的,歷史上比比皆是。這裡就不復制黏貼了那若干條了。

    最後,迴歸主題,回答題主的問題。能夠聽懂多少古漢語。

    古代沒有影音錄影裝置。古漢語如何,無法完美還原。所以,古漢語只能讀,沒有聽的可能。而我上面說了這麼多,也說明了。古漢語沒有聽的標準。時代不同,會有所不同,唐宋元明清的小說,能代表的也僅僅是我們能聽懂中古漢語和近古漢語(雖然我認為上古漢語到中古漢語不會有有顛覆性變化,甚至變化很小),但並不能代表,我們能聽懂古代各地方言。古代各地方言都是什麼樣的?誰又清楚呢?太缺乏資料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樓夢》原著中,秦鍾為什麼這麼弱不禁風?一點傷寒就要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