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努比行走歷史
-
2 # 濤說精彩歷史
1、可以根據米價等基準,推測購買力。
一個基本常識,金錢的購買力是不同的,1989年的一元人民幣和2019年一元人民幣可不一樣,1989年的更值錢。
兩宋一共320年,一貫錢的購買力肯定有大變化、大波動;網上說法眾多,比較靠譜的一種是,等於70——6000元。
這個購買力怎麼算出來的?根據史書中記載的物品價格。
先說的銀子兌換率,一個簡化的公式:1貫錢=1000文=1兩白銀=1錢黃金;該公式不考慮缺斤短兩等省陌情況。
(一貫錢▲)
我們以米價來看。
今天的米價我們是知道的,如2019年某月的米價為3-25元/公斤,我們取個常見的數字8元/公斤。對於古代,一石米的價格我們也可以查到,如宋初太宗年間京師的米價大漲,為700文一石,宋代一石=75.96公斤;700/75.96=9.22文/公斤,即每公斤米為9.22文。
這樣一來,我們就得到9.22文=8元;922文=800元。1000/922*800=973.23元,即以米價計算,宋太宗趙光義河南開封的一貫錢,相當於今天的973.23元。
知道怎麼算出來的吧?
2、那麼,更宏大的目標來了,你開始吹牛說整個宋朝你都能估計,怎麼估計?
因為宋朝米價的記載比較多,金銀流通比較少;所以我們可以透過米價估計。
宋朝從趙匡胤到宋理宗的米價我們都可以查表查到,下面僅僅列出部分。
米價全都有了,宋朝最便宜米價在100文,出現在宋太宗、宋真宗的河東地區;最貴的米價出現宋高宗時期,7000文一石米。 即宋朝的每公斤米波動價格在1.32文/公斤——92.15文/公斤。即在宋朝不同時間、不同地點,1.32文-92.15文=8塊。 1文錢=0.09元——6.06元;1貫錢=90元-6060元。
這個最後的1貫錢等於6060元,真的很誇張!水稻作為農產品,價格非常不穩,誇張情況我們可以忽略。
我們再說一個直觀的結論,簡化理解:宋代1文錢不值錢的時候,大概相當於日元;值錢的時候,相當於美元;這個波動真的很大。
-
3 # 金風C玉露一相逢
先說一下白銀對銅錢的兌換比例,通常我們的認知是一兩白銀兌換一貫銅錢,貫是古代銅錢的計數單位,一貫等於1000文銅錢,就是把1000枚銅錢用線穿起來,稱之為一貫,這是最簡單的認知,可是大家要知道,宋時是流行“省陌”,以七十七文錢為一百,所以一貫錢就是七百七十文,然後由於北宋南宋物價及通貨膨脹的原因,貫穿整個宋朝白銀和銅錢的兌換率從一兩兌一貫,到兌兩貫,甚至三貫都有,所以就造成了宋代一貫錢的購買力是不一樣的。
對於購買力而言,我們假如和現代對比,百姓生活無非就是吃穿住行,一般來說就以百姓每天生活必須的米價作為對比,古代米的計量單位是“石”,根據史書和資料記載,宋代的一石米約為現在的59.2公斤,北宋初期的時候一石米的價格在300-600文左右,中期在600-700文左右,到了南宋初期一石米就漲到了兩貫錢左右了,可以看出通貨膨脹和貨幣的貶值,我們現在的米價普通點的米8元-10元每公斤,那一石就是400多元人民幣,按照宋代米價正常計價一貫等於一石來算,那一貫錢就相當於現在的500元上下,當然,這種演算法只是大概,對於其它商品的購買力又有出入了。
-
4 # 林子說歷史
宋朝的一貫錢說的也是一兩銀子。
而一貫錢的購買力大約相當於現在的一萬元。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古代形容富豪時,常以萬貫家財來形容。
而今天形容富豪時,常以億萬富豪來形容。當然這也是以這幾年的經濟來對比的。
比如若是兩千年時,萬貫家財也只能相當於百萬富豪。
還有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古代的貨幣,不能透過糧食,來與現代的貨幣進行換算。
因為古代生產力不發達,是農業社會。在農業社會里,糧食是十分貴重的物資。而現代就不同了,現代屬於工業社會、資訊社會。
在這樣的社會里,因為農業科技發達,糧食產量很高,重要性便大大降低。
由於古代糧食的是第一重要的物資,而在現代的重要性大大降低。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若是以糧價換算購買力,便不能對當時的百姓生活,有準確的瞭解。
所以用形容富豪的方式,反而更加貼近現實一些。
-
5 # 滄海拾遺錄
宋朝是中國古代商品經濟最發達的朝代,它走出了唐朝街坊制相對封閉的歷史缺點,再加上大力鼓勵商品流通,社會經濟異常繁榮,這在古代可謂是空前絕後。由於兩宋前後延續三百年,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其物價水平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我們這裡只能從宋人筆記中摘取不同時期的物價水平來簡要概括一下。
宋朝流行使用銅錢作為通用貨幣,理論上,一貫錢等於一千枚銅錢,等於一兩足色紋銀。按照《宋史》的記載,宋時是流行“省陌”,以七十七文錢為一百,所以一貫錢就是七百七十文,再考慮到由於北宋南宋物價及通貨膨脹的原因,整個宋朝白銀和銅錢的兌換率從北宋初期的一兩紋銀兌一貫錢,到兌兩貫,甚至到了南宋宋高宗時期兌換三貫銅錢。
再看看一貫銅錢的購買力問題。為了方便計算,我們這裡的一貫銅錢仍以一千枚銅錢為計算單位。根據史料記載,在北宋初期宋真宗趙恆在位期間,公元1008年,十文錢可以買一斗(十升)粗糧,一貫錢可以買1000升粗糧。公元1072年,在汴梁的勾肆,一文錢可以買一杯茶或一塊糖;同年,在陝西,一百文錢可以買一斗米。到了北宋末年,十貫錢可以買一畝田。在南宋紹興年間,一百貫錢可以買到當時名家楊元咎的“梅花圖”。一貫錢可以在鄉下買到一口質量不太好的棺材。
此外,根據史料記載,北宋前期,170貫錢相當於一個底層百姓五到六年的收入,開封府下轄的中牟縣,花100貫錢可以買一套不錯的住宅。
回覆列表
古代金錢有這樣一個換演算法
“一兩黃金=十兩白銀=十貫銅錢=10000文銅錢”
這個說法在宋朝是否準確呢?
我們從史料記載看下:
《岳飛新傳》“支付六萬石米,四十萬貫錢,以作軍需。四十萬貫錢以十萬兩和五千兩金折支”
《宋史》“以七十七錢為百”流行省陌
宋朝有北宋南宋之分,南宋時期通貨膨脹尤為嚴重。
北宋初期一兩銀兌一貫錢
到南宋一兩銀兌三貫錢
我們以北宋初期為例
以黃金基準看:一貫錢等於465元
以白銀基準看:一貫錢等於70元
以米價基準看:一貫錢等於148元
不過這是換算到現在,在古代金銀產量低,購買力肯定遠高於現在的。
這裡我們看下高宗時期
宋高宗時期“武勇效用,每月食錢九貫,米九鬥”可謂優而且厚矣
對比下現在的中產家庭年收入30萬以上
月收入3萬,一貫錢至少相當於2000-3000之間的一個收入,所以一貫錢的購買力在現在買個一般的手機是夠了。
希望回答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