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lan169063755
-
2 # 張果老忠記
明世祖朱棣永樂年間,安南反叛不願臣服明皇朝,這給威武的永樂皇帝所不能容忍,發動南征以武揚威諸國,恩威並施,四海臣服大明朝。盛世強國的偉大舉措。
-
3 # AI康養
明朝與安南的關係變化,大致分為三階段。
歷史上的大明王朝剛剛創立之初,洪武元年,歷經戰亂的朱元璋深刻反思了宋元以來的政治治理,所以開創了歷史上清明的洪武之治。同時對儒家文化也進行了有利於大一統的改良。在這種思想影響下,封建統治秩序的等級觀念得到了加強。
在這樣的背景下,明朝和安南的關係一度變得十分緊張,戰戰停停的征戰場面經常出現。洪武皇帝大一統的理想一直沒能實現,安南也一直處於自由自治的狀態。
洪武皇帝駕崩後,到了宣德,嘉靖年間,皇帝與將相臣工們透過對安南政策的反思,改變了對安南強硬的策略,透過和平談判,劃定疆界,分而治之。安南考慮自身的處境,以及對周邊國家的威望與影響,主動靠近聲勢強大的明朝,接受了三年一進貢的條件,在治下自理政務。但是明王朝為了實現統治需要,在安南對黎、元兩股勢力分別進行了扶持,目地就是互相牽制,有利於明朝的間接管理。
到了後期,也就是明朝晚期,明朝國力日漸衰弱,朝廷所崇尚的儒家思想也發生了價值轉變,實行了比較務實的保境安民策略,從此相安無事。但是隨著清軍入關,南下,等到清軍打到廣西的時候,安南的自治得到了加強。
對華夷秩序的影響,是一個由強轉弱的過程,最終使藩屬關係變成了華夷自治。
-
4 # 美苑繪趣
安南就是今天的越南,越南在歷史上有段時間是受當時中國中原政權直接管轄的,直到五代十國時吳權割據安南才正式脫離南漢,到了北宋,由於北宋當政者無力也是無心統一安南,所以才算是正式獨立成為一個國家,此後的越南時長期作為中國的藩屬國存在的。
到了明代,情況又有了變化,由於安南內部有人纂位奪權,加上安南派人過來,請求大明派兵平亂,所以明成祖朱棣派張輔率軍深入安南,大獲全勝,消滅了纂位的安南胡氏政權,明朝消滅安南胡朝後,便將安南國改名"交趾",改安南國為交趾布政使司,自此明朝成功收復安南,直接統治。雖然期間有各種各樣的騷亂,自至到明亡,越南始終是作為明朝版圖內一個地方行政自治單位的地位存在的,始終在大明的控制之中。實際上朱棣出兵安南的決定與鄭和下西洋戰略意圖的實現有著密切的聯絡。朱棣收復安南的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有深層次的戰略考慮,就是實現明朝在中南半島的軍事存在,同時為鄭和下西洋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安南的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從而為大明從陸路和海路共同鞏固西洋朝貢體系提供必要的基礎和條件。直接統治安南,可以看出明成祖朱棣的眼光是長遠的,這不僅僅是大大提升了明朝對南海的控制力和影響力,也是為中國今天的版圖奠定了基礎。
由於明朝的腐敗和國力衰弱必然影響到安南對明朝離心離德,雖然安南一直受明朝的直接統治,但是影響力已經沒有明初那麼牢固了這樣也預示著安南在明朝之後加速和想法脫離當時中國中央政權的直接統治和逐漸的分離出去。
-
5 # 蜀山精靈
明王朝和安南的關係大致可以分出三個階段:
一:明太祖皇帝立國後,吸取元對個周邊的國家尤其是中南半島的失敗教訓,立有“十五不徵之國”中包括安南,試圖再次恢復漢唐時期傳統藩屬的邦交理念,構建一個以華夏為主題的天朝上國諸邦朝貢的理想外交。
但由於安南自主自立意識膨脹和在中南半島稱霸思想作祟,陳朝與巔峰時期的永樂大帝爆發了嚴重衝突,永樂命朱能為徵夷將軍,張輔,沐晟為副將軍,帶領十萬明軍(號稱80萬)征討安南,安南滅亡。永樂五年(1407年)六月,明朝令改安南為交阯,設交阯布政使司。
這時期明朝推行安南與中國同化的政策,將大量的中國文化和書籍輸入安南,同時也將大量安南的書籍送往中國。為了爭得安南人的支援,明朝任命莫邃、範世矜、杜維忠等安南人為官,與明人一起統治安南。為了獲得安南士人的支援,明朝特意出資修葺了陳朝宗室和遺臣的墳墓,併為他們上了諡號,立廟祭祀。但自五代吳權以來,安南已獨立成國,一旦直屬中國管理,必然遭到安南各階層人民的反抗,安南可謂從此進入多事之秋。
另外,安南作為一個肆無忌憚挑戰明朝宗主國地位的典型被興師問罪,並被納入明朝的直接管轄之下,這對西洋番國起到了殺雞做猴的警示作用。事實上,成祖在郡縣安南後,曾多次以安南之事警誡、震懾不安分的番國。“問罪之師”、“安南之鑑”震懾諸國的效果很顯著。
在越南,古今大都把屬明時期視為一個亂世及亡國階段。如《平吳大誥》便汙衊明朝的罪狀是“狂明伺隙,因以毒我民。惡黨懷奸,竟以賣中國。焮蒼生於虐焰,陷赤子於禍坑。欺天罔民,詭計蓋千萬狀。連兵結釁,稔惡殆二十年。敗義傷仁,乾坤幾乎欲息。”
永樂皇帝眼中的華夷秩序是這樣的:“朕君臨天下,撫治華夷,一視同仁,無間彼此。推古聖帝明王之道,以合乎天地之心——遠邦異域,鹹使各得其所;聞風向化者,爭先恐後也!”
二:從宣宗到嘉靖的明中期。由於安南各地持續叛亂,交阯布政使司猶如雞肋,在加上雄才大略的永樂皇帝去世,宣德二年(1427年),明宣宗正式下詔廢除交阯布政司,並從安南撤出駐軍,同時預設大軍閥黎利對該地的控制權。由此,越南重新併入中國僅21年後,便再次恢復獨立地位。4年後,明宣宗正式冊封黎利為安南國王,自此以後朝貢不絕。
黎利遵從洪武皇帝設定的藩屬條例再次確定了明越兩國的宗藩關係,對明王朝實行嚴格的三年一貢原則,明朝廷也對安南,占城糾紛進行居中調節,不出兵干涉。因此這一百年關係融洽,穩定。
三:晚明時代,明安兩國國力都慢慢衰敗,其中安南幾度易權,明廷藉此機會削藩降爵,對安南政權交替基本承認並保持“一個安南”原則,並適度施以“存莫抑黎”手段降低威脅,
縱觀明朝和安南關係,由於受中國歷史和地緣影響,明,安關係與其他藩國有所不同,不存在經濟利益追求,除前期之外,安南始終對明遵守洪武皇帝制定的宗藩服從關係,明晚期也對安南保持保境安民的政策轉變,這主要受國力衰敗下降的影響,但安南繼續著中原王朝的華夷秩序。
-
6 # 唐南郡公張御豐
隋唐為交趾,五代時從南漢政權中獨立出去。明代稱之為安南。元末戰亂時,安南趁機從中國版圖脫離。洪武年間,安南成為明朝的屬國,處於半獨立狀態。明朝永樂年間,安南陳氏政權發生陳氏與胡氏的內訌,胡一元、胡漢蒼篡位。明廷支援陳天平,攻打胡氏父子。永樂四年(1406年)1月,明朝派張輔首次出征安南,明軍出師僅一年,就大獲全勝,消滅了胡氏政權。1407年農曆六月,明朝消滅越南胡朝後,聲稱為了迴應當地官吏耆老“原復古郡縣”的請求,便將之改名“交趾”。之後一直若即若離,明末永曆朝廷逃往安南,卻受清朝壓力把永曆帝交出去。明朝算是到這裡結束。
回覆列表
安南,南中國。秦統一時兼併物件之一,同屬中華民族。明朝時多有反叛,最終設安南都統使司,安南重新作為中華領土。清代丟掉了這一廣袤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