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旭述辯證法
-
2 # 山會長
中庸指的是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是至誠,一種德,儒家思想的核心。
《禮記·中庸》中,對中庸有一個定義:“喜怒衰樂之末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意思是,人的內心沒有發生喜怒哀樂等的情緒的時候,稱之為中。發生喜怒哀樂等情緒時,始終用中的狀態來節制情緒,就是和。中的狀態就是內心不受任何情緒的影響、保持平靜、安寧、祥和,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而控制情緒,不讓情緒失控,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中庸是一種處理人際關係的原則,是無過無不及的狀態。
儒家重視為人處事,提倡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的人生,追求真誠的自我。向內修身養性,形成仁、義、禮、智、信等良好的道德品質。向外要齊家、治國、平天下,求取功名,行中庸之道,不走極端,處理好人際關係等。
《禮記·中庸》:“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意思是,誠實是天道的法則,做到誠實是人道的法則。誠是儒家提倡的一種重要道德,但還不是最高的道德,還不是中庸。
儒家《中庸》認為,人生始於“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至”是指至誠、至善,中庸所追求的修養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至誠是儒家的最高思想境界,至誠無息,至誠無妄。無息則久,無妄則遠。達到至誠的狀態,就是天人和合一的狀態,就是中庸。
孔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意思是,人的道德如果能達到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百姓一直在努力追求。
中庸之道,提倡誠,追求至誠,是一種積極的的人生態度。不過,孔子並沒有指出如何實現和達到這種至誠,所以不具有可實現性。以至於在現實生活中,在處理人際關係時,重關係,關係和人情複雜;在人與人交往中,出現了世故、圓滑甚至狡猾的人,具有消極的一面。
總之,中庸說的是一種“中、和、誠”的處世態度,是一種道德,其把“誠”看成是世界的本體,認為“至誠”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
3 #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論語》說的"中庸"是心臟交換血液、票決領導頭腦(中)時,以平凡平常心對待(庸)的民主品德。
"中庸”的意思不是折中主義,“和稀泥”,懦夫哲學,而意思是:心臟、社會票決血液、領導頭腦(中)時,以平凡平常心對待(庸)“之道”,當選了帶頭幹,落選的事都忘了、不知道。這就是健康的社會和人體選領導頭腦的平常機制,文明道路。誰知道單位無記名投票的意見隱私、自己腦細胞更新的事?若知道這些事,就是腐敗的社會和被監測、解剖還監測、解剖不清楚的病人死人。
要想理解“中庸之道”,就要明白中華文化、龍的造字規則,否則解釋不清楚。“中庸"的可操作意思不是折中的意思,而是:以交換、票決馬首是瞻的中國龍(五中)文化能用於日用的平凡生活中,豈(庸)有平庸人嗎?“庸"(豈)可棄乎(嗎)?
例如:農曆五月初五(中節),叫端午(代表交換、票決的午馬七的龍首的意思)。
-
4 # 使用者3936561144419
中庸,儒家的道德標準,中庸重點在中、庸二字,中位於中間,不離兩邊,不走極端。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調和折中。因時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論根源源於人性。出自《論語·雍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何晏 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教子》:“上智不教而成,下愚雖教無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三階》:“言人有三等,賢、愚、中庸。”《中庸》是儒家經典的《四書》之一。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內文的寫成約在戰國末期至西漢之間,作者是誰尚無定論,一說是孔伋所作(子思著《中庸》),載於另一說是秦代或漢代的學者所作。宋朝的儒學家對中庸非常推崇而將其從《禮記》中抽出獨立成書,朱熹則將其與《論語》、《孟子》、《大學》合編為《四書》。
回覆列表
中,就是現在河南地區的方言,就是行,可以,好,這類話的意思。
庸,就是用。所以,中庸的理解,在過日子上,就是生活過得好,在具體做一件事情上,就是很好用,以此類推。
中庸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講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該如何持續,穩定的發展,所以它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就是對待君主有對待君主的方式,對待臣子,父親,孩子都有對應的方式。
我們中國的文化發源於中原,因為是農耕文化,所以只要按照節氣的變化能夠種好莊稼,有穩定的糧食收成,一個家庭,村落,城市,就能生存下來。所以,社會的穩定就是最重要的前提,社會如何穩定?那就是面對不同人,都有相對穩定,能被普遍接受的接人待物的方式方法,這樣社會相對就會穩定。穩定的社會就能給老百姓充足的時間去種植糧食,保證種族的生存和延續。
大環境我們理解後,就能明白,儒學的核心目的就是讓生活在中原地區的百姓穩定,實用性非常強,所以什麼事情都要落實到行動上,要見效果,那就叫中,中庸,中庸之道。
我們在看孔子對於中華民族文化最核心的,最形而上的文化表現形式,就一個字,叫“禮”,禮可以上升為一種哲學思想,是一種方法論,用現代話說,就是辯證唯物主義思想,這是毛主席解決問題的法寶,凡事都有內在矛盾,內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基本內在動力,比如一個人沒錢,那他最大的內在矛盾就是沒錢和想花錢買吃的,買住的,買各種想要的東西之間的矛盾。當這個人努力工作,賺到錢之後,他內在的矛盾就開始變化了,下一個主要矛盾有可能就變成了內心的空虛,向找媳婦了,所以就開始想方法找異性,談戀愛。再之後,結婚,生孩子,孩子上學,自己又要多掙錢換大房子,一系列新的矛盾促使個人不斷髮展。公司,組織,甚至政府,都存在這樣的內在矛盾論,從而推動發展。
所以,禮,就是解決這種內在矛盾最核心的解決方法,這是一種哲學思想,禮就是結合個體的需求和大環境的情況,選擇折中的方式,來解決一個一個的矛盾的。
比如:有一夥人,生活在一起,大家都要吃飯,12個人,只有6個饅頭,每個人半個饅頭不夠分,那怎麼辦?方案有很多種,但是符合禮的方式來分配,一定是對大家相對來說合理,而且還能讓大家未來可持續發展,所以未必是簡單的平均分,每個人半個饅頭,因為個人的飯量不一樣,每個人的工作型別不一樣,甚至有些人還有可能有疾病,所以“禮”就告訴大家,分給每個人的饅頭有可能有人分半個,有人分一個,但是多分的人一定要承擔更多的責任,比如出去再找吃的等等。所以就形成了團隊的文化,部落的文化,有了“禮”支撐的部落,就越來越強大,就走到了今天,就是咱們的中華民族。
這就是中國文化“禮”的核心,用毛主席的思想,就是辯證唯物主義,就是發現事物內部的主要矛盾,解決主要矛盾,解決的思路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是“禮”的核心,這個核心的目的是什麼,就是中庸,就是“中”,可持續發展的“中”。
所以,我們能夠從中國文化中吸取的能量太多太多了,把“中庸”,“禮”這樣的哲學問題想清楚,是一個人從普通走向卓越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