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霜葉初紅54287318568

    東漢“建安七子”之一,文名甚著。所寫《討賊檄文》,竟使發頭風病的曹操臥讀該檄之時驚然坐起,駭得一身冷汗,足見其文的犀利和影響之力。至於政治謀略,雖三擇其主,但無多建樹。

  • 2 # 夜狼文史工作室

    陳琳(?-217年),字孔璋,廣陵射陽人(今江蘇省揚州市)。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生逢三國時代,在何進、袁紹、曹操手下都做過官員。

    在三國時代,陳琳事蹟不多,就只是個文人。

    對於他的評價,可依照生平事蹟,歸納為四點:

    第一點:有政治頭腦,比如力勸何進。

    陳琳在漢靈帝時,做了大將軍何進的主簿。當時,宦官擅權,何進欲誅宦官,但太后堅決反對。作為國舅的何進,目光短淺,腦殼不夠用,決定召集地方豪強、引外面的兵將來京城咸陽,以此恫嚇太后而可以誅殺宦官。這樣的做法,無異於飲鳩止渴、潑油救火,必定釀成朝廷動亂。

    陳琳力諫反對,可何進不聽,一意孤行,偏執引外鎮軍閥入京。一方面,何進(186年)被宦官張讓所殺,另外一方面,董卓進京後擁兵自重,廢少帝,立獻帝,自封太師,社會動亂四起,加快了漢王朝的覆滅。

    第二點:投錯主人,比如依附袁紹。

    何進死後,陳琳避難,輾轉依附於袁紹,為袁出謀劃策。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派兵圍張超於雍邱。此時,任袁紹東郡守的臧洪,因與張超為盟友,求紹相救。袁紹因與曹操新和,不予救兵。雍邱被攻破,張超自刎。臧洪義憤填膺,宣佈與袁紹斷絕關係。這就等於宣佈東郡獨立。袁紹命令陳琳寫信給臧洪,勸他投降,陳琳照辦。臧洪後來被殺,但在當時人眼中,臧洪成為英雄。陳琳的行為猥瑣,被詬病為趨炎附勢,讓旁人有些不齒。

    第三點:很有文才,比如檄文震懾曹操

    曹操的文筆在三國時代很不錯了,開了一代魏晉先風。可是,對於陳琳的文筆,曹操服氣得很。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戰爆發,陳琳作《為袁紹檄豫州文》,在文中言語鋒利,如同刀劍,痛斥曹操,擊打在了痛處。曹操當時正犯頭風痛,病發在床,臥讀陳琳檄文,竟驚出一身冷汗,翕然而起,頭風頓愈。這一段被寫進《三國演義》,成為一個亮點。

    第四點:為曹操所用,可命又不好。

    袁紹敗後,陳琳歸附曹操。曹操不計前嫌,讓他擔任司空軍謀祭酒,管記室,軍國書檄多為陳琳和阮瑀所作。曹操深愛其才,對於陳琳的作品,有時竟不能為之增減一字。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丁酉大疫爆發,陳琳染疾逝世,留下遺憾而去。陳琳著作,據《隋書·經籍志》載原有集10卷,已佚。明代張溥輯有《陳記室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 3 # 葦說歷史

    相比現代社會張嘴就要照顧到對方的祖宗十八代,中國古代的罵街技術可謂是文明多了。

    在中國古代眾多古典名著中,知名度最高的罵街高手和罵戰恐怕不少都在《三國演義》之中。罵街是一門藝術,它不是一個很粗鄙的門類,要想有邏輯又讓對方欣賞更是難上加難。今天我們來選取《三國演義》中的三個典型案例來進行一段分析,看看在罵街的表象之裡,都蘊含著什麼邏輯和技巧。

    禰衡——讀書讀成了混蛋

    讀書意義的微言大意,古今中外的哲人已論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志士仁人透過學習和實踐,掌握了治國安邦的規律;黎民百姓透過學習和實踐,掌握了做人做事的規律。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三國時期就出了一個讀書越多越混蛋的典型——禰衡。禰衡,字正平,青州平原郡人,年輕時就滿腹經綸,學富五車,剛愎自用,矯時慢物。

    這種罵街方法非常好學,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全人群全年齡段都可脫口而出。然而由於技術過於粗糙,非常容易拉仇恨,比如三國時期的禰衡,最後挨刀剮。

    禰衡這人,精神不太正常,逮誰罵誰,毫無理由可講。他和曹操初次見面,因曹操沒有給他賜座,他就把曹操連同手下謀臣武將罵了一個遍。曹操有涵養,不殺他,讓他做鼓吏,結果他脫了褲子“擊鼓罵曹”。

    如果如坊間所云,曹操乃是“漢賊”,那麼擊鼓罵曹,尚且有情可原。但是,接著往下看,我們就會大跌眼鏡:曹操派禰衡出使荊州,禰衡又把劉表譏諷一番;劉表請他到江夏,他又把黃祖嘲弄一番。實在看不出是何道理!

    劉表為人,是一個慷慨的豪傑,幾乎沒有惡名,況且素來仰慕名士,不會怠慢了禰衡。而黃祖則更不必說,看見禰衡,就要擺酒,誠心誠意招待。

    陳琳——罵街會打草稿

    三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不過三國演義上陳琳的出名多半是因為他寫了一篇討伐曹操的好文章。

    當時陳琳是袁紹手下的文書,其實陳琳原是大將軍何進的主簿,曾參與重要軍機,因勸阻何進不要輕率的召集外兵來中央誅除宦官,結果屠戶出身的何進不聽勸告,與宦官接觸把腦袋給玩掉了。陳琳因為何進的關係怕被牽連,便避難於冀州。

    袁紹肯讓陳琳在自己身邊工作,無疑是看在老朋友何進的面子,又加上陳琳的確文章寫得不錯,又有才,名氣又大,就給陳琳找了這份寫寫畫畫的工作。

    陳琳擅長撰寫章表書檄,風格比較雄放,文氣貫注,筆力強勁,在當時與阮禹齊名。陳琳寫出了不少公文名篇,代表作有《為袁紹檄豫州文》。就是這篇《為袁紹檄豫州文》,把曹操祖宗十八代罵了個遍,反而治好了曹阿瞞的頭痛病。

    曹操身體患有舊疾,正犯病難受呢,這封檄文就到了,曹操開啟一看,看的是冷汗直流,身邊的人以為曹操要發怒,結果曹操大吼一句“好文采”,出了一身汗,曹操的病情竟然也得到了了好轉。

    後來袁紹戰敗,曹操俘獲陳琳時並未怪罪與他,反倒是受到重用,可謂是罵人罵出如此高的境界,更佩服曹操的氣量。

    諸葛亮——罵街不侷限於環境

    諸葛亮與王朗第一番交“口”之前,從兩人對此次舌戰的準備上看就可以立分高下。王朗向大將軍曹真誇下海口是在兩人未見面之時:“來日可嚴整隊伍,大展旌旗。老夫自出,只用一席話,管教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戰自退。”

    怎麼聽怎麼有點痴人說夢的感覺,從中可以看出王朗的盲目自信。而且諸葛亮在口才方面的經驗值與殺傷力絕對要超過十萬點,這一點他不是不知道,王朗明顯是在以己之短,攻敵之長。

    王朗的一開始問話就以“無名之師”下問諸葛,而諸葛亮正是用“奉召討賊”這一名正言順、堂而皇之的理由回答的鏗鏘有力,在這第一回合的較量中王朗已經摺了說服諸葛亮倒戈的銳氣。

    於是,王朗又急轉之下又用“天數”這一虛妄的言論來誘導諸葛亮,加之“德行”來搪塞自己所謂的“正道”。諸葛亮的回答簡短有力,直接指出曹家就是篡漢的忤逆。

    對於王朗陳述的曹家父子的“豐功偉業”,諸葛亮僅用了一個“粗鄙之語”化解了王朗的一番巧言令色。接下來,諸葛亮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了曹家父子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篡逆國賊。惱羞成怒的王朗這時候撕下了迂腐儒生的面具一句“諸葛村夫”徹底爆開了粗口。對於智者爆粗口都有其不失智慧和儒雅的一面,諸葛亮回敬王朗的粗口是“皓首匹夫,蒼然老賊”。

    顏面掃地的王朗若還能苟活於世,可真就應了諸葛亮的那句話“天下第一厚顏無恥之人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清朝不是皇太極繼位,是多爾袞繼位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