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閆瑞國

    當然。將眾多看似“碎片化”的條目集納到一起,無異於對一個知識體系進行描述。

    透過搜尋引擎勾連關聯起來的網際網路世界,是一個龐大的知識庫,或許也可以視作一部辭書。雖然豐富無比,但也雜亂無比。即使是去查詢規模小一些的網路百科,由於“開放編纂”,出於眾手的百科詞條,也會讓人真偽莫辨。

    當你輸入一個關鍵詞,得到成千上萬個結果,耗費逐一閱讀、辨別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還不如去查檢一部權威精當的紙質辭書。

  • 2 # java架構設計

    《現代漢語詞典》APP即將上線,是一件方便大家的事情。個人的話肯定是會下載的。也想一睹《現代漢語詞典》APP的芳容並體驗一把。

    下面個人簡單分析一下《新華詞典》、《現代漢語詞典》等APP的存在及意義。

    適用人群

    學生:學生必備的工具書,用APP代替可以在非課堂時間也可以學習語文相關知識。

    教師:教師在教學備課過程中可以隨時用APP查詢相關詞彙,以便更為準確的教學。

    作家:作家對自己的作品一定是精心寫作,反覆修改。而《現代漢語詞典》更是必不可缺少的工具書籍之一。

    文學愛好者、學習者:日常看到不認識的字、不明白的詞語可以隨時拿起手機開啟APP查詢相關釋義。

    作用及意義

    《現代漢語詞典》APP的作用肯定是明顯的,針對題主所問:“在各種網上百科的時代,有必要下載工具書嗎?”,個人認為,這不僅僅是工具書,更是代表準確、精準內容定位的官方知識庫。雖然現在網上各種查詢內容很方便,但是查詢的內容也是五花八門,正確性也參差不齊,需要內容搜尋者有一定的辨識能力和知識儲備。

    而一款準確無誤的詞彙APP的出現,不僅僅省去了網上搜索內容的時間和精力,讓大家可以迅速得到正確的內容,提高了查詢和學習知識的效率,並且可以隨時隨地的在任何區域學習。

    期待

    如果這樣的一款APP擺在你的面前,你期待他有什麼樣的功能?是期待他的炫目多彩,還是期待他的整體設計能夠讓你欲罷不能,徜徉在知識的海洋?

    對於這樣一款APP,我們可以在地鐵裡、在上下班的路上、在茶餘飯後都可以學習,所以我們一定期待它是能夠讓我們願意在裡面待得更久,那麼你覺得什麼樣的功能設計能夠讓每個人願意每天都開啟它,快樂的使用它呢?

  • 3 # 使用者青蔥歲月42434595

    會下載,畢竟漢語詞彙豐富數量眾多,而且每年新詞湧現,原有的模式只能反映一段時期內的約定成俗的語義,但對新詞新義的吸納則沒能做到與時俱進,且詞典厚重不便攜帶(當然,個人覺得義務教育階段還是用紙質的好,可以讓學生養成正確的使用詞典方式),而App則便於攜帶節省書/課桌空間′ꪦ且能夠實時更新,非常便利,是紙質詞典的有益補充。

  • 4 # 我手抖了

    安裝後,介面簡單,查字典,有幾種常用方式。

    夠用了。

    額外的付費應用,就算了。話說這個定價是不是高了?薄利多銷才是王道。

  • 5 # 我們不吃人

    《現代漢語詞典》推出APP下載,對於學生、語言文字工作者和需要輔導孩子做作業的家長來說還是很有必要下載使用的。

    對文字的字義和讀音有較高準確性要求的人來說,最新最權威的詞典是工作學習的必備工具。

    但是漢字的讀音是不斷演變的,尤其是進入資訊化時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深度和廣度都急劇提升,這使得部分文白異讀的漢字讀音產生了巨大爭議。

    漢字的讀音存在文白異讀的現象,這不同於多音字,多音字一般可以透過詞性詞義來區分,但文白異讀造成的文字讀音區別並沒有特定的規律可尋,絕大多數要依賴死記硬背,這對權威詞典的要求就很高。

    文白異讀現象是漢語特有的一種語言現象,一個字在書面和口語中存在不同的讀音。比如“給予”讀作( jǐ yǔ )就是文讀,也就是書面語讀法,但“給”在日常生活中絕大多數讀作給(gěi)。以前的詞典中“給予”、“給水”都只能讀( jǐ),但後來《現代漢語詞典》收錄了(gěi yǔ)、(gěi shuǐ)的新讀音,這是順應民眾“誤讀”做出的改變,目前兩種讀音並行。

    更廣為人知的就是“騎”從多音字變為單音字,之前(jì)讀音被取消,以至於很多家長輔導孩子讀“一騎紅塵妃子笑”時被孩子糾正讀音還以為自己才是正確的,一查字典結果懵了。

    甚至就連這個問題中的“下載”,絕大多數人都在使用錯誤讀音(xià zǎi),但它在詞典裡的正確讀音應該是(xià zài)。面對這種絕大多數人都在使用與詞典讀音不同的情況,詞典本身是否應該順應民意做出修改就成了問題。

    實際上在2016年,教育部針對審音表釋出擬修訂稿,徵求大眾意見。其中,有超過一半的改動是修正具體字詞的讀音。在這份修訂稿中“下載”的讀音就修改為了(xià zǎi),但是在最後定稿的《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中,下載的讀音修改方案被否決了,這個詞最終沒有順應大眾的“誤讀”。但是文字的爭議讀法朝著大眾實際讀音靠攏,逐步順應時代需求是近年來的趨勢,未來第八版、第九版《現代漢語詞典》是否會修改下載的讀音呢?我認為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我舉個例子來說明這種困擾:

    這百度漢語中“芥”字的讀音搜尋結果,顯示有兩種讀音,但實際上“芥”的第二種讀音在2016年審音表和第七版《現代漢語詞典》中已經取消,芥目前只有一種讀音。

    這也是網路搜尋得到的權威資訊,但結果卻是錯誤過時的。

    再比如這個“線上漢語字典”網站,也是很多人經常使用的線上字典,結果顯示“拜”只有一種讀音(bài),這在2016年以前是正確的,但第七版《現代漢語詞典》已經順應潮流增加了新的讀音(bái)。這次修改顯然是為“拜拜”這個詞特意而為。

    這一次“線上漢語字典”網站錯了,顯然他們已經三年沒更新網站資料了。雖然每一次文字讀音的正式改動都是謹慎無比,一般只會改動幾個字詞的讀音,但三年不更新資料的字典網站你還敢用嗎?

    我特意舉出“下載”和“拜拜”這兩個例子,是因為這些都是網路時代才產生的語音爭議,在網路時代之前並不存在“下載”這個行為,也沒有“拜拜”這種音譯詞,這些都是網路時代新生事物產生對古老漢字讀音形成的新挑戰。

    這種挑戰現在還在持續進行,各種新詞彙還在不斷產生,2016年教育部審音表擬修訂稿中準備動刀子的讀音有十幾個,最終只改了幾個。但未來那些早已被大眾“誤讀”的字詞讀音還能堅持“正確”多久?

    字詞的讀音關係到教育大業和一代人甚至兩代人的知識體系,需要順應時代也要慎之又慎。變化和不確定性一直存在,以至於現在很多家長輔導孩子做作業發現讀音有爭議都不敢輕率地做判斷了,也有很多人糾正別人的“錯誤”讀音時結果尷尬地發現錯的是自己。

    面對這種情況,一本最新最權威的《現代漢語詞典》就是必備品了。APP版的最新《現代漢語詞典》可以隨時隨地為使用者解決文字方面的疑惑,而網路上其他網站軟體由於很難及時更新,並不能輕易相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刺激戰場》玩家開箱獲得堪比吉利服的“白猩猩”衣服,你認為國服裡會有這套衣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