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空山—卻吉
-
2 # 舍知堂
泛文化有哪些表現,首先隨著時代的發展,泛文化應該說是一把雙刃劍,有利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不好的一面表現在,凡事都打著文化的旗幟,搞得一些商家和既得利益者,都緊緊盯著文化兩個字,比如搞傳銷的,叫做營銷文化,賣酒的就是酒文化,賣茶的叫做茶文化,還有那娛樂至死的娛樂文化……總之,只要和文化沾邊兒的,就會火爆,就會盈利。
壞的一面就不多說了,說好的一面。好的一面呢,表現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資訊爆炸的時代,泛文化也是對文化的一種普及,對傳統文化的革新,就如泛道德一樣,能顛覆很多東西,有心的人會從中學到東很多東西,發現很多東西,會去偽存精,在這種泛文化的修煉中,會越來越清醒。
所謂泛文化也沒有像有些人說的那麼邪乎,不光有邪乎的一面,也有積極的一面,看你怎麼理解,怎麼去用,就文化普及方面來說,比如漢字,就具有泛文化的一面。因為漢字本身除了符號性,還具有“泛文化性”。
就廣義的“文化”而言,凡是人類創造的事物都屬於文化的範疇,那麼古老神秘的漢字,本身就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可獨立成為一個文化類項,因為它不是自然產物,而是我們的祖先用自己的心智創造的一套符號。但這個文化類項跟一般的文化類項不同,它所涉及的文化元素是非常寬泛的,沒有固定的內容和歸屬,所以具有泛文化性。這種泛文化性體現在漢字元號屬性(形體、結構、職用)的各個方面。
-
3 # 韋少年Wayne
泛文化,文化現象,簡言之,即什麼都文化了,什麼都打出文化幌子,假文化而行。泛文化現象越泛越離奇,越說越邪乎,也有由庸俗走向惡俗的趨向。新聞界在盤點媒體上的媚俗,文藝界在坦言創作上的低俗,出版界在指責讀物中的鄙俗,資訊界在曝光網路上的惡俗。所謂泛文化現象,即什麼都文化了,什麼都假文化而行。比如說,愛趕飯局的,說是飲食文化;愛喝酒的,說是酒文化;愛跳舞的,說是娛樂文化;愛泡妞的,也許可歸入性文化……產蘋果的,說是蘋果文化;產大蔥的,說是大蔥文化;養龍蝦的,說是龍蝦文化,養果子狸的,說是果子狸文化……再說具體點,修一間房子,叫建築文化;安個門臉,叫裝飾文化;房子內部,叫居室文化;居室裡面,還有廁所文化;廁所裡蹲著個文化人,更是文化的文化……僅僅泛到這種程度,僅僅大辦什麼文化節,倒也罷了。文化就文化吧,能說誰不是呢?辦節就辦節吧,能禁止誰呢?說誰不是,不讓誰辦,人家準得跟你急。
回覆列表
泛文化,文化現象,簡言之,即什麼都文化了,什麼都打出文化幌子,假文化而行。泛文化現象越泛越離奇,越說越邪乎,也有由庸俗走向惡俗的趨向。
新聞界在盤點媒體上的媚俗,文藝界在坦言創作上的低俗,出版界在指責讀物中的鄙俗,資訊界在曝光網路上的惡俗。諸俗之風驟起,危害不淺。特別是對青少年危害尤烈,有些家長訴說之時,聲淚俱下,百般無奈。
就媒體公告的內容看,各界之俗,與文化上的庸俗之風相關聯。而文化上的庸俗之風,又與一種泛文化現象相聯姻。
所謂泛文化現象,即什麼都文化了,什麼都假文化而行。比如說,愛趕飯局的,說是飲食文化;愛喝酒的,說是酒文化;愛跳舞的,說是娛樂文化;愛泡妞的,也許可歸入性文化……產蘋果的,說是蘋果文化;產大蔥的,說是大蔥文化;養龍蝦的,說是龍蝦文化,養果子狸的,說是果子狸文化……再說具體點,修一間房子,叫建築文化;安個門臉,叫裝飾文化;房子內部,叫居室文化;居室裡面,還有廁所文化;廁所裡蹲著個文化人,更是文化的文化……僅僅泛到這種程度,僅僅大辦什麼文化節,倒也罷了。文化就文化吧,能說誰不是呢?辦節就辦節吧,能禁止誰呢?說誰不是,不讓誰辦,人家準得跟你急。
可是,泛文化並沒有到此為止,還在一個勁地泛下去,以致越泛越離奇,越說越邪乎,也有由庸俗走向惡俗的趨向。比如說,收藏舊時女人小鞋的,說是搶救“三寸金蓮文化”;寫乞丐小說的,說是研究“丐幫文化”;編演妓女電視劇的,說是挖掘“勾欄院文化”……如此看來,再泛下去,就該有三陪文化、走私文化、吸毒文化、瘟疫文化、恐怖文化……諸如此類,都得及時研究,努力挖掘,免得後人回過頭來,再費心勞神地搶救。
於是乎,文化洋洋大觀,卻也蠅營狗苟。文化溫文爾雅,卻又面目猙獰。
如此泛文化現象,泛到報刊上,能不出現媚俗?泛到作品中,能不出現低俗?泛到書籍中,能不出現鄙俗?泛到網路上,能不出現惡俗?如同飲食文化相中果子狸文化,生髮出SARS文化,一場災難。
這當然不是文化之過。泛出來的那些東西,即用文化裝扮的那些東西,許多是沉渣,是汙垢,是濁流,是病毒。它們披上文化面紗,操著文化腔調,大行其市,實質卻是一種反文化現象。
那麼,到底什麼是文化呢?只好求助辭書了。一查,文化有狹義與廣義之分。既然談泛,選取廣義的,即為“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這說法實在是廣,但也不是無邊無際。文化無論多麼廣泛,也有明確的內涵和範圍。它有一個基本要素,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必須是“財富”。只有具備“財富”這個基本要素,才能匯入文化這個“總和”之中。
人類創造財富的過程中,誰能保準不出下腳料,不出垃圾,不排汙?天上冒黑煙,地下流臭水,那情景是會有的。下腳料、垃圾、臭水、黑煙,歸入不到財富之列,總不應該稱為文化吧。真不容易,終於找到了文化之外的東西,也終於可以理直氣壯地質問:下腳料們、垃圾們、臭水們、黑煙們,你們也稱文化,配嗎?
雖然有文化垃圾之說,那是指從文化中排洩的,揚棄的,墮落的,沉澱的,不再屬於文化的東西,叫文化垃圾。
又為什麼都搶著假文化之名呢?因為有人認為,文化像油彩,塗抹到自家的臉蛋上,或者販賣的私貨上,立馬光彩奪目,熠熠生輝。也有人認為,文化像智慧果,吞進肚子裡,一夜之間,蠢驢便變成了天才。文化畢竟有品位,是個好東西。愈沒有文化,沒有品位,不是東西,愈要拉上文化,以顯得有品位,是東西。
其實,腫瘤稱為腫瘤文化,就能成為新肌?癟三稱為癟三文化,就能成為雅士?巫術稱為巫術文化,就能成為科學?汙垢稱為汙垢文化,就能成為財富?有人信,我不信。
是文化的本是文化,不是文化的決不是文化。泛文化現象,並非近時才有。它時隱時現,時斂時張。近來愈演愈烈,對其做點解析是必要的。不能由著一些人,打起文化幌子,怎麼駭人聽聞怎麼說,怎麼讓人噁心怎麼來。文化氾濫了,汙染了,新聞、文藝、出版、網路都該跟著遭殃。
比如說,愛趕飯局的,說是飲食文化;愛喝酒的,說是酒文化;愛跳舞的,說是娛樂文化……產蘋果的,說是蘋果文化;產大蔥的,說是大蔥文化;養龍蝦的,說是龍蝦文化;養果子狸的,說是果子狸文化……泛文化並沒有到此為止,還在一個勁地泛下去:收藏舊時女人小鞋的,說是搶救“三寸金蓮文化”;寫乞丐傳的,說是研究“丐幫文化”.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實想法與觀點,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