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典故源於東漢的著名歷史事件十三將士歸玉門,不知題主所說的騎兵作戰能力是指胡人騎兵作戰能力還是漢軍騎兵作戰能力,漢軍在這次戰役中主要表現出來的是優良的守城能力和堅韌不拔的意志。
不過從後面援軍的表現來看,東漢騎兵仍然不愧於西漢陳湯的評價:“夫胡兵五而當漢兵一,何者?兵刃鈍樸,弓弩不利,今頗得漢巧,猶三而當一”。
這段話很簡單,意思就是漢軍對胡兵可以以一敵五,後來他們學會了製造弓弩刀兵,漢軍仍然可以以一敵三。
陳湯說這話的時候,恰好是和這次歷史事件的主角耿恭一樣,同是西域都護校尉,所以我認為陳湯對西漢軍作戰能力的評價應該也適用於東漢軍的作戰能力。
實際上我覺得陳湯可能不知道,漢軍最讓人驕傲的不是弓弩和刀兵,而是他們堅韌的意志,無畏的精神,開拓的胸懷以及愛國的情懷。因為陳湯沒見過在後來的歷史上有些朝代,即便擁有強弩利刃,也被打的抬不起頭來。
至於漠北大軍來自何處,我們可以先梳理一下這個歷史事件。十三將士歸玉門典出《後漢書耿弇傳》,主要講述的東漢重設西域都護府的故事。雖然這次戰役漢軍參加人數不多,可能在歷史上的影響也不是很大,所以歷史上對這次事件記錄也僅僅是寥寥數筆,但是它完美的體現了漢人的家國情懷。無論是廟堂,軍人,還是百姓都展現出了強大愛國精神。
公元74年,東漢重設西域都護府,我們故事的主角耿恭任戊己校尉,屯兵金蒲城。西域都護府每屯數百人,耿恭到達駐地,送書烏孫國,烏孫國王向東漢朝廷進貢並派王子入朝,重設西域都護府開始看來進行一切都很順利,西域諸國紛紛表示臣服。
然而,次年漢明帝駕崩,漢朝無暇西顧。北匈奴派兩萬騎兵大舉進攻車師,耿恭派300人前去救援,終究寡不敵眾,全軍覆沒。車師國王被殺,匈奴脅迫車師聯合匈奴騎兵圍攻金蒲城。匈奴兩萬騎兵把小小的金蒲城圍的水洩不通。
數百守軍面對兩萬騎兵,首先要面對計程車氣問題。耿恭首先打擊敵人計程車氣,然後要穩定守軍計程車氣。於是他命人用毒藥塗在箭頭上,向匈奴喊話:“漢軍箭神,中箭者必有異”,匈奴士兵中箭的果然開始流膿感染。匈奴感到非常震驚,不敢強攻。士氣這東西本來就是忽悠出來的,曹操望梅止渴,不也是忽悠嗎。反正無論怎麼說,解決了第一個問題。
然而耿恭還面臨著第二更加嚴峻的問題,金蒲城並不適合防守。然而,耿恭做出了一個更加出人意料的決定,他並沒有把希望寄託在防守上面,耿恭組織了百人的敢死隊,趁著雨夜偷襲匈奴軍。匈奴本就士氣低落,再被偷襲,在不明狀況的情況下大肆潰散。史書記載:“殺傷者甚重”。匈奴軍為了提高士氣,調整一下軍心,暫時退兵。於是耿恭趁機轉移到了疏勒城。
疏勒城依山傍水,易守難攻,扼守車師要道,即能防止匈奴東進,又便於援軍救援。於是漢軍開始了漫長而艱辛的防守。說艱辛是因為兵寡糧少,說漫長是因為沒有人知道援軍什麼時候會來,甚至都不知道會不會有援軍。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戰鬥中等待一個一個虛無縹緲的希望。
匈奴在圍攻的同時,派人截斷了疏勒城的水源。守軍在斷絕水源的情況下,想盡一切辦法汲取飲用水。大型食草動物的糞便中往往包含一些水分,在荒野求生中貝爾曾用大象糞榨水喝。耿恭沒有大象,但是有馬匹。於是耿恭命人“榨馬糞而飲之”。
但是這終究只能是權宜之計,守軍只好自己打井,取地下水。但是守軍打了十五丈深,仍然沒有找到地下水,耿恭和手下士兵都快絕望了,紛紛跪拜祈禱,於是奇蹟發生了,可以想象當時人們的心情。史書記載:“飛泉奔出,眾皆稱萬歲”。想象一下,你面臨這樣的情況,怎麼表達自己內心喜悅之情呢?沒錯,一定要向別人炫耀啊。於是守軍像賭氣的孩子一樣,向城下潑水玩,這嘚瑟勁真成了名副其實的“打水仗”了。這段歷史在王維《老將行》中提到:“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潁川空使酒。”
解決了水源問題,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經過數個月攻防戰,守城士兵疲憊不堪,弓弩器械也已經用盡,糧食也極其匱乏,連士兵的皮甲和弓弩的皮革都被拿來煮了吃了。於是匈奴開始對耿恭進行勸降,他們承諾封耿恭為白屋王。於是耿恭讓他們派使者前來談判,不久匈奴看到了這樣一幕恐怖的畫面,城頭上擺起了燒烤架,匈奴使者成了烤肉。耿恭以此來表明堅決抵抗的決心。岳飛在《滿江紅》中的典故:“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就出自此處。
但這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無論再怎麼說,吃人無論對別人還是自己來說都是一個無法接受的事情,表明態度是一回事,但是誰也不能當解決問題的辦法。在耿恭一籌莫展的時候,車師后王後派人送來了偷偷糧草軍械,史書記載:“后王夫人私以虜情告恭,又給於糧餉”。為什麼王夫人冒著這麼大的風險幫助漢軍呢?很簡單她是漢人。史書記載:“后王夫人先世漢人”。
在耿恭與匈奴展開激烈的戰鬥時,漢朝朝廷也在對於是否救援的問題展開激烈的爭論。這是對新繼位的漢章帝的一次考驗,有人認為路途遙遠,交通不便,面對匈奴數萬大軍的圍困,即便去救援,他們也許已經屍骨無存了。但是司徒鮑昱說出了流傳千古的一段話,至今聽來仍是讓人蕩氣迴腸,熱舞沸騰,無可辯駁。
年輕的漢章帝當即下令張掖,敦煌,酒泉並鄯善國共計七千餘人前去長途奔襲數千裡救援。公元76年正月,漢軍以七千人大敗匈奴和車師聯軍:“斬首三千八百級,俘獲三千餘人,馬,牛,羊牲畜三萬七千頭。”
然而疏勒城在天山以北,正值正月大雪封山。大軍要翻越大雪封山的天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如果遇到投降,變數太大,沒有人敢對此事負責。於是漢軍就是否翻越天山又展開了爭論,一部分人認為這次大勝無論是斬首還是俘獲都足以為前線將士報仇雪恨,何況漢軍對疏勒城情況並不瞭解,可能耿恭他們已經全軍覆沒了,此時退兵並不為過。
但是一個站出來了,他態度非常強硬,這人就是耿恭的派往朝廷請求援軍的部下範羌。在範羌強硬的態度下,撥給了他兩千人。範羌率領著這兩千人,翻越茫茫雪山,趕到疏勒城的時候,城中僅剩26人。在隨著援軍南返的途中,由於傷病,敵襲等原因僅有13人返回到了玉門關。
玉門關守將鄭眾率眾迎接他們,看著他們衣衫襤褸,傷痕累累,形容槁木的模樣,鄭眾親自為他們沐浴更衣,並立即上表為他們請功。後漢書的作者范曄在書寫這一段歷史的時候,飽含熱淚懷著極為崇敬的心情寫下了
這個典故源於東漢的著名歷史事件十三將士歸玉門,不知題主所說的騎兵作戰能力是指胡人騎兵作戰能力還是漢軍騎兵作戰能力,漢軍在這次戰役中主要表現出來的是優良的守城能力和堅韌不拔的意志。
不過從後面援軍的表現來看,東漢騎兵仍然不愧於西漢陳湯的評價:“夫胡兵五而當漢兵一,何者?兵刃鈍樸,弓弩不利,今頗得漢巧,猶三而當一”。
這段話很簡單,意思就是漢軍對胡兵可以以一敵五,後來他們學會了製造弓弩刀兵,漢軍仍然可以以一敵三。
陳湯說這話的時候,恰好是和這次歷史事件的主角耿恭一樣,同是西域都護校尉,所以我認為陳湯對西漢軍作戰能力的評價應該也適用於東漢軍的作戰能力。
實際上我覺得陳湯可能不知道,漢軍最讓人驕傲的不是弓弩和刀兵,而是他們堅韌的意志,無畏的精神,開拓的胸懷以及愛國的情懷。因為陳湯沒見過在後來的歷史上有些朝代,即便擁有強弩利刃,也被打的抬不起頭來。
至於漠北大軍來自何處,我們可以先梳理一下這個歷史事件。十三將士歸玉門典出《後漢書耿弇傳》,主要講述的東漢重設西域都護府的故事。雖然這次戰役漢軍參加人數不多,可能在歷史上的影響也不是很大,所以歷史上對這次事件記錄也僅僅是寥寥數筆,但是它完美的體現了漢人的家國情懷。無論是廟堂,軍人,還是百姓都展現出了強大愛國精神。
東漢重設西域都護府公元74年,東漢重設西域都護府,我們故事的主角耿恭任戊己校尉,屯兵金蒲城。西域都護府每屯數百人,耿恭到達駐地,送書烏孫國,烏孫國王向東漢朝廷進貢並派王子入朝,重設西域都護府開始看來進行一切都很順利,西域諸國紛紛表示臣服。
然而,次年漢明帝駕崩,漢朝無暇西顧。北匈奴派兩萬騎兵大舉進攻車師,耿恭派300人前去救援,終究寡不敵眾,全軍覆沒。車師國王被殺,匈奴脅迫車師聯合匈奴騎兵圍攻金蒲城。匈奴兩萬騎兵把小小的金蒲城圍的水洩不通。
耿恭智勇退匈奴軍數百守軍面對兩萬騎兵,首先要面對計程車氣問題。耿恭首先打擊敵人計程車氣,然後要穩定守軍計程車氣。於是他命人用毒藥塗在箭頭上,向匈奴喊話:“漢軍箭神,中箭者必有異”,匈奴士兵中箭的果然開始流膿感染。匈奴感到非常震驚,不敢強攻。士氣這東西本來就是忽悠出來的,曹操望梅止渴,不也是忽悠嗎。反正無論怎麼說,解決了第一個問題。
然而耿恭還面臨著第二更加嚴峻的問題,金蒲城並不適合防守。然而,耿恭做出了一個更加出人意料的決定,他並沒有把希望寄託在防守上面,耿恭組織了百人的敢死隊,趁著雨夜偷襲匈奴軍。匈奴本就士氣低落,再被偷襲,在不明狀況的情況下大肆潰散。史書記載:“殺傷者甚重”。匈奴軍為了提高士氣,調整一下軍心,暫時退兵。於是耿恭趁機轉移到了疏勒城。
堅守疏勒城疏勒城依山傍水,易守難攻,扼守車師要道,即能防止匈奴東進,又便於援軍救援。於是漢軍開始了漫長而艱辛的防守。說艱辛是因為兵寡糧少,說漫長是因為沒有人知道援軍什麼時候會來,甚至都不知道會不會有援軍。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戰鬥中等待一個一個虛無縹緲的希望。
匈奴在圍攻的同時,派人截斷了疏勒城的水源。守軍在斷絕水源的情況下,想盡一切辦法汲取飲用水。大型食草動物的糞便中往往包含一些水分,在荒野求生中貝爾曾用大象糞榨水喝。耿恭沒有大象,但是有馬匹。於是耿恭命人“榨馬糞而飲之”。
但是這終究只能是權宜之計,守軍只好自己打井,取地下水。但是守軍打了十五丈深,仍然沒有找到地下水,耿恭和手下士兵都快絕望了,紛紛跪拜祈禱,於是奇蹟發生了,可以想象當時人們的心情。史書記載:“飛泉奔出,眾皆稱萬歲”。想象一下,你面臨這樣的情況,怎麼表達自己內心喜悅之情呢?沒錯,一定要向別人炫耀啊。於是守軍像賭氣的孩子一樣,向城下潑水玩,這嘚瑟勁真成了名副其實的“打水仗”了。這段歷史在王維《老將行》中提到:“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潁川空使酒。”
解決了水源問題,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經過數個月攻防戰,守城士兵疲憊不堪,弓弩器械也已經用盡,糧食也極其匱乏,連士兵的皮甲和弓弩的皮革都被拿來煮了吃了。於是匈奴開始對耿恭進行勸降,他們承諾封耿恭為白屋王。於是耿恭讓他們派使者前來談判,不久匈奴看到了這樣一幕恐怖的畫面,城頭上擺起了燒烤架,匈奴使者成了烤肉。耿恭以此來表明堅決抵抗的決心。岳飛在《滿江紅》中的典故:“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就出自此處。
但這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無論再怎麼說,吃人無論對別人還是自己來說都是一個無法接受的事情,表明態度是一回事,但是誰也不能當解決問題的辦法。在耿恭一籌莫展的時候,車師后王後派人送來了偷偷糧草軍械,史書記載:“后王夫人私以虜情告恭,又給於糧餉”。為什麼王夫人冒著這麼大的風險幫助漢軍呢?很簡單她是漢人。史書記載:“后王夫人先世漢人”。
漢庭的抉擇在耿恭與匈奴展開激烈的戰鬥時,漢朝朝廷也在對於是否救援的問題展開激烈的爭論。這是對新繼位的漢章帝的一次考驗,有人認為路途遙遠,交通不便,面對匈奴數萬大軍的圍困,即便去救援,他們也許已經屍骨無存了。但是司徒鮑昱說出了流傳千古的一段話,至今聽來仍是讓人蕩氣迴腸,熱舞沸騰,無可辯駁。
今使人於危難之地,急而棄之,外則縱蠻夷之暴,內則傷死難之臣。此際若不救之,匈奴如復犯塞為寇,陛下將何以使將?年輕的漢章帝當即下令張掖,敦煌,酒泉並鄯善國共計七千餘人前去長途奔襲數千裡救援。公元76年正月,漢軍以七千人大敗匈奴和車師聯軍:“斬首三千八百級,俘獲三千餘人,馬,牛,羊牲畜三萬七千頭。”
然而疏勒城在天山以北,正值正月大雪封山。大軍要翻越大雪封山的天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如果遇到投降,變數太大,沒有人敢對此事負責。於是漢軍就是否翻越天山又展開了爭論,一部分人認為這次大勝無論是斬首還是俘獲都足以為前線將士報仇雪恨,何況漢軍對疏勒城情況並不瞭解,可能耿恭他們已經全軍覆沒了,此時退兵並不為過。
範羌的堅持但是一個站出來了,他態度非常強硬,這人就是耿恭的派往朝廷請求援軍的部下範羌。在範羌強硬的態度下,撥給了他兩千人。範羌率領著這兩千人,翻越茫茫雪山,趕到疏勒城的時候,城中僅剩26人。在隨著援軍南返的途中,由於傷病,敵襲等原因僅有13人返回到了玉門關。
玉門關守將鄭眾率眾迎接他們,看著他們衣衫襤褸,傷痕累累,形容槁木的模樣,鄭眾親自為他們沐浴更衣,並立即上表為他們請功。後漢書的作者范曄在書寫這一段歷史的時候,飽含熱淚懷著極為崇敬的心情寫下了
餘初讀蘇武傳,感其茹毛窮海,不為大漢羞。後覽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覺涕之無從。嗟哉,義重於生,以至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