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許願的泥菩
-
2 # 夢圓影史
中國歷史上等泰山封禪的皇帝有七位: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要到泰山祭祀,就要有偉大的功業,這點朱元璋符合條件,但大家可以看看最後一位上泰山祭祀的老總--宋真宗,就是一個窩囊廢,跟秦皇漢武他們相差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朱元璋肯定看不起這麼個讓契丹人耀武揚威,第一個向契丹稱臣的宋朝皇帝。如果他親自去了,那豈不是顏面喪盡---居然排在窩囊廢的後面!所以打發幾個親差大臣去就行了,那個時候上泰山又不是證明功績的什麼好方法。
之所以沒有去華山,估計是因為遊客太多,道路太險,無法登頂吧。
-
3 # 於左
簡單來說,朱元璋根本不會去華山,他對封禪沒有一點興趣。
中國古代許多有成就的帝王並沒有搞過什麼封禪,比如劉邦、唐太宗、宋太祖。正式搞過封禪泰山儀式的只有秦始皇、漢武帝、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人,這其中,能夠讓朱元璋看上眼的大概只有前幾位。
首先,封禪之事與朱元璋的理念不相符。
朱元璋布衣出身,提倡節儉,一慣反對浮華奢靡。他是一個非常務實的皇帝,封禪這種徒具形式、勞民傷財的活動,他肯定毫無興趣。
而且,明朝建國後,朱元璋離開南京的次數屈指可數,最後一次是在洪武八年前往中都鳳陽,那以後他再沒有離開南京。他肯定不會為了山神長途奔波,不管你是東嶽泰山還是西嶽華山。
洪武十年秋天,朱元璋曾經派外甥李文忠前去祭拜泰山。後來有一位監察御史名叫史仲成,在朱元璋晚年時請求他封禪泰山,朱元璋根本沒有理會。
但這並不說明朱元璋不重視天地、山川的神明,沒有敬畏之心,他有自己的表達方式。
朱元璋一直敬重天地神祇,按時在南京城南祭祀太歲、風雲、雷、雨和嶽、鎮、海、瀆、城隍等。到了洪武二年,朱元璋認為這樣的做法不夠莊重、誠敬,命令禮部官員梳理一下古代的傳統作法,制定一套新禮制。
那以後,他在南京的城南分別築壇,每年的春秋兩季舉行祭祀,他親自參加。其中驚蟄和秋分祭祀天神,包括太歲、風、雲、雷、雨等,清明和霜降祭祀地祇,包括嶽、鎮、海、瀆和天下山川、城隍等。
過去,歷代皇帝為五嶽等大山封贈了許多名號,混亂繁多,朱元璋不以為然,認為這些高山大川萃集天地之間的英華,成為神靈,受命於天,幽微莫測,人世間的帝王不知天高地厚,妄加封號,這是巨大的褻瀆。
洪武三年,朱元璋下令重定嶽、鎮、海、瀆、城隍的神號,刪掉後世封贈的名號,只以山川為名。比如五嶽分別稱為東嶽泰山之神、南嶽衡山之神、中嶽嵩山之神、西嶽華山之神、北嶽恆山之神。
朱元璋親筆簽署祝文,派專員前往各大山川告祭。在泰山的祝文當中,朱元璋這樣說:“神與穹壤同始,靈鎮東方,其來不知歲月幾何。神之所以靈,人莫能測,其職必受命於上天、后土。為人君者何敢預焉?予懼不敢加號,特以東嶽泰山名其名,依時祀神,惟神鑑知!”
第三,從朱棣對於封禪的態度,可以間接看出朱元璋的一些想法。
有明一代,只有永樂年間又有人提到封禪這個話題。永樂十四年夏天,禮部郎中周訥建議明成祖朱棣封禪,“刻石紀功德,垂之萬世”。當時的禮部尚書是善於拍馬屁的呂震,大力支援。
大學士胡廣表示反對,所以朱棣沒有同意,他主要講了這麼幾點:第一,當前雖然形勢不錯,但天災不斷,算不上太平無事。第二,封禪之事,最早在《六經》中沒有提及,不是古制。而且唐太宗就沒搞過什麼封禪之事。
還有一句話朱棣沒說:我老爹都沒搞過這個,你們讓我搞,是要害我。
所以,在封禪這件事上,朱棣的想法和父親朱元璋一樣,相當明智。
-
4 # 安定郡小書生
封禪泰山歷經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六位皇帝,共封禪泰山十次,其中漢武帝就佔了六次。封禪就是祭祀天地,向天地報告帝王自己的豐功偉績,但是自宋真宗之後,歷代帝王就不在熱衷於封禪泰山,甚至以為恥辱。
主要原因就是宋真宗時期,宋朝積貧積弱,內憂外患,而宋神宗沒有之前封禪的幾位帝王的豐功偉績,還能夠惦著臉皮前往泰山封禪,一下子就拉低了封禪的檔次。
古代帝王之所以熱衷於封禪泰山,根據《史記·封禪書》描述,其實在秦始皇之前還有許多人封禪泰山,有無懷氏、虙羲、神農、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湯、周成王等,都是表示受命於天,然後封禪。可見,封禪泰山有悠久的歷史了,而在漢代班固《白虎通義》更是點出了封禪泰山的重要意義。
“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義也。始受命之時,改制應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禪,以告太平也。”意思是帝王受命於天,將來必須前往封禪泰山,就是為了向上天報告自己治理天下的成績。
至於除過泰山在五嶽之中另行封禪的,只有武則天時期封禪嵩山了。嵩山處在五嶽之中,謂之中嶽嵩山。在西周時期,就以嵩山為中央,左岱(泰山)右華(華山)。何況嵩山西鄰古都洛陽,武則天又是敢於別出心裁的女強人,所以才能夠做出封禪嵩山的事情來。
朱元璋時期,由於宋真宗的緣故,這些帝王已經看不起封禪泰山這等事情了。何況泰山距離明朝都城南京尚遠,也就改為祭祀,由皇子代表皇帝前往進行祭拜。
至於為何不封禪華山。沒錯,華山也是五嶽中的西嶽,甚至稱為“華夏之根”。然而華山相比泰山而言,封禪文化就更加薄弱,何況華山距離南京距離更為遙遠,地勢更加險峻,朱元璋實在沒有必要別出心裁,前往華山封禪。
回覆列表
朱元璋都以封禪泰山為恥了,那去華山不是更掉身價,別忘了泰山是五嶽之首,前期封禪都在泰山進行,他去華山封禪不是算是自降身份嗎?
至於不去封禪的原因,應該有以下幾條:
第一個,皇帝的封禪不是一次簡簡單單的到泰山轉一圈,祈文一念就結束了。在封禪之前首先是大量的準備工作,浩浩蕩蕩一大群人,最起碼基本的路要修好吧;不能讓皇帝和柴夫一樣,隨便找條路就爬上去,即使能爬上去,那東西也要能帶上去吧。封禪時候用的臺子,也要提前準備吧,這個可不是什麼木頭搭的,也是一個大工程。最後就是沿途一路人吃馬嚼的,都要沿途供應吧。這些都增加了農民的負擔,更有甚者或許會藉此機會大肆的對農民進行壓迫,從朱元璋的經歷和其政策來看,這是他極度厭惡的事,所以,恥於去做。
第二個,明朝之前有元朝,元朝之前有宋朝,泰山封禪被宋朝的一位皇帝給拉低了地位了,他就是宋真宗趙恆,他是宋太宗的兒子,其他的都不說,就說一個,他在親征遼國的時候,在宋軍佔據優勢的情況下,因為懼怕遼國的聲勢,竟然簽訂了澶淵之盟,每年給遼國歲幣,然後他就開始了東祭西祀的日子。而恰好這個人是朱元璋之前最後一個封禪泰山的人。就憑他做的事,要是他是朱元璋的兒子,估計都被打死了,要他做和這種人一樣的事情,怎麼可能呢。(這裡說一下趙恆,前期還是挺不錯的,不過經過那個澶淵之盟,就沒有什麼作為了,和北宋其他皇帝差不多)
所以他沒有去泰山封禪,而且把封禪改為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