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九度有點冷
-
2 # 秦皇漢武
經常看古裝劇的朋友們,想必對“皇帝口諭”這種傳令方式見怪不怪,一般就是太監或者大臣透過口頭轉述的方式,把皇帝的命令下達下去。
那麼就會有朋友問了,口諭既然是口頭轉述而來的,萬一太監或者傳諭的大臣記錯了怎麼辦?又或者發生類似秦朝趙高、李斯篡改秦始皇遺詔,賜死公子扶蘇這種事情怎麼辦?
其實,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來了解下真正的“口諭”是什麼樣子的。秦王嬴政稱帝以後,規定命為“制”,令為“詔”,這是皇帝下達命令的文種,即“詔書”、“制書”。後來隨著歷朝歷代的不斷演進,到了明朝的時候,皇帝的文種已經多達十種,其中最特別的就是增加了諭旨,諭旨又被叫做諭告,而“口諭”即是其中一種。
諭旨的出現是隨著明朝皇權加強而來的,因為在古代,皇帝的旨意不是隨便下達的,需要經過中書省、門下省等多個機構複核後才能執行,如果明顯有違常理,還會被駁回。
所以,為了加強皇權,明朝的皇帝們就採取了諭旨的方式繞過文官系統,這樣更加隨意,可以直接下達給命令接收人。比如皇帝想要直接下命令,第一種方式是:把命令寫在紙上,這個叫做“手諭”,手諭跟詔書可不一樣,它可能就是皇帝隨意拿起一張紙寫的命令,不蓋印璽,所以又被叫做“白劄”。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張便條,明朝的官員們也會把它叫做“片紙”,《明史》就有過這樣的記載:“宮中夜半出片紙,吏雖急,無敢延頃刻者”。
第二種方式則是皇帝口頭傳達,即口諭。口諭又分為面諭和傳奉口諭,面諭是皇帝當面說的話,這個不存在傳錯或者造假。傳奉口諭則是由錦衣衛或者大臣、太監轉達。我們重點說說這一種。手諭至少還有個憑據,那麼傳奉口諭怎麼防止傳錯或者有人惡意篡改呢?
其實,口諭跟手諭沒多大區別,因為口諭雖然是皇帝口頭說的,但最終還是要寫成書面的形式進行歸檔,只不過這個工作是由皇帝的秘書來完成的。《春明夢餘錄》就曾記載說:“凡面奉上諭,直書天語。聖諭、詔、救等項,備錄本文。”
比如梃擊案發生後,萬曆皇帝曾面諭太子朱常洛說:“哥兒,汝莫恐,不幹汝事,汝但去讀書寫字,晏些開門,早些關門”。再比如說朱元璋給高麗下的口諭也被記載了下來:“交三年一遭來進貢,說來恁國王不志誠。忒疑惑,成疑惑的多,交他休疑慮……”可見,正是因為有了備份制度,皇帝的口諭才能被記載下來流傳至今。
既然有了書面備份,那麼被傳錯或者被人故意造假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環節,那就是口諭的影響力有限,所說的內容多數都是一些日常小事,即便造假也毫無意義。
-
3 # 荒徑漫草
秦始皇稱帝后,規定皇帝下達命令的文種為“詔書”和“制書”。直到北宋年間才正式發明了“聖旨”,明朝年間為了維護皇權想了很多辦法,比如不設宰相,還有就是皇帝下達命令的文種也有增加,口諭就是其中一種。
那麼皇帝的口諭會不會有假呢?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利益至上,如果有足夠大的誘惑肯定會有人造假,沒有利益就沒有殺戮嘛。但是這個造假代價就太大了,傳口諭的一般都是太監、大臣,假傳口諭一般都會性命不保,甚至是滅族,如果沒有巨大的利益他們是不會造假的。有明一代,皇權慢慢的被限制,內閣甚至可以封還聖旨。皇帝的口諭有多大效用也難說,當然啦那時代皇帝對於百姓來說還是強大的存在,假傳的口諭對這些地方官員和百姓可能比較有用。但是他們可以向上級詢問,會看傳口諭的人是誰,確認身份後還會看看這個人在這個事情裡是個什麼的存在。而且皇帝起居甚至言行是有人記錄的,尤其是皇帝下達的命令。
無論什麼時候,華人都十分依賴關係網、人脈。需要判斷皇帝口諭是真是假,肯定會最大化的動用關係網。
古人的智慧是非常強大的,不然不會出現很多現代科技都無法複製的東西。
-
4 # 剛日讀史
先給大家說個故事。 牛弘在隋煬帝時任散騎常侍、吏部尚書,他為人勤樸,辦事穩妥,文章也寫得好,很得楊廣器重。
一次,煬帝讓牛弘向一位大臣宣讀自己的口諭。沒想到牛弘剛從皇帝這裡聽完,一轉身就把楊廣剛才說的話忘了。
牛弘只好老老實實地向楊廣說:“對不起,皇上,老臣記性不好,把您剛才的口諭內容給忘了。”
楊廣大笑:“你這個老傢伙,記性怎麼這麼差。不過沒關係,傳口諭是小事兒,本來就不該是你這樣的朝廷老臣做的事。”
隋煬帝不但沒處分牛弘,反而對牛弘的真誠大加稱讚。
按史書記載,從皇帝發出的命令,一般有“旨”、“詔”、“制”、“敕”、“諭”這幾種。
“旨”、“詔”、“制”、“敕”、都是寫在紙上的,“諭”有寫在紙上的,也有口頭傳達的。
“諭”的靈活性相比其他幾種要更大一點,比如皇帝隨手寫個條子叫“手諭”,口頭說一句交代叫“口諭”。
至於說有人借傳口諭時弄虛作假,這種事是基本不可能出現的。
第一,“口諭”雖然只用口頭傳達,但內容也要由秘書監記錄在案。如果傳口諭的人做假,最後還是會有據可查。
第二,傳口諭者要麼是皇帝的親信太監,要麼是皇帝身邊重臣,這些人比猴都精,也清楚的知道篡改聖命是什麼後果,不會拿腦袋來開玩笑。
第三,口諭的內容一般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私自更改沒有多大意義。
如果有事關國家危亡或者重臣前途命運的大事,都會以書面的“旨”或者“詔”來傳達。
對於小事,在傳達過程中只要基本意思不變,錯一兩個字也無傷大雅。
畢竟在傳口諭的過程中,太監或者大臣也不可能背得那麼滾瓜爛熟,一字不差。
第四,能接到皇帝口諭的,也不是沒見過世面的平頭百姓。
這些人見多識廣,有的在皇帝身邊還有通風報信的,對皇帝口頭傳達的一些內容有著基本的判斷能力,不是傳諭者隨便能夠糊弄的。
所以擔心口諭被篡改,是杞人憂天了。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文: 馮生
回覆列表
既然是口諭,也就是皇帝口頭的命令或者許諾之類,恐怕口頭命令也是分情況的。1.在公開場合來不及擬旨。可能皇帝當時比較著急,但有很多人在場,下個口諭大家都知道,因此容易辨別真假。2.比較私密的事。既然是私密的事,也肯定是由比較親近的太監或者大臣傳達給指定的人。這中間有兩點,首先傳達的太監或者大臣恐怕跟要傳達的事不能有什麼利益關係。就比如說,有個皇帝親近的太監假傳口諭說,皇上讓上交黃金1萬兩,大臣就給了。第二,傳達的應該是皇帝和接受口諭的人心知肚明的事。比如皇帝勉勵臣子好好幹,不要有情緒,又或者讓臣子乾點私活。這些不涉及軍國大政的事,應該無關緊要。3.恐怕我們替古人擔憂了。古人說,君為臣綱,很少能反抗皇帝。即使是我們現在人工作是,也會對老闆的話言聽計從,不會輕易反抗。老闆是不會下聖旨的,假如二把手給你說老闆讓你怎麼怎麼樣,你會親自去向老闆核實真假嗎?假如你走了反抗的底氣,也可能你有了新的後臺,古人也是一樣。不聽皇帝的,除非你不想活了,或者有新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