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314635277332

    蒙古族舞蹈大多氣勢磅礴,雄健有力,樸實奔放;同時也有優美的抒情舞如《盅碗舞》。藏族的《鍋莊》,舞輕盈灑脫。苗族的《蘆笙舞》,嫻雅、端莊。彝族的《阿細跳月》,節奏奇特、熱情奔放。維吾爾族的《賽乃姆》,靈巧熱情。壯族的《扁擔舞》,節奏強烈、清脆高亢。傣族的《孔雀舞》,快速輕巧、動作細膩。

    ……中國少數民族向來是以能歌善舞著稱,它們的舞蹈藝術,在中國的舞蹈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兄弟民族舞黑熊搏鬥舞

    鄂倫春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舞者雙腿半蹲,雙腳跺地,前後扭動雙肩,以模擬黑熊搏鬥、讚頌鄂倫春人民勇敢、好勝的民族性格。

    參加人數不限,三人為一組,站成“品”字形,其中的兩人面對面站立,上身略向前傾斜,相對虎視眈眈;兩膝略向前屈,兩手放在膝蓋上,兩腳跳躍不停,同時兩肩隨著節奏左右扭動,頭部左右搖擺,嘴裡邊連呼喊“哈莫,哈莫”(熊的呼叫聲)的粗壯聲音,此起彼伏。兩人半得難角難分,都想壓倒對方取勝。第三人在旁也以同樣的動作參加進去,在二人中間蹲跳以表示勸解,直至一方認輸,一方宣告勝利。

    舞蹈充分顯示出獵人們在獵獲野獸時,定要取勝的頑強拚搏精神;同時讚頌熊力大無窮、異常勇猛的特性。《黑熊搏鬥舞》有的地區用“哼呣,哼呣”喉音作伴舞,情緒非常高昂,動作勇健有力。

    兄弟民族舞蹈盅碗舞

    蒙古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為歡宴節慶、親月團聚時所跳的一種女子獨舞,後又形成群舞,搬上舞臺,於第8屆世界青年友誼聯歡節上榮獲金質獎章。

    此舞的舞姿特點,溫雅婉約,以琵琶、胡琴、箏伴奏彈唱和之。因受蒙古包場地及手執燈碗的限制,基本上以跪、坐、立等動作在原地起舞。舞者主要憑藉手、腕、臂、肩的彈、挑、拉、揉、和以腰為軸的前俯、後仰進行表演。技藝精湛者,可頭上頂一疊碗,雙手各執一道具或各託一燃燈,一邊快步奔走,一邊作流星似的盤旋繞動,這時燈焰搖曳飄忽,舞姿輕曼優雅,器樂婉約流暢,富有獨特的藝術魅力,給觀眾帶來極大的歡愉。

    兄弟民族舞蹈鍋莊

    藏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鍋莊”是藏語“果卓”的諧音,即圓圈歌舞的意思。流行於西藏、四川、雲南和青海的藏族地區。

    《鍋莊》分農區鍋莊和牧區鍋莊兩種。農區鍋莊流行於藏東昌都地區,牧區鍋莊(即牧民舞)流傳在當雄、黑河和索縣等廣大牧區。

    農區鍋莊的結構分兩大段,即從慢板歌舞到快板歌舞,速度又有慢、中、快之分。開始時男女分別拉手成圈,輪班唱和,甩腳踏步,唱完後齊聲喊“啞”,頓時舞步加快,越跳越快,在熱烈的快板中結束。《鍋莊》的動作大體可分兩類,一類節奏緩慢,舞姿舒展、優美;另一類節奏急促,舞姿熱烈、奔放。動作多模擬動物形態,如“猛虎下山”、“雄鷹盤旋”、“孔雀開屏”、“野獸戲耍”,注重姿態的情緒變化和表現,這正是藏族人民悍氣質在舞蹈中的體現。

    牧區鍋莊的層次及表演形式和農區鍋莊大體相同,但動作差異很大,多在胸前晃手跳躍,前頓步接左、右翻身,順手順腳(同邊手足)的舞是牧區鍋莊的一大特點。

    兄弟民族舞蹈蘆笙舞

    又稱“踩蘆笙”,苗語叫“究給”。是一種以男子邊吹“蘆笙”同時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的靈活舞動為主要特徵的傳統民間舞蹈。流傳於貴州、雲南、廣西、湖南苗族地區。按其活動內容和性質,一般可分為自娛性、習俗性、表演性、祭祀性和禮儀性五種。

    自娛性蘆笙舞最為普及,舞者不受年齡、性別和人數限制,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男的吹小蘆笙、女的持花手帕,男一圈、女一圈的把一群吹大蘆笙的舞者圍在中間,踩著有節奏的樂曲,輕輕擺動身體繞圈舞蹈。另一種是由一對以上的蘆笙手作領舞,大家跟在後面圍圈舞蹈,動作跟隨領舞者吹奏的樂曲而變化。舞姿特點,有“踩”、“跳”兩種。“踩”,以兩膝的輕微屈伸,踏著節奏向前移動為特色,顯得端莊、嫻雅。“跳”,是由跳動的腳落地後,下肢的顫動、抬腳踹動,上身隨後自然地擺動為特色,顯得柔和、瀟灑。

    表演性蘆笙舞一般以競技的方式進行集體比賽,以吹奏樂曲多,舞蹈時間長,聲音諧和、優美、動作和步法豐富取勝。個人競技,或以動作的節奏多變,疾急激烈見長,或以能否完成高難度動作取勝。表演性蘆笙舞內容非常豐富,有的以炫耀高難度技巧以博取觀眾的讚歎。如“滾山珠”、“蚯蚓滾沙”、“猴子上樹”、“滾地龍”等。有的以模仿禽獸的習性、神態以表現生活的諧趣,給人歡愉。如“牛打架”、“半雞”等。

    兄弟民族舞蹈塞乃姆

    維吾爾族民間歌舞形式之一。主要發源於民族聚居、從事農業生產、文化發達的南疆各綠洲,也是維吾爾族古代舞曲名。

    《賽乃姆》是多在節日或勞動後表演的集體歌舞。形式自由活潑,沒有固定的程式,舞者可即興表演,合上章樂節奏就行,也可一人獨舞、兩人對舞和三五人群舞。節節奏一般由中速逐漸轉快,當歌舞進入高潮時,大家常用熱情高亢的聲音呼喊“凱--那!”(“加油啊”之意)這時人聲、鼓樂聲歡騰異常,把氣氛推向高潮,所有的舞者都無比興奮、激動。

    此舞舞姿抒情優美、婀娜多姿,動作特點表現在頭、肩、手、腕、腰、小腿的運用配合巧妙。如關部有移頸、搖頭;手腕有繞腕、翻腕、揉腕,腰有胸腰、側腰、後腰;小腿動作更加豐富,有點、踢、跺、輾、轉等。舞姿大多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如託帽式、拘袖式、拉裙式、撫胸式等。當表演出現高潮時,舞者一腿蹲跪,手在腹前擊掌聳肩,然後雙手向下開啟,右手抬至頭上方繞腕,左手指扶於膝上,輕輕移頸,這裡有擊掌、聳肩、繞腕,最後的移頸則起到突出主旨的作用,有力地表現了舞者心情舒暢的樂觀情緒。

    此舞有不同的地方風格:南疆明快活潑,優美情深,步伐輕巧,手腕和舞姿變化豐富;北疆動作瀟灑豪放,利落輕快;東疆動作端莊穩重,單步較多。此舞音樂曲調優美、深情,節奏鮮明,伴奏樂器中的手鼓響亮流暢,有渲染氣氛和鼓舞人心的作用。

    兄弟民族舞蹈扁擔舞

    又稱“打虜列”、“谷榔”、“打榔”(均為壯語譯音),是壯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流行於文字馬山、都安等縣的山鄉村寨。

    舞者至少四人一組,多則十人、八人均可,圍在長板凳或舂米木槽,每人手拿一根扁擔互相敲擊,或敲擊長凳,或敲擊木槽,打出各種各樣和諧的聲響,節奏變化無窮,律動強烈有力,聲響清脆高亢,勢鬧非凡。每逢節日,曬穀場上,街頭巷尾,都可以聽到扁擔的敲擊聲,尤其在晚上,到處有燈火,整個村寨都沸騰,扁擔敲擊聲合著輕快悅耳的竹筒伴奏聲,人們的歡笑聲、吶喊聲,匯成了一片歡樂的聲浪,那場面震撼山谷,激盪人心。

    舞蹈動作多表現播種、插秧、收害蟲、打穀、舂米等勞動過程和歡樂情緒。邊歌邊舞,舞時僅以竹筒的敲擊聲作伴奏,其形式如同高山族的杵舞。

    《扁擔舞》沒有更多的舞姿和隊形變化,唯有以獨特的打扁擔節奏,上、下、左、右交織不同的打法和強烈的音響效果,博得觀眾的熱烈喝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武則天是怎麼除掉韋貴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