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cnBeta
-
2 # 伯健醫生說運動
腕管綜合徵(carpal tunnel syndrome)是正中神經在腕管內受壓而造成其支配區的疼痛、麻木及大魚際肌無力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徵。是神經卡壓綜合徵中最常見的一種。
一、解剖特點
腕管是腕掌側一個骨性纖維管道。橈側為舟骨及大多角骨;尺側為豌豆骨及鉤骨;背側為月骨、小多角骨、頭狀骨;掌側為腕橫韌帶。拇長屈肌腱,2~4指的指深、淺屈肌腱,和正中神經在腕管內透過。正中神經位於示指淺屈肌腱、拇長屈肌腱、腕橫韌帶三者之間。(見圖)
二、病因病理在腕管內透過的組織排列緊密。任何原因引起的腕管內壓力增高,均可使正中神經受壓而造成其功能障礙,產生臨床症狀。
1、腕管的容積減小 腕橫韌帶可因內分泌病變或外傷後瘢痕形成而增厚;腕部的骨折、脫位使腕管壁突向腔內;腕和腕關節進行性增生性關節炎;先天性腕管管腔狹窄。
2、腕管內容物增加 腕管內腱鞘囊腫;腫瘤(神經鞘膜瘤、脂肪瘤等);滑膜炎;外傷後血腫肌化;屈指肌肌腹過低、蚓狀肌肌膜過高等都將過多佔據管腔體積,使腕管內各種結構相互擠壓,從而刺激壓迫正中神經。
3、職業因素 長期過度使用腕部,如木工、廚師等,腕內壓力反覆出現急劇變化,在腕關節過度屈伸時腕管內壓力明顯上升。這種壓力改變也容易刺激正中神經,發生慢性損傷。
由以上病因病理可知,長期玩手機的使用者,過度使用腕部,使腕管內肌腱炎性腫脹,使腕管內壓力增大,刺激正中神經,從而產生腕管綜合徵。
下面再談一下臨床表現和治療
臨床表現與診斷及治療
一、臨床表現
好發於中年女性,雙腕發病率約佔1/3,其中絕經女性佔雙側發病者的90%。患者橈側三個手指末端麻木、疼痛,以中指為甚,可向肘、肩部放射,疼痛以夜間更加明顯、勞累後加重,適當甩手後症狀可減輕。或伴有手握力減弱,拇外展對掌無力。嚴重者可出現大魚際萎縮。
二、體徵
1.Tinel徵: 輕叩腕部正中神經,其分佈的手指可有放射性觸電樣刺痛感。
2.屈腕試驗(Phalen徵): 屈肘、前臂上舉、腕完全曲屈位作持續伸、屈活動約1分鐘,出現正中神經支配區麻木即為陽性,檢查時雙側對比。
三、輔助檢查
1.電生理檢查 肌電圖檢查可見正中神經腕部損害徵象。
2.X線及MR檢查 可見腕管內骨骼改變,骨性突出或佔位等。MR對顯示腕橫韌帶病理改變及正中神經受壓情況有一定幫助。
四、鑑別診斷
1.頸椎病:神經受壓引起的麻木區不單在手指,前臂也有感覺減退區。但屈腕試驗與Tinel徵陰性,X線片示頸椎改變。肌電圖對鑑別腕管綜合症與C6、C7神經根刺激有幫助,特別手部感覺區有可疑或當腕管綜合徵有放射至前臂、肩等症狀時更具其價值。
2.多發性神經炎:常是雙側發病,不侷限於正中神經。尺、橈神經也受累,成手套狀感覺麻木區。
治 療
(一)手法治療
理筋手法按壓、揉摩外關、陽溪、魚際、合谷、勞宮等穴及痛點;然後將患手在輕度拔伸下,緩緩旋轉、屈伸橈腕關節;再用左手握腕,右手拇、示兩指捏住患手拇指遠節,向遠心端迅速拔伸,以發生彈響為佳;依次拔伸第2、3、4指。以上手法可每日1次,經1~2周後可望緩解。
(二)辨證論治
1.內服藥
(1)氣滯血瘀型:治宜活血通絡。方用舒經活血東加減。
(2)陽虛寒凝型:治宜養氣調血,溫經通絡。方用當歸四逆東加減。
2.外用藥:可貼寶珍膏、消腫止痛膏或萬應膏,八仙逍遙湯燻洗。
3.針灸:取陽溪、外關、合谷、勞宮等穴。
4.針刀:常規消毒、局麻後,在掌橫紋掌長肌肌腱尺側進針,對腕橫韌帶進行切割鬆解。注意避免傷及正中神經及血管。
(三)手術療法
對於病史長,反覆發作,已有大魚際肌萎縮的患者,經多次區域性封閉療效不顯著等經保守治療無效者,可在臂叢麻醉下行腕管切開減壓術。採用橫切口或“S”切口,切斷腕橫韌帶進行減壓,或採取內鏡腕管鬆解術,在內鏡下切斷腕橫韌帶。術後加壓包紮2~3天,三角巾懸吊患手於胸前,避免下垂。術後即可開始手指的活動和鍛鍊,手術後,疼痛和感覺異常一般即可立即消失。
(四)其他療法
1.封閉療法同時必要時如患者疼痛劇烈,可採用區域性封閉療法:可選用得寶松或潑尼松龍12.5~25mg加1%利多卡因4~6ml,於腕橫韌帶遠側緣中點向近端深部正中神經周圍注射。
2.功能鍛鍊除練習各指屈伸活動外,逐步練習腕屈伸及前臂旋轉活動,防止廢用性肌萎縮和粘連。
回覆列表
英國《每日郵報》援引某業內知名的醫學專家的話稱:“腕管綜合徵”正在困擾越來越多愛自拍的年輕人。
在 18~35 歲的年輕群體中,不自然的手持拍照姿勢(向內轉動手腕),或導致嚴重的神經疾病、甚至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受此影響,一些人可能失去抓握的能力,並經歷嚴重的指尖麻木等症狀。
(圖自:Kim Instagram / Instagram)
腕管綜合徵的影響,並不會因為你是名人就能夠避免。比如真人秀明星金·卡戴珊就曾在去年透露,醫生診斷她出現了愛用手機自拍的群體常見的“Selfie Wrist”。
醫學專家指出,由於這種自拍姿勢需要反覆扭曲手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 18~35 歲青少年正在面對高發的神經痛風險,也就是近年來被人們所熟知的‘腕管綜合徵’。
這種症狀發作的時候,會引起劇烈的疼痛、以及手腕和手指部分的麻木與刺痛。如果情況再嚴重一些,則需要接受手術的治療。
Harley Street 整形外科醫生顧問 Raj Ragoowansi 博士指出:他發現此類症狀在千禧一代群體中大幅增加,這是由於經常向內轉動手腕以捕捉完美的自拍所致。
Ragoowansi 在接受《星期日泰晤士報》採訪時稱:18~35 歲的患者中(包含男女),腕管綜合徵的數量增加了 30~40 % 。一些患者經歷了指尖嚴重麻木,甚至因無法抓握而受到嚴重影響。
為了緩解症狀,可行的治療方案包括戴上腕骨夾板,以保持關節的穩定和筆直;服用類固醇激素來緩解腫脹;再不行就只能接受手術治療了。
除了要命的拍照姿勢,人們握持手機和打字時的姿態,也都可能引發腕管綜合徵。那些經常在手機上打字的使用者,亦有很高的可能性會遭遇關節和肌腱發炎,導致拇指出現疼痛。
醫生指出:正中神經從前臂貫通到手掌,但需要穿過腕部狹窄的通道。當正中神經受到擠壓時,可能會產生灼熱、刺痛或麻木感。
為了緩解症狀,建議大家多使用自拍杆來拍照,輔以一些適當的鍛 —— 包括多讓手掌攤開 / 閉合握拳、轉動手腕、以及來回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