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擼貓故事

    恭親王在各方面的能力都要超過咸豐皇帝,他在思想上更傾向於改革,也善於跟外華人接觸,在咸豐駕崩面臨顧命大臣掌控朝政的時候,配合慈禧力挽狂瀾並最終平定政局,在慈禧當政後又妥善處理了與各國的關係。只可惜後期不被慈禧重用,最終導致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的失敗,也直接導致了甲午戰爭的失敗。如果當時道光皇帝選擇了他繼承大統,或許就沒有火燒圓明園這樣的蠢事發生,更不會有後期的義和團運動發生,最大的可能就是中國會走日本明治維新這一條路, 那麼中國百年的屈辱史有可能重寫。當然歷史不能假設,已經發生的事情,很可能就在一個人的一念之間,也有可能是某個人某個小事卻影響了整個歷史程序。

  • 2 # 魔方歷史觀

    晚清時期作為中國近代史的一部分,在當下的討論是比較多的。而恭親王奕訢更是晚清時期清政府的一位重要人物,作為道光帝的兒子,奕訢是有能繼承皇位的身份的。最後奕訢雖然不是皇帝,只是“親王”,但仍然在晚清的政治舞臺上比較出彩。而如果奕訢開始時不是親王,而是繼承大統的皇帝,那會是什麼樣的一種局面呢?

    恭親王“奕訢”其人

    奕訢這個人還是有能力的,並非“朽木”,開始時,道光帝對於儲君的選擇是比較猶豫的,在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這兩個人之間猶豫不決,由此就可以看出奕訢是有能夠成為皇帝的可能的。但道光帝詔書一出,奕訢也就與皇位無緣了,詔書上御筆兩諭,一為“立皇四子奕詝為皇太子”,一為“封皇六子奕訢為親王”。就這樣,奕訢成了“恭親王”。在咸豐年間,奕訢相比於之後並不如何顯眼。使得奕訢在晚清的政治舞臺上出彩的時期,就是“辛酉政變”之後。咸豐帝駕崩後,慈禧太后、慈安太后聯合奕訢一同發動政變,“顧命八大臣”在這場政變中退出了歷史舞臺,而“辛酉政變”的成功,使得當時的清政府形成了“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

    而奕訢作為議政王,權力是不小的,再者奕訢此人並不是“墨守成規”的人,是有一定的眼光的,奕訢支援搞洋務運動,興辦工業,興辦新式學校,派出留學生等,而且“同治中興”這段時期的出現,奕訢也不少出力。可是,在對外方面,奕訢就沒有那麼強硬了,奕訢在對外方面是“與外國曲全鄰好”的一種妥協態度,這在當時是引起了不滿的。再有就是,奕訢並非皇帝,權力再大,也只是親王,而隨著奕訢的威望逐步增長,慈禧太后對奕訢開始忌憚,並且開始對他進行打壓,使得奕訢在官場上開始“浮浮沉沉”,深受打擊。

    若是“奕訢”是皇帝

    眾所周知,晚清時期清政府的實際統治者是“慈禧太后”,而慈禧太后是咸豐帝的妃子,如果像問題所問,奕訢取代咸豐帝繼承皇位,那麼後來的政局就沒“慈禧太后”這個人了。而且,就算是在真正的晚清時期,假如說同治帝駕崩之後,坐上皇位的不是光緒帝,而是奕訢,那麼慈禧太后就不可能會再有大的權力,試想,真實歷史上只是一個親王的“奕訢”就引起了慈禧太后的忌憚,從而使得慈禧太后對他進行打壓。如果奕訢坐上了龍椅,那麼慈禧太后再想要去“干涉國政”就不那麼容易了,因為“皇帝”與“親王”是兩個層次,所以,奕訢若是在當時成為皇帝,是會改變政局的。

  • 3 # 老婆的奧利奧

    下個個人的結論,即便恭親王是皇帝,也拯救不了大清朝。

    首先看一下他的個人簡歷:

    愛新覺羅·奕訢(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號樂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務運動主要領導者,清朝十二家鐵帽子王之一。道光帝第六子,咸豐帝異母弟,生母為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道光帝遺詔封“恭親王”。咸豐年間,奕訢於咸豐三年(1853年)到咸豐五年(1855年)之間擔任領班軍機大臣。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奕訢授命為全權欽差大臣,負責與英、法、俄談判,並且簽訂了《北京條約》。咸豐十一年(1861年),咸豐帝駕崩,奕訢與兩宮太后聯合發動辛酉政變,成功奪取了政權,被授予議政王之銜。 從咸豐十一年(1861年)到光緒十年(1884年),奕訢任領班軍機大臣與領班總理衙門大臣,期間雖在同治四年(1865年)遭慈禧太后猜忌被革除議政王頭銜,但依舊身處權力中心。光緒十年(1884年)終於因中法戰爭失利被罷黜,史稱“甲申易樞”。一直到光緒二十年(1894年)以善後中日甲午戰爭失敗,才再度被起用。從光緒二十年(1894年)到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任領班軍機大臣與領班總理衙門大臣。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初十日(5月29日)逝世,諡號為“忠”。其孫溥偉襲封恭親王爵位。

    有人說,恭親王當皇帝可能會讓中國走向共和,走向君主立憲,這個結論是建立在他本人認同大中華的民族概念,才能真正帶領中國走向強大。

    可惜的是,他生來是滿人,腦子裡也是滿人的利益,漢人的利益,大中國的利益從來不在他的考慮之中。

    有幾個例項:

    咸豐十年(1860年)十二月初一,奕訢、文祥、桂良上《通籌夷務全域性酌擬章程六條折》,分析了列強之國的特點,認為太平天國和捻軍是心腹之患,英、俄是肢體之患,應以滅內患為先,然後對付俄國和英國。這媚外之策為後來借師助剿,鎮壓太平天國奠定了理論基礎。

    當然,太平天國也不是啥好人,不過由恭親王的奏摺不難看出他對待外國列強的態度。

    後來,辛酉政變的成功,使侵略者感到非常滿意。事後,英國駐華公使卜魯斯說:由於支援奕訢上臺掌權,英國已在“北京建立了令人滿意的關係”;聲稱由於這一“令人滿意的結果”,英國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成為“這個政府的顧問”。所以,英國在中國的喉舌《北華捷報》強調指出:在這個特別的關頭,英國比過去任何時候“更有必要去支援帝國的現存政府”。法華人對政變的結局也感到高興,其駐華公使在日記中寫道:“宮廷革命沒有騷動地結束了”,“恭親王成為執政者,以後的談判將更易進行”。對於列強的扶植和支援,奕訢自然心領神會,所以,當他執掌大權以後,透過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努力謀求與列強“和好”相處。用他自己的話說,即“換約以來,事事皆推誠相待”,滿足侵略者的要求和貫徹侵略者的意圖。

    同治三年(1864年),奕訢同意烏里雅蘇臺將軍明誼簽署《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將新疆大片領土割給沙俄。

    奕訢支援曾國藩等辦洋務,但他又主張削弱地方勢力,引起湘淮勢力的不滿;奕訢辦洋務,清廷中倭仁等頑固派不滿;由於奕訢權力受限,不能滿足列強的要求,列強對他也開始不滿。

    透過以上,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在恭親王沒有失去權利之前,他是一個“賣國賊”,賣了新疆和沿海,不過這個結果他坐不了主,因為列強要這些地方,他就給他們。

    究其原因,還是滿人治漢人的鍋。

    他無法做到能讓洋務實力做大做強,他只想讓自己的權利永久的存留,所以,他一邊賣國,一邊做洋務,賣國是為了不被滅族,做洋務是為了鎮壓老百姓。

    即便他登記為帝,也改變不了他的這種想法,借用慈禧一句話:寧與友邦,不予家奴。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這就是清政府所有統治者的心態。

    所以,即便恭親王做皇帝,無非是多苟延殘喘幾年罷了,更甚,會賣國賣的更爽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朱婷22分,瓦基弗3:1雙殺費內挺進土超決賽,將與伊薩爭賽季最後一冠。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