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檻外散人
-
2 # 瓜舍
孩子奶奶過世時,我兒子六歲,小學一年級。
他們老家的習俗是遺體放在大堂,等親戚朋友都到齊了才會入棺。我帶著孩子在後屋,幫不上什麼大忙,就幫忙準備茶水,菸酒什麼。
晚上人少了,我兒子跑進來跟我說,他看到奶奶了,奶奶臉色是白的,眼睛閉著睡著了。
我嚇到了,問了他才知道,他自己偷偷一個人跑去了大堂把他奶奶臉上貼的符紙給掀開看了。
小孩子不懂害怕,也不懂傷心。他跟爺爺奶奶從小沒在一塊,一年見一次面,也不熟悉。他把這件事當成一件很普通的事情。
他奶奶下葬的當天,正好是他的生日,他還跟他爸爸吵,說為什麼不給他買生日蛋糕。趁著中午吃飯的時候,他爸還是跑去鎮上給他買了個蛋糕回來。
他爸還感慨,你奶奶真會選日子,一代生,一代死……
下葬的時候,他磕了頭,就跟別的小孩一樣,在旁邊玩得很開心。他爸哭得很厲害,跟他說,寶寶,以後爸爸就沒媽媽了。他指著棺材說,你媽媽她不是就在這裡面嘛。
這件事過後,他懵懵懂懂知道死亡這回事。
我有一次牙齒出血,一咳嗽,譁一下吐出一口血,有點嚇人。
孩子爸爸跟我兒子開玩笑,“完了,你媽要死了,等你媽死了,我們就把她埋在樹底下”。
孩子哇一聲哭了,拼命打他爸爸,安慰了他好久,他才緩過神來。他分明已經懂得死亡和失去的意思。
後來,家裡的狗得病死了,他和他爸偷偷弄去山上埋了,還自以為聰明地跟我說,他把狗狗送人了,怕我傷心,不讓我知道。
死亡教育這回事,並沒有那麼嚴肅,當真正面對它,孩子自然而然就懂了。
-
3 # 南充教育視界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起了前不久央視的《經典詠流傳》節目中,胡可沙溢一家四口現身節目,胡可沙溢的第二個孩子小魚兒,問起胡可“人老了是不是會死”的時候,胡可選擇了直面小魚兒的問題,一句話引得小魚兒痛哭。雖然人生老病死都是自然界最正常的事情,但對於還是小孩子的小魚兒來說,這卻是一個讓他崩潰的殘酷答案。
所以,大家都在想,當孩子問起死亡這話題的時候,我們家長改如何面對。
1.直白地告訴孩子什麼是死亡瑞典心理學家皮亞傑在研究兒童對死亡的認知時提到:在2-7歲的時候,孩子對死亡所產生的焦慮既是短暫的,又會一再發生。他們會對死者產生罪惡感(比如“他是因我不守規矩而死的”)。他們害怕被拋棄,認為死者是從一種存在方式轉換為另一種存在方式(比如變成了天使)。
雖然華人都很忌諱談論這個,但是我們不妨直白地告訴他:人會死,動物也會死,所有有生命的東西都會死。告訴孩子死亡就像摔碎的玻璃杯一樣。,告訴孩子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
2.與孩子解釋為什麼會死亡瑞典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在0~2歲,嬰幼兒沒有確切的死亡概念,認為死亡只有“在這裡和不在這裡”、“有和沒有”、“存在和消失”的區別,對於“死亡”,孩子有分離或者剝奪的情緒感受。
當孩子知道了什麼是死亡,他一定會接著問:人為什麼會死,爸爸媽媽會不會死,我會不會死?孩子一定會問出許多個,我們一個個地耐心、如實回答就可以。其實孩子害怕的並不是死亡本身,死亡對他們來說是無法想象出來的。他們害怕的是分離,害怕的是被拋棄。所以我們一定要要告訴孩子:雖然每個人都會死,但你會活很久很久,爸爸媽媽也會活很久很久,陪著你長大。
3.告訴孩子該如何對待死亡告訴孩子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態,但是我們要他們明白的:生命需要得到尊重。小鳥有生命,花草也有生命,教育他們從愛護小鳥開始,從愛護小草開始。
-
4 # 運營邏輯思維
海倫死了
海倫是一隻寵物狗,它陪伴了孩子整個童年,帶給了家庭無數歡樂。
它死了,在孩子7歲的時候。
當孩子看到海倫再也不動,再也不叫的時候,孩子哭著鬧著說,要它活。
孩子說,他真的很難過,他再也看不見海倫了,這是他最好的朋友。
他看到海倫曾經睡過的地方,會流淚。
他看到海倫曾經吃飯的地方,會流淚。
尤其是放學回家,他會無意識的叫——海倫
這時候,他控制不住,就去外邊跑啊跑,跑累了就睡覺
他問爸爸,海倫去哪了?它為什麼會死?
爸爸說:海倫沒有死,它變成了天上的星星,那個眨眼睛的就是它,它在看著你。
之後孩子還是會難過,但不再那麼絕望,因為他每個難過的晚上都會看星星。
那個男孩兒就是我。
我感謝我爸,他沒有和我談論死亡,這個我遲早會明白的沉重話題。
感謝他給我的童話,和這滿童年的星河。
回覆列表
與孩子談論死亡,千萬別談神論鬼!
中國傳統文化,總是將“死亡”看得諱莫如深。記得小時候,如果亂講話,一說到“死”,長輩們聽到了,必要用長長的菸斗敲我兩下。年老的婦人跟個做法的巫婆,要我趕緊衝著西方“呸呸呸”三聲,說這樣做才能不讓小鬼纏身。爸媽也是各種絞盡腦汁避開“死”的話題。
說真的,在這種根深蒂固的封建迷信的薰陶下,時至今日,我依然對死亡有深深的恐懼。
去年,我妹罹難先我們而去。我一時無法接受每晚惡夢連連,時常都有種妹妹還會活過來的幻覺,很長時間我都無法從失去妹妹的痛苦中解脫出來。
我一度以為我患上精神抑鬱症,去看了心理醫生,也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歸根結底,就是自己一直以來沒有得到過正確的對“死亡”的引導。
匈牙利心理學家瑪麗亞·納吉將兒童對死亡概念的年齡模式分為4個階段:3歲以下的孩子是無法分辨生死的;3至5歲,不認為死亡是不可逆,認為死亡只是短暫的,死去的人會活過來;5至9歲,會用想象擬人的方式看待死亡,會說死去的那個人被地獄的人抓走了;9歲以上的孩子就能理解死亡是生命終止。
家長應該審時度勢地與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談論死亡。
家長要利用生命消逝這種恰當的時機與孩子談論死亡。
前幾天,我的女兒養的一隻小烏龜死了。這隻烏龜養了一年多,女兒每日都要看看它,給它餵食。可能冬天太冷的緣故,烏龜從年前臘月就不吃東西了,一直病怏怏的,過年時眼睛瞎了,熬了大半年了終於死去。
女兒很傷心,女兒已經12歲了,我跟她講:“小烏龜是你的朋友,當陪伴你的朋友突然離開你,你肯定會傷心難過,千萬別憋在心裡。你應該感謝小烏龜陪伴著的那些快樂時光,你可以把它寫在日記裡。”然後,我和她一起將烏龜埋在了花園裡。
當晚,女兒寫了一篇長長的日記,便去睡了,其間我去看過她,睡得很安穩。第二天早上,她跟我說:“媽媽,我夢見小烏龜了,她說她住在新房子裡,很快樂。”我知道,女兒已能正視死亡了。
所以,與孩子談論死亡是必要的,但千萬別談神論鬼,危言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