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知多少

    如果項羽奪得天下,劉邦的手下大將多半戰死,憑劉邦的性格,有可能投靠項羽,也有可能在一些謀士挑撥下戰死,如果這樣在後人的評價裡他很可能連陳勝吳廣都不如

  • 2 # 甜瓜20875

    躲得天下,江山立穩,為王。得天下而不穩得有何用呢,帝王的優點劉邦有,項羽沒有,缺點弱點太多,白搭,感覺……

  • 3 # 南宮外史

    假如項羽奪得天下,劉邦的命運有這幾個可能性:一、戰死;二、自殺;三、被俘;四、投降;五、逃亡,意圖東山再起;六、逃亡,隱姓埋名過一生。

    下面逐項分析:

    一、戰死:機率大約有百分之三。

    劉邦打仗不是靠勇敢、身先士卒、一馬當先。而更多時候是指揮其他將領衝鋒陷陣,無論戰爭勝負,他都有生命保障。他曾在彭城全軍覆沒,只帶的幾十人騎乘逃跑了,成武被圍,他讓紀信假扮劉邦,讓三千女子假扮漢軍,騙過項羽軍,以利益自己逃跑;在後有追兵的情況下,他為了車跑得更快一些,把親生女兒兩次踹下車去,以求自己活命。所以,劉邦戰死的可能性極小,他總會千方百計活下去,故戰死可能性約百分之三。

    二、自殺:機率大約有百分之二十。

    劉邦在四面被圍,逃無可逃的情況下,他是不會束手就擒的,他知道被擒就會必死無疑,多次挑起戰端,項羽不會再放過他,所以,他可能選擇自殺。這個機率約百分之二十。

    三、被俘:機率大約有百分之五。

    劉邦兩次背信棄義,一次是分封漢王后,不安本土,滅三秦,出武關、函谷關與項羽爭奪天下,導致天下烽火又起。一次是楚與漢和談締盟,劃鴻溝為界,平分天下,雙方罷兵。項羽履約罷兵東歸,但劉邦則毀約,趁項羽退兵無備之機,追擊項羽。

    假如項羽奪得天下,是不會再原諒劉邦的,鴻門宴沒有殺他,這次擒獲,一定會殺了他。所以,劉邦知道必死無疑,必然不會被俘,寧肯自殺也不會被俘。所以,被俘的機率大約百分之五。

    四、投降:機率大約有百分之三十。

    劉邦能屈能伸,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放下身段,卑躬屈膝地投降項羽,以他的三寸不爛之舌,激勵起項羽的男子漢大丈夫氣概和虛譽,很有可能項羽再次饒他活命。這個機率大約有百分之三十。

    五、逃亡,意圖東山再起:機率大約有百分之一。

    劉邦三起三落,全靠蕭何坐鎮關中,為他供應兵源和物資。一旦項羽奪得天下,劉邦的關中優勢就會失去,沒有了後勤支援,即使他逃亡了,他也是不可能再東山再起的。所以,逃亡,意圖東山再起的機率只有百分之一。

    上圖:項羽

    六、逃亡,隱姓埋名過一生:機率大約百分之七十。

    劉邦眼看大局不妙,各種希望已經破滅,在這種情況下,他拋下眾人,只帶幾個貼心隨從,潛逃而走,對他來說,是非常簡單的事。找一個崇山峻嶺,不時地外出打劫一些物品,當一名山大王,也是一條出路。他在起義前,就曾在碭山、邙山一帶,率領十幾個逃徭役的弟兄,當過山大王。這對他是熟門熟路。所以,這個機率大約有百分之七十。

    歷史會怎樣評價劉邦?為什麼?

    評價:一帶英豪;農民起義英雄;悲劇英雄。

    因為,劉邦為推翻秦朝的暴政,也立下了汗馬功勞,功大於過,其過無非是不該在推翻暴秦後,再發動叛亂。至於,到酒家喝酒不給酒錢,作為亭長,他也給酒家帶來了利潤,免去他的酒錢,也就不那麼重要了。至於喜歡與人開玩笑,好凌辱上司和儒士,這只是豪爽性格的一面,不是大過。所以,他還是功大於過的。百姓評價也會不錯。

  • 4 # 農夫說歷史

    楚漢相爭,最後勝利的是劉邦,而曾經風光一時的項羽,卻在烏江邊自刎而亡,那麼就按題主的問題往下走,如果項羽奪得天下,劉邦又會是怎麼樣的命運?筆者以為:劉邦依然會逆襲成功,奪得天下!

    項羽的江山不會穩固

    項羽遂西,屠燒咸陽秦宮室,所過無不殘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這就是即使項羽奪得天下,也不會長久的原因之一-----缺失民心。沒有民心所向的江山顯然是不穩的,他項羽可以用武力讓人屈服,但是卻不是真心的誠服,這是有區別的,而咸陽百姓對他項羽的反應是:秦人大失望。相反,在劉邦入得關中之時,百姓又是另外一番表現: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咸陽不能代表天下的百姓吧?還真不能代表,但是來看看項羽都做了什麼?殺降!不僅殺掉了已投降的秦王子嬰,還殺已投降計程車兵與城池百姓,雖然威名遠揚,但是卻不是什麼仁義之名,而是近乎屠夫所為。一人說你不好,那是有私人恩怨,要是全天下都說你不好,那麼可就真是不好了,而項羽顯然就屬於此列。

    項羽缺乏治理的能力與策略

    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劉邦能贏項羽,得益於漢初三傑的鼎力輔佐,當然,還有一個人被棄用是項羽敗的原因,那就是他項羽的謀士范增,剛愎自用的性格終究害了自己,可以設想一下,如果項羽得到了天下,他只會一如既往的以己為尊,其他人講什麼都是耳旁風,在他還是西楚霸王之時,大肆分封諸侯的場面還如昨天般,可是最後呢?大部分的諸侯都遠離他,甚至是在討伐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項羽婦人之仁,做事只憑借自己的喜好,毫無章法,厚此薄彼的情況屢見不鮮,一個連賞罰都不能透明的領導者,還指望他下面的將士都個個為他拼命,是不是想得太多,想得太好了?

    鴻門宴的縮影

    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臨陣倒戈,導致項羽鴻門宴事件上演,最後在張良,樊噲的配合加上項伯的“友情贊助”下,劉邦得以逃脫,其實在鴻門宴之時,如果不是劉邦姿態放低,夾著尾巴做人,而是逆著項羽的意思做事,恐怕劉邦早八年就不存於世了。在項羽分封諸侯之時,雖然項羽聽得范增之言,將劉邦留在咸陽,可是還是架不住張良與陳平的配合,最後得以前往封地巴蜀,不僅如此,劉邦還在項羽叔叔項伯的“幫助”下,多得了封地範圍。項羽是剛愎自用,鋒芒畢露,而劉邦則是韜光養晦,識人用人,這一對比可謂高下立判。

    總結:其實劉邦能從泗水亭長到大漢的帝王,除了眾多的能人輔佐外,跟自身的要求是分不開的,劉邦貪財好色,卻能在咸陽宮內聽從張良與樊噲之言,收斂自己的慾望,攻城之後,及時收攏人心,遇到人才則是不拘一格啟用,如韓信,陳平等。賞罰分明,注重自己文化素養的提升,這方面對他影響較大的有蕭何與張良,更是寫下霸氣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5 # 小龍女5505

    如果是西楚霸王項羽奪得天下,依他性格劉邦肯定也會跟秦王子嬰、楚王熊心一樣的結局難逃被殺的悲慘命運。自古成王敗寇,歷史上只會記下他失敗的一生,不會再有漢室江山千古功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想問一下上班超過十二小時勞動法上怎麼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