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光明啟

    蘇軍在攻打柏林時,與德軍發生過巷戰。由於德軍已是強弩之末,被人打到首都,心理上的進攻者優勢變為退守者劣勢,完全喪失戰鬥意志,很快潰敗。謂之兵敗如山倒。這沒什麼指標意義。因為德軍在進攻歐洲時,沒少打巷戰,都是贏得了戰鬥,要不也佔領不了那麼多國家。

    美與他們都沒巷戰過。

    那麼怎麼評判巷戰?兩樣:武器力,官兵意志戰鬥力。

    巷戰是殘酷的。火力最重要。就是炮和裝甲車,攻擊和推進。

    而這方面美國佔優。美軍的戰鬥單位火力配置在當時也是世界第一的。不管是飛機大炮坦克擲彈筒機槍衝鋒槍噴火器手雷,巷戰雙方成建制的進行,大炮用不著,美軍的其他輕火器是對方的兩倍三倍以上。加上裝甲坦克。

    官兵意志戰鬥力,三者一樣。都很強。就看誰的火器強大了。

  • 2 # 野草的沉思

    以斯大林格勒巷戰為例。

    斯大林格勒巷戰自1942年9月13日一11月18日,歷時二個月。德軍用於進攻市區的兵力是,13個主力師,17萬人,500輛坦克,1700門大炮和迫擊炮,約1000架飛機。蘇軍人員和裝備不如德軍。

    雙方進行了反覆的殊死的拼殺。在這期間,雙方統帥斯大林和希特勒都向各自部隊下達了死命令。

    在這期間,蘇德雙方為爭奪每一座房屋,車間,水塔,鐵路路基,甚至為爭奪每一堵牆,一個地下室和每一堆瓦礫,都展開激烈的戰鬥。蘇軍密佈地雷。肉博拼殺。把樓房隔層,逐層抗擊。予敵以大量殺傷。

    10月14日,是整個斯大林格勤戰役中最血腥最殘醒的一天,僅朱可夫元帥的第62集團軍的指揮所裡就有61人喪生。一位德軍上尉在信中寫道,他們一個團"僅剩下一名軍官,3名軍士,29名列兵”……

    11月11日,德軍元帥保盧斯向蘇軍拒守的陣地發動了最後一次大規模進攻。斯大林格勒巷戰結束。之後,蘇軍開始反擊。

  • 3 # 陸家梧桐棲小鳳

    巷戰,其實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短兵相接遭遇戰。

    因為雙方交戰距離短及隱蔽物多,故給雙方戰員的心理和生理都造成極大的考驗。鬥智鬥勇、綜合戰鬥素質決定生與死都是一瞬間的事情。在這裡,重武器除了坦克與反坦克加農炮外,其他就看輕武器的精良性和豐富性了。

    好了,從作戰裝備,到作戰的綜合人員素質,蘇軍和德軍,在短兵相接中,我的答案肯定是——德軍佔優。

    先說東線作戰,巴巴羅薩前、中期,蘇軍一個城市接著一個城市被打丟,每個城市或多或少都遭遇火力抵抗的,每一場戰役裡都有城市遭遇戰的戰例。而蘇軍被打的各種十分被動,節節失利。最後兵臨首都莫斯科及斯大林格勒(聖彼得堡)城下,打的就是城市戰/巷戰。作戰中蘇軍都是硬拿人墊、拖贏的,代價那是二十分慘烈的。有興趣的自己度娘搜去,沒興趣的,知道一下答案就可以了,這是事實。

    再說西線,初、中期德軍更是所向披靡,一個城鎮一個城鎮、一個區域一個區域、一個國家一個國家地打/拿,再往前推……最後硬是把近300萬英法聯軍打得只剩十分之一左右,趕到了敦刻爾克城附近的海灘上,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當時經過巷戰敦刻爾克城東部已大半落在德軍手裡了,是靠實力打出來的。最後英國政府動用了幾乎能動用的所有力量來將這支殘兵近33.5萬人運回了英倫島。

    還有南線的“沙漠之狐”隆美爾率領的非洲軍團,在埃及、突尼西亞、利比亞的每個城市遭遇戰,都把英殖民地的軍隊打得潰不成軍,至於那些親英非酋的“還鄉團”地方武裝更是望風而逃……

    二戰歐洲戰場的後期,美、蘇、英及歐洲諸多被佔領國的游擊隊組成的聯軍,分別從西歐和東歐,以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部分巷戰)、盟軍諾曼底登入為東/西線的轉折,東西向夾擊納粹德國。最後,一點一點地收回,人,戰鬥精銳被一點點消磨光了唄。

    最後的柏林會戰,也是著名巷戰,同盟國也是付出極大代價才最終拿下的。

    俗話說,高手難敵人眾攻,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德國就那麼大,人就那麼多,心再大欲再強也敵不過現實資源的有限。不只是德國,當時軸心國都犯了這個毛病……

    看到這裡,諸位應該心裡面有了個大概的答案了吧?戰力是要靠實力拼搏出來的……不敢戰、怯戰肯定是終輸的結果,更別提綜合素質了……這一戰訓,今日仍然可以起到啟迪作用。

    不知我這樣籠統地回答,您是否滿意呢?

  • 4 # 國平軍史

    巷戰,是戰爭史上,最難打也是最殘酷的,一般進攻方都會極力避免,倘若防守方死不投降,發誓抵抗到底時,進攻方也就只能硬著頭皮上了,倘若是重要的具備戰略意義的城鎮,進攻方不可能放棄,或者繞道而走。

    由於逐街逐巷開戰,短兵相接和貼身肉搏,雙方混雜在一起,攪合成一團,戰場態勢犬牙交錯,現代化的武器裝備不太敢用,怕殺傷了己方計程車兵,所以衝鋒槍、手榴彈就成了巷戰的銳利武器。

    蘇俄軍隊,世界上最擅長打巷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硬是將德國防軍保盧斯元帥的第6集團軍數十萬大軍死死地拖在城中,既一度佔領了城市,卻又無法全部控制城市;既讓德軍一度看到了希望,但卻又陷入了絕望的境地。

    最終,德軍精銳的第6集團軍30餘萬大軍,被蘇聯軍隊重重包圍,糧盡彈絕,突圍無望,剛被元首由陸軍上將晉升為元帥的保盧斯,選擇了向蘇軍最高指揮官朱可夫元帥投降。

    保盧斯元帥的最終投降,讓希特勒氣了個半死,希特勒晉升保盧斯上將為陸軍元帥的目的,就是讓突圍無望的保盧斯與蘇軍徹底死磕到底,戰鬥到最後一兵一卒。

    狹窄的街道、複雜的環境、看不見的敵人、殺人於無形的槍彈,讓巷戰充滿了詭異,以及不可預知的複雜因素,憑藉對地形和地勢的熟悉,車站、工廠、商店、居民樓、下水道、防空洞等都成了蘇軍的伏擊點和狙擊點,給進攻的德軍步兵以極大的殺傷,德軍每佔據一條街道、一條小巷、一座居民樓等,都要付出比蘇軍更為高昂的血的代價。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就是一個巨大的絞肉機,雙方整排連整營地投入兵力,用不了多久,就都灰飛煙滅了,給作戰雙方官兵都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

    都有逃兵,都有督戰隊,往前衝,槍炮無情;往後逃,也被己方的機槍、衝鋒槍突突,所以只能端著步槍、衝鋒槍往前衝,雙方都死傷慘重。

    但德軍儘管投入了精銳力量,但始終無法控制斯大林格勒市內通訊、金融、能源、新聞、醫療、政府機構等要害部門,讓蘇軍徹底臣服。

    德軍步兵引以為豪的32發直彈匣供彈的MP-40衝鋒槍,被蘇軍笨重卻火力非常強勁的71發彈鼓供彈的波波莎衝鋒槍所蓋住。

    綜上,二戰實戰已經證明,儘管德軍的戰術也非常高超,但在與蘇軍展開的巷戰中,卻吃了大虧,栽了跟頭,斯大林格勒戰役,以德軍第6集團軍30餘萬大軍的投降,而宣告蘇軍贏得了本次戰役,併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轉折點,即東線德軍由戰略進攻,轉入了戰略撤退。

    儘管剛晉升為南方集團軍群司令員的帝國天才指揮官曼施坦因陸軍元帥,率部打出了哈爾科夫如此漂亮的反擊戰,但不過是東線德軍的迴光返照而已,此後德軍就一蹶不振,被蘇軍攆著屁股打,一直追到德國首都柏林,以希特勒的自殺而結束了戰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阿里扎尋求總額5000萬到6000萬的合同,網友認為“要和火箭說拜拜了”,你覺得鐵扎會走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