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魔方歷史觀

    “靖難之役”,對於大明王朝來說,這場戰役是明朝政權的一個轉折點,說是“靖難”,實際上就是“造反”,而朱棣也因為這場戰役,由“燕王”成為了“明成祖”。在為藩王時,朱棣便是不可小覷的一位藩王,但為何在他起兵時只有八百人呢?這要從明朝的藩王說起。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為了保證“朱家天下”的穩固,就實行了“分封諸王”的做法,把皇家宗室分封各地為王,而這些藩王在明朝初期時,權力和地位都是比較大的,公侯大臣進見親王時都要“伏而拜謁”。而在這分封的諸王中,燕王朱棣相對來說,是比較有實力的一個,軍功赫赫,影響力也不小。而朱元璋也令朱棣可“節制沿邊士馬”,使得朱棣的地位在藩王中更是顯得突出。

    並且,因為明朝初期時,國家內部還好,外部還有有一些戰鬥的,所以在當時,藩王是有“軍事指揮權”的,但也只是指揮權,就比如,如果有戰鬥,藩王可指揮國家軍隊作戰,但只是軍事指揮權,並不是所有權,藩王可指揮軍隊,但並不等同於這個軍隊就是你藩王的“私軍”了,軍隊的所有權是屬於中央的,其實也就是皇帝的,這也是為什麼朱棣在剛剛起兵時沒有那麼多人的原因。

    對於古代王朝來說,藩王勢力過大是會對皇權造成威脅的,如西漢時的“七國之亂”。所以,對於皇帝來說,不能讓藩王勢力做大,不受掌控,所以皇帝大多都會實行或強硬或溫柔的手段進行“削藩”。在朱元璋駕崩後,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建文帝繼位後,為了防止藩王勢力過大威懾皇權,便實行了“削藩”政策,而且還是比較乾脆的,先後廢除了五位親王。對於當時的燕王朱棣來說,本身他對於自己的侄子建文帝繼位為帝,心中就有些不滿,畢竟朱棣是朱元璋的兒子,有著當皇帝的身份。而且建文帝登基後,著手削藩,特別是幾位藩王都被處理了之後,朱棣明白自己早晚也逃不過,於是就發動了以“清君側,靖國難”為名的“靖難之役”。雖然開始時,朱棣只有八百親兵,但是多年來,朱棣長期征戰,在軍隊中有著很高的威望,並且,朱棣本身就是皇室,並且不管如何,也是“師出有名”,所以,在靖難之役中,朱棣的擁護者也越來越多。而這場戰役,也使得朱棣最終登上帝位。

  • 2 # 唯戀無名

    明朝靖難之役,都說朱棣是最有實力的藩王,那怎麼會起兵的時候才八百人,要知道,歷來藩王起兵造反的成功率並不是很高,在這裡,朱棣又是怎麼靠著八百人而最終起兵成功的。

    先說說明朝的藩王制度:明朝的藩王制度,是朱元璋一手策劃建立起來的,起因是,朱元璋本是草莽出生,自奪得天下以後,屠殺了大批有功之臣,同時利用自己的宗親分為藩王,替自己保衛邊疆拱衛京城,這些藩王在地方上擁有絕對的人事稅收權,而且也可以有自己的王府護衛軍,因此這個時期的朱棣作為藩王,是有一定的實力的。

    再說說靖難之役:靖難之役,又稱靖難之變,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統治階級內部爭奪帝位的戰爭,事情經過就是太子朱標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 建文帝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採取一系列削藩措施,同時以防邊為名,將燕王朱棣的精兵調往邊塞駐守,其實就是變相的削弱朱棣的實力,朱棣又且是善類,且能坐以待斃,因此於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隨後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

    區區八百之兵最終竟能奪位成功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朱棣起兵,正好是天時地利人和,佔據了有利時機,當時皇太孫朱允炆剛剛登基三個月,立足尚未穩定,各部大臣軍事主官尚未拉攏,便急於削藩。其實朱允炆這樣做他還是心中有算盤的,他自認為財力人力都足夠,況且燕王朱棣的護衛軍並不多,也成不了大氣候,實質上,朱棣早就做好了造反的準備。

    朱棣起兵時到底多少兵馬我們無從探討,但是八百我覺得不太可能,原因有幾點,一,明朝初,藩王護衛軍一般有三護衛,總兵力在9000~15000不等,作為燕王在北邊有戍邊之重責,因此燕王實際護衛軍不會低於兩萬。二.燕王朱棣在北方有一定的人脈資源,起兵後附近舊將來投奔的也不少,因此最初起兵總兵力在四萬左右。

    其次,在靖難的過程之中,騙得寧王的朵顏三衛,和部分被收買的部將,其中朵顏三衛的戰鬥力極強,這些部隊被收編以後,實力大增。寧王的朵顏三衛又稱兀良哈三衛,統塞上九十城,帶甲八萬,革車六千,驍勇善戰,姑且算他八萬吧,此時,朱棣有了造反強大的資本。

    最後,朱棣一路打來,邊打邊收,經真定之戰,鄭灞之戰,白河溝之戰後,朱允炆損失了五十萬之眾,最後由於內線告密,南京空虛,朱棣直接改道出兵南下直取南京,南京兵力空虛,各地勤王之師回救以晚,加上李景隆開門獻城,朱允炆不知所蹤,靖難之役結束。

  • 3 # sunjin6278

    大凡天下之事,我發之,我能收之,只有這樣的非常之人,才能做好非常之事。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去逝後,他的皇太孫朱允炆繼位稱帝,就是明朝的第二個皇帝建文帝。21歲的建文帝生長於深宮,雖熟讀儒家經典,但沒經歷過什麼苦難,卻幻想以儒家思想的仁政治國。朱元璋時期,為了給後世子孫一個安穩的傳承,他殺盡了功臣能將,以致邊防重地的守衛成了問題,怎麼辦呢?他就大封自己的兒孫們到邊境做藩王,幫助守邊疆。藩王在自己的藩國裡,有很大的自主權,影響了朝廷政令的暢通行施。沒有治國理政經驗的朱允文,在兩個書生大臣黃子澄、齊泰的教唆下,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剛登基不足三個月,就開始了削藩,先將勢力較弱小的周王、代王、湘王、齊王、岷王等藩王以各種理由廢除,接著下一個目標就是燕王朱棣了。燕王朱棣是最辣手的一個,在藩王中最強勢,實力最大,而且在北方保衛邊疆征戰中屢立戰功,在軍中很有威望。削藩最終逼反了燕王,這就是靖難之役。燕王當時能調動的只有八百人。明太祖封藩王時,也害怕日後藩王成為皇帝的威脅,規定各地藩王只有發生保衛邊疆之戰時才有指揮權,平時沒有統兵權。如果燕王只憑區區八百人,是絕對難以抗衡建文帝的。關鍵是建文帝的仁政改革,重文抑武,讓很多守邊將士感到沒了前途,對朝廷的改革非常不滿,再加燕王在軍中很有威望和平時做的思想政治工作,致使邊疆兵很快倒戈,心向燕王,使燕王很快集結了十多萬精兵強將,成了對抗朝廷軍隊的中堅力量。因為沒讓自己繼承帝位,早在朝廷削藩之前,燕王就了謀反之心,暗中招攬人才,遊說將要被削弱權力的藩王軍隊,集聚對抗朝廷的勢力。燕王反叛後,也出乎朱允炆的意料,就趕忙派朝廷大軍前去鎮壓。然而,經過朱元璋對功臣名將的大肆誅殺,這時朝廷已沒有什麼有能力的將領來率軍平叛了。同時孩子氣的朱允炆覺得朱棣沒什麼兵權,造不了反,認為他不過一時之氣罷了,不會真的推翻自己的帝位,還特意為保護朱棣頒佈了一條命令,大意就是要求軍隊不得傷害或者殺害朱棣,否則嚴懲不貸。別人已是磨刀嚯嚯,而他還在為自己的四叔生命安全考慮,可笑不?朱棣正是在這道免死符的保護下,率叛軍與朝廷軍隊殊死搏鬥,從最開始的少數劣勢,逐漸發展到多數優勢,到最後的攻破南京城,奪取了皇帝寶座,成了歷史上的明成祖。而朱允炆呢?沒有非凡的能力,卻輕以發難,只能為自己的年輕輕率仁政買單,最終落得個倉慌而逃不知所蹤的結局,可悲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缺鐵吃什麼水果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