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街味道
-
2 # 梧桐樹邊羽
簡短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題主這個問題中的前後兩句話沒有邏輯關係。“絕句首句不入韻”是指四句式的絕句首句平仄關係,從而得到整首絕句的平仄關係。首句不入韻,就是首句仄收,即“平起仄收”,“仄起仄收”兩種平仄格式。
絕句首句不入韻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這與絕句是否對仗,沒有任何關係。在格律詩的平仄格律中,平仄關係和是否對仗是兩個平行的格律要求,互相之間完全沒有關係。雖然對仗也要遵守平仄,但那是音調的規則,對仗更多地是在符合平仄之上的字詞中尋求詩意的相對。
這二者不構成邏輯關係,是否對仗與任何平仄關係都沒有關係。
首聯是否需要對仗絕句因為是四句,從文法上分析,每一句對應“起承轉放”,並不是以聯為單位。只有律詩才分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我們分析創作絕句都是以句為單位。
也就是一首合乎普遍文法的絕句是在順流而下的,並沒有過多的空間給你來進行詩意上的工巧對仗。絕句要在短短四句中完成一件事情的首尾描述,很難做到有餘筆來對仗。對仗其實是一種排比,也就是說得在空間充足的情況下才能盡情發揮。
所以在格律詩中,八句的律詩的頷聯和頸聯是要求對仗的。因為中二聯實際上是深化、擴充的容量,在大部分情況下即使拿走這對仗的中二聯,對整詩的意思影響都不大。
對仗是一種修飾。
絕句不需要,所以格律詩對四句的律絕沒有對仗要求。不遵守平仄格律的古絕更加沒有這方面的要求。
這個例子就不舉了,大部分絕句都是不對仗的,無論首聯還是尾聯。
當然,不要求不代表沒有。在精巧對仗下還能完成詩意的鋪敘是詩人超高的文字駕馭能力。比如全詩對仗的《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首五絕音律完美,同時遠景的描述從上到下,再聯結到登樓和遠眺的人生哲學,在句子上對仗工整卻不生硬,展示了王之渙強大的文字能力。
此詩因此為五絕第一。
再比如杜甫的四扇屏《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這個寫景極為漂亮精緻,兩兩相對,自然切換,從來為天下讀詩之人所愛。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和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相比,杜老的詩雖然更精緻漂亮,但是在詩意上的起承轉合明顯要弱。如果不在一個相當環境裡,《絕句》除了讓你閉眼想象那四個景色,並不會讓讀者產生更多的感慨。
這就是絕句使用對仗的弊端,無法在一首絕句中完整表達作者心中所想。
精研格律詩的詩聖才得如此,一般作者的四扇屏基本上就是垃圾詩了。
所以我們在創作自己的絕句的時候,要儘量杜絕這種“四扇屏”的寫法。
當然,並不是不能對仗,偶用對仗,能增加詩歌美感。
但是,詩歌更重要的是抒情表意,而非琢磨對仗工整。
那是對聯乾的事情。
對對聯不難,難在對好。不想太浪費時間在那個上面,因為那是個精細的事情,而本人寫詩,其實是比較粗糙的,寫完就算,並不會過多考究。
不回答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不擅長。
回覆列表
問題:絕句首句不入韻,首聯要對仗嗎?
前言四句的詩就是絕句,包括古體絕句和近體絕句。
絕句對仗並不是必要條件,對不對均可。不過有很多人喜歡對仗,古詩詞中有不少四句都對仗的絕句,就像有人願意寫八句都對仗的五、七言律詩一樣。
這裡結合具體的古人絕句來看看四種對仗情況:
一、絕句中,四種對仗的情況1、四句都對仗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的這首兩聯都對仗的絕句比較有名。除了這首 , 四句對仗的絕句還有不少,例如唐朝詩人柳中庸的《徵怨》: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四句對仗的絕句往往顯得不太自然。優秀詩人寫四句對仗的絕句,如果讓人讀完以後沒有感覺到對仗為佳。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2、四句都不對仗
舊宮人(唐·王建)先帝舊宮宮女在,亂絲猶掛鳳皇釵。 霓裳法曲渾拋卻,獨自花間埽玉階。。。。。。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不對仗的絕句感覺更加自然,很多絕句都是不對仗的。
君華陽觀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唐·白居易)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賞意如何。華陽洞裡秋壇上,今夜清光此處多。3、後兩句對仗
白居易《禁中夜作書與元九》:
心緒萬端書兩紙,欲封重讀意遲遲。五聲宮漏初鳴後,一點殘燈欲滅時。”後兩句對仗的詩,寫不好的話,容易讓人感覺詩還沒有寫完。五七律對仗都是中間二聯,因此讀過結尾兩句對仗的絕句,總會有意猶未盡的意思。
4、前兩句對仗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載兒夫婿去,經歲又經年。前兩句對仗起,是絕句常見的一種寫法, 詞牌中也有人喜歡對仗起,例如 《西江月》: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二、首句不入韻的絕句首句不入韻的絕句,前兩句有的對仗,也有很多不對仗。
1、不對仗
使東川 嘉陵江二首 (唐·元稹)
秦人惟識秦中水,長想吳江與蜀江。今日嘉川驛樓下,可憐如練繞明窗。洛陽春(唐·白居易) 洛陽陌上春長在,惜別今來二十年。唯覓少年心不得,其餘萬事盡依然。示蔡天啟三首 其三(宋·王安石) 身著青衫騎惡馬,日馳三百尚嫌遲。心源落落堪為將,卻是君王未備知。2、首句不入韻,前兩句對仗
禽蟲十二章 其十二(唐·白居易) 鵝乳養雛遺在水,魚心想子變成鱗。細微幽隱何窮事,知者唯應是聖人。金陵五題(並引) 其一 石頭城(唐·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懷張璪(唐·劉商)
苔石蒼蒼臨澗水,陰風嫋嫋動松枝。世間唯有張通會,流向衡陽那得知。湘中雜詠十絕 其四(宋·王炎) 有懷冉水柳司馬,更憶浯溪元道州。仕宦兩公俱落莫,斯文千古共傳流。結束語絕句對不對均可,兩句對仗的詩很多,四句都對仗就比較少了。四句對仗不太好掌握,詩貴自然,要避免太過刻意。
首句不入韻的絕句,前兩句對仗和不對仗的情況都非常多,不勝列舉。
總之一句話,絕句不要求必須對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