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寶貝快樂生活記
-
2 # 愛心輔導媽媽
孩子做事沒有耐心,著急易發怒,也許有兩種可能,一是孩子從小就養成了這樣的壞脾氣,二是孩子肝火旺盛導致愛發火。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心態平和一些呢?
(1)如果孩子的脾氣從小就這麼急性,那是家長教育引導的失誤,要想讓孩子心平氣和的對待一件事情,家長就要以身作則,起到率先垂範的作用,家長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不急不躁,孩子遇到事情也能心平氣和,榜樣的力量不可小覷。
(2)肝火旺盛也能引起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怎樣都不能使孩子平靜下來,家長可以帶孩子看看中醫,用中藥調理一下,效果會很好。
總之,孩子遇到事情老急,愛發脾氣,對孩子將來的發展沒有好處,所以,家長要重視孩子的性格培養,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
3 # 兒科醫生鮑秀蘭
1、先改變自己的“不良教育方式”!
首先,我們自己是否經常“虐待”孩子?
作為媽媽,我深知,有太多的家長習慣以打罵、威脅的方式教育子女了!
你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
你為什麼要這樣做?你怎麼這麼不聽話!
啪啪......就是兩巴掌!
在學校一定要聽老師話,不然有你好看的!
孩子在家已經習慣了這種“虐待”,在學校受到懲罰,她們已經逆來順受,失去了自我保護的意識和本能!
其次,我們是不是很少鼓勵孩子?
習慣性責罵孩子,拿孩子與他人比較長短!
這麼簡單,你都做不好!
你怎麼這麼笨!
你看看人家誰誰誰......你一點也不如她!
孩子在自卑的環境下長大,融入集體環境後,也會潛意識裡認為自己缺點很多,缺乏自信,在受到老師“虐待”後,怕回家會受到父母的二次責罵,因而不敢和家長溝通!
還有就是,我們是否學會了相信孩子?
2~3週歲的寶寶,語言能力剛剛啟蒙,就算再大一點的孩子,由於心智還很不成熟,經常會說一些幼稚甚至是荒誕不羈的話,作為家長,要有耐心,要學會做一個傾聽者,多和孩子親密互動。
你怎麼這麼幼稚?
行啦!別說了,你怎麼這麼煩!
你是不是又在撒謊?
我們不應該剝奪孩子說話的權利,如果作為父母的都不願意聽她們說話,那她們的世界該有多孤獨!
久而久之,她們就不敢說話,也不愛說話,嚴重的會感到自卑;長大了,也許會造成孩子社交障礙!
2、做有耐心,和藹可親的爸爸媽媽!
其實,寶寶在2週歲左右,自我意識就已經開始形成和發展了。日常家庭教育中,我們要改變成人的慣性思維,用和藹可親的語氣去培養孩子。
(1)信任和鼓勵
父母和孩子之間一定要儘早建立一種良好的互信機制,這種互信機制的建立,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多鼓勵孩子,少一點“瞧不起”、“挖苦”和“責罵”!
舉個例子:寶寶喜歡拍球,但總是不連續,對球的控制能力很差。
挖苦的語氣:“不要學了,你根本就不會,學這個有什麼用啊!”......“你怎麼這麼笨,你看誰誰誰,比你聰明多了!”
這樣的語氣會給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帶來極大的傷害,她就不再喜歡拍球了。
鼓勵的語氣:“寶寶,沒關係的,你看媽媽球拍的也不好;媽媽和你一起學吧!我們倆比賽,看誰先學會哦!”
寶寶拍不了網球,我們就換個籃球,籃球拍會了,再換網球,網球拍會了,再換乒乓球。這樣有利於鍛鍊寶寶的運動能力、手部力量以及意志力。
(2)尊重和讚賞
其實,寶寶越小,自尊心就越強;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我們可以用商量的語氣,讓她明白,你很尊重她,這樣會調動她的積極性,久而久之,就能夠培養她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了。
舉個例子:許多寶寶都會將玩具弄得滿地都是,亂七八糟,我們要培養寶寶自己收拾整理的能力。
命令的語氣:“快點把玩具收拾好,不然,不許吃飯!”
孩子聽到責備,心裡會產生畏懼和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其內心也是很牴觸的。
尊重的語氣:“寶寶,亂丟玩具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對吧?來,你和媽媽一起把玩具收拾整理一下,讓爸爸也誇我們是懂事的好孩子,好嗎?”
(3)引導和教育
每個孩子都會做錯事,家長不要一味地批評責備,而應引導孩子學會從過錯中總結教訓,積累經驗,並鼓勵她克服困難,再次獲得成功。
舉個例子:寶寶吃飯的時候,碗太燙,不小心把碗打碎了。
責備的語氣:“連個碗都端不穩,真笨。”
這樣會打擊孩子嘗試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氣。
安慰的語氣:“寶寶,有沒有劃傷手啊?不小心打爛了碗,沒關係的,以後吃飯,要先用手指試試碗燙不燙,然後再去端哦!”
-
4 # 悠悠加一
這一點正體現在我兩歲九個月的女兒身上,說說我的方式吧。
女兒兩歲的時候我在外面買了雪花片,開始玩的時候總是兩個平行,就是不會交叉著來,她要放棄不肯接著拼,我沒有大聲說她,也沒有打她,而是告訴她方法。就這樣第一種最簡單的雪花片拼出來了,因為多種顏色,我要求她每個顏色都按照第一個拼出來,從晚上十點到十點半,本該睡覺了,但我堅持讓女兒拼完,她沒有鬧,很認真的拼完了,跟我說,媽媽,你看。那一刻我為我女兒感到高興,在我眼裡真的很棒了,現在兩歲9個月,一個人能在15分鐘內把一個60片的拼圖完整拼出來,有時候我自己都懵圈了,她能準確定位放哪裡,作為家長,引導,耐心,愛心,嚴厲,真的太重要了。
-
5 # 心理醫生小蔣
小孩缺乏耐心,首先要排除注意缺陷和運動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患兒往往活動過度,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上表現出困難,情緒不穩定、衝動、任性等明顯的表現。如果排除了疾病的原因,需要通過了解孩子內心的體驗,找尋癥結所在。孩子沒有耐心,在臨床上屬於一種行為表現,透過不斷地詢問或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最終找到關鍵癥結點,透過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讓孩子表達內心的想法。另外,在遊戲的過程中,逐漸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好的治療作用。此時家人的支援、鼓勵和行為強化非常重要,應該鼓勵孩子,積極地參與到家庭的生活,或和其他小朋友的交流中。
回覆列表
平常給孩子喝點清肝火的茶。父母要以身做則。對每件事要有始有終。同樣要告訴孩子遇事慢慢來,別急。
急也解決不了問題。平常孩子上學也很辛苦,建議做家長的抽空帶孩子到郊外走走,放鬆心情。與孩子談談心裡話和獨到的見解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