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靈諮詢療愈莉枝老師

    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就會有敬畏,敬是尊敬,畏是恐懼,你想培養孩子恐懼之心嗎?恐懼只能讓人受苦受窮,感恩之心才能拓展人生之路,所以,你的思想已經落後了,孩子不需要你去教育,培養,你只需要引導,自己做榜樣就好了,孩子們比老一輩能量高多了,自然知道怎樣前行,老一輩的限制性思想束縛了他們,不要過多幹預。

  • 2 # 老蒲檢視

    培養孩子的敬畏之心,才能讓孩子自律,才能自覺維護社會、學校、公共場所的秩序和規章制度。心存敬畏,人會謙和理智,對待事物也會客觀理性。所以,父母在教育子女時,一定要補上“敬畏”這一課,這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一種品質。

    敬畏,是人類童年時期萌發的一種基本情感。有敬畏心的孩子比較容易遵守各種規則,聽師長的話,對人恭敬,理性正直。

    何謂敬畏?敬畏是一個人對某種事物保持的一種尊重、畏懼。這種“敬”是對事物發自內心的尊重,這種“畏”不是單純的畏懼,而是對自身行為的一種警示和自省。因為“敬”會有所為,它告訴人應該怎麼做,因為“畏”又會有所不為,它警告人不該做什麼。敬畏是一種人生態度,一種品德,一種約束。

    然而,在我們的教育中,敬畏這一課通常是缺失的。特別是一些富二代、官二代,他們在相對優裕的環境中成長,覺得家境不錯、父母了不起,認為自己有很多優勢。但他們缺乏有關“敬畏”的教育,甚至認為自己可以不遵守最基本的法律法規。這些孩子的行為和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初衷背道而馳,有的甚至成為社會的罪人。

    培養孩子的敬畏之心,首先要讓孩子敬畏生命。生命是神聖的,生命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唯一的、不可複製的。敬畏生命,珍愛生命,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規範。敬畏生命,才會更加珍惜生命,才不會隨意做出傷害自己或他人的事情。

    其次,敬畏大自然的力量。對於無法抗衡的自然力量,我們只能選擇順從,否則自然一定會讓我們得到“回報”。如果我們變本加厲地向大自然掠奪,有時候自然界就會讓洪災、泥石流、雪崩來“報復”人類。人類很渺小,更多的是無能為力。森林減少、環境汙染、生態破壞、氣溫升高等,一系列危及人類生存發展的問題接踵而來。這就是人類對自然缺乏敬畏之心所產生的後果。不敬畏自然,大自然就會反過來懲罰人類,使得人類在大自然面前彷徨無措。

    再者,要敬畏父母。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敬畏父母,就是感恩父母的傾力付出。懂得父母之愛的寬厚、無私,是對自己、對親人的尊重。

    還要敬畏法度。敬畏法律,從而遵紀守法、循規蹈矩,避免法律懲罰而不越雷池。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律是人類社會共同制定的行為規範和準則,是社會良性運轉的砥柱。一個社會如果沒有對法律的敬畏,後果是非常危險的。現代社會中,有的人目無法律,肆無忌憚地違法犯法,就是缺少對法律的敬畏。

    敬畏土地,敬畏勞作,就會反省自己的淺薄與浮躁;敬畏他人,就會尊重、關心他人,不輕侮、不敷衍。敬畏工作,就能盡心盡力、用心做事。

  • 3 # 視內鏡

    孩子成長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它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教育。在他們成長過程當中,往往是我們給予他們什麼樣的教育,那麼他們就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

    作為教育主體,家庭父母,學校老師,社會人民都應該有明確的原則,底線。並且把這些東西全部授予學生。

    所以,對於培養孩子的敬畏之心,我想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首先,我們需要看到敬畏之心這個概念,是可以分為尊敬,崇敬,還有畏懼,遵守的意思的。

    尊敬,崇敬往往是人們對於優秀之人,傑出之人的行為和意識認同感,崇拜感。

    而畏懼的話,它是讓我們看到某件事,如果不遵守它的原則,規則,那麼違反之人就將遭遇不可以承受的後果的心態。

    這兩種感覺融合在一起,就是敬畏之心。比如說,作為學生我們會對老師產生敬畏之心,我們尊敬他們的人格,崇拜他們的學識,同時,也畏懼他們的威嚴。對於生命,我們需要尊重,同時也會畏懼它的磨難。

    我們要培養孩子的敬畏之心,首先自己就要具備這種意識並且在我們的行為舉止當中要體現出來 。只有這個樣子,才能夠給孩子做個好的榜樣,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

    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我們可以多舉一些傑出人物,或者說典型的事件。讓他們看到其中的敬畏成分。

    可以設定一些情景,讓孩子,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然後老師指導其中應該具有的敬畏之心,讓他們自己去體會。

    孩子的培養是有階段性的,在他們的成長過程當中,我們應該把握住這種道德的塑造關鍵期,在合理的時間內教育好他們這些觀念。

    當孩子在處理事情的過程當中,能夠很好的發揚敬畏之心時,我們要提出來,並且表揚她,讓她明白怎麼樣做才是對的,會受到激勵的。

    教育孩子講究互相配合,所以任何時候,我們都需要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相互配套。只有這樣子,才能夠比較系統化的教會孩子這些觀念。

    敬畏之心的產生是由內而發的,我們需要注重平時的表現,在一言一行當中把這些精神發揮的淋漓盡致。這樣的話,學生自然而然就會學會。

  • 4 # 鮑浚淇

    孩子的敬畏心該怎麼培養?

    要培養孩子的敬畏心,首先家長自己得有敬畏之心,敬就是對萬事萬物的敬仰和畏懼,它是一種情懷,敬是態度上的恭恭敬敬,畏是行為上的一種自我約束。一個孩子,如果從小就有一顆敬畏之心,將來的人生之路會越走越寬闊。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敬畏之心呢?

    第一:要教會孩子敬畏生命;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有靈,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和珍惜,天上的鳥,地上的花草樹木,河裡的魚,森林裡奔跑的動物;告訴孩子,生命只有一次,不能輕易去傷害,不論是一朵花還是一隻小小的螞蟻,都是一個值得愛護的生命,要心存敬畏,與萬事萬物和平共處,我們的世界才會越來越美好。

    第二:一定要敬畏長輩,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在現代人身上卻嚴重缺失。很多孩子對於父母長輩沒有了敬畏,甚至出現很多打罵等忤逆行為,想想這一切是孩子的錯嗎?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在上面作畫的是家長自己啊,小時候百般溺愛,怎麼可能教育出一個知道感恩,常存敬畏之心的孩子呢?所以,從小就給他做出榜樣,你對你的長輩和老師的態度,也是孩子將來對你的態度。在一個家庭裡,尊老愛幼,彬彬有禮,說話和聲細語,你放心,這樣家庭里長大的孩子,走到工作崗位上一定是個有敬畏之心的人。

    第三從小就要給孩子立規矩,越早越好;不要以為孩子小,不懂事,就放任他,覺得樹大自然直,小樹苗時不好好修枝剪葉,等樹長歪了,再去修理,就很難了。所以從小要立家規,如果違犯了一定要懲罰,要讓孩子對規律有畏懼感,知道那些行為是絕對不能做的。比如,孩子對待爺爺奶奶態度不好,那就要狠狠地懲罰他,讓他知道,不尊重老人的後果很嚴重,就算老人真的做的不對,也一定要用溫和的態度去溝通。

    孩子的敬畏之心,是在平時的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形成的,作為父母,首先要常存感恩的心,只有言行一致的父母,才可能教出言行一致的孩子,如果你自己都沒有敬畏之心,怎麼可能去奢望孩子有敬畏之心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樓夢第七十六回到第九十回的主要內容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