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相忘於江湖TTH

    有我之境是表現了強烈激動的境界。無我之境也就是忘我之境,是表現寧靜淡泊情感的境界。我的《人間詞話》上對這條的註釋還有很多,記得還有說的是王國維的這種論述也吸收了叔本華的美學思想關於抒情詩的某些看法。

  • 2 # 清音夜讀

    看到這個提問,特別有親切感。我手裡的這本《人間詞話》是和《蕙風詞話》合輯,人民文學出版社在八十年代初出版的,書價0.85。幾十年過去了,今天看到你的提問,重讀《人間詞話》,談談我的看法。

    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是中國近代最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在中國近代文學批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在新舊兩代讀者中產生了重大反響。

    《人間詞話》開篇第一句就點出了全書的核心“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緊接著又寫“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有我之境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

    王國維進一步說明“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我第一次讀《人間詞話》,讀到這幾句時,感覺非常繞口,反覆讀了幾遍後,才基本明白其中的意思。有我之境是透過作者的角度看景物,表達自己的情緒,“淚眼問花花不語”;無我之境則是作者跳出景物,透過景物映襯景物。表面上是無我,貌似作者超脫淡然與物外,實則還是表達了“我”的態度和觀點,有主觀的東西在裡面。“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表面上以旁觀者的角度,客觀描寫採菊人,低頭採菊,抬頭見山的情形,實際上是身在官場的陶淵明,對超塵脫俗生活的嚮往。這裡的“我”其實隱藏在了“無我”中。

    結論:“無我之境”,並不是真的“無我”,他是作者以客觀的視角,表達情緒情感的一種比“有我之境”更高階的境界。

    無我之境怎麼得到,王國維先生告訴我們“人惟於靜中得之”。從有我之境到無我之境,這不僅是寫詞應該達到的一種高度,更應該是所有文藝作品應該追求的高度和終極目標。

    作詞如此,文藝作品如此,做人其實也如此。

  • 3 # 一往文學

    《人間詞話》作為一本文學批評著作,很多人都將它視作詞學、美學的依據,並把它立為近現代詞學圭臬。作者王國維生於清朝末年,當時正值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時期,而他也是在受到西方美學思想家叔本華,康德等人的影響後,以嶄新的視角從美學及哲學方面對中國古代的詩詞文化進行了全面獨特的評論。

    一、"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

    在《人間詞話》中,作者將藝術境界分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兩種。"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例如,作者認為""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有我之境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所謂的"有我之境",通俗說就是指"顯我",即作者在描寫客觀事物時,會移情於景,將自己的主觀感受帶入到所創造的境界中來,如作者所列舉的歐陽修《蝶戀花》中的"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詩中的女主人公被鎖在深深的庭院中,大好的青春年華都在孤獨與等待中度過。面對滿園花色,無暇欣賞,只有一腔苦悶抑居心頭,將那淚眼拋向花兒,殘花的衰敗似乎也象徵著自己一生的悲慘命運,而實際上花朵凋謝只是正常的自然規律,而詩人則更多地將自己的主觀感受賦予到花兒身上,以我觀物,使物帶有了自己的感情色彩。還有杜甫的《春望》中,"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將自己在戰亂中的悽苦與哀愁寄予到花與鳥身上,這些都是"有我之境"的具體表現。

    而"無我之境"是相對於"有我之境"來說的,即"隱我",是以物觀物,物我兩忘的。通讀《人間詞話》並瞭解王國維先生的詞學主張及人生追求後,我們能夠得出:這裡的"無我之境",並不是真正地進入"無我"狀態。縱觀古今詩詞,沒有一首能夠脫離作者的本真狀態去描寫萬物,抒發感情,而脫離了作者主觀情緒的詩詞是不可能獨立存在的。

    像陶淵明《飲酒》中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在這裡我們並不能看到作者的身影,那所謂的"南山"是在以物的視角去看到,想到的,它是一種在自然的狀態下性情的自發流露。作者在歸隱田園,遠離世俗的塵囂後,終日飲酒作詩,寄情山水,早已超脫於外,不為物擾,不為人拘,過著一種無我,放達的自由生活。因此在詩中,我們並不能看出何者為物,何者為我,但這並不代表就是一種"無我"的精神狀態,作者的本真感情還是與景融為一體的,只是由於高超的藝術手法,迷惑了我們的雙眼。同樣類似的還有被稱為"詩佛"的王維,他的詩屬於"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作者並不刻意地去將自己的感情寄託在景物身上,而是用一種含蓄的情感表達方法來融匯到那清麗自然的山水之中,不動聲色地創造出唯美的意境。像《山居秋暝》裡的"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可以說是達到了"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地步。詩人寥寥幾筆,便為我們勾畫出一幅雨後山間的清新秀麗風光圖,全詩看似在寫自然美景,實則和陶淵明一樣,借自然山水來寄託自己高潔的情懷和崇高的理想追求。

    在王國維心中,古今詩詞的"無我之境"是大於"有我之境"的,詩人能將自己的情感含蓄地表達出來,而不是直白地堆砌辭藻,製造意境,這是很多詩人都達不到的境界。因此,他說"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傑之士能自樹立耳。”

    二、"境界說"解釋及來源

    關於王國維的這兩種境界說,歷來解釋繁雜。其中尤以朱光潛和蕭遙天為主,他們對此理論的解釋頗受人們非議。朱光潛在《詩論》的第三章《詩的境界——情境與意境》中,將王國維的"無我之境"與"有我之境"進行了混淆,簡單地把"移情說"作用於其中,這就造成了錯誤的理解。而蕭遙天是單純的將"無我"與"有我"比作了"客觀"與"主觀",這種闡釋是極不合理的,因為王國維的理論主張裡是完全沒有這一說的,這只是蕭氏個人的主觀臆斷。而王國維的境界說,其美學思想則更多的是受到西方美學家叔本華的影響,叔本華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說"在審美的靜觀方式中,我們發現兩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客體的知識,不是作為個別事物,而是作為柏拉圖式的理念,即作為該事物全體族類的永恆的形式和關照者的自我意識,不是作為個人,而是作為"純粹的無意識的認識主體"。"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王國維先生所創造的兩種境界,"觀物感"即是由這裡的"純粹的無意識的認識主體"得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巴薩2-0馬競,領先11分,諾坎普9萬球迷賽後高唱“冠軍”,聯賽冠軍懸念終結,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