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廣勝5

    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按照新君即位的年次紀年,是中國最早的紀年法。如在《左傳曹劌論戰》中記載:“十年春,齊師伐我。”這裡所指的就是魯莊公即位的第十年,即公元前684年。

    年號紀年法。從漢武帝起開始,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並以年號紀年。如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記載:“慶曆四年春”,慶曆就是宋仁宗的年號。

    干支紀年法。天干有10個,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12個,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幹”與“支”組合就配成了60組,叫60甲子。如“甲午戰爭”之“甲午”是1894年。

    年號、干支兼用紀年法。紀年時,皇帝年號放在前面,干支列於後面。如《核舟記》中記載:“天啟壬戌秋日”,“天啟”是明熹宗朱由校年號,“壬戌”是干支紀年。

    干支紀年法的由來

    干支紀年法萌芽於西漢,始行於王莽,通行於東漢後期。漢章帝元和二年,即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干支紀年法。如今,中國農曆仍在沿用干支紀年法。

    干支紀年法,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紀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10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12支。將“幹”、“支”組合配成60組,週而復始,迴圈不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鴻章和左宗棠誰對洋務運動的貢獻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