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860侃球
-
2 # 球王侃
隨著NBA聯賽高度的商業化發展,亞當蕭華也出制訂了了很多人性化的規則,比如說賽季開賽時間提前,減少背靠背次數等等,這樣讓球員有足夠的休息時間,避免頻繁的傷病因素,打出高質量的籃球比賽。如今NBA準備修改三項規則:第一條,搶下進攻籃板以後的進攻時間由原來的24秒改為14秒。第二條,簡化進攻路徑犯規。第三條,擴大“敵意行為”的定義。我覺得這樣做是非常合理的,下面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首先,商業聯賽主要是要打的非常好看,讓比賽有流暢的進攻,崇尚進攻為王的思想。而搶下進攻籃板24秒進攻時間變成14秒,有利於打出高水平的進攻戰,增加投籃次數,有更多的投籃機會,對於快攻球隊火箭和勇士非常有利。其實球迷們就喜歡高質量的對攻戰,打出漂亮籃球。其次,簡化進攻路徑犯規是指進攻隊員快攻時,如果能夠得到輕鬆得分機會,防守球員從背後犯規,將會被判罰進攻路徑犯規,進攻隊員會獲得兩罰一擲的機會。這樣的判罰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如今NBA簡化進攻路徑犯規,裁判不用去判斷防守隊員是否位於進攻隊員與籃筐之間,或者是防守者是否有機會處於兩者之間。新規則主要是讓裁判更好、更及時準確的做出判斷。最後,NBA為了更好的保護球員,2014年修改了惡意犯規的規則。可以通過錄像回放確定犯規行為。如今新規則對回放規則擴大,包括教練、球迷、裁判的敵意行為,這些都被列入為回放規則內。所以新規則能夠較好的反應現在籃球的需要,更好的保護球員,崇尚進攻為王的籃球哲學。他一定會被球隊和球員們接受的。小夥伴們你們怎麼看?
-
3 # 別放棄我很肥
三項規則分別是--
1.二次進攻時間從原來的24秒縮短為14秒 2.簡化進攻路徑犯規的判罰3.加大對於惡意犯規的打擊力度一、先簡單說說以上三條規則各自都是什麼意思?
第一條:
從字面意思上就能很好地理解。進攻時間被縮短,逼迫進攻方更快地處理球完成出手。如果不出意外,下個賽季整體的比賽節奏會被加快,聯盟的平均得分可能會變得更高。
當然,值得一提的是,就這一條規則而言,國際籃聯早在2014年的時候就修改透過並施行,隨後的NBA發展聯盟、WNBA聯賽以及NBA的夏季聯賽都紛紛效仿,所以這項規則在9月份各支球隊投票的時候,應該會大機率被透過。(如果贊同票數超過2/3,這項規則就算透過。)
第二條:
大家只要抓住“簡化”這個關鍵詞就行了,至於“進攻路徑”(英文叫clear-path foul)是什麼玩意大家不必執著,畢竟專業的籃球術語有時候理解起來還是挺費勁的。而現在聯盟這麼做,意思很明顯,這是說給防守方聽的--你們往後都得規矩點,因為現在你稍微出格一點的動作,就有可能被直接判為進攻路徑犯規,即你侵犯了進攻方的進攻路徑。而“簡化”一詞也顯然給了裁判一定程度的“便宜行事”之權--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的了,只要你看著像進攻路徑犯規,你就給我判。
最後,還是滿足一下大家的要求,專業地理解一下這個玩意,如果讀起來困難,請直接跳過。
進攻路徑犯規名為clear-path foul,指的是當進攻隊員從後場發起快攻時,如果進攻方得到一次輕鬆得分機會,而防守隊員從身後對其進行犯規,就將會被判罰進攻路徑犯規,這一犯規原本需要滿足諸多的條件,譬如進攻方獲得籃球時位於後場圓弧延長線至前場籃筐之間;在發動攻守轉換之後,進攻方獲得明顯球權;在犯規時,持球方球員和籃板之間無進攻方球員;防守方球員在身後或是側身犯規。在防守方被判罰這一犯規後,進攻方將會獲得兩罰一擲的機會。第三條:
也很簡單,就是聯盟將會進一步打擊惡意犯規。重點當然是“惡意”兩個字。不過,重點需要強點的是,這一次的惡意犯規的範疇變得更大了,不僅僅侷限於球員與球員之間的犯規,也包括球員與裁判、球員與教練、球員與球迷之間的任何惡意行為。
所以,總結起來講,聯盟修改這些規則的根本目的就是在於讓比賽進行得更順利,進攻回合更多以便吸引球迷的眼球,懲治惡意犯規讓比賽不會被人為地“斷片”……即,讓比賽更具備觀賞性。我想,這對於球迷而言,真是一個福音,因為我們可以不必再忍受那些枯燥無味的與比賽無關的環節,專心致志地聚焦於每一個攻防回合。
-
4 # 浩子在漫步
短評:商業聯盟,利益至上,修改規則通通都是建立在這個原則基礎之上的。
例如14秒二次進攻,比原來縮短了整整十秒,那麼大家可以計算一下,一整場如果每一個進攻籃板都轉換成二次進攻的話,那麼縮短的時間就有目共睹了。我認為主要有一下形象:
1,進攻節奏加快,更具觀賞性。這就更加要求隊員尤其是明星球員以及教練的能力。
2,球隊戰術板變化更傾向於小球打法。
3,球員的資料會有一定幅度的上漲,畢竟回合數增多了,除了得分,籃板,助攻這些資料以外,時間逼迫球員做出選擇後,所帶來的失誤,搶斷,犯規也會增多。
4,三分球會更加吃香,練好三分球將是所有包括內線球員需要掌握的技能。球隊的風格會慢慢向同一方向靠攏。
5,是否會增大球員受傷程度還有待考證。
-
5 # 勁球
目前NBA官方已經向各支球隊總經理以及教練發出了關於修改比賽規則的備忘錄,預計將在美國時間9月20或21號召開會議表決這些規則改變的提議,規則改變需要三分之二的隊伍贊成才能透過。
二次進攻時間縮到14秒
在過去,當球員搶下進攻籃板再次發動進攻的時間是24秒,如今新規則下這一時間將縮短至14秒,早在14年,國際男籃就已經把二次進攻時間改為14秒。這一規則的改變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快進攻節奏,而且進攻回合數也會大大增加。這樣一來由於時間的縮短,二次進攻時的單打相對可能會更多,巨星的價值會更加凸顯。所以,這對於打團隊籃球的球隊來說不是什麼好訊息!
透過機率:50%。
簡化進攻路徑犯規
對於這項規則而言,主要是針對裁判判罰的,過去的進攻路徑犯規規則判罰標準比較繁瑣,新規則之下,裁判不需要判斷防守人是否結餘進攻球員和籃筐之間,這一規則的改變將有利於裁判的判罰,所以也是大機率透過。
透過機率:80%。
擴大惡意犯規定義的標準
聯盟對惡意犯規回放選擇加大,跟裁判、教練或者球迷產生惡意行為,裁判都能選擇會看錄影判罰。眾所周知,當今聯盟越來越重視惡犯給球場帶來的不良影響,球場上的判罰力度也越來越大,這一規則的修改也是在情理之中的,順應聯盟發展的趨勢!
透過機率:100%。
大家對聯盟提議修改的3項規則,有什麼看法呢?
回覆列表
近日NBA對新賽季規則提出了三條修改意見,不過目前只是提議,據訊息透入NBA理事會可能在當地時間9月20日-21日的會議上透過這三項修改決議。這三項規則修改建議分別是:二次進攻時間縮短為14秒;簡化進攻路徑犯規判罰;NBA對惡意行為打擊力度擴大。
這裡先簡單說說這三項規則修改的具體情況。
二次進攻時間縮短想必這個不需要過多解釋了,之前搶下進攻籃板,進攻方獲得二次進攻機會都是重新獲得24秒進攻時間,如今把這個時間改為14秒。其實這項規則在發展聯盟、WNBA以及NBA夏季聯賽都已經開始使用了,NBA也是看到了使用效果才決定進行修改。
簡化進攻路徑犯規判罰就比較難以理解了,進攻路徑犯規一般都是在進攻球員獲得快攻機會時的一個判罰。在持球人快攻時前方沒有任何防守球員時,這時候防守球員從背後或者側身對持球人犯規,這時裁判可以吹罰犯規,這種判罰進攻球員可以獲得兩罰一擲的機會。但現在的修改建議為:裁判不需要再去判斷一名防守人是否介於進攻球員和籃筐之間(也就是防守人員是否是在進攻球員前面),或是防守者是否有機會讓自己處於球和籃筐之間。簡單的理解就是說,別人在快攻時,不管是從後面犯規還是從正面犯規,進攻方都將獲得兩罰一擲。
擴大惡意行為這個也比較容易理解,之前NBA對球員惡意犯規可以採取看錄影回放來判罰,但是現在這個範圍增加了,不僅是針對球員可以使用錄影回放,教練、裁判、球迷這些人有惡意犯規都可以採取觀看錄影回放來進行判罰。
從這三條規則修改來看,我個人覺得無疑是有好處的,這會讓比賽更加流暢也更加公正。NBA之所以會考慮這三條規則的修改肯定是分析、實戰了好久才得出的結論,而且我也相信這三條規則修改也會得到球隊、球員的理解,因為這三條規則確實可以讓比賽變得更公平、公正、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