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春王正月
-
2 # 古姿觀察
歐洲並不能保證伊朗的經濟利益,所謂一攬子經濟措施只是安撫伊朗的“空頭支票”。
從美國退出“聯合行動計劃”(伊核協議)重啟對伊朗制裁起,伊核協議也就基本名存實亡了。伊朗留在伊核協議當中其實更多是是對於歐洲的斡旋和努力抱有一絲的期待。魯哈尼前幾日訪問歐洲,主要目的就能夠期待歐洲方面能夠給出一個能夠保證伊朗經濟利益的一攬子措施。結果,歐洲的一攬子措施並不能滿足伊朗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說不能想出足夠的辦法保障歐洲能源企業對伊朗的投資以及從伊朗進口原油。這樣一來所謂的一攬子經濟措施也就是“鏡中花,水中月”而已。
(魯哈尼與奧地利總理庫爾茲)
歐洲方面有點不耐煩,並對伊朗發出警告。在得知哈梅內伊對於歐洲方面提出的一攬子經濟措施表示不滿之後,德國外交部長海科·馬斯表示:“儘管世界的力量不能讓彌補伊朗因為美國製裁所受到的損失,但是留在伊核協議會避免伊朗遭受更多的經濟損失。”很顯然德國方面這是在警告伊朗,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啟核計劃的後果。歐洲態度的細微改變很可能與伊朗最近關於“威脅封鎖波斯灣,阻止原油進出口”的表態有直接關係。因為伊朗封鎖波斯灣的舉動將會直接威脅到歐洲的能源安全,其結果就是將歐洲推到伊朗的對立面,迫使歐洲加入美國對伊朗的制裁甚至是軍事行動。
(德國外長海科·馬斯)
伊朗在未來可能會退出伊核協議,並且重啟鈾濃縮計劃。伊朗是否會封鎖波斯灣,以及其能否封鎖波斯灣,現在還不得而知。但是伊朗曾經表示,一旦無法從“伊核協議”中獲利,那麼其將會退出。美國的制裁對比以往留有餘地的制裁不同,這次不會考慮給任何國家同伊朗進行貿易豁免的機會。伊朗留與不留幾乎沒有任何的區別,索性退出也罷。魯哈尼前幾日在維也納訪問期間曾經告知國際原子能機構,伊朗以後可能會切斷與該組織的合作。從這可以看出,伊朗退出伊核協議的態度非常明確。不但如此,伊朗可能會立即著手重啟鈾濃縮計劃。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在上個月宣佈強化伊朗的鈾濃縮能力,建造更多的離心機以及核原料,並且還宣佈重新啟動了一座已經封閉了9年的核電站。
(特朗普與哈梅內伊)
伊朗重啟核計劃,將加劇地區緊張局勢。現在看來,即便是伊朗重啟核計劃,並不意味著美國會對於伊朗進行軍事打擊。因為重啟和計劃不是重啟核武器計劃,不過對於國際社會而言這兩者已經基本劃等號了。地區局勢會明顯緊張起來,美國、以色列、沙特三國會繼續緊盯伊朗的動向,蒐集相關證據和情報,並且強化對於伊朗的軍事威脅。至於伊朗方面會不會真正去封鎖波斯灣,在我看來,這無異於同全世界宣戰,伊朗如果不想萬劫不復,那麼其不會傻到去封鎖波斯灣。
(戰雲密佈的波斯灣)
-
3 # 雙橋爺
歐盟國家為保護自身利益不退伊核協議屬於正常但也只是暫時的,老美給出了時間表歐盟各國撤資的時間也是遏制伊朗短期內不能重啟核試驗!在這個期間老美有充足的時間備戰而伊朗就等著捱打的份了!最終伊朗退不退伊核協議都會被老美打擊!
-
4 # 隨雨飄渺
純粹是伊朗的核訛詐,歐洲人現在是債務危機四伏,已經盡力了,歐洲企業家普遍不敢去伊朗投資,這又怨氣沖天,其實伊朗人太狹隘的心態,你發展核武器,沙特、土耳其、埃及等地區大國也會毫不猶豫地跟上發展核武器。印度與巴基斯坦就是現例項子,最終幻想滅國這可能嗎?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贏家,只有軍備競賽,只有相對平衡,一但大家都有核武器,你能威脅誰,誰又怕誰,大不了同歸於盡。
英法德三國不能有綏靖政策,最終幻想和平解決,當年張伯倫的幕尼黑協議,就是綏靖政策,一步步使希特勒壯大隊伍,擴張領土,最終幻想和平,結果被宰得遍體鱗傷。
國際社會應該敢於主動回擊這種中世紀政教合一的國家,非常愚蠢至極的國家。
平時嘴仗打的滿天飛,其實與薩達姆時期的伊拉克有何兩樣,真能打敗美華人嗎?美國軍事上是壓倒性優勢,沒有空中力量支援,陸軍、海軍就成了活靶子。
對自己百姓好點,百姓會支援你的,擁護你的。這樣才能應對一切突發事件發生。
-
5 # 中評中語
關注伊朗的軍友們應該都發現,伊朗做出的表態和發出的言論與其實際行動其實並不相符。如之前伊朗曾揚言將抹平以色列,但以色列不斷地在敘利亞境內空襲伊朗軍事措施,伊朗並沒有採取實際有效的措施予以迴應。
在伊朗核協議上,也是這樣。伊朗在該問題上對美國和歐洲國家的強硬,恰恰是因為其對該協議的重視程度。伊朗核協議奔潰,絕不是伊朗的七寸,但核協議徹底奔潰之後,伊朗將要面對的國內及國際上,能源上,經濟上的一系列問題,卻是伊朗的七寸所在。所以伊朗雖然言論強硬,顯得有恃無恐,但基於其根本性的擔憂,不到萬不得已,伊朗不會輕易退出核協議。
1.伊朗核協議是歐美中俄等相關國家共同參與,由聯合國支援和確認的核協議。受到相關國際法律保護。美國退出核協議,只是其單邊退出,不再履行協議約定的相關責任和準則。但其他國家履行該協議約定的責任和義務,是受相關國際法保護的。美國恣意妄為,透支自己的信譽,隨意退出伊朗核協議,利用其強大的經濟、政治、軍事等多方面制裁,打壓伊朗,並且號召及威脅其盟友一同抵制伊朗,對伊朗釜底抽薪,這才是伊朗近期在國家社會頻繁發表強硬言論的更本原因。
2.對伊朗而言,留在核協議裡面,是其最好的選擇。透過留住協議簽訂的其他相關國家,一同向美國施壓,是伊朗最明智的處理方式。伊朗對歐洲國家的威脅,其實反而是防止歐洲國家最終聽從美國的號召和倡議,退出伊朗核協議,走到伊朗的對立面。面對美國對伊朗核協議相關國家的連坐性威脅(將制裁與伊朗有貿易往來的企業),歐洲國家也有自己的擔憂和顧慮,這便是伊朗總統魯哈尼本次歐洲之行無法獲得預期期待的原因。但伊朗未必在與美國的此次博弈中毫無勝算,伊朗通向亞洲的北方油氣可以成為伊朗能源領域救命的一個稻草。除此之外,美國此間以為貿易風波和歐洲盟友鬧得也是不可開交,伊朗可以透過此契機積極拉攏歐洲國家一同向美國施壓。雖然伊朗言論上強硬,但其近期在伊朗核心利益上的動作如收縮在葉門局勢中的戰略,就敘利亞境內伊朗軍事存在和歐洲國家磋商,都是在向歐洲國家展現善意。
-
6 # 曹智苼
歐洲已經盡力,但伊朗仍不滿意云云,,,,,。純屬扇動歐洲與伊朗的矛盾,這是美國間諜的文章,美國已無力與伊朗單打獨鬥。故又施展挑釁事端欲引起歐洲群毆伊朗,而美又可以岸上觀虎鬥!這是美國的拿手好戲。
回覆列表
通俄門是特朗普的硬傷,此事關鍵在於特朗普在應對時出現的程式性違憲。政敵對這一命門死抓不放,特朗普為政治續命必放大招。 一、投靠猶太人勢力,實質性承認以色列首都,退出伊核協議,搞亂中東。 二、以提高關稅為藉口,發動貿易戰,搞亂美國國內利益格局和世界經濟格局。 三、發動對伊朗和委內瑞拉的冷熱戰,重新獲得石油貿易的絕對控制權,並以戰時狀況延續執政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