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陸科峰

    根據蜜蜂的生物學特性及養蜂經驗,養蜂者可以透過箱外觀察蜜蜂的行為和現象,從而判斷蜂群的內部情況。因為蜂群的內部情,很大程度上會在巢外有所表現,所以養蜂者要善於透過箱外觀察來達到間接瞭解蜂群內部和外部蜜粉源及其天氣變化的情況,從面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蜂群強弱

    在同環境的情況下,如果採集蜂出入頻繁,巢門口有許多蜜蜂聚集,扇風蜂多,聲響大,表明群強蜂多;若是巢門口冷冷清清,隔好久才有1~2只工蜂進出,表明群弱蜂少。簡單的處理方法是調入正出房封蓋子脾或併入臨近群。

    2、有無蜂王

    在外界有蜜粉源的晴暖天氣,如工蜂出入採集勤奮,歸巢時帶花粉的工蜂多,巢門口的蜜蜂秩序井然,說明蜂王健在且產卵力強;若工蜂在巢門口附近輕輕搖動雙翅或來回亂爬,焦急不安,蜜蜂體色異常,採粉蜂少甚至不採粉,此蜂群則有可能已失王,需要開箱確認。處理方法是補王、介臺或調入幼蟲脾。

    3、巢內過熱

    有一些蜂群許多蜜蜂在巢門口強烈扇風,特別是盛夏季節的傍晚,如有部分蜜蜂不願進巢,在巢門周圍聚整合團,甚至在巢門板下“掛鬍子”,說明巢內擁擠悶熱。簡單的解決辦法是遮陽、喂水、通風(開大巢門、撤部分覆布、加大脾間蜂路)噴水及調整脾位置(避免西曬)等。

    4、自然分蜂徵兆

    在分蜂季節,風和日暖的天氣裡,如大部分蜂群出勤很好,而個別蜂群巢門已放大,且無日光照射,工蜂卻工作疲怠,擁擠在巢門前(早7點至下午4點前),多為自然分蜂的徵兆。如果大量蜜蜂湧出巢門,在空中盤旋,則說明分蜂已經開始,簡單的處理方法是向空中盤旋的蜂群噴水造成降雨假象迫使其返回巢,或準備蜂箱、脾等工具等待降落準備收捕。

    掌握好分蜂群的收捕,可以獲得強群,如果蜂箱周圍30米內有高大樹木則不易收捕,可以在起臺後剪掉蜂王一邊翅膀的1/2,分蜂開始後在巢門前尋找蜂王收捕;如果蜂箱附近無高大樹木,建議不剪翅,等待第一次落腳後收捕。

    5、蜂王產卵盛衰

    在正常情況下,工蜂勤採花粉,歸巢攜帶花粉外勤蜂多,巢內幼蟲必多,蜂王產卵積極旺盛;若外勤蜂出入怠惰,很少帶回花粉,巢內卵蟲必少,蜂王產卵弱。從工蜂採集花粉的數量和出勤情況中,可間接判斷出蜂王產卵的盛衰。

    另外要參考群勢,分蜂后小群未必王就不強,小群蜂王產卵的空間及哺育能力有限,在有限的空間子封蓋後,採粉會較少,此時應該調入正在出房或將要出房的封蓋子脾,幼蟲脾可調出;在強群中,如果老脾過多,新脾少,那麼在蜜粉源充足時,中蜂王願意產卵的空間也是比較少的,進粉多少不能反應蜂王產卵情況,需要繁殖時可加入新脾或巢礎,調整老脾數量。

  • 2 # X願景農場x

    對於養蜂來說,箱外觀察蜂群,可以快速發現問題,而解決問題讓病害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問題,解決在萌芽中,讓損失最小化。也可以提高蜂農管理效率。從而減輕勞動強度。這樣就可以多養一些蜂群,從而提高蜂農收入水平。

    1:在春季看到很多蜜蜂採花粉,就說明蜂群在春繁,就要給他們補點花粉,讓他們快速強群。如果看到箱底有蟲糞,就說明蜂群得了巢蟲,我們就要除掉害蟲。還有如果在箱外每天看到有死去的幼蟲。說明蜂群生病了,我們就要防治了。

    2:夏季如果看到箱門上有很多蜂 ,不去工作就說明蜂群要分蜂了。夏季野外花都開放,如果看到很多蜂大肚子,就說明已經進入流蜜期了,我們要準備生產了。酷夏看到很多蜂在煽翅膀,說明蜂群悶熱,記得給蜂群遮陰,不然容易出現夏衰。

    3:秋季初期注意 遮陰,後期注意保暖,在秋繁。

    4:冬季就要注意,鼠害對蜂群得傷害。

  • 3 # 超51519

    箱外觀察,是透過對箱外觀察到的蜜蜂活動狀況,以及這些活動下的“痕跡”來了解判斷箱內蜜蜂的生活狀態。由此歸納出箱外觀察應注意的主要內容:蜂王狀況、哺育狀況、群勢、有無分蜂熱、有無病害、有無敵害、蜜源狀況等等,接下來我來為您詳解。

    1.蜂王狀況 有王群包括有封蓋王臺群,獨立性強,工蜂警覺性高。輕輕叩碰蜂箱巢門口就會有檢視動靜的工蜂出現。如果在巢門前揮動物體,便會吸引巢門附近的守衛蜂趨往。外界有蜜源時,工蜂採集勤奮。蜜源缺乏時,外出的蜂顯著減少,但仍常有偵察蜂進出。無王群較“懶散”,巢門前雖也有工蜂徘徊,但行為猶豫,無護巢積極性。外出飛行的蜜蜂少,採集不勤奮。這些現象在失王初期尤為明顯。

    2.撫育狀況 工蜂採粉歸巢,說明群內有蜂兒或蟑群即將開始撫育。大量採粉歸巢,說明幼蟲量大。群內雄蜂數量大時,也有此現象。此後不久,外界雖然未進入流蜜期,氣溫升幅也不大,蜂群表現有某些“熱”徵候,例如有扇風行為,有水汽淌出等等,表明群內已有較多蜂兒化蛹封蓋子脾多。巢門附近出現有笠狀蓋(黃色、頂端有個通氣孔),表明有較多雄蜂羽化出房。

    3.群勢 處於蜂群活動時期的強群,巢門處呈現興旺景象,採集蜂多清潔蜂積極。在流蜜期,強群蜜蜂進出巢的表現為,忙而有序,直接從巢門上方位置起飛的多。在氣候炎熱溼悶的白天或傍晚強群一般都有工蜂在巢門附近、踏板上鬆散納涼。弱群的表現與上述大不相同,有些甚至相反。

    4.分蜂熱 群勢強,但表現消極。歸巢蜂少有因過載或超載,而顯得笨重吃力的現象。外出歸來的蜜蜂腹部,大小較為一般。採粉蜂較少,帶回的花粉團也小。巢門附近扇風的多,呈現明顯的“熱”徵候。這些都說明蜂群已有分蜂熱。

    5分蜂與飛逃 表現差異分蜂與飛逃都屬於蜜蜂集體遷飛行為。發生時,都有蜂擁而出的壯觀場面。發生之後,巢門附近又都顯得格外冷清。

    6蜜源狀況 外界蜜源充足時,工蜂採蜜積極。採集蜂歸巢時,大多腹部飽脹甚至有超負荷蜂蜜跌跌撞撞飛臨蜂箱,有的還來不及進入蜂箱便跌落巢門附近,稍事休息後再起飛人蜂箱。有蜂在巢門附近交接花蜜的現象。大流蜜即將來臨時,一些蜂群有啃咬巢門,企圖使其更為擴大、暢通的徵兆。

    7.食料貯備 輕輕拾動蜂箱,手感沉甸的,說明貯蜜多。感覺輕飄的貯蜜少。

    8.病害 巢門附近地面上,有一些喪失飛翔能力的成蜂爬行,有未死亡的成蜂被清理出巢,工蜂給人的總體印象是精神不振、狀態失常,這樣的蜂群有可能發生了成年蜂疾病。在蜂群患幼蟲病初期,巢外症狀不明顯,當巢門附近都能見到拖棄的蜂兒、死亡幼蟲時,表明已發生較嚴重的幼蟲病。夜晚常有一些成蜂“撲燈”,這些燈光並不強烈,且未照射到巢門,也是蜂群患病或有巢蟲危害的徵兆之一。

    9.敵害 中蜂與胡蜂的糾纏已較久遠。所以,受到胡蜂危害時有明顯徵兆。從時間上看,一般是在夏、秋時節。巢門附近出現數十隻警惕守衛的工蜂,此時,在巢門附近晃動物體,這些工蜂都較為整齊地抖翅,甩動腹部,表明有中小型胡蜂危害。例如墨胸胡蜂、黑盾胡蜂、金環胡蜂、壁虎、娃等。

    10.中毒突然出現大量成年蜂死亡,死蜂呈伸喙展翅狀態,表明蜜蜂中毒了。如果出現一些工蜂在蜂箱附近空域亂飛、亂撞地上有較多喪失飛翔能力的蜜蜂,則已發生急性磷製劑農藥中毒的可能性極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月季樹長出花苞,下邊葉子不往高長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