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的時期。春秋到秦漢之間的幾百年間裡產生了許多偉大的思想家,人們稱其為“諸子”。由於他們後來被分為儒、墨、道、法、名、雜、農、陰陽、縱橫、小說十家,稱為“九流十家”,又稱為“諸子百家”。
*“九流”指‘上中下’三等。
“上九流”:帝王、聖賢、隱士、童仙、文人、武士、農、工、商。
“中九流”:舉子、醫生、相命、丹青(賣畫人)、書生、琴棋、僧、道、 尼。
“下九流”:師爺、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時妖(巫婆及拐騙)、盜、竊、娼。
三教指三大傳統宗教——儒教、道教、佛教(釋教)
最初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將那段時間出現的思想流派分為“六家”:
1.陰陽家。它是講宇宙論的一派,由於它把宇宙的原理歸結為陰陽兩個主要原則,因此被稱為陰陽家。陰是代表女性的原則,陽是代表男性的原則,兩者相生相剋,相反相成,由此產生了華人心目所見的宇宙一切現象。
2.儒家。儒字的本意是讀書人(儒生)或思想者。在西方稱之為“孔子學派”,這個名字沒有指出,它的隊伍主要是由學者和思想家所組成。他們講授古代的經書,因此是古代文化的傳承者。孔子無疑是這一學派的領袖人物,也是這一學派的創始人。但這一學派之稱為“儒”,還有更廣的含義。
3.墨家。這一學派在墨子領導下,內部有嚴格的紀律和組織。這一派已經自稱是“墨者”,所以,它的名稱不像其他有些學派的名稱,是司馬談的發明;“墨者”的名稱是原來就有的。
4.名家。這一派的興趣是分辨名實,究明它們之間的關係。
5.法家。在中文裡,“法”的含義是規範或法律。這一學派源自一些政治家,不贊成當時一些儒生強調政府要以德治國,他們認為,一個好的政府必須建立在一個成文法典的基礎之上。
6.道德家或稱道家。這一派人的形而上學和社會思想都“尚無”,“無”也就是“道”,並認為它是人天生的本性,也就是“德”。“德”是“道”在任何事物內的具體化,成為事物內含的能力,如果把它譯成英文,或許譯作“能力”較妥。司馬談把這一派稱為道德家,後來簡稱為道家。
其後劉歆和他的父親劉向一起,對宮廷所藏圖書進行整理,分類編目。這個附有說明的分類編目名為《七略》。再後來另一位漢代歷史家班固用《七略》作為《漢書·藝文志》的基礎。從《藝文志》中可以看出,劉歆把諸子百家分為十類,其中六家同於司馬談所列出的六家。另四家為:縱橫家,這是當時的外交家;以及雜家,這是當時不拘於一家之言的折衷派;還有農家和小說家。但是劉歆的父親劉向在結論中說:“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意思是說,小說家不如其他九家重要。
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簡史》書中闡述了諸子百家的形成,如下。
周在政治社會結構頂端的是國君和周王室。在周王室下面是數以百計的小國,分別由這些小國的國君統治。其中有些是周王朝開國時所封給皇族貴胄的;還有一些是由原與周王室爭霸的諸侯所統治,這些諸侯後來尊周為“共主”,因而受冊封的。
在每一個小國裡,國君又把國土分為若干采邑,封給他的家族成員,使這些家族成員成為諸侯。當時的政治權力和經濟權力是不分的。擁有采邑的諸侯,既是土地的領主,成為經濟的主人,又是采邑百姓的主人。他們被稱為“君子”,意思是“國君之子”,這也成為封建諸侯的共同名稱。
另一個社會階級是“小人”,或“庶民”,意思是普通百姓。他們是封建諸侯的農奴,平時為君子(諸侯)種田服勞役,戰時為君子作戰服兵役。
他們不僅是政治統治者、地主,而且是當時唯一有機會受教育的階級。因此,諸侯的家宅不僅是政治和經濟權力的中心,還是文化的中心;各種各樣有專長、有某項知識的人,都要投靠諸侯,指望為諸侯所用。至於普通百姓,既沒有受教育的機會,自然也沒有文化知識,因此在他們中間也沒有出現什麼學者。這就是劉歆所說,西周時期,“吏師不分”的歷史背景。
這種封建制度到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後被廢除。在它被正式廢除前幾百年間(公元前七世紀到公元前三世紀,即春秋戰國時期)這種制度實際上已經逐漸瓦解。這期間有貴族由於戰爭或其他原因,失去了土地和封號,降為庶民。另一方面,也有庶民,由於技有專長、或其他原因,獲得諸侯的寵信,成為高官。這是周朝禮崩樂壞的真正意義,不僅周室的政治權力瓦解了,更重要的是,整個社會制度瓦解了。
在社會政治瓦解過程之中,各種知識的官方代表散落民間。這些人可能自己就是貴族;或者是以一技之長服侍君王諸侯、獲得世襲官職的官吏。在上面援引的劉歆的《藝文志》中,他還援引了孔子在《論語》中所說的一句話:“禮失求諸野”,也就是這個意思。
就這樣,先前的貴族官吏,散落民間後,憑他們的專門知識或技能,開館招收生徒,以維持生計。這些傳授知識、發揮議論的私人教師,就成為“師”。這是“師”與“吏”分離的開始。
在中文裡,“家”首先是指家庭或住家。它表明是個人的、或私人的事情。在有教師以私人身份講學、發表個人的意見之前,談不到有思想家。既然這些教師各有自己的專長,又是各人發揮自己的思想見解,於是有些教師以講授經書、禮樂見長,他們被稱為“儒”或“士”;還有些教師精通兵法或武藝,他們被稱為“俠”;還有些教師擅長辯論,被稱為“辯者”。另有一些人以巫醫、星相、占卜、術數見長,他們的知識被稱為“方術”,這些人被稱為“方士”。還有一些人憑對政治的實際知識,獻縱橫捭闔之策,成為諸侯王公的顧問或官員,被稱為“法術之士”。最後,還有些人,具有學識才幹,而對當時的現實政治失望,遁入山林,被稱為“隱者”。
於是這六種人逐漸形成了司馬談所稱的六家。套用劉歆的說法,我們可以說:
儒家者流,蓋出於文士;
墨家者流,蓋出於遊俠之士;
道家者流,蓋出於隱者;
名家者流,蓋出於辯者;
陰陽家者流,蓋出於方士;
法家者流,蓋出於法術之士。
最後這麼多偉大的思想家集中出現,是一個奇蹟,而且這奇蹟是全球性的。實際上在同一時期和同一緯度(約在北緯30度上下),南亞有釋迦牟尼,西亞有猶太先知,南歐有古希臘哲學家。難怪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把這一時期稱為“軸心時代”了,也叫樞紐階段。
大體上說,四百年的軸心時代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孔子與猶太先知、釋迦牟尼、畢達哥拉斯同時,四大文明禮炮齊鳴。
第二階段,墨子與蘇格拉底同時,《老子》一書的作者與柏拉圖同時,孟子和莊子與亞里士多德同時,中國與希臘並肩前進。
第三階段,希臘人也退出歷史舞臺,只剩下我們的荀子和韓非。
奇觀的出現因於孔子。猶太先知和釋迦牟尼沒有對手,古希臘哲學家則師弟相承。唯獨孔子,既有繼承者,又有挑戰者。挑戰者之間當然也有分歧,但反孔則是一致的。墨子、莊子和韓非“三劍客”,更是劍劍直指孔丘。百家爭鳴由此而起,並延綿不絕。
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的時期。春秋到秦漢之間的幾百年間裡產生了許多偉大的思想家,人們稱其為“諸子”。由於他們後來被分為儒、墨、道、法、名、雜、農、陰陽、縱橫、小說十家,稱為“九流十家”,又稱為“諸子百家”。
*“九流”指‘上中下’三等。
“上九流”:帝王、聖賢、隱士、童仙、文人、武士、農、工、商。
“中九流”:舉子、醫生、相命、丹青(賣畫人)、書生、琴棋、僧、道、 尼。
“下九流”:師爺、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時妖(巫婆及拐騙)、盜、竊、娼。
三教指三大傳統宗教——儒教、道教、佛教(釋教)
最初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將那段時間出現的思想流派分為“六家”:
1.陰陽家。它是講宇宙論的一派,由於它把宇宙的原理歸結為陰陽兩個主要原則,因此被稱為陰陽家。陰是代表女性的原則,陽是代表男性的原則,兩者相生相剋,相反相成,由此產生了華人心目所見的宇宙一切現象。
2.儒家。儒字的本意是讀書人(儒生)或思想者。在西方稱之為“孔子學派”,這個名字沒有指出,它的隊伍主要是由學者和思想家所組成。他們講授古代的經書,因此是古代文化的傳承者。孔子無疑是這一學派的領袖人物,也是這一學派的創始人。但這一學派之稱為“儒”,還有更廣的含義。
3.墨家。這一學派在墨子領導下,內部有嚴格的紀律和組織。這一派已經自稱是“墨者”,所以,它的名稱不像其他有些學派的名稱,是司馬談的發明;“墨者”的名稱是原來就有的。
4.名家。這一派的興趣是分辨名實,究明它們之間的關係。
5.法家。在中文裡,“法”的含義是規範或法律。這一學派源自一些政治家,不贊成當時一些儒生強調政府要以德治國,他們認為,一個好的政府必須建立在一個成文法典的基礎之上。
6.道德家或稱道家。這一派人的形而上學和社會思想都“尚無”,“無”也就是“道”,並認為它是人天生的本性,也就是“德”。“德”是“道”在任何事物內的具體化,成為事物內含的能力,如果把它譯成英文,或許譯作“能力”較妥。司馬談把這一派稱為道德家,後來簡稱為道家。
其後劉歆和他的父親劉向一起,對宮廷所藏圖書進行整理,分類編目。這個附有說明的分類編目名為《七略》。再後來另一位漢代歷史家班固用《七略》作為《漢書·藝文志》的基礎。從《藝文志》中可以看出,劉歆把諸子百家分為十類,其中六家同於司馬談所列出的六家。另四家為:縱橫家,這是當時的外交家;以及雜家,這是當時不拘於一家之言的折衷派;還有農家和小說家。但是劉歆的父親劉向在結論中說:“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意思是說,小說家不如其他九家重要。
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簡史》書中闡述了諸子百家的形成,如下。
周在政治社會結構頂端的是國君和周王室。在周王室下面是數以百計的小國,分別由這些小國的國君統治。其中有些是周王朝開國時所封給皇族貴胄的;還有一些是由原與周王室爭霸的諸侯所統治,這些諸侯後來尊周為“共主”,因而受冊封的。
在每一個小國裡,國君又把國土分為若干采邑,封給他的家族成員,使這些家族成員成為諸侯。當時的政治權力和經濟權力是不分的。擁有采邑的諸侯,既是土地的領主,成為經濟的主人,又是采邑百姓的主人。他們被稱為“君子”,意思是“國君之子”,這也成為封建諸侯的共同名稱。
另一個社會階級是“小人”,或“庶民”,意思是普通百姓。他們是封建諸侯的農奴,平時為君子(諸侯)種田服勞役,戰時為君子作戰服兵役。
他們不僅是政治統治者、地主,而且是當時唯一有機會受教育的階級。因此,諸侯的家宅不僅是政治和經濟權力的中心,還是文化的中心;各種各樣有專長、有某項知識的人,都要投靠諸侯,指望為諸侯所用。至於普通百姓,既沒有受教育的機會,自然也沒有文化知識,因此在他們中間也沒有出現什麼學者。這就是劉歆所說,西周時期,“吏師不分”的歷史背景。
這種封建制度到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後被廢除。在它被正式廢除前幾百年間(公元前七世紀到公元前三世紀,即春秋戰國時期)這種制度實際上已經逐漸瓦解。這期間有貴族由於戰爭或其他原因,失去了土地和封號,降為庶民。另一方面,也有庶民,由於技有專長、或其他原因,獲得諸侯的寵信,成為高官。這是周朝禮崩樂壞的真正意義,不僅周室的政治權力瓦解了,更重要的是,整個社會制度瓦解了。
在社會政治瓦解過程之中,各種知識的官方代表散落民間。這些人可能自己就是貴族;或者是以一技之長服侍君王諸侯、獲得世襲官職的官吏。在上面援引的劉歆的《藝文志》中,他還援引了孔子在《論語》中所說的一句話:“禮失求諸野”,也就是這個意思。
就這樣,先前的貴族官吏,散落民間後,憑他們的專門知識或技能,開館招收生徒,以維持生計。這些傳授知識、發揮議論的私人教師,就成為“師”。這是“師”與“吏”分離的開始。
在中文裡,“家”首先是指家庭或住家。它表明是個人的、或私人的事情。在有教師以私人身份講學、發表個人的意見之前,談不到有思想家。既然這些教師各有自己的專長,又是各人發揮自己的思想見解,於是有些教師以講授經書、禮樂見長,他們被稱為“儒”或“士”;還有些教師精通兵法或武藝,他們被稱為“俠”;還有些教師擅長辯論,被稱為“辯者”。另有一些人以巫醫、星相、占卜、術數見長,他們的知識被稱為“方術”,這些人被稱為“方士”。還有一些人憑對政治的實際知識,獻縱橫捭闔之策,成為諸侯王公的顧問或官員,被稱為“法術之士”。最後,還有些人,具有學識才幹,而對當時的現實政治失望,遁入山林,被稱為“隱者”。
於是這六種人逐漸形成了司馬談所稱的六家。套用劉歆的說法,我們可以說:
儒家者流,蓋出於文士;
墨家者流,蓋出於遊俠之士;
道家者流,蓋出於隱者;
名家者流,蓋出於辯者;
陰陽家者流,蓋出於方士;
法家者流,蓋出於法術之士。
最後這麼多偉大的思想家集中出現,是一個奇蹟,而且這奇蹟是全球性的。實際上在同一時期和同一緯度(約在北緯30度上下),南亞有釋迦牟尼,西亞有猶太先知,南歐有古希臘哲學家。難怪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把這一時期稱為“軸心時代”了,也叫樞紐階段。
大體上說,四百年的軸心時代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孔子與猶太先知、釋迦牟尼、畢達哥拉斯同時,四大文明禮炮齊鳴。
第二階段,墨子與蘇格拉底同時,《老子》一書的作者與柏拉圖同時,孟子和莊子與亞里士多德同時,中國與希臘並肩前進。
第三階段,希臘人也退出歷史舞臺,只剩下我們的荀子和韓非。
奇觀的出現因於孔子。猶太先知和釋迦牟尼沒有對手,古希臘哲學家則師弟相承。唯獨孔子,既有繼承者,又有挑戰者。挑戰者之間當然也有分歧,但反孔則是一致的。墨子、莊子和韓非“三劍客”,更是劍劍直指孔丘。百家爭鳴由此而起,並延綿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