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鄧海春
-
2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先說說明孝宗朱祐樘的母親被害之事。
《明憲宗實錄》及《明史》記載,明孝宗朱祐樘的母親紀妃懷上朱祐樘後,明憲宗寵幸的萬貴妃,害怕紀妃有了兒子後,會奪去自己在憲宗心中的地位,於是命一宮女拿藥給紀妃墮胎。但宮女回覆說紀妃不是懷孕,只是肚子裡有瘤子。萬貴妃不放心,下令把紀妃貶入冷宮。紀妃在冷宮中偷偷生下朱祐樘。萬貴妃知道後,又命令太監張敏前去溺亡新生兒。但張敏卻悄悄把新生兒藏起來,用米粉餵養。直到朱祐樘長到六歲的時候。有一天,張敏正給明憲宗梳頭,明憲宗感嘆說,自己眼看就老了,卻還沒有兒子。這時候,張敏跪在憲宗面前,告訴他,其實他兒子已經長到六歲了。這時候,朱祐樘才得以面世,憲宗高興地將他立為太子。但是不久,萬貴妃還是毒死了朱祐樘的母親紀妃,同時張敏也嚇得吞金自殺。
(明憲宗畫像)
後來,明憲宗去世,朱祐樘上臺後,並沒有對殺害他母親的萬貴妃及其家人進行嚴厲的打擊報復。這是怎麼回事呢?
有人說,那是因為在那時候,萬貴妃也已經去世(也正是因為萬貴妃去世,他父親明憲宗覺得活得沒什麼意思,才追隨他而去,朱祐樘才得以上位)。萬貴妃既然已經去世,朱祐樘想打擊她,也打擊不著了。
其實不然,萬貴妃雖然去世,但是萬貴妃的兄弟萬喜、萬通等人還在。朱祐樘上臺時,萬喜是錦衣衛都指揮使,萬通是指揮僉事。萬貴妃的這些兄弟們,仗著萬貴妃受皇帝寵愛,幹了不少違法亂紀的事情。朱祐樘上臺後,因為大臣彈劾他們,朱祐樘就讓萬貴妃的這幾個兄弟辭職回老家了。
很明顯,朱祐樘對萬貴妃的這幾個兄弟處理得非常輕。其實,他要處理得重一點,把他們下獄處死,完全是可以的,畢竟這幾個人確實罪不小,而且大臣們也有這樣的要求。甚至當時山東有個叫徐瑣的縣丞,向朱祐樘上書說,這不行啊,這是“罪大責微”,應該追諡遷葬萬貴妃,同時嚴懲萬喜等人。
就算這樣,朱祐樘依然沒有重處萬貴妃及家人。
(朱祐樘劇照)
朱祐樘為什麼不這樣做呢?
第一,這與朱祐樘的品行和識見有很大關係。明孝宗朱祐樘是明朝獲得廣泛讚譽的一個皇帝。他非常勤政,不僅開早朝,還開午朝。不開朝的時候,就和大臣們坐在一起討論治國之道。雖有一小段時間,因身體不好迷戀道術,但很快就改過來,又開始勤政。以至於因為操勞過度,英年早逝。明孝宗在政治上頗有作為,其統治期間,被人稱為“弘治中興”。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朱國楨甚至評價:“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朱祐樘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與他心胸開闊,寬厚仁愛有很大關係。試想,如果上臺以後,為了保母親的仇,進行打擊報復,那整個朝廷勢必將陷入冤冤相報的惡性迴圈之中。大臣們或為了保命,或為了自身利益,自然就會黨同伐異。這樣一來,他還能開闢“弘治中興”嗎?
第二,朱祐樘的母親紀妃究竟是不是被萬貴妃害死的,本身就是一個疑問。甚至有學者指出,《明憲宗實錄》這部史書,以及主要根據《明憲宗實錄》完成的《明史》,對萬貴妃的記載多有謬誤,明顯有根據“女人是禍水”的觀念,貶損萬貴妃的成分。在這篇小文裡,我不打算探討這兩部史書是否真實記載了萬貴妃。只想說,紀妃當時是正常死亡,還是其它原因暴卒,或者是被萬貴妃毒死,確實不能確定。
(萬貴妃劇照)
咱們再拿山東縣丞徐瑣上奏後,各方的反應來證明。當時不但朱祐樘沒怎麼理會,連太皇太后周太后,以及王太后都認為,這不過是“外間無據之言”。要知道,周太皇太后是朱祐樘的祖母,王太后又是多年深受萬貴妃壓制的人,果真紀妃是萬貴妃害死的,他們是絕對要慫恿朱祐樘打擊萬貴妃及其家人的。既然她們都認為是無稽之談,朱祐樘當然不會聽信了。
(參考資料:《明史》《明憲宗實錄》)
回覆列表
對於明孝宗來說,幾乎從一出生便始終生活在萬貴妃權勢的陰影之下,直到成化末年,其儲君之位還險些為梁芳(太監)和萬妃謀除。從這點來說,萬妃可謂孝宗的“夙敵”。不僅如此,當時宮廷內外還一直傳言,說當年孝宗生母紀淑妃“暴病”身亡,很可能正是遭了萬妃的毒手。也僅僅是傳言而已,並沒有確鑿證據。若傳言屬實,萬氏便與孝宗有著不共戴天之仇。
孝宗即位後,人們紛紛猜測萬貴妃及其戚屬將會受到怎樣的處置。明孝宗向世人展現了他寬厚柔仁的一面。成化二十三年(1487)九月十一日,就在外廷強烈要求嚴懲李孜省(吏,以方術取悅憲宗)、梁芳等人時,孝宗卻以國喪為由從寬處理,同時對萬貴妃戚屬萬喜、萬達、萬祥做降職處理。對萬貴妃本人,則隻字未提。顯見孝宗並不想過於為難萬氏一族。
上圖電視劇中的萬貴妃
《明孝宗實錄》的記載,部分外廷官員對新君在處理萬貴妃的問題上這種輕描淡寫的態度卻不能認同。
就在萬喜等人降職之旨發下十天後,山東魚臺縣縣丞徐頊便首先上疏,言“先母后之舊痛未伸,禮儀未稱”,請議追諡、遷葬,而萬貴妃戚屬萬喜等人僅獲降職,“罪大責微”,請重行追究,並將其財產盡行沒官。上圖萬貴妃墓,位於北京市昌平區萬娘墳
孝宗見疏後,批覆道:“追諡、遷葬,朝廷先已有定議,萬喜等罪狀,禮部會官再議。”命禮部會文武大臣集議。廷臣集議的結果,認為“宮闈之事不可臆度,在內宜敕中官密訪貴妃宮中近御人等,以求的實;在外逮萬氏親屬曾入宮闈者,下錦衣衛獄,會官鞫問”。建議孝宗下令宮廷內外嚴查究問,弄清當年紀妃去世的真實情狀後再作定奪。奏上,卻得旨:“此事皇太后、母后(指孝宗祖母周太后、憲宗王皇后)宣諭已明,凡外間無據之言,難憑訪究。又萬喜等原所受官職、房產已準辭退,其累次所賞金銀及違禁器物及支過內府價銀,令盡數還官。如隱寄不實,追問不宥。”
也就是說,紀氏死因不再追究,萬氏戚屬也不必下獄鞫問,只將萬喜等人奪職為民,並清繳其出自內帑的資產。其實,此後萬喜曾被查出隱匿部分欽賜田產等物,孝宗得知後也未予治罪,只令追奪入官而已。
至此,對於“復仇”一事,孝宗已經作出決斷。但外廷浮議卻一時難平,仍是“言者籍籍不已”。在一些臣子看來,孝宗不顧眾議堅持從寬處理萬貴妃及其戚屬的做法是不可理解的。
明清史家則多認為,若查出紀妃果為萬妃酖殺,“即追雪怨毒,亦未為過”,但孝宗生性仁厚,且“聖孝超越古昔”,不願違背先皇意願而傷其在天之靈,所以才下旨停止追查此事。孝宗對是否追究萬氏之罪也曾有過猶豫,故對內閣該如何擬旨遲遲不予批示。畢竟宮闈事秘,真要嚴查起來,不僅會大獄橫興、波及無辜,更會損傷皇家的尊嚴和先帝的聲譽,故而此事只能寬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