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秋浦晚風
-
2 # 奕天讀歷史
岳飛呀,識字麼?必須識字呀。
岳飛小時候可是很愛學習的,是一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好學生,而且文武雙全。
《宋史·岳飛傳》中清清楚楚的記錄了,“少負氣節,沈厚寡言,家貧力學,尤好《左氏春秋》、孫吳兵法。”
岳飛少年時,是非常努力的在讀書的,特別喜歡讀《左氏春秋》和孫吳兵法。孫吳兵法,猜測是《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吧,也有可能是《孫臏兵法》、《吳起兵法》。
岳飛如果不識字的話,是沒法讀書的。岳飛既然都能讀春秋戰國時的歷史和軍事名著了,那必然是識字的。
岳飛的文采也非常好,到現在留存有十幾首詩詞,文采可比其後的南宋將領、大詞人辛棄疾。
岳飛詩詞最有名的就是《滿江紅·怒髮衝冠》,其他的還有《滿江紅·遙望中原》、《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等等。
岳飛不僅僅識字有文化,岳飛的力氣和武功還非常高。
《宋史·岳飛傳》中記載,“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岳飛還沒成年的時候,力氣就非常大,可以拉開三百斤的弓,和八石的弩。
岳飛文物雙全,不但能領兵上陣殺敵,還能寫出氣勢磅礴的詩詞,可見其不僅僅是識字,而且還有很深的文學造詣。
-
3 # 雄鐵
岳飛識字是肯定的。但文字功夫有多大不得已而知之。世面上所謂岳飛手跡真偽難辨。滿江紅在岳珂的所有文集中沒有出現過,我不相信是岳飛所作,且踏平賀蘭山,吃匈奴肉也不符合岳飛面對的金人。有人說是借代,很勉強。金人領地有燕山、太行山等,踏平太行山方位才對。
-
4 # 雪夜神仙
岳飛這人,從小就和別人不一樣,記性好,智商高,而且很有習武天賦,不然也學不到周童的本領。
至於你說岳飛認不認識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人家小時候,除了練武射箭,最喜歡的就是看《左氏春秋》,如果不認識字,那他看的一定是漫畫版,要不就是有聲讀物,一連wifi就能聽的那一種。
-
5 # 北門猿
簡單說兩句滿江紅。
這首詞的問題在於,宋代沒有發現,一直到明朝才第一次出現。連岳珂收集的岳飛生前作品中也沒有。但這隻能說【滿江紅是岳飛所作】這句話不那麼可靠,可能性從100%降到80%。並不能說滿江紅就一定不是岳飛寫的,更不能說明這首詞是明朝人寫的。
1.傳承時隔數百年才被人發現,確實讓人感到不合理。但這種例子,在歷史上並非沒有。一個例子是韋莊的《秦婦吟》,在韋莊身前名動一時,為人傳唱,但後來就湮沒了。直到近代才從敦煌藏經中發現。
另一個例子,梁朝的《玉篇》,宋朝的《韻鏡》,都是從中國傳到日本的古書。後來由於戰火等原因,在中國沒有流傳下來,反而在日本得以儲存。直到近代才由人從日本帶回中國。
所以湮沒幾百年才被再度發現,並非沒有可能。岳飛處死之後,妻子抄家流放,手稿散逸是很可能的。岳珂以一人之力,也未必就能蒐集完全。
2.詞本身滿江紅這首詞本身沒什麼問題。
有人懷疑“賀蘭山”三個字,說方向不對,攻打金國為何要踏破賀蘭山。其實詩歌中的意象不能落實,很多時候都只是象徵性的。這種例子一抓一大把。
高適燕歌行,前面說“漢家煙塵在東北”,後面說“大漠窮秋塞草衰”。東北哪有大漠?分明是把東北西北混合說了。
陸游訴衷情,“心在天山,身老滄洲”。陸游的時代,敵人也是金國,天山不比賀蘭山偏得更遠嗎?再舉個外國的,日本人寫給朱元璋的懷良回書,“順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賀蘭山前,聊以博戲,有何懼哉!”中日兩國開戰,戰場居然要擺到賀蘭山?日本人腦子壞了麼?就從滿江紅本身來說,“笑談渴飲匈奴血”,難道就因此認定本詞是漢朝人寫的嗎?3.明代說不可靠有人因為明朝有王越進剿賀蘭山的戰役,於是斷定這首詞是明朝人所作。但這是為了強求賀蘭山三個字符合,別的地方卻又不符合了。
首先明朝和北方敵人一直打得有來有回,和滿江紅“壯懷激烈”的悲憤氣氛不合。
其次明朝土木堡之變確實接近於靖康之恥,但明朝打贏了北京城保衛戰,而北宋丟了國都東京。明英宗最後也被放回,談不上“未雪”。
最重要的是,王越剿賀蘭山打的是韃靼,靖康恥跟人家沒啥關係,土木堡之戰是瓦剌打的……
-
6 # 江影涵秋177173107
《忠武王遺事》記載“王尊賢禮士……每出則戎服弁首治理軍務,入則褒衣緩帶討論經史……”同時,岳飛勤奮習字,他的書法在當時還小有名氣。趙構御賜給岳飛就有多份的蘇黃字帖。南宋方岳曾見岳飛手跡,指出“留東松庵壁上,老墨飛動,忠義之氣煜如”。岳飛申報上司或者機密的奏摺都是自己寫,他的參議官薛弼說“凡密奏,皆鵬自書”。
岳飛的題記四篇,岳珂的《金陀粹編.家集》,每則題記的年月日曆歷分明,所記事狀與史料一一對應。其可靠性不容質疑。其中的《五嶽詞盟記》裡的文字豪邁不羈,充滿了熱情和自信“此心一發,天地知之,知我者知之”他要以“宋朝再振,中國安強”為己任,這與後來的《滿江紅》的思想高度一致。關於《滿江紅》的真偽請大家參看鄧廣銘和唐圭璋先生的著作,裡面有詳細的論證。
這裡我請大家欣賞一下岳飛的《東松寺題記》裡面有這樣的描寫“三山環聳,勢凌碧落,萬木森鬱,密掩煙甍”僅僅十六個字,文筆雄俊優雅,寫盡了山川秀麗之美。而其《池州翠微亭》又以瀟灑的筆觸,淡泊的胸襟,顯示了儒雅的風姿。再另一首詩《題雩都華嚴寺》“雲鎖斷巖無覓處,半山松竹憾秋風”其中展現的文字功底恐怕不是我輩能品評的。而《小重山》是岳飛後期的文學作品,沉鬱婉轉。此時作者文字已漸成熟而抗金的事業已成虛幻。在寒月下,蛩蟲聲聲,心事猶存,知己難覓。“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這無聲的煎熬比起《滿江紅》的怒髮衝冠更讓人心痛。
這些作品所展露的文學水平,已經很好的給出了岳飛到底有沒有能力做出《滿江紅》的答案。順便說一句,王曾瑜王老確實說過岳飛的文化水平不高,但人家王老是什麼水平?請大家移步去看看他的論文集,裡面的典故和異體字會讓你懷疑自己是文盲。此外,王老是把岳飛和南宋時的文人來相比較得出結論。
下面給大家看看嶽武穆的真跡。
此墨跡採自上海圖書館藏《鳳墅帖》續帖卷4。徐森玉先生說這是地道的蘇體。與岳珂之說相互印證。
岳飛墨跡:“通判學士閣下:飛已至洪州累日,只俟營寨了,便如長沙矣。此有所需,示及。飛再拜”“平虜亭記甚佳,可勒志石,但過情之譽為多,豈踈拙所宜當。悚仄!驚仄!飛再拜。”大家可以看到飛字下面是岳飛的“押”這是當時流行的簽名符號。可見為真跡確鑿。
回覆列表
有人說《滿江紅》不是岳飛所作,即時不是,也不能說明岳飛不識字。岳飛當年奉旨渡江北上抗金,路過池州,登上齊山,大讚山水之美。於是揮毫寫下《池州翠微亭》“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好山好水觀未足,馬蹄趁催月明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