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佘一鳴老師

    如果有幸穿越到北洋軍閥時期成為一省軍閥,你最想在哪個省?

    我的答案是四川(包含重慶)。

    下面從幾個方面來回答。

    第一、 地理位置

    四川,位於中國的西部,是中國的大後方,屬於內陸城市。

    但這個內陸城市又和別的西部城市不一樣,雖然陸路不發達,但重慶水路則極其便利。

    雖然有些封閉,但好處也極大。

    北洋時期,中國還屬於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對外來商品的依賴較小,主要靠自給自足,即使不和外面發展經濟交往,也影響不大。

    更何況還有長江航道可以利用,主動性強。

    也正因為陸路交通不便,軍事上也就利於防守,李白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這對於軍事防守來說,簡直是得天獨厚,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進,則可以主動出擊,退,則可以自保。

    再加上四川盆地又是魚米之鄉,天府之國,不愁給養。

    歷史上,四川地區就曾多次發揮戰略作用。

    比用戰國時期的秦國,派張儀和司馬錯滅亡巴蜀兩國,穩定了大後方,又得這個大糧倉,這才有資本東進。

    在決定秦趙命運的長平之戰時,為了供給前線,四川人民是節衣縮食,又在懸崖上修棧道,將糧食運到前線,從某個角度來說,長平之戰的勝利,軍功章有四川人民的一份。

    三國時期,劉備在諸葛亮的建議下,戰據了四川,這才站穩了腳跟,三分天下得其一。

    元朝末年,明玉珍又在重慶建都稱帝,建立大夏國,幾十年屹立不倒。

    如果不是明玉珍早死,朱元璋也不會那麼容易攻下四川。

    抗戰時就更別提了,大家都知道,重慶被定為戰時陪都,指揮著全國乃至全亞洲的抗戰。

    日本人直到投降也沒能踏進四川盆地半步。

    特別是重慶城的地形。

    重慶建市之前,重慶城主要在渝中半島上,也就是現在的渝中區。

    渝中半島地形很好,兩江環繞,更特別的是,在通遠門西邊有一處特別狹窄,而且地形險峻,因形似鵝頸子,故稱為鵝項頸,三國時蜀將李嚴築重慶城,決定將鵝項頸攔腰挖斷,連通長江和嘉陵江,人為將重慶城變成一個江心小島。

    可惜最後諸葛亮沒有同意。

    李嚴只好在這裡修了一個關卡,也就是後來的渝西條一雄關佛圖關。

    抗戰時重慶第二位市長楊森,又打算效仿三國李嚴,將鵝項頸挖斷,可惜因為人力物力不足,重慶人又怕壞了風水,強烈反對,最後只好作罷。

    所以,單從地形上來看,放眼全中國,如果能穿越回去,我選四川。

    第二、人文

    川渝地區地處內地,人心單純,便於統治。

    這裡開埠較晚,新思潮的衝擊較小。

    而且川渝兩地,無人不袍哥,老百姓重義氣,只要控制了袍哥,整個統治也就穩了。

    歷史也證明,這是一個絕好的方式,四川王劉湘自己就是袍哥,手下的強將基本都是袍哥大爺。

    抗戰時,川軍出川抗戰,裝備差,但作戰異常勇猛,就和袍哥文化有關。

    大哥一聲“衝呀”,可能比將軍一聲“衝呀”更有號召力。

    在這樣的環境下,外人很難染指,所以四川直到抗戰時,一直處於半獨立狀態。

    在四川,大到政府首腦,下到農村的普通村民,基本都是袍哥,甚至女人也是袍哥,雖然對政權的權威有一定的衝擊,但同時只要利用得當,又便於控制。

    所以,之人文方面,如果能穿越回去,我還選四川

    第三、回望歷史

    整個北洋軍閥時期,全國大大小小的軍閥數都數不清,戰火從來就沒停過。

    川渝地區也是一樣,劉湘、劉文輝、楊森、李家鈺、羅澤洲等,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

    但是,從1926年6月,劉湘收復重慶後,直至抗戰,整整十多年時間,重慶再也沒有被戰火波及。

    劉湘任命時任33師師長潘文華為重慶商埠督辦,第二年,潘文華給劉湘打報告,建議將重慶改為了重慶市。

    劉湘當即同意,以21軍的名義下文,同意重慶商改為重慶市。

    1929年2月,重慶正式建市。

    從此,潘市長大力發展城市建設,炸城門,挖城牆,修公路、建公園、修自來水廠,發電廠、遷走通遠門外43萬座墳墓,將重慶城區擴大了幾倍。

    抗戰爆發後,社會穩定、基礎設施齊備的重慶,被選為了陪都,指揮著全國乃至全亞洲的抗戰,最終取得了勝利。

    可以說,沒有那十年的穩定,沒有潘文華的城市建文,重慶城還侷限在十七個城門內,沒有公路,沒有自來水,沒有電力,在這樣的條件下,國府是不可能將陪都定在重慶的。

    所以,川渝地區大有可為,如果真的有幸穿越回那個戰火不斷的時代做一個軍閥,我一定選在四川,指揮部就設在重慶。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你有機會穿越回去,你會選在哪個地方呢?

  • 2 # 徐渡瀘

    到哪裡都行,就是不能去四川,其他地方還有休兵生息的機會,四川的軍閥混戰民國聞名,打的最早,最亂,而且抗戰前一直沒停過,田賦都能收到五十年以後,還要防老蔣進來,都忘了?

  • 3 # 不沉的經遠

    這個問題其實條件有些不足,在北洋軍閥時期很多省份有多個派系的部隊混雜,成為一省軍閥是預設控制省內所有派系,還是隻是成為控制省會的那個派系首腦是有很大區別的。

    比如直隸省早期就是直系、皖系都有部隊駐紮。直皖大戰以後,直隸的駐軍也有直系和奉系兩派。直到直奉大戰以後,才全部是直系控制,但是依然分曹錕嫡系、馮玉祥系、胡景翼的陝軍等多個分支。

    至於廣東光粵軍自己就有幾個派系,還有客居廣東的桂軍、滇軍、湘軍、黔軍、建國豫軍等等八九個系統,大小軍閥20幾個。而川軍更亂,大小几十個軍閥彼此混戰多年,即使到劉湘時代,還有劉文輝等派系割據地方。

    直隸

    直隸的好處不言而喻,這裡是北洋軍閥起家的地方,又是首都所在,因此兵力眾多。以1924年為例,駐守在直隸的正規軍就有10萬之眾。而且北洋軍閥幾個主力部隊都駐守在此,戰鬥力也很強。在軍閥混戰時期歷來是以實力說話,有這麼一支強軍自然有很大的話語權。

    另外控制直隸可以影響北京,可以間接控制或者影響北洋政府,政治上也有一定優勢。

    當然控制直隸的缺點也很明顯,直隸既然是北洋時期的政治中心,每一個想染指北洋政權的軍閥對會打直隸的主意。而直隸又沒有天然的地理屏障,四面受敵,受到的壓力也會比較大。

    廣東

    廣東第一個優點是有錢。作為當時中國最富庶的省份,佔據廣東無疑在經濟上是大有好處的。而且廣東對外交流也多,華僑也多,要發展經濟絕對比其他省要容易,非常適合種田流的人。

    當然廣東的缺點也有,主要是廣西、雲南的軍閥一直有意染指廣東,而這兩地的軍閥部隊也比較強大,少不了一場惡仗。當然比在直隸的局勢要好一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該如何抉擇我的人生,走與不走,留與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