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心儀這兩輛車,不知道怎麼選,多多指教……
3
回覆列表
  • 1 # 王小二xp

    我的雪佛蘭Cruze16款,1.5自動擋,四年了,說實話沒有出現過毛病,只有幾次中控屏宕機,手機還宕機呢對吧,重啟一下就沒事了,沒毛病但有缺點空間不大,低速換擋有頓挫感,油耗7-7.5直接,不算費油,和同級別的其他合資車差不多,我弟買的哈佛h6藍標款,我倆車價錢基本一樣,他的車好像是1.5t的,優缺點空間大油耗大,供參考

  • 2 # 二師兄玩車

    曾幾何時,說到雪佛蘭,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以邁銳寶為代表的美式豪華轎車以及代表了美國汽車製造頂尖水平的克爾維特C7。當年雪佛蘭以平民廉價車的品牌身份打入中國的時候,sail和Cruze等車型可謂在中國市場上大紅大紫。然而,當新市場的紅利過去之後,雪佛蘭旗下車型各種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國內消費者也逐漸理性。從今年上半年的雪佛蘭市場銷量來看,這個擁有百年曆史的老牌車企在中國顯然是遇到了挫折。

    從2015年來,銷量一路低迷

    對於雪佛蘭來說,2014年可謂是中國市場的巔峰,隨後的2015年到2016年雪佛蘭的市場卻進入了寒冬。在2015年,雪佛蘭銷量同比下滑17.01%;2016年更甚,同比下滑20.30%。雖然在2017年銷量有所回暖,但是這樣微弱的增長對於雪佛蘭這樣體量的品牌來說,也僅僅是杯水車薪。

    在雪佛蘭銷量下滑的一段時間裡,仍然有很多競爭品牌或車型的銷量仍處於增長態勢,所以雪佛蘭面對自家產品的低迷表現,不應該怨天尤人,而是應該找到自己缺失的品牌力。

    車型佈局發展失衡

    從2018年上半年雪佛蘭的銷量資料來看,目前雪佛蘭的小型/緊湊級車(CAVALIER、Cruze、sail、Trax)佔據了銷量的70%有餘,而這百分之七十中又有絕大部分被上汽通用雪佛蘭開發的中國特供車CAVALIER佔據。中型/中大型車(Equinox、邁銳寶、Malibu XL)佔據的銷量僅為25%,其它則是由Chevrolet Camaro等進口車型佔據。

    眾所周知,除了專業生產某特定車型的車企外,產品線的豐富對於車企而言如同生命般重要,雖然雪佛蘭從小型車到中大型車都有涉及。但是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上汽通用對於雪佛蘭的定位依然在廉價車上,就和十幾年前雪佛蘭進入中國時一樣,依靠著小型/緊湊級車沖銷量。以至於後來邁銳寶車型的問世,消費者也是衝著“A級車的價格,B級車的體量”這一賣點去的。

    然而事實是,邁銳寶並沒有達到消費者的預期,狹窄的空間、孱弱的動力、粗糙的駕駛感受和裝配工藝以及上個世代的內飾並沒有任何能力去和主流B級車競爭,豪不誇張的說,除了價格之外,並沒有任何的競爭優勢。

    除了做工粗糙外,雪佛蘭不得不接受的另一個事實是,以邁銳寶為代表的雪佛蘭車系的各種車型投訴率居高不下,而最多的問題則是這套1.5T/1.5L+6AT/DCT的動力系統故障。

    除了老款的邁銳寶,Malibu XL發動機和變速箱存在的問題同樣嚴重,頓挫異響等問題層出不窮,毫不誇張的說,Malibu XL幾乎就是換殼的老款邁銳寶。

    而在當下火熱的SUV市場上,雪佛蘭的競爭力則更加虛弱,拋開平臺老舊的科帕奇和Trax不說,雪佛蘭本以為能依靠Equinox這輛車爆款,卻沒想到僅僅上市幾個月也只能主打價格戰。反觀某些同級別網紅車型,即便是加價銷售,其一個月的銷量就已經反超Equinox幾個月的銷量,令人唏噓不已。

    雪佛蘭國內品牌力不足,產品力堪憂

    一個品牌要想在市場上穩住腳跟,一是要依靠自身積澱的品牌影響力,二是要有可靠的質量和價效比,這也是通常所說的產品力。別和和雪佛蘭作為通用旗下的兩大非豪華品牌,在各國市場的表現也不盡相同。在美國,雪佛蘭才是最能代表美國汽車工藝的品牌,以Chevrolet Camaro和克爾維特C7為代表的效能車可以稱得上是美國的國民車型之一。反觀別克,在美國一直處於邊緣狀態,甚至需要依靠歐洲品牌的救濟才能存活下來。

    但是在中國,這二者的關係卻截然相反。前景廣闊的中國市場,別克搖身一變成為了通用旗下的大哥,而雪佛蘭只能跟在品牌溢價更高的別克身後,活在別克的陰影裡。

    雪佛蘭在中國屈尊二線也不是事出無因,作為美國肌肉車的代表,雪佛蘭一來到中國,便開始變味兒了。除了邁銳寶屁股的幾條具有肌肉感的線條,中國產雪佛蘭絲毫和“肌肉、效能”這兩個詞不沾邊。

    在很多消費者看來,雪佛蘭除了“金領結”標誌外,絲毫和美國原汁原味的雪佛蘭不沾邊,極具分量的Colorado、Silverado等車型並沒有引進。而是依靠南韓大宇旗下的車型貼標進行生產。比如樂馳、樂風、sail、CAVALIER等車型在美國都不會看到,只有國內才會出現這樣的貼標或特供的車型。除此之外,上汽通用甚至將五菱宏光貼上雪佛蘭車標,出口到南亞等地。

    另外,雪佛蘭的質量也是令人堪憂的,拋開外觀和內飾的設計簡陋不說。在CAVALIER、Cruze等車型上搭載的1.5L +6AT的動力總成簡直可以說是半成品的存在。各種發變系統異響、噪音層出不窮,油耗高,給油不走,變速箱反應總是慢半拍的情況也一直存在。在CAVALIER上的裝配工藝更是令人驚詫,除了各種接縫大之外,在停車拉手剎時,後座的乘客甚至能明顯感受到腳下的震動,仔細一看也能發現後排地板中部因為拉手剎而產生的隆起變形。在汽車質量投訴榜單上,也隨時能夠看見雪佛蘭各種車型的身影。

    營銷策略堪憂,迴天乏力

    雪佛蘭的營銷策略著實令人費解,在全Cruze和Malibu XL釋出上市後,老款的車型卻很神奇地並沒有停產,而是依然在產在售。雪佛蘭甚至還將老款Cruze更名為“經典款Cruze”,重新包裝一遍繼續銷售。人說新瓶裝舊酒,而Cruze卻連新的瓶子都懶得換,直接換個名字繼續生產銷售。

    不僅A級車如此,B級車也是這樣,在2018款Malibu XL上市後,老款邁銳寶依然在售。雪佛蘭的本意是透過新老搭配的方式,拉開售價區間,新老款合力開啟銷量。沒想到這樣的銷售策略卻並沒有做足功課,深深地傷害了自己品牌產品力也的同時傷害了眾多的新款車主。當年一汽馬自達搞的“多代同堂”的失敗經驗看來雪佛蘭並沒有吸取,而是在沒有研究市場的情況下繼續選擇給潛在車主造成心理落差,影響自己的銷量。

    結束語:如今的上汽通用雪佛蘭,似乎走進了一個迷宮。從車型發展側重點上選擇了一條錯誤的路,在日益富有的消費者心中留下了低端的印象,以至於後期向高階轉型歷程中的失敗。因為受到成本控制的影響,也一直沒有高質量好口碑的爆款車型,加上營銷策略失誤,使得雪佛蘭在最近幾年來只能吃以往的老本。如果沒有更多車型的引進、質量的提升以及銷售策略的轉變,雪佛蘭在中國恐怕很難尋得出路,也很難再度崛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上有哪些非常好玩,遊戲性爆表,但是配置要求又不高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