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儒者讀書

    “三綱五常”,出於董仲舒,而正式提出這一說法的,是東漢經學家馬融。

    我對“三綱五常”持較為否定的觀點,因為它起源不正、用之不行

    “三綱”之說,是董仲舒曲解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孟子“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社會倫理規範,根據他自己的需要提出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三綱”的理論基礎,並不是孔孟的思想,而是陰陽家的陰陽論。董仲舒對陰陽論也進行了改造,他主張“貴陽而賤陰”,硬生生將陰陽製造了貴賤之分。以此為基礎,他將整個社會劃分了貴賤,完完全全地是在為封建專制社會服務。因而對此我持完全的否定態度。

    “五常”起源較早,但它的本義是“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而不是董仲舒的“仁、義、禮、智、信”。董仲舒將五常加以改造,為“三綱”服務。所以,“五常”本質上還是封建的,不是正常的倫理。

  • 2 # 蔓莓愛娛樂

    西漢董仲舒提出來的。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觀念。孟子進而提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倫”道德規範。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貴陽而賤陰”的陽尊陰卑理論,對五倫觀念作了進一步的發揮,提出了三綱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認為,在人倫關係中,君臣、父子、求全責備三種關係是最主要的,而這三種關係存在著天定的、永恆不變的主從關係:君為主、臣為從;父為主,子為從;夫為主,妻為從。擴充套件資料:三綱五常和名教觀念,為封建階級統治和等級秩序的神聖性和合理性而辯護,成為中國封建專制主義統治的基本理論,為歷代封建統治階級所維護和提倡。它們作為封建社會的最高道德原則和觀念,被寫進封建家族的族譜中,起著規範、禁錮人們思想、行為的作用。2000多年來,它一直影響著華人的國民性。當然,這種思想在一定時期也起到了維護社會秩序、規範人際關係的作用。三綱是儒家奴化思想的根源,扭曲了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婦婦”之說。其核心是從於正理或無條件服從於上下關係,三綱立足於關係下的服從,而孔子立足於正理,倡導無論地位都該依正理盡本分。

  • 3 # 葭明通半瓶歷史

    中國舊傳統社會體系和舊文化心理主要是從兩個基本點生髮而形成。

    第一個是長期的小農自然經濟生產力和生產方式。

    第二個是家國同構的社會結構。

    三綱五常這個舊倫理關係,舊社會行為規範也是基於這兩個條件而生成。

    一開始,《尚書·皋陶謨》記述了“寬而粟、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的社會行為規範,明顯地更符合遊獵為生的自然人去處理人際關係。

    既沒有上下級關係,也沒有誰服從誰的要求,人與人之間互相謙讓。

    後來,隨著農耕生產的發展,家庭出現了,家庭作為一個生產單位出現了。有大家庭,有小家庭,大家庭就是國家,小家庭就是小家。

    社會關係複雜了許多,小家庭中的生產紀律需要強調,親人之間的血緣關係也要理順,國家和小家之間的責任和義務也需要劃分清楚,國家要提供安全保護,小家要提供安全費用。

    這時候,孔子站了出來,提出了“禮、孝、忠、恭、寬、信、敏、惠、溫、良、儉、讓”等一系列可以查考的行為規範。

    這個時候就開始有一點上下服從,責任和義務的意思在裡面了,比如忠和孝,恭和寬。

    但是,還是沒有到三綱五常的程度。

    接著就是孟子了,孟子是一個非常講究責任和義務對等的人,所以後來他被最專制皇帝朱元璋請出了孔廟。孟子說:

    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順、朋友有信某種程度上孟子是反對三綱五常的,對不對?

    要求做臣子的忠心首先君王要有恩惠於臣子才行,

    要求做兒子的孝順首先需要做父親的有慈愛在兒子身上才是,

    做兄長的如果整天的擺著大哥的姿態不去幹大哥應該乾的事情,做兄弟的完全可以不恭敬於他,

    做丈夫的如果不講道義,做妻子有權力不順從丈夫,

    朋友之間應該有信用。

    孔子和孟子為什麼要強調責任和權力對等呢,因為這時候的土地還是“封建土地制度”,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際中,土地都是國家的,其實是“公有”,國家首先需要保護人們安全生產,人們才去盡義務,大家還是有一個“公有”飯碗的,除了國王之外,誰也掌握不了誰的飯碗,而,全天下國王也不是隻有一個。

    秦一統之後,廢封建,漢襲秦制,土地政策是“地主制”了,劉邦家是最大的地主,某種程度上是唯一的地主,董仲舒就出現了,提出了他的理論,就是題主所說的三綱五常: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仁、義、禮、智、信。

    這就有點不要臉了,但是沒辦法,地主制的壓迫確實有能力讓人們服從,完全的服從,因為地主端走了飯碗,土地歸地主“私有”,你不服從試試!除了種地,能去幹什麼?畢竟,吃飯是第一需求。

    於是:

    君可能是昏君,臣只有諫阻的權力,沒有不幹的權力,更沒有造反的權力。

    父親再混蛋,兒子只可以逆來順受,等著自己做父親。

    丈夫是妻子的天,打死勿論!

    至於怎麼看三綱五常?凡是存在的肯定有他存在的理由。

    三綱五常在確立社會道德倫理關係和規範人們行為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過去的時代,正是因為有三綱五常,世人行為得以約束,精神信仰得以保證。

    現代社會?還是不要三綱五常了吧!大家都是個體的自由勞動者。

    以法律為準繩是最好了。

  • 4 # 使用者zc榮

    就”三綱五常是什麼時候提出來的,你怎麼看”?

    據查,所謂”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

    “三綱五常(綱常)是中國儒家倫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透過三綱五常的教化來維護社會的倫理道德、政治制度,為中華文明的發展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其重視主觀意志力量,注重氣節、品德,自我節制、發奮立志,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等。約等同於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婦婦之說”。

    ”三綱即《禮緯·含文嘉》中說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也就是所謂的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

    “五常所倡導的仁、義、禮、智、信,都是正能量”。

    具體說吧,“ 是董仲舒為了維護封建等級制提出了的理論。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即仁、義、禮、智、信。三綱五常體現了整個封建統治的各種關係,成為封建立法的指導思想,是封建統治階級用來控制人們思想、防止人民犯上作亂的思想武器”。

    綜上所述,簡單歸納:”三綱五常之說,起於董仲舒,完成於朱熹”。以上大慨是這樣吧,此資料僅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大羅俱樂部成績不如勞爾,舍普琴科,皮耶羅,因扎吉等其同時代其他著名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