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唐不三不四藏

    您這個問題有點不太懂,你是說如果諸葛亮不彰顯自己的才能,而是勸孫劉投降曹操會不會更有功德?如果是這個問題,我想在當時任何人都不會有這想法,就像早知道我十年前買房子現在就發財了的假設,我們只有通過歷史的發展來判斷未來的走勢

  • 2 # 他愛她106313291

    赤壁管諸葛亮什麼事,劉備周瑜黃蓋等都要打,孫權有點搖擺,諸葛亮就沒啥作用,他要勸降劉備孫權開玩笑,劉備第一個弄死他了

  • 3 # 涼粥牧

    如果諸葛亮真的勸降孫劉成功,或許對於歷史潮流來說是功德無量,但對於曹操來說分量並不重。

    不要以為勸降是很簡單的事情,並不是所有的勸降都會為自己帶來巨大的好處,投降也是要看情況,看時機的。

    東漢初年,彭寵謀反,家奴子密把他的頭顱砍下來,送到了洛陽。彭寵死後,手下頓做鳥獸散,叛亂者不攻自破,叛亂消弭於無形。

    子密斬首彭寵可以說幫了劉秀大忙,但他卻被劉秀封為不義侯,理由是戕害自己的主人,於禮不義。

    立下大功的子密就這樣被他的新主人定在了恥辱柱上。

    再舉一個我們熟知的例子,東漢末年,呂布殺害了自己的上司丁原投靠了董卓,卻被認為義子,高官厚祿備受恩寵。

    同樣是賣主求榮,為何會有不同的結局?答案很簡單:因為他們選擇投降的人不同。

    確切的說是劉秀和董卓的不同,作為天下之主的劉秀不僅要考慮如何打天下,還要考慮如何坐天下。

    其實背叛者是一柄雙刃劍,他可以背叛舊主,同樣也可以背叛你。

    即將平定天下的劉秀,自然是要大力倡導忠誠,沒有那個主子喜歡有二心有背叛前科的手下,所以賣主求榮的子密無法得到劉秀的歡心。

    而董卓不同,他只是個糾糾武夫,他一心只想滿足自己的私慾,誰能幫助他,他就會重用誰。所以,他毫不吝嗇的給予了背叛者呂布優厚的待遇。

    可呂布是雙刃劍,他可以為了利益背叛丁原,同樣也可以背叛董卓,因為無論是呂布,還是子密,他們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目光短淺的董卓就吃了大虧,最終死在了呂布的手中。

    從子密和呂布的經歷來看,我們可以得出一個道理:投降也是要看人的。

    其實投降不光要看人,還要看時機。

    官渡之戰前夕,小軍閥張繡接到了大軍閥袁紹的好友請求,可張繡的謀士賈詡卻勸他拒絕袁紹的組隊請求,投靠與他不共戴天的曹操。

    賈詡的理由看起來很讓人費解,但事實證明賈詡是明智的,是正確的。

    賈詡的理由是:袁紹是優勢方,曹操是劣勢方,我們的加入對袁紹來說是無足輕重,可對曹操來說是雪中送炭。總而言之,就是袁紹對盟友的需求弱於曹操。

    賈詡成功說服了張繡,幫曹操立下了大功,成功贏得了曹操的青睞,雙方見面時,曹操拉著賈詡的手說:使我的信譽被天下人所看重的人就是您啊!

    賈詡的勸降既成就了張繡與曹操,也成就了他自己,張繡摘掉了叛臣、董卓逆黨的帽子,政治上洗白了自己;曹操消除了後顧之憂,為官渡之戰的勝利打下了基礎;而賈詡也成改換門庭,躋身曹魏陣營,後半生富貴無憂,名利雙收!

    可以說,賈詡抓住了時機,在合適的時間裡找到了合適的人,他的投降可以說是成功案例的典範。

    回過頭來,我們看看赤壁之戰前夕,諸葛亮具備賈詡的條件嗎?

    很明顯,不具備。

    此時的曹操已經不再是當年的孟德了,他是天下間最強大的諸侯,挾天子以令諸侯,治水軍八十萬(曹操自己吹的),旌旗所向,劉琮束手,劉備望風而逃,一路向南,曹操已經飄了!他揚言要與孫權會獵與吳,滿懷信心想著一統天下。

    在曹操看來,自己消滅孫劉不過彈指一瞬間,有沒有勸降並不重要,反正又不會輸。

    曹操雖然不至於像劉秀那般羞辱投降者,但也不會像賈詡那般親近、感激,諸葛亮的勸降或許會換來富貴,但卻不會是功德無量,畢竟錦上添花遠遠不如雪中送炭。

    諸葛亮的偉大在於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假如,諸葛亮成功勸降孫劉,歷史會早一點終結亂世,但一定少了很多精彩,也就不會有我們熟悉的諸葛亮了。

  • 4 # 過路閒人路過

    應邀。我們先看看赤壁之戰是怎麼一回事,首先赤壁之戰可以說是東吳傾全國之力,交周瑜執行的一場戰爭,最後成功擊退南下的曹操,所以諸葛亮就算不能說服孫劉兩家結盟,曹軍也不一定能拿下東吳,諸葛亮最大的貢獻就是讓孫劉結盟從而保住了劉備勢力,要是東吳一己之力還有勝算擊退曹軍的話,劉備一家獨自面對曹軍,毫無勝算,只有兩個結果,一是被殺二是逃跑。而孫劉聯盟中劉備這盟友也不太厚道,周瑜用一年時間從曹軍手上奪得曹魏手上的部份南郡就是劉備真正向東吳借的南郡,來來去去的劉備就是不還,日後的事情只能說是有因才有果,怪不了別人。

    而諸葛亮不需加入曹營,只需不為蜀所用,天下就有可能在曹操生前統一,這樣往後的歷史就沒司馬傢什麼事情了。而東吳在周瑜死後已沒有爭天下的打算,只是遊離在魏蜀之間座漁利和自保而已。所以劉備被滅,東吳歸降的可能性很大。

    到這裡大家要先搞清楚幾點,認同的才好繼續討論。首先天下大亂諸侯割據就是漢朝廷胡作非為而形成,這樣一個作死的朝廷值得用天下百姓的生活和性命去匡復嗎?別用劉邦或劉秀去與劉備相比,劉邦面對的是一個由秦朝作死而大亂的天下,劉秀面對是一個政策錯誤,百姓反望族也反,已經有十多次農民起義的天下,百姓希望由亂轉正是肯定的,劉邦劉秀就是百姓需要的這股勢力。相反劉備和孔明是什麼情況?是偏安一隅的小勢力要去把已經統一天下十三州有其九的曹魏,在那九州包括大半天下的百姓,這些百姓剛開始安定的生活被一個用復漢做藉口的劉備和後來的諸葛亮不停騷擾,劉備復漢是要匡扶漢室還是自己對做皇帝的野心,看看劉備稱帝前做了什麼就好。而孔明更是抱著對劉備的私義,苦了西川百姓也延長天下的分裂,進一步把元氣大傷的天下推到滅亡的困境,這就是為什麼後來漢人被胡人入侵而毫無反抗能力原因之一,劉備只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才會去吹噓,曹孫劉都是漢人,誰當皇帝除了姓氏不一樣外有什麼不同? 孔明的北伐失敗就是延長國家分裂的罪人,就算像中彩票般的機會成功了,天下不就是稀巴爛和劉禪當皇帝外還能有什麼? 本來內戰就無英雄,蜀系支援著者一般都會用很荒唐無可比性的對比希望推翻以上的定論,什麼曹操為什麼不直接投降給袁紹這些沒頭沒腦的比喻,首先當時天下擁兵自重的勢力起碼超過二十個,你一個投袁,其它的都會一起投然後天下統一再還政給劉協,可能嗎?再說一個能提出引董卓入宮的人真有平天下的能力嗎?也別瞎扯為什麼曹操要把持朝政而不把大權歸還劉協,劉協有能力統一大半天下嗎?至於歸順劉備就更可笑,自己一個一個的打回來的天下,就因為你姓劉就該是你的? 什麼時侯不是槍桿子下出政權的? 就算曆史上從沒出現曹操這人,逃跑的劉協和像寄生蟲一樣的劉備還能打著復漢的旗號? 天下間會出現多少稱王稱帝的人? 誰還理會你是什麼鬼宗親? 國家絕對回到春秋戰國年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生活中你最想孩子怎樣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