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山野阿十

    1 . 保溫增溫,促進土壤養分的分解和釋放 2.保溼,提高成活率 ( 田裡的土壤水分,除灌溉外,主要來源於降雨。蓋膜後,一方面因地膜的阻隔使土壤水分蒸發減少,散失緩慢;並在膜內形成水珠後再落入土表,減少了土壤水分的損失,起到保蓄土壤水分的作用。 另一方面,地膜還可在雨量過大時,防止雨水大量進入壟體,可起防澇的作用。)

  • 2 # A鹿王子A

    . 保溫增溫,促進土壤養分的分解和釋放 2.保溼,提高成活率 ( 田裡的土壤水分,除灌溉外,主要來源於降雨。蓋膜後,一方面因地膜的阻隔使土壤水分蒸發減少,散失緩慢;並在膜內形成水珠後再落入土表,減少了土壤水分的損失,起到保蓄土壤水分的作用。 另一方面,地膜還可在雨量過大時,防止雨水大量進入壟體,可起防澇的作用。

  • 3 # 宜賓胖妹

    春耕播種

    此地傳統的種植模式是兩年三熟,多數的農作物在春季播種,當年成熟,因此有春種秋收之說。後來有了機井,旱地變成水澆地,生產隊的管理也逐步完善,種地逐漸由粗放到精細,小麥、晚玉米種的多了,高梁、穀子等傳統作物被擠到了邊角的零散地塊。種植小麥玉米,一年可收穫兩季,產量自然高很多,且小麥是細糧,比高梁穀子等粗糧好吃的多。

    春季的農活,除小麥澆水追肥之外,以整地播種為最重要。

    種旱地時,送糞、整地是一開春最先進行的工作。越冬的白地大多在入冬前已經秋耕過,若上年雨水大,冬季多雪,翻耕起來的土坷拉經一凍一化,自然化解為極小的顆粒,春天要早早打鈀(整地的俗稱)出來,以涵水保墒,等節氣到了再播種。乾旱年頭,地裡的土坷拉有人腦袋大小,一個挨一個,且堅硬無比,這就只有等下雨了。冀中平原多春旱,有“春雨貴如油”之說。一旦老天爺開恩,在萬人的期盼中下過一場勉強“解渴”的雨,田野裡頓時熱鬧起來,所有能幹活的人、牲口統統集中到白地裡,所有的鈀、蓋都用上,繼以鐵耙、鐵鍁等物,突擊打鈀。若節氣已到或已過,整地後立即播種,此舉名曰“搶墒種地”。

    後來有了機井,多是在播種前若干天,先把地洇過,晾到最佳時機,再翻耕、打鈀,這就從容多了。

    牲口拉的犁杖結構簡單,一弓形鐵條與斜粗木把交叉相連,鐵條的一端掛牲口的套繩,木把由把式扶持著掌控平衡,弓形下方與木把交接處裝犁鏵。拉犁耕地極費力氣,一般需要套兩頭牲口,兩套牲口連在一塊需要一種特殊器具,名曰“二牛杆”,是一截三尺來長的粗木棍,中間裝鐵鉤掛在犁杖上,兩端又各有一鐵環來掛牲口的套繩;有意思的是中間的鐵鉤並不都在正中,有的略偏一些,以適應兩頭力氣不一樣大的牲口,看來我們的先人早就懂得力矩平衡原理。連一頭牲口都拉不動的犁杖,竟也有時用人拉,只是“套”人比套牲口簡單,每人一根繩子即可,十幾條繩子直接拴在犁杖上,省去了N牛杆。耕地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平耕,裝正三角型的犁鏵,只把板結的土鬆動一下;二是翻耕,是在犁鏵上再斜裝一彎鐵板,與犁鏵共同組成一個拋物面,使犁起來土翻扣過來,可把地表的粗糞、柴草翻到下面。一般程式是先平耕,略打鈀,撒上底肥,翻耕,再細細打鈀,播種。平耕的主要目的是使土壤鬆散,減少形成坷拉,早年種地粗放,也有時減去這一環節,直接翻耕。

    打鈀地的農具主要有兩種,一曰“鈀”,四尺長、二尺寬的厚木框,框上栽滿鐵齒;二曰“蓋”,與鈀大體相同的木框,中間鑲滿荊條。整地是先鈀、後蓋,鈀地時,半尺多長的鐵齒深入到土層,主要是為了拌碎或明或暗的坷拉,把式駕牲口拉著在地裡來回走即可。蓋地是要繼續破碎表層的坷拉,使表層土密實一些,減少水分蒸發。蓋地時,把式要蹬在蓋上增加重量,兩隻手各牽一條繩子,用來駕馭前面的牲口,同時也幫助身體保持平衡。蹬蓋保持身體平衡不太容易,初學者短不了從蓋上掉下來;有經驗的把式,兩腿叉開蹬在蓋上,隨著牲口的前行,身體左右晃動,兩條腿有節奏的輪換承重,使腳下的蓋均勻搖擺,蓋過的地表留下波浪形的花紋,遠遠看去,極是漂亮。

    生產隊的牲口不夠用,多有用人替代牲口拉鈀、拉蓋的。一般七、八個人拉一個,每人背一條繩子,走在喧土裡,步步蹬勁,500米長的地頭,拉一個來回就腿肚子發酸,就要坐下歇口氣,實實在在體驗到了牲口的苦楚。不過苦活之中也有美差,蹬蓋即是。悠哉遊哉的蹬在蓋上,看著前面出著死力的人群,也享受一把分工不同帶來的優越感。只是蹬蓋並沒有固定人選,多為輪換,也有照顧年老體弱者的,還有大家為省些力氣,推舉體重輕的半大孩子的。牲口拉蓋,把式必須站立在蓋上,以加大視野,指揮牲口前行的方向,人拉的蓋卻可以蹲在上面。儘管蹲在蓋上,飛起的塵土會直撲口鼻,但容易保持身體平衡,因此沒有經驗的人也就可以蹬蓋了。

    播種的時間,人們是依據祖輩流傳下來的農諺來決定,“清明高梁穀雨谷,立夏芝麻小滿薯”、“穀雨前後,種瓜點豆”、“棗芽發,種棉花”等等,當地種植的莊稼幾乎都有了。

    播種用的器具曰“耬”,木製,下有兩隻鐵腳,用來開溝;上面有耬鬥,用來裝籽種;前面有兩根粗木把,四尺來長,用來套牲口或人;後有兩個把手,用來掌握平衡。播種俗稱“耩地”,若套牲口,還需要兩個人,前面一個人牽牲口前行,曰“旁耬”;後面一人握住把手,控制深度、下種速度,曰“拿耬”。

    上工、收工的路上,二人也有固定分工,旁耬者牽牲口馱裝籽種的口袋,拿耬者抗著耬。春季土壤水分蒸發快,播種後還需要碾壓保墒。碾壓也有專用工具,曰“砘子”,是兩個直徑一尺寬二寸的石頭輥子,中間有木軸相連,兩個輥子間距與耬兩個鐵腳的間距相同,也就是播種的行距。砘子是用一個人拴繩子拉,緊跟在耩地的耬後面。拉砘子的活不算累也不輕鬆,不需技術,只要人不格外拉偏了,兩個石頭輥子自然順著播種留下的溝走,人們戲稱:“傻小子拉砘子,誰學會了是誰的”。

    播種棉花比較複雜。種子要事先用水浸透、催芽,面籽表面有一層短絨毛,為了光滑,播種前要滾上沙土。播棉花用特製的耬,骨架與普通耬相同,盛種子的耬鬥換成大漏斗,播種時,在漏斗兩側各走一人,挎筐裝棉子,用手抓一把棉子邊走邊均勻的灑落在漏斗裡,棉子隨即順管道落入鐵腳開的溝裡;此人撒完一把,另一人立馬接上繼續撒,二人輪流接力。耬的兩個鐵腳間距略大,因為棉花需要較寬的行距。棉子頭重腳輕頂土力小,因此播種要淺,籽種上面的覆土不能超過兩釐米,同時要求土壤溼潤、地溫稍高。旱地種植棉花,很難具備播種的墒情。棉花播種後卻最怕“卸耬雨”,在出苗前遇較大的雨,土壤板結,棉苗就很難拱出來了。需要用二齒小撓鉤鬆土,幫助出苗,但效果也不是很好。

    拉耬的活,也多有以人代替牲口的;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才有了拖拉機拉的播種機,把人和牲口才逐步解放出來。如今,人工耩地已經很難見到了。

    在春季,只有把所有的白地都播上了種,人們才能鬆一口氣。

    種子播在了地裡,同時也播下了希望,人們開始生活在期盼之中,期盼著莊稼一天天長大,期盼著秋季的豐收。農民的精神生活最充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好辦法來降低餐廳採購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