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有人邀請我……太感動了,一定好好答!朱祁鈺也是挺慘的一個皇帝,首先得位就得的比較尷尬,當時明朝分分鐘要變成第二個南宋,不情不願的接過這個燙手山芋,先是作為郕王監國,監了一段時間之後才正經當上皇帝,當了皇帝后日子也不好過,想立自己的親兒子當太子也被百般阻撓,末了親兒子夭折,自己在生重病的當口被政變搞下臺,沒活幾天就死了,然後建好的陵寢被他哥刨了,帝號也被他哥削了,自個兒的實錄也被他哥搶了……當了這麼些年皇帝,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更何況還是有功勞的,結果到了最後結局還沒他那個二逼哥哥強,憋屈,實在是憋屈的緊。其實明人對朱祁鈺的評價還是蠻高的,比如沈德符就稱其為“英主”。首先上談遷《國榷》中對他的評價,我個人認為還是比較客觀的:國家厄會,蓋莫若乙巳矣。閩浙瘡痍,黔粵嘯聚,天未厭亂,北狩隨之。閶闔罹白登之困(劉邦的白登山之圍),象魏下陰山之悲,宗社絲髪,僅系景帝。當時六師新喪,九塞氣沮,南遷之議,獨徐珵乎?乃舍姬旦(周公)小節,紹少康(夏朝的少康中興)之舊勳,坐攝群囂,獨制長策。犬羊雖狺狺不休,我圻父是任,俾弭耳以退,皇靈遐暢,南北交捷。曾不捐漢繪之尺寸,費宋緡之毫纖,而虞淵返照,事同揖讓。尤恤飢拯溺,納諫信賢,嘉王竑,薄徐珵(就是徐有貞),具有神識。而或以太上事過責之,斗粟尺布之謠,古人不免焉,政未可以紾臂論也。什麼意思呢?翻譯成白話就是:當時土木堡之變之後瓦剌直逼京師,國事已經萬分危急了,這時朱祁鈺出來,任用得人,力挽狂瀾,這麼大的功勞,而你們居然還在斤斤計較他苛待朱祁鎮的一點小事,實在是捨本逐末!我覺得談遷說得很有道理,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評價一個歷史人物當然要從大處著眼,苛待朱祁鎮的這麼點兒小事,值得黑嗎?而厚道人朱見深也給了他這個叔叔不錯的評價:“朕叔郕王踐阼,戡難保邦,奠安宗社,殆將八載。彌留之際,奸臣貪功,妄興讒構,請削帝號。先帝旋知其枉,每用悔恨,以次抵諸奸於法,不幸上賓(就是掛了),未及舉正。朕敦念親親,用成先志,可仍皇帝之號,其議諡以聞。”算是完完全全的否定他爹對朱祁鈺的貶低和無視,正式給朱祁鈺翻案了,只不過為了給他爹留面子,才搬出“奸臣貪功”之類的理由來擋槍,而且也沒給朱祁鈺上廟號。所以說歷史上對朱祁鈺的評價一向還不錯。至於我個人的觀點,嘛,反正我也不是專業的,對朱祁鈺這個人,大概就分政績、人品、性格三方面談吧。外政方面,成功解決北京之圍,擊退瓦剌,迎回被俘的朱祁鎮,這之後沒幾年也先就死了,瓦剌內部分裂,北方大患消弭於無形。無論如何,朱祁鈺在位時算是把瓦剌這個大患解決了,之後瓦剌一直沒什麼能力挑起大的禍端,蒙古一直到達延汗那會兒才重新有實力正式挑戰明朝,這些從頭說起,自然都是朱祁鈺任上的功勞。當然你也可以說這明明都是于謙之功,關朱祁鈺何事?但皇帝本來也不是非得事事親力親為的啊,能選賢舉能,用人不疑,那就很夠了。內政方面,景泰年間的朝廷文官陣容還是相當華麗的, 于謙、王竑、彭時、商輅、陳循、王文、胡濙、蕭鎡……個頂個的都是能臣,特別是商輅同志,連中三元,一直到成化年間都被倚為心腹重臣,還有王越,明代罕見的文官封爵的牛人,也是在景泰年間初露頭角的。他在位時宦官權力也頗受抑制,唯一一個寵信的太監興安跟于謙還關係不錯。能用人,用對人,對於一個皇帝來說就足夠了。不能說他的執政能力有多強吧,但是合格還是沒問題的,怎麼說也比朱祁鎮強多了吧。《明史》上說“自正統中,劉球以忤王振冤死,鑑繼下獄,中外莫敢言事者數年。至景帝時,言路始開,爭發憤上書。”意思是之前正統朝由於王振用事,朝廷的言路頗不暢通,如劉球竟因上書言事而被殺害,而朱祁鈺上臺之後重開言路,部分恢復了御史想罵誰罵誰的傳統。確實,朱祁鈺除了在建儲問題上非常小心眼之外,大臣說啥他都是允許的,哪怕言事得罪,也頂多貶官或革職,並不會下重手懲罰。此外在管控廠衛方面,朱祁鈺也做的不錯——《明史》:“景帝初,有言官校緝事之弊者,帝切責其長,令所緝送法司,有誣罔者重罪。”樓下有人說朱祁鈺在位時經常蠲免稅收,嘛,這個還是要客觀一點的,隨手翻翻明史,無論之後的天順成化等朝還是之前的仁宣時代,蠲免各地稅收的記載都不少,應該說作為守成的皇帝這一點他做的合格了,但也不用誇的太厲害,沒錯我就是這麼客觀~~至於人品方面,苛待朱祁鎮確實算個黑點啦,廢立自家皇后的事似乎也有點薄情,但是他對朱祁鎮真的有那麼苛刻嗎?我看也不一定。據《弇山堂別集》載,朱祁鎮的兒子中,在南宮出生的就有三個,分別是秀王見澍、崇王見澤、吉王見浚。公主的情況我沒細查,不過按照男女出生比率推算,大概也有幾個吧。要是南宮的條件真的那麼坑,朱祁鎮又哪有精力生兒子養兒子呢? ——明代的皇子成活率可並不高啊。所以不要苛責朱祁鈺,他雖然有點小心眼,在這件事上也沒有做得太過火。況且若非朱祁鈺,朱祁鎮估計還回不來呢。論者多以朱祁鈺不派人接朱祁鎮回國之事責備他無情,但孟森先生在《明史講義》是這麼寫的:景帝之於上皇,始終無迎駕之說致也先,其不欲上皇之歸,自是本意。但其阻上皇之歸,乃縱令諸將奮勇禦敵,而不與敵和,使敵失貢市之利,則愈阻駕返而敵之送駕愈急矣。………英宗被虜而明猶全盛,景帝之不負祖業,不涉陰險,實明宗社之福也。也就是說,朱祁鈺不派使臣與瓦剌談判,亦即根本不給也先獅子大開口的機會,也先無利可圖,自然會趕著把朱祁鎮送回來。所以,無論朱祁鈺內心到底怎麼想,他的行為在客觀上都大大促成了朱祁鎮的歸國,要說他當真不念兄弟之情,恐怕也不大客觀吧?劉定之《否泰錄》雲:“十六日,自東安門入。上(朱祁鈺)迎拜,太上(朱祁鎮)答拜。拜畢,相抱持而哭。各述授受之意,推遜良久,乃送到南內。”這些難道全都是作偽?畢竟是兄弟啊,只是帝王家自古少有親情,在這個位置坐久了,自然會因為權力變得日漸冷漠,當年的情誼漸漸被時光消磨殆盡,大約也只有等一切都了結的時候,才能重新回覆從前純粹的感情吧。楊瑄 《復辟錄》:鼓鐘鳴,群臣百官入賀。景皇帝聞鐘鼓聲,問左右雲:“于謙耶?”左右對曰:“太上皇帝。”景皇帝曰:“哥哥做,好!”上(朱祁鎮)復寶位二三日間,諸文臣首功之人,列侍文華殿。上喜見眉宇,呼諸臣曰:“弟弟好矣,吃粥矣,事固無預弟弟,小人壞之耳。”不知道他們在說這些話的時候,心中到底想起了什麼。朱祁鈺的性格中有偏狹急躁的一面,也有自私自利的一面,但他並不是一個城府有多麼深的人,在帝王心術方面,他遠遠不如他的哥哥,他是直性子,情商有點低,有時候甚至不曉得如何拐彎或變通,就比如堂堂皇帝為了立太子向大臣行賄這種事,也就他能幹的出來。因為儲位之爭,甚至於廢立皇后、杖責大臣,這都是帝王家事,自古以來都不少見,他只不過是有人類普遍都有的自私心而已,這種侷限性確實沒法避免。哦對了,還有一黑點:他跟李惜兒的那檔子破事。而且景泰也確實是生不出兒子病急亂投醫了,居然透過教坊司的渠道弄了幾個妓女進宮,好吧,男女之事,人之大欲,不提,不提。大概就這麼多吧,最後再說一遍謝邀~
第一次有人邀請我……太感動了,一定好好答!朱祁鈺也是挺慘的一個皇帝,首先得位就得的比較尷尬,當時明朝分分鐘要變成第二個南宋,不情不願的接過這個燙手山芋,先是作為郕王監國,監了一段時間之後才正經當上皇帝,當了皇帝后日子也不好過,想立自己的親兒子當太子也被百般阻撓,末了親兒子夭折,自己在生重病的當口被政變搞下臺,沒活幾天就死了,然後建好的陵寢被他哥刨了,帝號也被他哥削了,自個兒的實錄也被他哥搶了……當了這麼些年皇帝,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更何況還是有功勞的,結果到了最後結局還沒他那個二逼哥哥強,憋屈,實在是憋屈的緊。其實明人對朱祁鈺的評價還是蠻高的,比如沈德符就稱其為“英主”。首先上談遷《國榷》中對他的評價,我個人認為還是比較客觀的:國家厄會,蓋莫若乙巳矣。閩浙瘡痍,黔粵嘯聚,天未厭亂,北狩隨之。閶闔罹白登之困(劉邦的白登山之圍),象魏下陰山之悲,宗社絲髪,僅系景帝。當時六師新喪,九塞氣沮,南遷之議,獨徐珵乎?乃舍姬旦(周公)小節,紹少康(夏朝的少康中興)之舊勳,坐攝群囂,獨制長策。犬羊雖狺狺不休,我圻父是任,俾弭耳以退,皇靈遐暢,南北交捷。曾不捐漢繪之尺寸,費宋緡之毫纖,而虞淵返照,事同揖讓。尤恤飢拯溺,納諫信賢,嘉王竑,薄徐珵(就是徐有貞),具有神識。而或以太上事過責之,斗粟尺布之謠,古人不免焉,政未可以紾臂論也。什麼意思呢?翻譯成白話就是:當時土木堡之變之後瓦剌直逼京師,國事已經萬分危急了,這時朱祁鈺出來,任用得人,力挽狂瀾,這麼大的功勞,而你們居然還在斤斤計較他苛待朱祁鎮的一點小事,實在是捨本逐末!我覺得談遷說得很有道理,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評價一個歷史人物當然要從大處著眼,苛待朱祁鎮的這麼點兒小事,值得黑嗎?而厚道人朱見深也給了他這個叔叔不錯的評價:“朕叔郕王踐阼,戡難保邦,奠安宗社,殆將八載。彌留之際,奸臣貪功,妄興讒構,請削帝號。先帝旋知其枉,每用悔恨,以次抵諸奸於法,不幸上賓(就是掛了),未及舉正。朕敦念親親,用成先志,可仍皇帝之號,其議諡以聞。”算是完完全全的否定他爹對朱祁鈺的貶低和無視,正式給朱祁鈺翻案了,只不過為了給他爹留面子,才搬出“奸臣貪功”之類的理由來擋槍,而且也沒給朱祁鈺上廟號。所以說歷史上對朱祁鈺的評價一向還不錯。至於我個人的觀點,嘛,反正我也不是專業的,對朱祁鈺這個人,大概就分政績、人品、性格三方面談吧。外政方面,成功解決北京之圍,擊退瓦剌,迎回被俘的朱祁鎮,這之後沒幾年也先就死了,瓦剌內部分裂,北方大患消弭於無形。無論如何,朱祁鈺在位時算是把瓦剌這個大患解決了,之後瓦剌一直沒什麼能力挑起大的禍端,蒙古一直到達延汗那會兒才重新有實力正式挑戰明朝,這些從頭說起,自然都是朱祁鈺任上的功勞。當然你也可以說這明明都是于謙之功,關朱祁鈺何事?但皇帝本來也不是非得事事親力親為的啊,能選賢舉能,用人不疑,那就很夠了。內政方面,景泰年間的朝廷文官陣容還是相當華麗的, 于謙、王竑、彭時、商輅、陳循、王文、胡濙、蕭鎡……個頂個的都是能臣,特別是商輅同志,連中三元,一直到成化年間都被倚為心腹重臣,還有王越,明代罕見的文官封爵的牛人,也是在景泰年間初露頭角的。他在位時宦官權力也頗受抑制,唯一一個寵信的太監興安跟于謙還關係不錯。能用人,用對人,對於一個皇帝來說就足夠了。不能說他的執政能力有多強吧,但是合格還是沒問題的,怎麼說也比朱祁鎮強多了吧。《明史》上說“自正統中,劉球以忤王振冤死,鑑繼下獄,中外莫敢言事者數年。至景帝時,言路始開,爭發憤上書。”意思是之前正統朝由於王振用事,朝廷的言路頗不暢通,如劉球竟因上書言事而被殺害,而朱祁鈺上臺之後重開言路,部分恢復了御史想罵誰罵誰的傳統。確實,朱祁鈺除了在建儲問題上非常小心眼之外,大臣說啥他都是允許的,哪怕言事得罪,也頂多貶官或革職,並不會下重手懲罰。此外在管控廠衛方面,朱祁鈺也做的不錯——《明史》:“景帝初,有言官校緝事之弊者,帝切責其長,令所緝送法司,有誣罔者重罪。”樓下有人說朱祁鈺在位時經常蠲免稅收,嘛,這個還是要客觀一點的,隨手翻翻明史,無論之後的天順成化等朝還是之前的仁宣時代,蠲免各地稅收的記載都不少,應該說作為守成的皇帝這一點他做的合格了,但也不用誇的太厲害,沒錯我就是這麼客觀~~至於人品方面,苛待朱祁鎮確實算個黑點啦,廢立自家皇后的事似乎也有點薄情,但是他對朱祁鎮真的有那麼苛刻嗎?我看也不一定。據《弇山堂別集》載,朱祁鎮的兒子中,在南宮出生的就有三個,分別是秀王見澍、崇王見澤、吉王見浚。公主的情況我沒細查,不過按照男女出生比率推算,大概也有幾個吧。要是南宮的條件真的那麼坑,朱祁鎮又哪有精力生兒子養兒子呢? ——明代的皇子成活率可並不高啊。所以不要苛責朱祁鈺,他雖然有點小心眼,在這件事上也沒有做得太過火。況且若非朱祁鈺,朱祁鎮估計還回不來呢。論者多以朱祁鈺不派人接朱祁鎮回國之事責備他無情,但孟森先生在《明史講義》是這麼寫的:景帝之於上皇,始終無迎駕之說致也先,其不欲上皇之歸,自是本意。但其阻上皇之歸,乃縱令諸將奮勇禦敵,而不與敵和,使敵失貢市之利,則愈阻駕返而敵之送駕愈急矣。………英宗被虜而明猶全盛,景帝之不負祖業,不涉陰險,實明宗社之福也。也就是說,朱祁鈺不派使臣與瓦剌談判,亦即根本不給也先獅子大開口的機會,也先無利可圖,自然會趕著把朱祁鎮送回來。所以,無論朱祁鈺內心到底怎麼想,他的行為在客觀上都大大促成了朱祁鎮的歸國,要說他當真不念兄弟之情,恐怕也不大客觀吧?劉定之《否泰錄》雲:“十六日,自東安門入。上(朱祁鈺)迎拜,太上(朱祁鎮)答拜。拜畢,相抱持而哭。各述授受之意,推遜良久,乃送到南內。”這些難道全都是作偽?畢竟是兄弟啊,只是帝王家自古少有親情,在這個位置坐久了,自然會因為權力變得日漸冷漠,當年的情誼漸漸被時光消磨殆盡,大約也只有等一切都了結的時候,才能重新回覆從前純粹的感情吧。楊瑄 《復辟錄》:鼓鐘鳴,群臣百官入賀。景皇帝聞鐘鼓聲,問左右雲:“于謙耶?”左右對曰:“太上皇帝。”景皇帝曰:“哥哥做,好!”上(朱祁鎮)復寶位二三日間,諸文臣首功之人,列侍文華殿。上喜見眉宇,呼諸臣曰:“弟弟好矣,吃粥矣,事固無預弟弟,小人壞之耳。”不知道他們在說這些話的時候,心中到底想起了什麼。朱祁鈺的性格中有偏狹急躁的一面,也有自私自利的一面,但他並不是一個城府有多麼深的人,在帝王心術方面,他遠遠不如他的哥哥,他是直性子,情商有點低,有時候甚至不曉得如何拐彎或變通,就比如堂堂皇帝為了立太子向大臣行賄這種事,也就他能幹的出來。因為儲位之爭,甚至於廢立皇后、杖責大臣,這都是帝王家事,自古以來都不少見,他只不過是有人類普遍都有的自私心而已,這種侷限性確實沒法避免。哦對了,還有一黑點:他跟李惜兒的那檔子破事。而且景泰也確實是生不出兒子病急亂投醫了,居然透過教坊司的渠道弄了幾個妓女進宮,好吧,男女之事,人之大欲,不提,不提。大概就這麼多吧,最後再說一遍謝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