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供應鏈新定義: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提高質量和效率為目標,以整合資源為手段,實現產品設計、採購、生產、銷售、服務的全過程高效協同的組織形態。
供應鏈不是單純的生產運營供求鏈條,而是上通產品創新,下接使用者市場變化,前承企業戰略,後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能力。
2、供應鏈管理需要全域性觀和戰略視角。在制定供應鏈戰略和架構之前,企業必須先理解其產品供需特徵和戰略定位,特別是不同產品線中的供需特徵差異,如此才能對症下藥。
3、新競爭常態下,供應鏈執行規則正朝著客戶需求而改變,供應鏈從內部生產導向轉向外部客戶需求導向,基於數字化技術支援的協同開放,以高速、低耗的方式地完成它需要的調整,更加敏捷、柔性地一體化供給滿足客戶。
4、在供應鏈領域,我們面臨的都是些老問題,比如高庫存,低週轉;應收賬款難,應付賬款拖;成本做不低,速度做不快;客戶要的我們沒有,我們有的客戶不要。這些老問題根深蒂固、日復一日,供應鏈壓力逐年遞增地困擾著我們,為什麼就一直努力解決還得不到解決呢?
不是因為我們的能力沒提高,也不是因為我們的努力程度不夠,而是因為我們路徑依賴,解決問題的思路錯了,需要方法論的正規化轉移。
24條“降本增效”的供應鏈管理法則
5、供應鏈以客戶為導向,對內跨部門協同抓核心矛盾、抓有效產出,進行戰略和目標達成共識並聚焦行動,而非面面俱到。
6、供應鏈管理注重什麼指標?
供應鏈主要看三個維度:客戶需求——庫存存量——供應,在這條“供需平衡鏈”上重點抓好兩對指標的平衡:質量與成本、交期與庫存。這兩對指標不能把它對立化,要同步最佳化。質量最優,成本最低。庫存最優時,交期要有保證。
7、VUCA(動盪、無常、複雜、模糊)時代,需求管理非常重要。需求資訊向供應商開放,表面是利他,其實是利己。
8、探討“兩點兩問”:公司明年業績要增長一倍,供應鏈的“協同點”和“瓶頸點”是什麼?什麼會成為我們的制約要素?優先聚焦攻克哪個點呢?
9、資訊不對稱是造成供應鏈不確定的兩大因素之一。供應鏈夥伴不願共享資訊(關係問題),或者願意但沒有基本的IT工具來共享資訊(連線問題),就造成資訊不對稱問題。
10、關注並提升商品週轉率和動銷率:商品週轉率越高,商品給公司帶來的利潤就越高。商品的動銷率越高,滯銷產品就越少。一個關注商品價值變化,一個關注存放價值變化。
商品週轉率= 月度售出商品的成本 / 月度平均庫存總值×100%
商品動銷率=動銷品種數 /倉庫總品種數×100%
11、時刻謹記複雜度是供應鏈管理的天敵。技術、研發尤其要記得。
12、作為供應鏈管理者,除了低頭拉車,更要學會抬頭看路,至少要拿出20%的時間與資源,主動與客戶連線,主動與客戶溝通,主動與客戶聯合改善。
13、敏捷供應鏈需要建立整條供應鏈條上的成本模型,要做成本節約最好是一條供應鏈一起走,這條鏈上的相關所有部門,甚至所有企業協同降本。除了我們自己內部之外,客戶、供應商都要參與起來,整體成本才能可觀地下來。
14、建立跨部門協同,除了要以客戶需求為指揮棒,還需要站在客戶的角度重新梳理各部門的客戶價值,即各部門存在,對客戶提供的價值和貢獻到底是什麼?
比如質量部存在,對客戶的價值梳理後發現,客戶期望質量部成為客戶的代表,傳遞客戶的標準和期望,做好質量策劃,給各個部門提出改進建議,而不是透過檢驗來對生產部進行管控。
15、在各部門梳理客戶價值後,還應加強部門間的橫向溝通。尤其是採購、生產、技術之間定期坐一起交流非常必要。我們在輔導企業落地過程中,發現跨部門降本比各個部門分別降本更有意義、更有成效,全員準確理解客戶需求,部門間相互理解,協作越來越順,而且還碰撞出幾個比較大的降本專案。
16、採購≠供應鏈,但採購在供應鏈中真的很重要!一個生產型企業,收入的60%以上是由採購花出的。
17、很多人認為採購就是拿著錢把東西買回來就行,這個錯誤認知來自於個人採購。也因為個人花錢買東西很容易,所以很多人就認為採購很容易。企業採購是以各種方法優選獲取外部資源,滿足企業經營與戰略需要的行為。
採購,除了購買這一種常見方式外,還包括借用、租賃、聯營、外包、置換、投資、贊助等多種其他方式。
18、之前我們一直認為,採購在公司裡就是一個花錢的部門,或者說是執行部門。現在才知道,採購是可以創造和產生利潤來源的動力點。採購省下的都是淨利潤,採購成本每降低1%,企業的利潤率將增長5%-10%;而且這個增長透過內部管理提升就可以實現。
19、採購人員用心、專業談一個單子,可以省下他全年的工資。目前很多采購人員的薪資佔到採購成本的比例少到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對採購人員的投入回報比可能是最高的。
20、企業老總們要向銷售要收入,更要向採購要利潤,向採購要供應鏈競爭優勢。因此,應把採購職能從保證供應升級到成本管控中心,再從成本管控中心升級到利潤中心,採購是一座待挖掘的金礦。
21、經常被問到如何選擇供應商、評價供應商時,指標與權重如何設定?如果站在供應鏈管理的高度,答案是簡單清晰的,客戶如何選擇我們,客戶如何評價我們,我們就如何選擇、評價我們的供應商。
如果客戶選我們的指標和權重是:質量佔50%、成本佔30%、交期佔20%,那我們選供應商時,也得質量佔50%、成本佔30%、交期佔20%,這樣,我們的供應商才能助力我們的供應鏈,才符合我們的客戶需求。
22、安全庫存,是用來應對不確定性的。但庫存就意味著成本,供應商的成本總是會以各種方式轉嫁給客戶,從而造成了生產商總體供應鏈成本的高昂和浪費。
23、要重視供應商關係建設,做好供應商協同,這是企業競爭力的構成部分。另請記得有個成本最低、效果最明顯的供應商激勵方法:給表現好的供應商發一封真誠的感謝信吧。
24、最後,為了提升每個採購供應鏈人的工作價值和效率,給您推薦一個好工具——工作最佳化矩陣,可以幫助自己高效做對高價值的事。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將採購部近期所有工作,所花時間全部記錄下來;
→將工作事項分別填入價值高-時間少、價值高-時間多、價值低-時間少、價值低-時間多四個象限;
→價值高-時間少象限的工作事項,儘量多做;價值高-時間多象限的工作事項,堅持做;價值低-時間少象限的工作事項,少做或授權做;價值低-時間多象限的工作事項,從今天起必須做過決定:不做!
1、供應鏈新定義: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提高質量和效率為目標,以整合資源為手段,實現產品設計、採購、生產、銷售、服務的全過程高效協同的組織形態。
供應鏈不是單純的生產運營供求鏈條,而是上通產品創新,下接使用者市場變化,前承企業戰略,後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能力。
2、供應鏈管理需要全域性觀和戰略視角。在制定供應鏈戰略和架構之前,企業必須先理解其產品供需特徵和戰略定位,特別是不同產品線中的供需特徵差異,如此才能對症下藥。
3、新競爭常態下,供應鏈執行規則正朝著客戶需求而改變,供應鏈從內部生產導向轉向外部客戶需求導向,基於數字化技術支援的協同開放,以高速、低耗的方式地完成它需要的調整,更加敏捷、柔性地一體化供給滿足客戶。
4、在供應鏈領域,我們面臨的都是些老問題,比如高庫存,低週轉;應收賬款難,應付賬款拖;成本做不低,速度做不快;客戶要的我們沒有,我們有的客戶不要。這些老問題根深蒂固、日復一日,供應鏈壓力逐年遞增地困擾著我們,為什麼就一直努力解決還得不到解決呢?
不是因為我們的能力沒提高,也不是因為我們的努力程度不夠,而是因為我們路徑依賴,解決問題的思路錯了,需要方法論的正規化轉移。
24條“降本增效”的供應鏈管理法則
5、供應鏈以客戶為導向,對內跨部門協同抓核心矛盾、抓有效產出,進行戰略和目標達成共識並聚焦行動,而非面面俱到。
6、供應鏈管理注重什麼指標?
供應鏈主要看三個維度:客戶需求——庫存存量——供應,在這條“供需平衡鏈”上重點抓好兩對指標的平衡:質量與成本、交期與庫存。這兩對指標不能把它對立化,要同步最佳化。質量最優,成本最低。庫存最優時,交期要有保證。
7、VUCA(動盪、無常、複雜、模糊)時代,需求管理非常重要。需求資訊向供應商開放,表面是利他,其實是利己。
8、探討“兩點兩問”:公司明年業績要增長一倍,供應鏈的“協同點”和“瓶頸點”是什麼?什麼會成為我們的制約要素?優先聚焦攻克哪個點呢?
9、資訊不對稱是造成供應鏈不確定的兩大因素之一。供應鏈夥伴不願共享資訊(關係問題),或者願意但沒有基本的IT工具來共享資訊(連線問題),就造成資訊不對稱問題。
24條“降本增效”的供應鏈管理法則
10、關注並提升商品週轉率和動銷率:商品週轉率越高,商品給公司帶來的利潤就越高。商品的動銷率越高,滯銷產品就越少。一個關注商品價值變化,一個關注存放價值變化。
商品週轉率= 月度售出商品的成本 / 月度平均庫存總值×100%
商品動銷率=動銷品種數 /倉庫總品種數×100%
11、時刻謹記複雜度是供應鏈管理的天敵。技術、研發尤其要記得。
12、作為供應鏈管理者,除了低頭拉車,更要學會抬頭看路,至少要拿出20%的時間與資源,主動與客戶連線,主動與客戶溝通,主動與客戶聯合改善。
13、敏捷供應鏈需要建立整條供應鏈條上的成本模型,要做成本節約最好是一條供應鏈一起走,這條鏈上的相關所有部門,甚至所有企業協同降本。除了我們自己內部之外,客戶、供應商都要參與起來,整體成本才能可觀地下來。
14、建立跨部門協同,除了要以客戶需求為指揮棒,還需要站在客戶的角度重新梳理各部門的客戶價值,即各部門存在,對客戶提供的價值和貢獻到底是什麼?
比如質量部存在,對客戶的價值梳理後發現,客戶期望質量部成為客戶的代表,傳遞客戶的標準和期望,做好質量策劃,給各個部門提出改進建議,而不是透過檢驗來對生產部進行管控。
24條“降本增效”的供應鏈管理法則
15、在各部門梳理客戶價值後,還應加強部門間的橫向溝通。尤其是採購、生產、技術之間定期坐一起交流非常必要。我們在輔導企業落地過程中,發現跨部門降本比各個部門分別降本更有意義、更有成效,全員準確理解客戶需求,部門間相互理解,協作越來越順,而且還碰撞出幾個比較大的降本專案。
16、採購≠供應鏈,但採購在供應鏈中真的很重要!一個生產型企業,收入的60%以上是由採購花出的。
17、很多人認為採購就是拿著錢把東西買回來就行,這個錯誤認知來自於個人採購。也因為個人花錢買東西很容易,所以很多人就認為採購很容易。企業採購是以各種方法優選獲取外部資源,滿足企業經營與戰略需要的行為。
採購,除了購買這一種常見方式外,還包括借用、租賃、聯營、外包、置換、投資、贊助等多種其他方式。
18、之前我們一直認為,採購在公司裡就是一個花錢的部門,或者說是執行部門。現在才知道,採購是可以創造和產生利潤來源的動力點。採購省下的都是淨利潤,採購成本每降低1%,企業的利潤率將增長5%-10%;而且這個增長透過內部管理提升就可以實現。
19、採購人員用心、專業談一個單子,可以省下他全年的工資。目前很多采購人員的薪資佔到採購成本的比例少到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對採購人員的投入回報比可能是最高的。
24條“降本增效”的供應鏈管理法則
20、企業老總們要向銷售要收入,更要向採購要利潤,向採購要供應鏈競爭優勢。因此,應把採購職能從保證供應升級到成本管控中心,再從成本管控中心升級到利潤中心,採購是一座待挖掘的金礦。
21、經常被問到如何選擇供應商、評價供應商時,指標與權重如何設定?如果站在供應鏈管理的高度,答案是簡單清晰的,客戶如何選擇我們,客戶如何評價我們,我們就如何選擇、評價我們的供應商。
如果客戶選我們的指標和權重是:質量佔50%、成本佔30%、交期佔20%,那我們選供應商時,也得質量佔50%、成本佔30%、交期佔20%,這樣,我們的供應商才能助力我們的供應鏈,才符合我們的客戶需求。
22、安全庫存,是用來應對不確定性的。但庫存就意味著成本,供應商的成本總是會以各種方式轉嫁給客戶,從而造成了生產商總體供應鏈成本的高昂和浪費。
23、要重視供應商關係建設,做好供應商協同,這是企業競爭力的構成部分。另請記得有個成本最低、效果最明顯的供應商激勵方法:給表現好的供應商發一封真誠的感謝信吧。
24、最後,為了提升每個採購供應鏈人的工作價值和效率,給您推薦一個好工具——工作最佳化矩陣,可以幫助自己高效做對高價值的事。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將採購部近期所有工作,所花時間全部記錄下來;
→將工作事項分別填入價值高-時間少、價值高-時間多、價值低-時間少、價值低-時間多四個象限;
→價值高-時間少象限的工作事項,儘量多做;價值高-時間多象限的工作事項,堅持做;價值低-時間少象限的工作事項,少做或授權做;價值低-時間多象限的工作事項,從今天起必須做過決定: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