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失望且珍惜

    傅雷反覆強調,先做人,後做藝術家。這個做人,可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世俗意義上的做人,而是要做人格卓越、精神上有所昇華的人。

    1. 拓寬人生的境界和格局

    怎樣才能有一個廣闊的人生格局呢?傅雷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真誠,真誠是藝術的第一把鑰匙。大多數從事藝術的人,缺少真誠。這種真誠不是嘴上說說的,而是真有所感,要能夠放下虛榮心去正視自己、瞭解別人。對藝術、對真理的真誠,傅雷把它稱作“赤子之心”。

    【案例】

    傅雷有個學生叫吳尚宗,曾經跟著傅雷學習美術。吳尚宗喜歡畫佛教主題的油畫,但是他的作品總是得不到認可,在很多美術展覽上落選了。傅雷看到他的畫,感覺畫上的佛像人物既不莊嚴、也不脫俗,用的色彩也是既不鮮豔、又不含蓄,讓人看不清作者想要表達什麼。傅雷就問吳尚宗:“你是不是真的有宗教感情或佛教思想?”吳尚宗回答說:“我並沒有什麼宗教情緒,只是喜歡富麗的色彩,所以畫宗教畫。”傅雷就批評說,必須是先有宗教的思想和情感,然後想到用相應的色彩去表達,自己都沒有強烈的思想感情,怎麼可能打動別人呢?也就是說,沒有真誠的情感做根基,硬要追求一種高遠的境界是不可能辦到的。

    2. 平靜對待人生的挫折和苦悶

    挫折和苦悶,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傅雷認為,需要區分“小我”的苦悶和“大我”的苦悶。總的來說,“小我”的苦悶是狹隘的、對自己有害的,不容易解脫的,而“大我”的苦悶是有可能有益的。什麼叫“小我”的苦悶呢?就是從一己之私出發的苦悶。這種苦悶是最傷人的,害人害己。那什麼是“大我”的苦悶呢?就是從社會、從人類福利出發而產生的苦悶,因為它的出發點是正義、善良的。所以即使苦悶,也不會有害處,反而可能會激發自己做出一些真正的貢獻。

    【案例】

    在曾國藩家書裡,也有一段相似的觀點。有一次,曾國藩的六弟曾國華因為一次考試落榜而發牢騷,感慨自己命運不好,曾國藩在家書裡就批評六弟的志向和憂慮太小了。他認為,君子的志向是為天地、為民眾立命,所以君子憂慮的是德行不夠、學問不深、百姓疾苦。這些還憂慮不過來呢,君子哪有功夫去憂慮個人的得失、委屈呢?這一段關於“君子憂慮”的看法,與傅雷家書裡說的“大我”和“小我”的苦悶是如出一轍的。

    二、傅雷講述如何做藝術家

    傅雷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公式:藝術修養=藝術鑑賞+藝術表現。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必須先具備良好的藝術鑑賞能力,能夠領悟不同的藝術境界,然後才是好的藝術表現力。

    1. 藝術鑑賞貴在通

    “通”就不侷限、不迂腐,就能培養格局、眼界、心胸。傅雷鑑賞藝術作品,往往是先從這個作品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思潮入手,再分析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最後體會作品的內涵和意境。

    傅雷還會站在東西方文化融合的視角來體會,比如,傅雷就認為,最好的藝術作品往往是體現了中庸思想的。浪漫的作品可以溫柔嫵媚,但是不過分甜膩,不讓人產生一種邪念或私慾;相應的,悲劇的作品可以感傷,但不顯得過分哭哭啼啼,而是有一種古典的美。

    2. 藝術表現貴在化

    傅雷認為,藝術表現最看重的是“化”。因為化,所以能忘記自我,與藝術作品合一,與觀眾或聽眾合一。

    怎樣才能做到“化”呢?首先,千萬不能做藝術工匠。如果過於注重技巧,忽略了藝術性,就很容易造成表達方式的機械和僵硬,就不能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其次,要達到理性與感情的平衡。傅雷認為,藝術表達的理性與感性平衡,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感性認識,有個初步印象和大概的認識;第二個層次是理性認識,深入了一步,瞭解到本質。但這還不是終點,必須要再深入下去,進入第三個層次,傅雷把這個層次稱為“愛”或者叫“感情深入”。在這個層次上,藝術家把理性的認識再用心靈去體會,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和原作者的喜怒哀樂融為一體,附著在原作者的神經上,引起了共鳴和反響。

    三、傅雷講述如何對待生活

    傅雷認為,古往今來的藝術家大多不會生活,這不是他們的光榮,而是他們的失敗。不要看不起生活的瑣碎,生活的瑣碎內容就是生活藝術的全部內容。

    1. 如何對待戀愛和婚姻

    傅雷認為,對終身伴侶的要求,就像對待人生中的一切要求一樣,不能太苛刻。沒有一樣優點不是伴隨著不足的,在要求伴侶的時候,還是要想好可以忽略哪些小節,又有哪些本質性的問題是不能讓步的。終身伴侶最重要的還是要考察三樣,一是本質的善良,二是天性的溫厚,三是胸襟的開闊。有了這三樣,其他的方面都可以慢慢培養。

    接下來,雙方應該如何相處?傅雷認為最重要的是有共同的理想和看法,正視自己和對方的不足,能夠互相包容和忍讓。世界上很少有熱情如火的情人成為白頭偕老的夫婦的,只有溫和、平靜的感情才能持久。伴侶到後來應該是一種知己朋友的關係,也就是所謂的“終身伴侶”。

    2. 如何勞逸結合

    傅雷講勞逸結合,主要強調的是,僅僅依靠音樂來培養音樂是行不通的。在音樂訓練之餘,要多去公園,多去博物館、美術館,透過造型藝術和大自然來放鬆精神。勞逸合理安排,最重要的是維持心理的平衡和健康。融入大自然,經常跳出自己的牢籠,才能呼吸到新鮮空氣,找到新的感覺和看法,可以啟發對藝術的理解和感受。同樣的,定期欣賞造型藝術,可以調劑自己的狀態,也會讓音樂表達更豐富、更有生命力。

    3. 如何對待金錢

    傅雷認為,當然不應該做吝嗇鬼、守財奴,過分無度地追求物質,被金錢奴役,但是藝術家要想保持人格上的獨立,只有建立切實的經濟保障才有可能。所以,瞧不起金錢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因為不重視金錢而不會處理,最終吃了金錢的虧,成為物質的奴隸。重視理財,做好計劃,總結一套預算決算的方法,這是為了不吃物質的虧而採取的預防措施。處理好生活上的細節,都是為了更完美地享受人生。

    金句

    1. 只有先把做人的格局、胸襟儘量發展出來,開拓好自己的精神園地,才能瞭解任何藝術形式,才有可能成為對人類真正有貢獻的藝術家。

    2. 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心靈純潔得像明鏡一樣,才能體會到前人的心靈,才能有動人的藝術表現。

    3.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有高潮也有低谷,只有庸庸碌碌的人才會沒有波瀾,生活像死水一樣。只要高峰時不過分亢奮,低谷時不過分頹廢,追求一個相對的平衡,就是比較好的狀態了。

    4. 藝術修養=藝術鑑賞+藝術表現。藝術鑑賞貴在通,藝術表現貴在化。

    5. 藝術家不僅不能止步於感性認識,也不能止步於理性認識,必須要投入全部的感情,建立在理性認識基礎上的感情,傾注自己的愛。

    6. 最好的藝術,是既能讓人感受到強烈的情感,又能讓人體會到理性的節制。感情與理性平衡之所以美,是因為這是最上乘的人生哲學,也是最精妙的生活藝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傑克遜《Hear.the.word》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