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是經典中的經典,《西遊記》是名著中的名著。“子曰西遊” 就是把《論語》和《西遊記》對照起來解讀。前者主要講道理,後者主要講故事。道理中有故事,故事中有道理。
西遊記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一直以詭譎奇幻的故事情節、形象各異又個性鮮明的神仙妖魔進入人們的視野,對它的研究多集中於小說的神魔色彩、佛教文化等,而對其中蘊含的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卻不夠重視。《西遊記》中所蘊含的儒家文化內涵,以泓楊古典名著之文化底蘊和道德傳統。
一:仁愛思想 “仁愛”思想是儒家文化的基本內容,也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協調人際關係的基本規範和道德準則,也是儒家倡導的最高的價值追求。
在《論語》中“仁”字的出現有數百次之多,孔子在學生的提問中不斷闡述仁的內涵,其回答也因人而異,所以使得仁的內涵十分豐富,論語“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義”。“仁愛”思想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學的影響非常深遠。
《西遊記》中體現得非常明顯。在第七十八回“比丘憐子遣陰神 金殿識魔談道德”中,唐僧師徒一行4人來到比丘國,意外發現比丘國王為治病竟然要用一千個嬰兒作為藥引子,這讓唐僧止不住傷心揮淚痛斥那國王:“昏君,為你貪歡愛美,弄出病來,怎麼屈傷這許多小兒性命。苦哉苦哉,痛殺我也。”行者為解師父傷心說道:“師父,明日等老孫同你進朝,看國丈的好歹。如若是人,只恐他走了傍門,不知正道,徒以採藥為真,待老孫將先天之要旨,化他皈正。若是妖邪,我把他拿住,與這國王看看,叫他節慾養身,斷不叫他傷害了那些孩童性命。”最終降伏妖魔,挽救了這一千個嬰兒的性命,而且治癒了國王的病使其認識到自己的過錯。這只是其中一例,還有像第四十七回“聖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師徒4人借宿陳家莊,因此得知“河神”再次欺壓百姓的事,於是悟空、八戒變作借宿人家的兩個小孩貢獻到廟上去,解除了陳家人失子的痛楚,而且在下一回裡打敗妖怪永遠地清除了陳家莊的禍患,換來太平的日子 唐僧師徒4人的取經之路不僅是向佛之路,更是行善之路。他們懷著一顆仁愛之心一路上行俠仗義、打抱不平,以“仁道”作為為人處事的標準。
孟子“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唐僧、悟空皆因對小兒起了惻隱之心而行仁愛之舉,因是非之心的澄明而懲罰制止妖精的惡行,挽救了處在悲劇邊緣的親情,維護了人間的正道,孔子曰“君子不可小知可大愛”,孫悟空等人的行為舉止就體現了人間大愛這一美德,體現出作為儒家的終極關懷的社會倫理,也是儒家以至善為目的的正義觀的追求,實現了人性的自我完善。
二:忠孝思想 在華人的傳統觀念中,個人的價值不是他本身所具有的價值,而是個體所負擔的角色對於他人、階級或民族、國家的意義。華人,首先是國家的、民族的,然後才是家庭的、自己的。華人思考自我的時候,往往著眼於自我的角色功能,考察人對民族、國家和家庭的意義和責任。在這一觀念的影響下,忠孝就成為古人必須遵守的道德準則。
《西遊記》中唐僧和孫悟空的身上充分表現出忠孝思想對兩人的影響。以唐僧為例他的“忠”主要是表現在對大唐王朝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忠心,他跋山涉水、歷經十數個寒暑冬夏和九九八十一難,就是要為大唐求取真經,完成唐王給與他的使命。在孫悟空身上這種忠孝思想表現得更加突出,他本是一個無拘無束的齊天大聖,在花果山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只因大鬧天宮得罪了玉帝而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雖然他性格中有任性妄為的一面,但是卻極重情義。對兩位師父他都是極其尊敬,因為炫耀本領他被第一任師父菩提子逐出師門,臨別時痛心不已又不能忤逆師父的意旨,只得含淚離開,師父所起的名姓也一直伴隨著他,這都是他對師父的尊重、愛戴、忠誠和感恩。在第二個師父唐僧這裡,孫悟空其實更像是個保鏢,甚至有些時候在佛理和人生參悟上他還是唐僧的導師,即便唐僧不能傳授他什麼,悟空對這個有些懦弱、膽小的師父卻始終忠心耿耿絕無半點懈怠,盡心盡力地保護他的生命安全,儘管幾次三番受到唐僧的冤枉和驅逐,也絕無半點怨恨,始終真心實意地為唐僧著想。
孫悟空的忠孝表現是他最大的人格魅力,是他對自己的約束,是他為自己戴上的精神上的緊箍咒,是孫悟空對過去放蕩不羈的生活的告別。儒家的倫理道德的魅力就在於使人意識到在諸多人際關係中所應承擔的使命和責任,實現在家庭、國家、民族中的自我價值。孫悟空躍出五行山的一刻就已將自己的一切獻給了唐僧,西天取經在這意義上說更是悟空的報恩之路,在二人的師徒關係中,用自己的本領忠心地幫助唐僧取得真經同時實現自己的價值,最終獲得了自身的人格完善。孫悟空對師父的忠心也成為《西遊記》中最感動人心的地方。
三:悔過思想 儒家思想非常重視人的心靈淨化,為此提出了悔過、自省、知恥等言論,使人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不信乎,傳不習乎?”不斷改正自己的錯誤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但是儒家學說並不鄙視犯錯的人,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儒家相信人性是善的,所以認為每個人都有趨善抑惡的能力,並且敬仰那些敢於正視和改正過錯的人,正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懂得反思自己,察覺自己的錯誤,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修養,用君子之德約束自身的言行舉止,做到不傷害他人。
《西遊記》中最典型的悔過應該是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這3人,他們因為各自的罪過虛心地放下身段,真心誠意地遵循觀音的指點拜唐僧為師、保其西天取經,誠心向善的仁愛之舉救贖當年的罪惡,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考驗徹底戰勝了人性的醜惡,使善成為心靈的主宰,實現了“內聖外王”的人格追求。只需看真經求得時如來對悟空所說的一番話:“孫悟空,汝因大鬧天宮,吾以甚深法力,壓在五行山下,幸天災滿足,歸於釋放,且喜汝隱惡揚善,在途中煉魔降怪有功,全始全終,加升天職,正果汝為鬥戰勝佛。”我們暫且撇開孫悟空是封建禮教制度的叛逆和反抗的意義,其實五行山也可以看做是孫悟空對自己曾經的胡作非為所產生的懊悔愧疚心理,500年是一個淨化心靈的過程,因為無法徹底清除心魔所以才需要八十一難的打磨,使他在苦難中不斷提升道德修養。
孫悟空等人的悔過與救贖的行為與西方文學中的懺悔有異曲同工之妙。西方小說的懺悔意識帶有濃烈的宗教意味,而中國小說中的懺悔意識則是指向人的道德、良知和責任。孫悟空前後改變就是對良知和責任的體認,使他祛除了自身的野性,讓人性和神性的光輝自心底顯現出來。
仁愛、忠孝、悔過、自省等思想都是儒家文化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遺產,這些思想不僅是古代文人士子、平民百姓的行為和道德準則,更應該成為當代人的道德規範和訴求。現代中國自五四以來對傳統文化一直重視不夠,在歐風美雨的疾速侵襲下華人失去了自己的信仰和文化底蘊,禮義廉恥、忠孝誠信全都被擱置一邊,面對如此道德淪喪的現實我們應該回歸本民族的文化和道德傳統,尋找解決問題的關鍵!
《論語》是經典中的經典,《西遊記》是名著中的名著。“子曰西遊” 就是把《論語》和《西遊記》對照起來解讀。前者主要講道理,後者主要講故事。道理中有故事,故事中有道理。
西遊記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一直以詭譎奇幻的故事情節、形象各異又個性鮮明的神仙妖魔進入人們的視野,對它的研究多集中於小說的神魔色彩、佛教文化等,而對其中蘊含的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卻不夠重視。《西遊記》中所蘊含的儒家文化內涵,以泓楊古典名著之文化底蘊和道德傳統。
一:仁愛思想 “仁愛”思想是儒家文化的基本內容,也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協調人際關係的基本規範和道德準則,也是儒家倡導的最高的價值追求。
在《論語》中“仁”字的出現有數百次之多,孔子在學生的提問中不斷闡述仁的內涵,其回答也因人而異,所以使得仁的內涵十分豐富,論語“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義”。“仁愛”思想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學的影響非常深遠。
《西遊記》中體現得非常明顯。在第七十八回“比丘憐子遣陰神 金殿識魔談道德”中,唐僧師徒一行4人來到比丘國,意外發現比丘國王為治病竟然要用一千個嬰兒作為藥引子,這讓唐僧止不住傷心揮淚痛斥那國王:“昏君,為你貪歡愛美,弄出病來,怎麼屈傷這許多小兒性命。苦哉苦哉,痛殺我也。”行者為解師父傷心說道:“師父,明日等老孫同你進朝,看國丈的好歹。如若是人,只恐他走了傍門,不知正道,徒以採藥為真,待老孫將先天之要旨,化他皈正。若是妖邪,我把他拿住,與這國王看看,叫他節慾養身,斷不叫他傷害了那些孩童性命。”最終降伏妖魔,挽救了這一千個嬰兒的性命,而且治癒了國王的病使其認識到自己的過錯。這只是其中一例,還有像第四十七回“聖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師徒4人借宿陳家莊,因此得知“河神”再次欺壓百姓的事,於是悟空、八戒變作借宿人家的兩個小孩貢獻到廟上去,解除了陳家人失子的痛楚,而且在下一回裡打敗妖怪永遠地清除了陳家莊的禍患,換來太平的日子 唐僧師徒4人的取經之路不僅是向佛之路,更是行善之路。他們懷著一顆仁愛之心一路上行俠仗義、打抱不平,以“仁道”作為為人處事的標準。
孟子“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唐僧、悟空皆因對小兒起了惻隱之心而行仁愛之舉,因是非之心的澄明而懲罰制止妖精的惡行,挽救了處在悲劇邊緣的親情,維護了人間的正道,孔子曰“君子不可小知可大愛”,孫悟空等人的行為舉止就體現了人間大愛這一美德,體現出作為儒家的終極關懷的社會倫理,也是儒家以至善為目的的正義觀的追求,實現了人性的自我完善。
二:忠孝思想 在華人的傳統觀念中,個人的價值不是他本身所具有的價值,而是個體所負擔的角色對於他人、階級或民族、國家的意義。華人,首先是國家的、民族的,然後才是家庭的、自己的。華人思考自我的時候,往往著眼於自我的角色功能,考察人對民族、國家和家庭的意義和責任。在這一觀念的影響下,忠孝就成為古人必須遵守的道德準則。
《西遊記》中唐僧和孫悟空的身上充分表現出忠孝思想對兩人的影響。以唐僧為例他的“忠”主要是表現在對大唐王朝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忠心,他跋山涉水、歷經十數個寒暑冬夏和九九八十一難,就是要為大唐求取真經,完成唐王給與他的使命。在孫悟空身上這種忠孝思想表現得更加突出,他本是一個無拘無束的齊天大聖,在花果山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只因大鬧天宮得罪了玉帝而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雖然他性格中有任性妄為的一面,但是卻極重情義。對兩位師父他都是極其尊敬,因為炫耀本領他被第一任師父菩提子逐出師門,臨別時痛心不已又不能忤逆師父的意旨,只得含淚離開,師父所起的名姓也一直伴隨著他,這都是他對師父的尊重、愛戴、忠誠和感恩。在第二個師父唐僧這裡,孫悟空其實更像是個保鏢,甚至有些時候在佛理和人生參悟上他還是唐僧的導師,即便唐僧不能傳授他什麼,悟空對這個有些懦弱、膽小的師父卻始終忠心耿耿絕無半點懈怠,盡心盡力地保護他的生命安全,儘管幾次三番受到唐僧的冤枉和驅逐,也絕無半點怨恨,始終真心實意地為唐僧著想。
孫悟空的忠孝表現是他最大的人格魅力,是他對自己的約束,是他為自己戴上的精神上的緊箍咒,是孫悟空對過去放蕩不羈的生活的告別。儒家的倫理道德的魅力就在於使人意識到在諸多人際關係中所應承擔的使命和責任,實現在家庭、國家、民族中的自我價值。孫悟空躍出五行山的一刻就已將自己的一切獻給了唐僧,西天取經在這意義上說更是悟空的報恩之路,在二人的師徒關係中,用自己的本領忠心地幫助唐僧取得真經同時實現自己的價值,最終獲得了自身的人格完善。孫悟空對師父的忠心也成為《西遊記》中最感動人心的地方。
三:悔過思想 儒家思想非常重視人的心靈淨化,為此提出了悔過、自省、知恥等言論,使人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不信乎,傳不習乎?”不斷改正自己的錯誤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但是儒家學說並不鄙視犯錯的人,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儒家相信人性是善的,所以認為每個人都有趨善抑惡的能力,並且敬仰那些敢於正視和改正過錯的人,正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懂得反思自己,察覺自己的錯誤,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修養,用君子之德約束自身的言行舉止,做到不傷害他人。
《西遊記》中最典型的悔過應該是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這3人,他們因為各自的罪過虛心地放下身段,真心誠意地遵循觀音的指點拜唐僧為師、保其西天取經,誠心向善的仁愛之舉救贖當年的罪惡,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考驗徹底戰勝了人性的醜惡,使善成為心靈的主宰,實現了“內聖外王”的人格追求。只需看真經求得時如來對悟空所說的一番話:“孫悟空,汝因大鬧天宮,吾以甚深法力,壓在五行山下,幸天災滿足,歸於釋放,且喜汝隱惡揚善,在途中煉魔降怪有功,全始全終,加升天職,正果汝為鬥戰勝佛。”我們暫且撇開孫悟空是封建禮教制度的叛逆和反抗的意義,其實五行山也可以看做是孫悟空對自己曾經的胡作非為所產生的懊悔愧疚心理,500年是一個淨化心靈的過程,因為無法徹底清除心魔所以才需要八十一難的打磨,使他在苦難中不斷提升道德修養。
孫悟空等人的悔過與救贖的行為與西方文學中的懺悔有異曲同工之妙。西方小說的懺悔意識帶有濃烈的宗教意味,而中國小說中的懺悔意識則是指向人的道德、良知和責任。孫悟空前後改變就是對良知和責任的體認,使他祛除了自身的野性,讓人性和神性的光輝自心底顯現出來。
仁愛、忠孝、悔過、自省等思想都是儒家文化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遺產,這些思想不僅是古代文人士子、平民百姓的行為和道德準則,更應該成為當代人的道德規範和訴求。現代中國自五四以來對傳統文化一直重視不夠,在歐風美雨的疾速侵襲下華人失去了自己的信仰和文化底蘊,禮義廉恥、忠孝誠信全都被擱置一邊,面對如此道德淪喪的現實我們應該回歸本民族的文化和道德傳統,尋找解決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