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神崇拜主要來源於遠古。在原始人眼裡,強大的自然物如日月星辰、山川木石、鳥獸蟲魚等;神秘的自然力如風雨雷電、霓虹雲霧等;都具有至高無上的靈性,往往能主宰人的命運,改變人們的生活。因此,在人不能征服和認識它們的時候,就只好把它們當作有生命力的神靈加以頂禮膜拜。這種原始的宗教信仰與活動,就叫做自然崇拜。在潮汕人的崇拜物件中,其中不少是自然崇拜的遺留陳跡。 在古代,對太陽的崇拜是非常普遍的宗教現象。太陽普照大地,給人們以光明,使萬物得以生長。一旦沒有太陽,天昏地黑,世界一片黑暗。因此,在原始人眼中,太陽具有一種無比神秘的威力,因此對之無比敬畏。潮汕人至今仍然把太陽當作崇拜物件,而且把每年的3月19日作為太陽公聖誕。這一天,家家戶盧要用麵條以及紅糖祭祀。 月神也是自然崇拜的物件。祭祀月神最隆重的儀式是中秋。在八月中秋到來之前,家家戶戶的家庭主婦都忙著用糯米粉末、糖製作月糕,或用花生米、糖、麥芽糖等製成桃形的“地豆桃”或四方形的“地豆方”。這天晚上,玉兔初升,人們便在庭院中擺放供桌,農村人還會到田裡取來兩根甘蔗,在供桌上搭成一個拱門。祭月一般由家庭主婦主祭,男人不祭月。因為男人屬陽,月屬陰,陽不祭陰,怕產生衝撞。婦女們祭月,先焚香祈告,並拿兩片由竹頭或木頭製成的杯茭,摔到地上。如果兩片都成反面,便是“笑杯”;如果兩面都成正面,則是“穩杯”,都不吉;如果一正一反,則為“聖盃”,是吉兆,預示著祈告內容可以實現。小孩們總是喜歡將書包、嶄新的課本及作業本、鉛筆放在供桌上,以祈求讀書聰明。 星辰,在潮汕人看來,一顆星星便代表地球上的一個人。人死了,則代表著這個人的這顆星星也隨著殞落。因此,每當人們看到流星墜落,總會說:“又有人死了。” 風雨雷電諸神的崇拜,在原始人的頭腦中,人們對風雨雷電等等自然現象感到不可理解,認為冥冥中必有神祗主宰著這一切。特別是雷電,當燁燁閃電劃破長空、隆隆雷聲震撼大地之際,即使現在的人也不由膽顫心驚,更何況是古人。當人們看到:隨著霹靂一聲巨響,即使是參天的古樹也被劈成兩半,即使是堅固的屋宇也要坍倒,即使是蔥鬱森林也會燃起熊熊大火……所以,人們對雷電的“神力”感到不可測量。現在的潮汕人,仍然把雷電看成一個神秘的神祗,並尊稱為雷公。人們認為,雷公專司人間善惡,如果作惡多端者,必遭雷公懲罰。 土地崇拜來源於遠古時代,土地生長五穀,萬民賴以生存。因此,人們對土地感恩戴德,“凡土之所在,人皆賴之,故祭之也。”(蔡邕《獨斷》)在過去,土地神稱為社神。社者,五土之總神。祭土地之俗,潮汕人一直沿襲。據《澄海縣誌》嘉慶本載:在社日,縣官率所屬官吏具備鼓樂到東門城郊,迎接土牛。到立春日,縣官鞭碎土牛,名叫“鞭春”。人民爭拾土牛碎片回來放在床上,說是可以壓邪。這裡所載的,是人們在社日裡的一些活動。這些活動,表現了人們對土地的崇拜。不過,現在這些方式已經被時代所淘汰。現存的方式有:每年的農曆6月26日,是土地神聖誕。這天,農民家家戶戶必須備辦牲禮祭祀。還有,每個農忙季節裡,農民收割、播種時候,總忘不了帶一些祭品置於田頭,並焚香祈告。在山裡生活的人,他們認為土地神可能就依附在一些古老的樹木上面。因此,對這些樹木往往十分恭敬,有的人用三塊石頭壘成臨時土地廟。於是,這就成了土地神位所在,上山的人不得在土地神位面前撒尿,更不允許男女在那裡野合,以免褻瀆神位,冒犯土地神。 潮汕人在十月十五日還有一次祭祀五穀神的活動,有的農村地區尚有“五穀母”廟宇,神像赤身露體,只用樹葉或獸皮扎於下身。這一天,農民用新收穫的米碾成粉末,然後製成扁擔、籮筐等形狀的餜品,天剛麻麻亮時,挑到田頭祭祀。這種習俗,跟土地崇拜也有密切的淵源關係。 在潮汕地區,一些古老的樹木,特別是一些生長在村頭巷尾的古樹,人們對其敬若神明。因為人們普遍認為,這些古老的樹,要麼是已有了樹的靈魂,要麼是有別的神明依附於其中。因此,較為隆重的是在樹下築廟建宇,並稱為“樹爺宮”。於是,每年祭神祀鬼,也必須到“樹爺宮”裡祭祀一番,甚至要在宮前搭戲臺子,為樹爺演戲。簡單的,則用一塊番薯作為插香的香座,便可祭祀了。這種樹,不準攀折,更不準砍伐。否則的話,會導致整個村遭殃。 關於鳥,在潮汕:鳥類中,喜鵲、燕子和烏鴉三種都帶有一點崇拜色彩。喜鵲又稱“客鳥”,相傳是報喜的鳥。因此,每當人們聽到喜鵲叫聲時,總滿心歡喜。燕子也是吉祥鳥,每年的二三月間,花紅草綠,春燕剪柳,它們往往在這個季節南飛,並且最喜歡把巢築在人家屋簷下,或者廳堂上。在潮汕人眼中,燕子降臨誰家,誰家就被視為家運將旺的徵兆。因此,人們不但不打擾它們,甚至為之提供方便。即使每天必須為它們打掃糞便,也是樂此不疲。至於烏鴉,同其它地區一樣,潮汕人也將它視為不祥之物,即使打獵的人也不敢隨便惹它,怕引來災禍。 值得一提的是,潮汕人盛行的祀蛇風俗。在清代吳震方《嶺南雜記》中,有一則關於潮州人祀蛇的記載:“潮州有蛇神,其像冠冕南面,尊曰遊天大帝。龕中皆石也,欲見之,廟祝致辭而後出,盤旋鼎俎間,或倒懸樑椽上,或以竹竿承之,蜿蜒糾結,不怖人亦不螫人。長三尺許,蒼翠可愛。聞此自梧州而來,長年三老尤敬之。” 在潮州的地方文獻中,可以見到不少關於祀蛇的記載。《潮州府志》卷十五“青龍廟”條載: “廟跨城南大堤,當韓江之衝,神靈素應。常有靈物蜿蜒憑龕次香案間,其色青,是曰青龍。”又說:“潮人睹青龍之來,輒謂之神降,奉益虔。至不敢暖昧質諸祠下。”《海陽縣誌》卷七“風俗”引黃釗《潮州神弦曲·青龍神》:“獸皮冒煙日卓午,蜥蜴上天求作雨。城南大堤擠士女,咒香作雲蒸花礎。青龍蜿蜒誰敢侮,潮人奉神曰若禹。……” 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到,在清代,潮汕人崇拜青蛇,已經是蔚然成風了。 潮汕人崇拜青蛇源於何時,這並沒有確切的記載。不過,從文字資料中知道,從宋明始便已有崇拜蛇的習俗了。 《浙江通志》載:“沈造,字次仲,縉雲人。政和中進士。及.制潮時,有韓山神,須男女以祭,造至即焚其廟,毀像,得巨蛇而殺之,兇祀遂絕。” 順治《潮州府志》又載:“宋,胡穎為廣東經略安撫使。潮州僧寺有大蛇,前後仕潮皆信奉之。前守去州,人以為未曾詣也。已而旱,鹹咎導不敬蛇所致。後守不得已而詣焉。蛇蜿蜒出。守大驚,暴卒。穎至廣州,聞其事,檄潮州,令僧舁蛇至。至則其大如柱而黑色,載以欄檻。穎令之曰:‘爾有神靈,當三日見變怪。過三日,則汝無神矣。’及期,蠢然猶眾蛇。遂殺之,毀其寺並罪僧。” 《寧國府志》載:“陳詮,太平人。任潮州府照磨。府城外有妖出大石下,每年祀以人。詮怒,積薪石旁,火發石裂,震死一巨蟒,妖遂絕。” 沈造任潮州通判是在南宋紹興年間,胡穎任廣東經略使在南宋鹹淳年間,陳詮任潮州照磨在明正統年間,由此可知,宋明時代,潮汕人已是相當崇拜蛇神了。 現在的潮汕已經沒有如此大規模的祀蛇活動。不過,在較為荒僻地方,特別是靠山的一些農村,對蛇還是十分敬畏的。大多潮汕人對蜥蜴、壁虎尤極盡愛護,認為蜥蜴是觀音孃的寵物,而壁虎是灶王爺的信使,因此不能打它們。
自然神崇拜主要來源於遠古。在原始人眼裡,強大的自然物如日月星辰、山川木石、鳥獸蟲魚等;神秘的自然力如風雨雷電、霓虹雲霧等;都具有至高無上的靈性,往往能主宰人的命運,改變人們的生活。因此,在人不能征服和認識它們的時候,就只好把它們當作有生命力的神靈加以頂禮膜拜。這種原始的宗教信仰與活動,就叫做自然崇拜。在潮汕人的崇拜物件中,其中不少是自然崇拜的遺留陳跡。 在古代,對太陽的崇拜是非常普遍的宗教現象。太陽普照大地,給人們以光明,使萬物得以生長。一旦沒有太陽,天昏地黑,世界一片黑暗。因此,在原始人眼中,太陽具有一種無比神秘的威力,因此對之無比敬畏。潮汕人至今仍然把太陽當作崇拜物件,而且把每年的3月19日作為太陽公聖誕。這一天,家家戶盧要用麵條以及紅糖祭祀。 月神也是自然崇拜的物件。祭祀月神最隆重的儀式是中秋。在八月中秋到來之前,家家戶戶的家庭主婦都忙著用糯米粉末、糖製作月糕,或用花生米、糖、麥芽糖等製成桃形的“地豆桃”或四方形的“地豆方”。這天晚上,玉兔初升,人們便在庭院中擺放供桌,農村人還會到田裡取來兩根甘蔗,在供桌上搭成一個拱門。祭月一般由家庭主婦主祭,男人不祭月。因為男人屬陽,月屬陰,陽不祭陰,怕產生衝撞。婦女們祭月,先焚香祈告,並拿兩片由竹頭或木頭製成的杯茭,摔到地上。如果兩片都成反面,便是“笑杯”;如果兩面都成正面,則是“穩杯”,都不吉;如果一正一反,則為“聖盃”,是吉兆,預示著祈告內容可以實現。小孩們總是喜歡將書包、嶄新的課本及作業本、鉛筆放在供桌上,以祈求讀書聰明。 星辰,在潮汕人看來,一顆星星便代表地球上的一個人。人死了,則代表著這個人的這顆星星也隨著殞落。因此,每當人們看到流星墜落,總會說:“又有人死了。” 風雨雷電諸神的崇拜,在原始人的頭腦中,人們對風雨雷電等等自然現象感到不可理解,認為冥冥中必有神祗主宰著這一切。特別是雷電,當燁燁閃電劃破長空、隆隆雷聲震撼大地之際,即使現在的人也不由膽顫心驚,更何況是古人。當人們看到:隨著霹靂一聲巨響,即使是參天的古樹也被劈成兩半,即使是堅固的屋宇也要坍倒,即使是蔥鬱森林也會燃起熊熊大火……所以,人們對雷電的“神力”感到不可測量。現在的潮汕人,仍然把雷電看成一個神秘的神祗,並尊稱為雷公。人們認為,雷公專司人間善惡,如果作惡多端者,必遭雷公懲罰。 土地崇拜來源於遠古時代,土地生長五穀,萬民賴以生存。因此,人們對土地感恩戴德,“凡土之所在,人皆賴之,故祭之也。”(蔡邕《獨斷》)在過去,土地神稱為社神。社者,五土之總神。祭土地之俗,潮汕人一直沿襲。據《澄海縣誌》嘉慶本載:在社日,縣官率所屬官吏具備鼓樂到東門城郊,迎接土牛。到立春日,縣官鞭碎土牛,名叫“鞭春”。人民爭拾土牛碎片回來放在床上,說是可以壓邪。這裡所載的,是人們在社日裡的一些活動。這些活動,表現了人們對土地的崇拜。不過,現在這些方式已經被時代所淘汰。現存的方式有:每年的農曆6月26日,是土地神聖誕。這天,農民家家戶戶必須備辦牲禮祭祀。還有,每個農忙季節裡,農民收割、播種時候,總忘不了帶一些祭品置於田頭,並焚香祈告。在山裡生活的人,他們認為土地神可能就依附在一些古老的樹木上面。因此,對這些樹木往往十分恭敬,有的人用三塊石頭壘成臨時土地廟。於是,這就成了土地神位所在,上山的人不得在土地神位面前撒尿,更不允許男女在那裡野合,以免褻瀆神位,冒犯土地神。 潮汕人在十月十五日還有一次祭祀五穀神的活動,有的農村地區尚有“五穀母”廟宇,神像赤身露體,只用樹葉或獸皮扎於下身。這一天,農民用新收穫的米碾成粉末,然後製成扁擔、籮筐等形狀的餜品,天剛麻麻亮時,挑到田頭祭祀。這種習俗,跟土地崇拜也有密切的淵源關係。 在潮汕地區,一些古老的樹木,特別是一些生長在村頭巷尾的古樹,人們對其敬若神明。因為人們普遍認為,這些古老的樹,要麼是已有了樹的靈魂,要麼是有別的神明依附於其中。因此,較為隆重的是在樹下築廟建宇,並稱為“樹爺宮”。於是,每年祭神祀鬼,也必須到“樹爺宮”裡祭祀一番,甚至要在宮前搭戲臺子,為樹爺演戲。簡單的,則用一塊番薯作為插香的香座,便可祭祀了。這種樹,不準攀折,更不準砍伐。否則的話,會導致整個村遭殃。 關於鳥,在潮汕:鳥類中,喜鵲、燕子和烏鴉三種都帶有一點崇拜色彩。喜鵲又稱“客鳥”,相傳是報喜的鳥。因此,每當人們聽到喜鵲叫聲時,總滿心歡喜。燕子也是吉祥鳥,每年的二三月間,花紅草綠,春燕剪柳,它們往往在這個季節南飛,並且最喜歡把巢築在人家屋簷下,或者廳堂上。在潮汕人眼中,燕子降臨誰家,誰家就被視為家運將旺的徵兆。因此,人們不但不打擾它們,甚至為之提供方便。即使每天必須為它們打掃糞便,也是樂此不疲。至於烏鴉,同其它地區一樣,潮汕人也將它視為不祥之物,即使打獵的人也不敢隨便惹它,怕引來災禍。 值得一提的是,潮汕人盛行的祀蛇風俗。在清代吳震方《嶺南雜記》中,有一則關於潮州人祀蛇的記載:“潮州有蛇神,其像冠冕南面,尊曰遊天大帝。龕中皆石也,欲見之,廟祝致辭而後出,盤旋鼎俎間,或倒懸樑椽上,或以竹竿承之,蜿蜒糾結,不怖人亦不螫人。長三尺許,蒼翠可愛。聞此自梧州而來,長年三老尤敬之。” 在潮州的地方文獻中,可以見到不少關於祀蛇的記載。《潮州府志》卷十五“青龍廟”條載: “廟跨城南大堤,當韓江之衝,神靈素應。常有靈物蜿蜒憑龕次香案間,其色青,是曰青龍。”又說:“潮人睹青龍之來,輒謂之神降,奉益虔。至不敢暖昧質諸祠下。”《海陽縣誌》卷七“風俗”引黃釗《潮州神弦曲·青龍神》:“獸皮冒煙日卓午,蜥蜴上天求作雨。城南大堤擠士女,咒香作雲蒸花礎。青龍蜿蜒誰敢侮,潮人奉神曰若禹。……” 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到,在清代,潮汕人崇拜青蛇,已經是蔚然成風了。 潮汕人崇拜青蛇源於何時,這並沒有確切的記載。不過,從文字資料中知道,從宋明始便已有崇拜蛇的習俗了。 《浙江通志》載:“沈造,字次仲,縉雲人。政和中進士。及.制潮時,有韓山神,須男女以祭,造至即焚其廟,毀像,得巨蛇而殺之,兇祀遂絕。” 順治《潮州府志》又載:“宋,胡穎為廣東經略安撫使。潮州僧寺有大蛇,前後仕潮皆信奉之。前守去州,人以為未曾詣也。已而旱,鹹咎導不敬蛇所致。後守不得已而詣焉。蛇蜿蜒出。守大驚,暴卒。穎至廣州,聞其事,檄潮州,令僧舁蛇至。至則其大如柱而黑色,載以欄檻。穎令之曰:‘爾有神靈,當三日見變怪。過三日,則汝無神矣。’及期,蠢然猶眾蛇。遂殺之,毀其寺並罪僧。” 《寧國府志》載:“陳詮,太平人。任潮州府照磨。府城外有妖出大石下,每年祀以人。詮怒,積薪石旁,火發石裂,震死一巨蟒,妖遂絕。” 沈造任潮州通判是在南宋紹興年間,胡穎任廣東經略使在南宋鹹淳年間,陳詮任潮州照磨在明正統年間,由此可知,宋明時代,潮汕人已是相當崇拜蛇神了。 現在的潮汕已經沒有如此大規模的祀蛇活動。不過,在較為荒僻地方,特別是靠山的一些農村,對蛇還是十分敬畏的。大多潮汕人對蜥蜴、壁虎尤極盡愛護,認為蜥蜴是觀音孃的寵物,而壁虎是灶王爺的信使,因此不能打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