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Switch發售之後,一直不遺餘力吸引獨立遊戲進駐Switch,目前任天堂Switch的遊戲陣容已經超過1000多款。而且任天堂還一直表示將加大和獨立遊戲開發者的合作,讓更多獨立遊戲登陸Switch。而另外一邊是無論是新作還是冷飯,獨立遊戲一經登陸Switch,基本上都獲得了十分好的銷量,賺錢又賺人氣。於是有很多玩家都給switch冠予4399遊戲機的稱號。雖然說遊戲多是好事,不管是大作還是獨立遊戲,數量多了,玩家的選擇就多。但是問題就在任天堂Switch平臺上的遊戲總是比PC、PS4/Xbox One 等其他平臺的遊戲要貴很多。
任天堂Switch發售之後,一直不遺餘力吸引獨立遊戲進駐Switch,目前任天堂Switch的遊戲陣容已經超過1000多款。而且任天堂還一直表示將加大和獨立遊戲開發者的合作,讓更多獨立遊戲登陸Switch。而另外一邊是無論是新作還是冷飯,獨立遊戲一經登陸Switch,基本上都獲得了十分好的銷量,賺錢又賺人氣。於是有很多玩家都給switch冠予4399遊戲機的稱號。雖然說遊戲多是好事,不管是大作還是獨立遊戲,數量多了,玩家的選擇就多。但是問題就在任天堂Switch平臺上的遊戲總是比PC、PS4/Xbox One 等其他平臺的遊戲要貴很多。
在國內有很多玩家表示,由於switch不存在國服,因此跟steam低價區比較起來,遊戲就貴很多,所以不要拿steam國區的價格跟switch比,那麼如果switch遊戲跟steam美服比,是不是就一樣呢?其實明顯的在美服,switch遊戲價格也是比其他平臺的遊戲要貴。在Reddit上,網友將這種現象稱之為「Switch 稅」(Switch Tax)來嘲諷switch遊戲定價比其他平臺高。最近國外一個名為 Switcher 的部落格,對其整理的 Switch 遊戲庫進行分析,得到了一些結論。
Switcher 部落格所構建的 Switch 遊戲庫大概收納了 1042 款 Switch 遊戲,其中同時登陸在 Steam 平臺上的共有 471 款遊戲,當然,收錄的 Switch eShop 和 Steam 平臺上的遊戲售價均以美區為準,Switcher 簡單地算了一下:
如果你在 eShop 上購買這 471 款遊戲,需要花費 7293.18 美元(約合人民幣 49711.7 元)。
如果你在 Steam 上購買這 471 款遊戲,則只需要花費 6550.03 美元(約合人民幣 44646.3 元)。
因此,Switcher 得到一個結論:認為 Switch 的數字版遊戲的平均售價僅比 Steam 上的貴大約 10% 左右。
Switcher 統計的資料顯示,有 55.8%(263 款) Switch 遊戲與 Steam 上的售價保持一致,而 8.9%(42 款)Switch 遊戲比 Steam 還便宜。也就是說有35.3% (166 款)的 Switch 遊戲比 Steam 平臺貴。
而這裡也有不少價格差異相當大的個例,比如說《收穫日 2》在 Switch eShop 上的售價為 50 美元(約合人民幣 341 元),而在 Steam 上僅為 10 美元(約合人民幣 68.2 元);《毀滅戰士 DOOM 4》在 Switch eShop 上的售價為 60 美元(約合人民幣 409.2 元)。而在 Steam 上僅為 20 美元(約合人民幣 136.4 元)…
當然不止是美區 Steam,平均遊戲售價更親民的國區 Steam 與美區 eShop 在同一款遊戲上的價格差異也非常顯著,比如最近熱門的《死亡細胞》在 Steam 上售價僅為人民幣 80 元,而在 eshop 裡,它的價格是 24.99 美元(約合人民幣 170 元),足足翻了一倍還不止。
Switcher 認為造成 Switch/Steam 定價差異的部分原因可能在於遊戲登陸平臺的相對時長不同。
實際上,包括《毀滅戰士 DOOM 4》、《上古卷軸 5:天際》等不少 Steam 遊戲,在剛釋出的時候,其售價並不像現在這麼便宜。
例如,《毀滅戰士 DOOM 4》現在的售價是 20 美元(約合人民幣 136 元),但在 2016 年剛釋出的時候,它售價是 60 美元(約合人民幣 409.2 元),而這一定價也與目前 Switch 版《毀滅戰士 DOOM 4》的價格保持一致。
為了支撐這一觀點,Switcher 拿出了他們的資料作為補充:
在這 471 款同時登陸 Switch eShop 和 Steam 平臺的遊戲當中,有 10.8%(51 款)的遊戲是同一天登陸 Switch eShop 和 Steam 的,但這裡面只有一款名為《Glaive: Brick Breaker》的遊戲在 Siwtch eShop 上賣得比 Steam 貴。
這或許表面,Switch 上數字遊戲的售價可能會跟 Steam 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下降 。
對大部分網友來說,他們更願意相信「Switch 稅」的罪歸禍首是源於任天堂的平等策略,在這個策略下,任天堂所有遊戲的數字版售價必須與實體卡帶版(如果有)一致。
早在 2013 年,時任任天堂社長的巖田聰就曾解釋過,為什麼任天堂銷售的數字遊戲並不比它們在同款實體卡帶遊戲便宜的原因。
我們認為,既然內容是一樣的,無論是實體卡帶還是數字版遊戲,我們應該以相同價格來制定。這種平等的定價策略,可以確保數字遊戲相較於實體卡帶不會出現貶值的情況。
在這樣的定價策略下,Switch 高製造成本的實體卡帶也拉高了數字版遊戲的售價。
實際上,早在去年 3 月份任天堂 Switch 剛發售那會,外媒 Eurogamer 就已經發現了「Switch 稅」的現象,當時他們聯絡到幾家 Switch 第三方遊戲開發商,找到箇中的原因:
Switch 卡帶的製造成本要比競爭對手的藍光光碟更高。
據瞭解,Switch 卡帶的容量大小不一,有 1GB、2GB、4GB、16GB,最大的可達 32GB。而卡帶的容量越大,其製造成本就會越高。而幾乎與所有商品一樣,Switch 卡帶的成本也與生產的數量有關,生產的訂單越少,其單一成本就變得越高。
而這些額外的製造成本,最終就會間接傳遞給購買數字版遊戲的 Switch 玩家。
這一觀點在 Switcher 的資料中也得以體現。資料顯示,具有實體卡帶版的 Switch 遊戲平均售價比其在 Steam 平臺上的要貴 17.8% 左右。而僅有數字版(沒有實體卡帶版本)的 Switch 遊戲平均售價只比 Steam 平臺上的貴 7.2% 左右。
這樣的情況正好也解釋了,為什麼在過去一段時間裡,任天堂 Switch 會成為部分遊戲開發商熱衷的「淘金平臺」。
說到底,無論是遊戲登陸平臺的時長不同、任天堂的平等售價策略,還是高昂的實體卡帶製造成本,這些原因多多少少都影響著 Switch 遊戲的售價。
當然其實某種意義上來說,不同平臺的遊戲價格本來就不能簡單對比,畢竟switch有著它的獨特便攜性,你在其他平臺可以買到便宜價格的遊戲,但是你無法跟switch一樣在外出的時候玩。不過目前switch才釋出了不到一年,目前有一些已經發售的遊戲也是常年有著優惠折扣,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有部分遊戲隨著銷量下降,遊戲的價格也會相應的慢慢下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