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富貴小叮噹

    一.一側一正,兩次描寫顯示大器氣質

    側面描寫:當中國曆史上第一個“漢奸”曹無傷預約封賞,向項羽密告劉邦有野心時,項羽立刻決定“擊破沛公軍”。范增則火上澆油:“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范增的話從側面描寫了劉邦非凡的大器氣質。“貪於財貨,好美姬”是劉邦的缺點,但“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前後對比,可知劉邦此時剋制了慾望,已經以大局為重,胸懷變得博大,目標趨於宏遠。而這種抑天性以圖大事的氣質正是所有建立大事業的人所應具備的。“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雖然是范增以五行讖緯之說激項羽下決心,但也從側面暗示了劉邦的聲威對范增造成的心理震懾,表現著劉邦超乎尋常的領袖風度。鴻門宴結束,范增感嘆:“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則是對劉邦大器氣質的完全肯定。

    正面描寫:山雨欲來,形勢危急,劉邦聽到項羽決定後“大驚”,對張良兩次發問:“為之奈何?”、“且為之奈何?”不要僅僅以為這是劉邦在危機面前的無奈之舉,也不要以為這是劉邦無能的表現,其實這正是劉邦最厲害的地方。發現錯誤立刻就改、遇到問題立刻討教是他一貫的作風。任何人都不可能是萬事通,犯錯誤是正常的,走歪路是經常的。但若能知錯就改、善納人言,就可以因禍為福,轉敗為功。《漢書》上說:“高祖不修文學,而性明達,好謀能聽,自監門戍卒,見之如舊。”知己不足,謙虛求教,善納下言,從諫如流,決非一般領袖人物所能為,而劉邦卻非常自然地做到了,這正是大器氣質的外在表現。

    二.一己一人,兩次陳情顯示無上謀略

    劉邦陳情:“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表明二人是一個戰壕裡的戰友,既恭維對方功勳,也表白自家苦勞。“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表明自己沒有什麼本事,破秦純屬僥倖,暗示對方不要太拿自己當事,以使對方放鬆警惕。“得復見將軍於此”,表明自己一向牽掛著對方,這是用“深厚”友情打動人心,使之轉怒為喜,轉恨為親。“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卻”,把對方生氣的責任推給“小人”,一方面表明雙方原本並無嫌隙,一方面暗示出自己並未因此不滿,一方面暗中詢問告密者是誰。一石三鳥,可怖可畏。雙方本來是平等關係,劉邦卻一口一個“臣”字,一口一個“將軍”,貶低自己,抬高對方,讓對方在讚美中不由自主地飄飄然起來。於是,一個英勇無敵的戰神,被徹底解除了思想武裝。

    樊噲陳情:“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簡明扼要地暗示了殺害劉邦會造成的結局。“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申述了劉邦不僅不應被殺,反而應受褒獎的理由;把劉邦的作為與應得的待遇相對比,表明劉邦確實是一個“大大的好人”。“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竊為大王不取也”,既批評了項羽,又暗中把項羽與秦始皇相提並論,捧到了無與倫比的地位,讓項羽聽著十分受用。這話與劉邦的陳情完全一致,說明他們事先對情況做了具體細緻的分析,並做了非常詳盡的安排。

    先之以讚美對方,後之以自我貶抑,解除對方的思想武裝;知己知彼,謀定後動,把前前後後的一切行動細節都謀劃得具體而有條理,如此謀略,天下何人能敵?

    三.一外一內,兩次用人顯示籠絡手段

    外用項伯:當得知親善大使項伯送上了門來時,劉邦立刻就明白了化解危機的關鍵。“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剛認識就約為兒女親家,在封建社會極端重視姻親血族關係的時代,這是套交情的最有效的方法,於是項伯成了“自己人”。“秋毫不敢有所近……而待將軍”,表白自己沒有非分之想。“所以……非常也”,為自己“拒關,毋內諸侯”尋找託辭。“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豈敢反”、“不敢倍德”二語,毫無保留地否定了自己與項羽從前的平等關係,暗示自己承認了現實的君臣地位,使項伯自然而然地站到了自己一邊。自稱由“吾”到“臣”,對項伯稱“伯”,對項羽稱“將軍”,態度何其恭順,語氣何其柔婉,所顯示的姿態又何其可憐,一副受了委屈的樣子。在這樣的攻勢面前,庸劣如項伯,焉能不入其彀中?

    內用張良:劉邦是個最愛罵人的皇帝,上到丞相蕭何,下至一般士兵,常常被其辱罵,然而對能夠“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張良,從無一語相侵,從無一計不聽,恭敬得無以復加。張良因此也以知音相許,忠心耿耿,竭誠盡智。事情危機時,明確向張良認錯,虛心求教。赴鴻門宴時,獨帶張良入帳,隨時聽其指派;鴻門宴後,獨留張良謝罪。前前後後,對張良,前稱“君”,後稱“公”,尊敬始終如一。對張良之計,百分之百地創造性地實施,使之心曠神怡,自發地“士為知己者死”。

    四.一前一後,兩次行動顯示縝密思慮

    赴會之前:項伯是“夜馳之沛公軍”的,劉邦是“旦日”就到鴻門謝罪的。時間之短可想而知,但劉邦的謀劃卻幾乎天衣無縫。如何謀劃,在文中是省略了的。但劉邦思慮之縝密,我們仍然可以得其大概:①以張良為伴當,可使危險係數減到最小。一是因為張良足智多謀,善於隨機應變,只有他堪與范增鬥智;二是因為張良對項伯有救命之恩,一旦危急可借用項伯之力。②以樊噲闖帳保駕,可轉移項氏集團人員的注意力,以便劉邦趁機脫逃。一是劉邦對項羽的喜好十分了解,知道他特別喜歡樊噲這樣的粗豪武夫,由樊噲闖帳明責實贊,不會激起項羽的怒氣;二是樊噲孔武有力,危機之時可起一定的保護作用;三是樊噲與劉邦乃連襟之親,能在最危難時出死力相助。③謝罪之辭事先設定,可以解除項羽的思想武裝,前文已論,茲不贅述。④預伏後路。從“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一句可知,雖然時間短暫,劉邦仍然十分準確地調查了鴻門至霸上的地理形勢,對有無小路,小路多長,從小路回來需要多長時間,都瞭如指掌。

    赴會之後:劉邦身在宴席之上,如坐針氈,終於找到機會“起如廁”。其後的行為無一不顯示著他思慮之縝密。①“因招樊噲出”,引出樊噲刀俎魚肉、“何辭為”的說法,給自己多留了條後路:一旦逃不掉,還可以把逃跑的責任推到樊噲身上。②張良問“大王來何操”時,他回答:“我持白璧一雙……”改“操”為“持”,“操”指一般性地“帶著”,“持”則是用手握著,有恭謹之意。可見,即使在項羽和亞父背後,劉邦也始終保持著對他們的恭敬,以防萬一。③“沛公則置車騎”,放棄車騎,自然是要麻痺對方,以便金蟬脫殼。④“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獨騎”,說明劉邦只拉出來了一匹馬,一是拉多了可能會暴露,二是讓自己騎馬,可以早些回去以保安全並作應變準備;讓幾個隨從“持劍盾”步走,一旦敵人追來,至少可以抵擋一陣。⑤“度我至軍中,公乃入”,請張良儘量拖延時間。

    從以上賞析可知,劉邦胸懷之大、謀略之富,智計之周、手段之多、心思之密,古往今來,幾乎無出其右者。相比之下有點弱智的項羽面對這樣高智商的對手,結局早已確定,無煩後人評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網上買東西怎麼都不能立刻發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