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為中國明初Nautilus,於明成祖、明宣宗時期的28年間,前後七次遠航下西洋,訪問了亞非沿岸30多個國家和地區,堪稱世界航海史上之壯舉。
西洋,元代以今南海以西(約自東經110⁰以西)等海洋及沿海各地,遠及印度及非洲東部,概稱之為西洋。明時稱今汶萊以西的海洋為西洋。鄭和七次(一說八次)率領船隊遠航南海,通常即稱下西洋。
鄭和(1371~1433)本姓馬,小字三保(或作三寶),雲南昆陽(今昆明市晉寧區)人,回族。明太祖洪武年間入宮為太監,人稱三寶太監。1399年燕王朱棣(即後來的明成祖)起兵發動“靖難之役”,三保太監從戰有功,升為內官監太監,賜姓“鄭”,始名鄭和。
“鄭和下西洋”亦稱“三保太監下西洋”,是明初大規模的遠洋航行,由鄭和奉明成祖(第七次為明宣宗)之命,率領船隊七次出使海外諸國和地區的大事件。
自明成祖永樂三年(1405)至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的28年間,鄭和從南京下關寶船廠出發,沿江、浙、閩、粵海岸南下復西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訪問了亞非沿岸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曾到達非洲東海岸之肯亞的蒙巴薩、紅海海口和伊斯蘭教聖地麥加。鄭和遠航下西洋實為世界航海史上之創舉。
明成祖永樂時期,國家強盛統一,政治較為清明。政府致力於恢復和發展中國與海外諸國的友好關係,故派遣鄭和作為明政府的政治使節與商務代表,通使西洋(或謂鄭和還帶有訪查建文帝朱允炆行蹤的秘密任務)。
永樂三年六月,明成祖派遣內官監太監鄭和與副使王景弘率領船隊出使“西洋”,鄭和使團第一次遠航下西洋。
遠航船隊自蘇州劉家港(今江蘇太倉東瀏河鎮)出海,依次訪問了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舊港(今印度尼西亞巨港)、蘇門答剌、南浡裡(在今蘇門答臘島北部)、錫蘭山(今斯里蘭卡)、古裡(故地一般以為在今印度西南沿海的科澤科德一帶,當海道要衝,古為東西方交通重要港口所在)等國。並在交通要港古裡為船隊建立了交通、貿易中心轉運站。後經印度西岸折回,五年九月返回南京。
返京不久,稍作休整,鄭和便奉旨率領船隊再下西洋。鄭和統領舟師前往爪哇、滿剌加(今馬六甲)、錫蘭山、古裡、柯枝(今印度西南岸科欽)、暹羅(今泰國)、真臘(今高棉)等國訪問。七年七月返國。
休整了一個多月,鄭和於九月率領船隊三下西洋。
船隊前往占城、爪哇、滿剌加、阿魯(今蘇門答臘日裡河流域)、南巫裡(即南浡裡)、錫蘭山、小葛蘭(在今印度柯欽南)、柯枝、甘巴里(今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科因巴托爾)、阿拔巴丹(今印度阿莫達巴德附近)、古裡等國訪問。
九年六月,鄭和率領船隊自西洋返回,俘錫蘭王亞烈苦奈兒獻上;後放之還。
永樂十年十一月,鄭和率領遠洋船隊四下西洋。使團訪問了占城、爪哇、蘇門答剌、南浡裡、彭亨(今屬馬來西亞)、急蘭丹(今馬來西亞的哥打巴魯)、錫蘭山、加異勒(今印度南部的卡異爾)、甘巴里、柯枝、古裡沙裡灣泥(今地不詳)、溜山(今馬爾地夫首都馬累)、榜葛剌(今孟加拉)、忽魯謨斯(今伊朗波斯灣口霍爾木茲)、剌撒(今葉門木卡拉附近)、木骨都束(今肯亞摩加迪沙)、卜剌哇(今索馬利亞布臘瓦)、麻林迪(今肯亞的馬林迪)、比剌與竹步(均在今索馬利亞境內)、孫剌(今地不詳)等亞非國家。
永樂十三年七月,鄭和結束第四次出使,自西洋返航;俘蘇門答剌王以獻。
此次出使,開通了中非航路。
永樂十三年臘月,鄭和五下西洋復訪,凡歷十九國,皆先後派遣使者來朝。
永樂十九年(1421)正月,明成祖正式遷都於北京;同月,命鄭和復使西洋。
鄭和奉旨六下西洋,護送忽魯謨斯、阿丹(今亞丁灣西北岸一帶)、蘇門答剌、阿魯、滿剌加、甘巴里等十六國使臣歸國,並對沿途所經國家和地區又進行了友好訪問,其中有祖法兒(今阿拉伯半島東南岸佐法爾一帶)等。鄭和使團與海外諸國的貿易往來亦有了更深入的發展。
明宣宗宣德五年(1430)六月,鄭和奉旨第七次下西洋(一說第七次下西洋在1431年)。此行主要訪問了忽魯謨斯、錫蘭山、古裡、滿剌加、木骨都束、阿魯、阿丹、加異勒等20國及舊港宣慰司,並派人到了天方(今麥加,伊斯蘭教聖地)。
1433年,鄭和于歸國途中客逝於古裡。遠航船隊由副使王景弘統領,於七月返回南京。
鄭和遺體歸葬南京牛首山麓。一說鄭和七下西洋安然回國,後於1435年病逝於南京。
鄭和歷次遠航,隨員均多達兩萬七八千人,包括行政官員、軍事人員、航海技術人員、船舶修造工匠、一般管理人員和辦理勤雜事務的人員,以及通事(翻譯)和醫務人員等。
船隊主體一般由63艘(一作62艘)大、中號寶船組成。大號寶船長44.4丈,闊18丈,9桅12帆,可容千餘人;中號寶船長37丈,闊15丈。加上其他型別的船隻,如座船、戰船、糧船、水船等,每次出使,共乘巨舶百餘艘,其中第一次208艘,為七下西洋中動用船隻最多的一次。
使團遠航船隊使用羅盤,夜則仰視天空星辰,利用天體星座方位與高度,導引海船航行。船隊所至之地,以瓷器、絲綢、金銀、銅鐵等換取當地特產香料等及其他珍奇寶貨,擴大並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經濟與文化的往來和聯絡。
鄭和遠洋船隊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不僅開闢了橫渡印度洋直達非洲,以及通往阿拉伯諸國的新航路,而且向南越過南緯4⁰以上,在印度洋和南洋的各個海域,分別開闢了多條新航線,對後代的印度洋和南洋航海所採取的航線有很大影響。
《鄭和航海圖》中所注的過洋牽星資料及所附四幅過洋牽星圖,為後世留下了中國最早、最具體完備的關於牽星術的記載。《鄭和航海圖》中,對有關太平洋、印度洋地區的地理知識,也有集中的反映。
鄭和下西洋既使亞非各華人民增進了對中國的瞭解,又使華人民在認識亞非國家方面大大開闊了眼界,豐富了華人民對海外的地理知識。
鄭和使團重要成員馬歡著《瀛涯勝覽》、費信著《星槎勝覽》以及鞏珍著《西洋番國志》三書中,記錄了各國的風土人情,山川道里,對鄭和下西洋所訪問的主要國家的情況,均作了翔實而生動的記述,極有價值。
鄭和七下西洋的遠洋航行,比西方哥倫布、達·伽馬等的航行要早上半個世紀以上,且船隊規模與船隻之大,均超過他們數倍。
鄭和下西洋規模之大,航程之遠,時間之長,範圍之廣,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對發展中國與亞非國家間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友好關係,作出了不小貢獻。
南洋各地至今仍保留不少有關鄭和的遺蹟,在印尼有三寶壟、泰國有三寶港、馬來西亞的馬六甲有三寶城,這些名稱均是對鄭和出使該地的紀念。
中國西沙群島中的永樂群島,南沙群島中的鄭和群礁,也是為了紀年鄭和的航海事業而命名的。
(鄭和群礁)
圖片皆選自網路。
鄭和為中國明初Nautilus,於明成祖、明宣宗時期的28年間,前後七次遠航下西洋,訪問了亞非沿岸30多個國家和地區,堪稱世界航海史上之壯舉。
西洋,元代以今南海以西(約自東經110⁰以西)等海洋及沿海各地,遠及印度及非洲東部,概稱之為西洋。明時稱今汶萊以西的海洋為西洋。鄭和七次(一說八次)率領船隊遠航南海,通常即稱下西洋。
鄭和(1371~1433)本姓馬,小字三保(或作三寶),雲南昆陽(今昆明市晉寧區)人,回族。明太祖洪武年間入宮為太監,人稱三寶太監。1399年燕王朱棣(即後來的明成祖)起兵發動“靖難之役”,三保太監從戰有功,升為內官監太監,賜姓“鄭”,始名鄭和。
“鄭和下西洋”亦稱“三保太監下西洋”,是明初大規模的遠洋航行,由鄭和奉明成祖(第七次為明宣宗)之命,率領船隊七次出使海外諸國和地區的大事件。
自明成祖永樂三年(1405)至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的28年間,鄭和從南京下關寶船廠出發,沿江、浙、閩、粵海岸南下復西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訪問了亞非沿岸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曾到達非洲東海岸之肯亞的蒙巴薩、紅海海口和伊斯蘭教聖地麥加。鄭和遠航下西洋實為世界航海史上之創舉。
明成祖永樂時期,國家強盛統一,政治較為清明。政府致力於恢復和發展中國與海外諸國的友好關係,故派遣鄭和作為明政府的政治使節與商務代表,通使西洋(或謂鄭和還帶有訪查建文帝朱允炆行蹤的秘密任務)。
永樂三年六月,明成祖派遣內官監太監鄭和與副使王景弘率領船隊出使“西洋”,鄭和使團第一次遠航下西洋。
遠航船隊自蘇州劉家港(今江蘇太倉東瀏河鎮)出海,依次訪問了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舊港(今印度尼西亞巨港)、蘇門答剌、南浡裡(在今蘇門答臘島北部)、錫蘭山(今斯里蘭卡)、古裡(故地一般以為在今印度西南沿海的科澤科德一帶,當海道要衝,古為東西方交通重要港口所在)等國。並在交通要港古裡為船隊建立了交通、貿易中心轉運站。後經印度西岸折回,五年九月返回南京。
返京不久,稍作休整,鄭和便奉旨率領船隊再下西洋。鄭和統領舟師前往爪哇、滿剌加(今馬六甲)、錫蘭山、古裡、柯枝(今印度西南岸科欽)、暹羅(今泰國)、真臘(今高棉)等國訪問。七年七月返國。
休整了一個多月,鄭和於九月率領船隊三下西洋。
船隊前往占城、爪哇、滿剌加、阿魯(今蘇門答臘日裡河流域)、南巫裡(即南浡裡)、錫蘭山、小葛蘭(在今印度柯欽南)、柯枝、甘巴里(今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科因巴托爾)、阿拔巴丹(今印度阿莫達巴德附近)、古裡等國訪問。
九年六月,鄭和率領船隊自西洋返回,俘錫蘭王亞烈苦奈兒獻上;後放之還。
永樂十年十一月,鄭和率領遠洋船隊四下西洋。使團訪問了占城、爪哇、蘇門答剌、南浡裡、彭亨(今屬馬來西亞)、急蘭丹(今馬來西亞的哥打巴魯)、錫蘭山、加異勒(今印度南部的卡異爾)、甘巴里、柯枝、古裡沙裡灣泥(今地不詳)、溜山(今馬爾地夫首都馬累)、榜葛剌(今孟加拉)、忽魯謨斯(今伊朗波斯灣口霍爾木茲)、剌撒(今葉門木卡拉附近)、木骨都束(今肯亞摩加迪沙)、卜剌哇(今索馬利亞布臘瓦)、麻林迪(今肯亞的馬林迪)、比剌與竹步(均在今索馬利亞境內)、孫剌(今地不詳)等亞非國家。
永樂十三年七月,鄭和結束第四次出使,自西洋返航;俘蘇門答剌王以獻。
此次出使,開通了中非航路。
永樂十三年臘月,鄭和五下西洋復訪,凡歷十九國,皆先後派遣使者來朝。
永樂十九年(1421)正月,明成祖正式遷都於北京;同月,命鄭和復使西洋。
鄭和奉旨六下西洋,護送忽魯謨斯、阿丹(今亞丁灣西北岸一帶)、蘇門答剌、阿魯、滿剌加、甘巴里等十六國使臣歸國,並對沿途所經國家和地區又進行了友好訪問,其中有祖法兒(今阿拉伯半島東南岸佐法爾一帶)等。鄭和使團與海外諸國的貿易往來亦有了更深入的發展。
明宣宗宣德五年(1430)六月,鄭和奉旨第七次下西洋(一說第七次下西洋在1431年)。此行主要訪問了忽魯謨斯、錫蘭山、古裡、滿剌加、木骨都束、阿魯、阿丹、加異勒等20國及舊港宣慰司,並派人到了天方(今麥加,伊斯蘭教聖地)。
1433年,鄭和于歸國途中客逝於古裡。遠航船隊由副使王景弘統領,於七月返回南京。
鄭和遺體歸葬南京牛首山麓。一說鄭和七下西洋安然回國,後於1435年病逝於南京。
鄭和歷次遠航,隨員均多達兩萬七八千人,包括行政官員、軍事人員、航海技術人員、船舶修造工匠、一般管理人員和辦理勤雜事務的人員,以及通事(翻譯)和醫務人員等。
船隊主體一般由63艘(一作62艘)大、中號寶船組成。大號寶船長44.4丈,闊18丈,9桅12帆,可容千餘人;中號寶船長37丈,闊15丈。加上其他型別的船隻,如座船、戰船、糧船、水船等,每次出使,共乘巨舶百餘艘,其中第一次208艘,為七下西洋中動用船隻最多的一次。
使團遠航船隊使用羅盤,夜則仰視天空星辰,利用天體星座方位與高度,導引海船航行。船隊所至之地,以瓷器、絲綢、金銀、銅鐵等換取當地特產香料等及其他珍奇寶貨,擴大並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經濟與文化的往來和聯絡。
鄭和遠洋船隊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不僅開闢了橫渡印度洋直達非洲,以及通往阿拉伯諸國的新航路,而且向南越過南緯4⁰以上,在印度洋和南洋的各個海域,分別開闢了多條新航線,對後代的印度洋和南洋航海所採取的航線有很大影響。
《鄭和航海圖》中所注的過洋牽星資料及所附四幅過洋牽星圖,為後世留下了中國最早、最具體完備的關於牽星術的記載。《鄭和航海圖》中,對有關太平洋、印度洋地區的地理知識,也有集中的反映。
鄭和下西洋既使亞非各華人民增進了對中國的瞭解,又使華人民在認識亞非國家方面大大開闊了眼界,豐富了華人民對海外的地理知識。
鄭和使團重要成員馬歡著《瀛涯勝覽》、費信著《星槎勝覽》以及鞏珍著《西洋番國志》三書中,記錄了各國的風土人情,山川道里,對鄭和下西洋所訪問的主要國家的情況,均作了翔實而生動的記述,極有價值。
鄭和七下西洋的遠洋航行,比西方哥倫布、達·伽馬等的航行要早上半個世紀以上,且船隊規模與船隻之大,均超過他們數倍。
鄭和下西洋規模之大,航程之遠,時間之長,範圍之廣,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對發展中國與亞非國家間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友好關係,作出了不小貢獻。
南洋各地至今仍保留不少有關鄭和的遺蹟,在印尼有三寶壟、泰國有三寶港、馬來西亞的馬六甲有三寶城,這些名稱均是對鄭和出使該地的紀念。
中國西沙群島中的永樂群島,南沙群島中的鄭和群礁,也是為了紀年鄭和的航海事業而命名的。
(鄭和群礁)
圖片皆選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