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堆高焊是指用焊接的方法將具有一定效能的材料堆敷在焊件表面上的一種工藝方法。其目的不是連線焊件,而是為了在焊件表面獲得具有耐磨耐熱耐腐蝕等特殊效能的熔敷金屬層,或是為了恢復或增加焊件的尺寸。堆焊方法在製造和修理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二,堆高焊用的金屬
一般而言,堆焊的金屬首先應滿足焊件的使用條件;其次考慮堆焊的金屬焊接性要好,再後適當選擇比較經濟的堆焊金屬。
常見的工作環境條件下使用的堆焊金屬有:高應力金屬間磨損選用亞共晶鈷基合金、含金屬間化合物的鈷基合金;低應力金屬間磨損選用堆焊用低合金鋼;金屬間磨損+腐蝕或氧化選用大多鈷基合金或鎳基合金;低應力磨料磨損、衝擊浸蝕、磨料浸蝕選用高合金鑄鐵;低應力嚴重磨料磨損、切割刃選用碳化物;氣蝕浸蝕選用鈷基合金;嚴重衝擊選用高合金錳鋼;嚴重衝擊+腐蝕+氧化選用亞共晶鈷基合金;高溫下金屬間磨損選用亞共晶鈷基合金、含金屬間化合物的鈷基合金;鑿削式磨料磨損選用奧氏體錳鋼;熱穩定性高溫蠕變強度(540℃)選用鈷基合金碳化物型鈷基合金。
鐵基堆焊金屬,其品較多,效能變化範圍廣,韌性和耐磨性配合好,最大的優點是成本低,因而使用很廣泛。大致有四類:
其一是珠光體鋼堆焊金屬,這種型別合金焊接性好,抗衝擊能力強,硬度較低,主要用於修復象軸類的機械零件。
其二是奧氏體鋼堆焊金屬,奧氏體錳鋼堆焊金屬具有較高的衝擊韌度和加工硬化的特點,但容易產生熱裂紋,一般用來修復在嚴重衝擊載荷下金屬間磨損和磨料磨損的零件,如礦山料車、鐵路道岔等。奧氏體鉻錳堆焊金屬比奧氏體錳鋼焊接性好,還有較好的耐腐蝕性、耐熱性和抗熱裂紋性,主要修復受嚴重衝擊的金屬間磨損的錳鋼和碳鋼零件。
其三是馬氏體鋼堆焊金屬,這類堆焊金屬的組織主要為馬氏體,堆焊層的硬度和屈服強度高、耐磨性較高,可受中等衝擊,但抗衝擊能力卻比珠光體鋼和奧氏體鋼堆焊層差。主要用於修復金屬間磨損的零件,如齒輪、牽引車底盤等。
其四是合金鑄鐵堆焊金屬,這類堆焊層具有很高的抗磨料磨損、耐熱、耐腐蝕效能,抗氧化效能較好,能耐輕度的衝擊,但堆焊時很容易出現裂紋,焊接時特別小心,主要用於堆焊農機具、礦山裝置等零件。
鎳基堆焊金屬,其中使用最多的是鎳鉻硼矽系列合金,它具有優良的抗低應力磨料磨損和抗金屬間磨損的效能比較好的耐腐蝕耐熱和抗高溫氧化效能,但抗高應力磨料磨損和耐衝擊性稍差,通常用於腐蝕介質或高溫環境中受到低應力磨料磨損的場合。
含金屬間化合物的鎳基合金,如Ni-32Mo-15Cr-3Si高溫硬度高,具有優良的耐金屬間磨損和中等的磨料磨損的能力,但抗衝擊性較差;這種合金比較適用於鎢極氣體保護電弧堆焊或等離子弧堆焊,常用來堆焊在嚴重腐蝕介質中工作的閥門密封面。
含碳化物的鎳基合金的價格比鈷基合金低得多,從經濟角度看,成為鈷基堆焊金屬的替代品而得到較多應用。
鈷基堆焊金屬,主要指鈷鉻鎢合金,在650℃左右能保持較高的強度和硬度,具有一定的耐腐蝕性和優良的抗黏著磨損效能,在各種堆焊金屬中鈷基合金的綜合性能最好,常用於高溫工作狀態的零件表面堆焊。
銅基堆焊金屬,通常有青銅、黃銅、白銅、純銅四類,銅基堆焊合金耐腐蝕、耐氣蝕和耐金屬間磨損的效能較好,可在鐵基材料上堆焊製作成雙金屬件,也可用來修補磨損的零件;但銅基堆焊金屬的耐硫化物腐蝕、耐磨料磨損和抗高溫蠕變的能力較差,硬度低,也不容易施焊,只適用於200℃以下的環境中,這類堆焊金屬主要用於軸瓦、低壓閥門密封面等的堆焊。
碳化物堆焊金屬,主要用於受嚴重磨損的工況,如油井鑽頭、築路機械零件的堆焊。
三,堆焊的焊接工藝方法
氧-乙炔堆焊
其主要用於表面光潔、質量要求較高的零件的堆焊,以中、小型焊件小批次為主。如閥門、油井鑽頭、
犁鏵等零件的堆焊。
氧-乙炔的裝置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可與氣焊裝置通用,只是焊炬的焊嘴孔徑比氣焊大些;幾乎所有形狀的堆焊材料都能用(包括邊角料);能見度大,能在很小的面積上進行堆焊,並且能得到薄而光滑的堆焊層;此法稀釋率低,熔化層深度可控制在0.1mm以內,較容易保作證的堆焊層的質量;還原焰碳化焰的滲碳作用會降低堆焊層的韌度,但可提高以碳化物為在主要抗磨相的堆焊層的耐磨性;該種方法手工操作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對焊工有一定的技術要求。
氧-乙炔堆焊一般使用碳化焰堆焊,火焰性質與堆焊金屬的種類有關:鎳基合金通常採用中性焰,但為了提高金屬流動性,偶爾也用碳化焰;鐵基合金堆焊時採用兩倍的乙炔過剩焰(內焰與焰心長度比為2:1);用含碳量高的低熔點堆焊合金(如高鉻鑄鐵或鈷基合金)進行堆焊時,採用3倍的乙炔過剩焰。
絕大多數鋼件不用熔劑即可堆焊,堆焊鑄鐵時必須使用熔劑,同時要採取措施,以防出現白口組織和裂紋。預熱和緩冷可很大程度減少堆焊層開裂的可能,也有利於降低稀釋率;小工件可用焊炬直接加熱,而大工件一般在爐中加熱,並保證有足夠的時間使溫度均勻,每堆焊一層的最大厚度約1.6mm為宜,可多層堆焊。
採用自熔性合金粉末進行氧-乙炔噴焊(噴熔),根據噴粉和重熔的先後次序不同,噴焊工藝分為“一步法”和“二步法”;“一步法”噴焊的特點是噴粉和重熔同時進行,即邊噴邊熔的方法,一般噴粉很細,它的步驟是預熱、預噴粉、噴工作粉並熔化;“二步法”噴焊的特點是噴粉和重熔分兩步進行,使用重熔槍進行重熔,它的步驟是預熱、噴粉和重熔。
氧-乙炔堆焊常見的缺陷是氣孔未熔合等,這是由於操作不當或堆焊材料質量不好而造成的。
焊條電弧堆焊
焊條電弧焊裝置低廉,通用性強,適合現場堆焊,電源常用的有:弧焊變壓器、弧焊整流器、弧焊發電機和弧焊逆變器等;特別適合堆焊形狀不規則的零件及可達性差的部位;電弧熱量集中,變形小,生產率高,但其熔深大,稀釋率高,堆焊層硬度和耐磨性下降,通常焊2~3層,多層焊容易開裂。焊條電弧堆焊主要用於小批次生產和修復已磨損的零件,中國堆焊焊條有:D10×~24×;D25×~29×;D30×~49×;D50×~59×;D60×~69×;D70×~79×;D80×~89×等。
鈦鈣型、鈦鐵礦型、低氫型藥皮的焊條最好採用直流反接進行堆焊,石墨型藥皮的焊條堆焊以直流正接為宜,也可採用交流電源。堆焊前焊條應參考焊條說明書的規定溫度進行烘乾,一般酸性焊條150℃烘0.5~1h,鹼性焊條250~350℃烘1~2h。堆焊的預熱溫度主要根據碳當量確定,如碳當量(%)是0.4、0.5、0.6、0.7、0.8,預熱溫度(℃)分別為:100、150、200、250、300。堆焊後的緩冷可在爐中或石棉中進行,也可適當加熱來使其緩慢冷卻。
一概述
堆高焊是指用焊接的方法將具有一定效能的材料堆敷在焊件表面上的一種工藝方法。其目的不是連線焊件,而是為了在焊件表面獲得具有耐磨耐熱耐腐蝕等特殊效能的熔敷金屬層,或是為了恢復或增加焊件的尺寸。堆焊方法在製造和修理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二,堆高焊用的金屬
一般而言,堆焊的金屬首先應滿足焊件的使用條件;其次考慮堆焊的金屬焊接性要好,再後適當選擇比較經濟的堆焊金屬。
常見的工作環境條件下使用的堆焊金屬有:高應力金屬間磨損選用亞共晶鈷基合金、含金屬間化合物的鈷基合金;低應力金屬間磨損選用堆焊用低合金鋼;金屬間磨損+腐蝕或氧化選用大多鈷基合金或鎳基合金;低應力磨料磨損、衝擊浸蝕、磨料浸蝕選用高合金鑄鐵;低應力嚴重磨料磨損、切割刃選用碳化物;氣蝕浸蝕選用鈷基合金;嚴重衝擊選用高合金錳鋼;嚴重衝擊+腐蝕+氧化選用亞共晶鈷基合金;高溫下金屬間磨損選用亞共晶鈷基合金、含金屬間化合物的鈷基合金;鑿削式磨料磨損選用奧氏體錳鋼;熱穩定性高溫蠕變強度(540℃)選用鈷基合金碳化物型鈷基合金。
鐵基堆焊金屬,其品較多,效能變化範圍廣,韌性和耐磨性配合好,最大的優點是成本低,因而使用很廣泛。大致有四類:
其一是珠光體鋼堆焊金屬,這種型別合金焊接性好,抗衝擊能力強,硬度較低,主要用於修復象軸類的機械零件。
其二是奧氏體鋼堆焊金屬,奧氏體錳鋼堆焊金屬具有較高的衝擊韌度和加工硬化的特點,但容易產生熱裂紋,一般用來修復在嚴重衝擊載荷下金屬間磨損和磨料磨損的零件,如礦山料車、鐵路道岔等。奧氏體鉻錳堆焊金屬比奧氏體錳鋼焊接性好,還有較好的耐腐蝕性、耐熱性和抗熱裂紋性,主要修復受嚴重衝擊的金屬間磨損的錳鋼和碳鋼零件。
其三是馬氏體鋼堆焊金屬,這類堆焊金屬的組織主要為馬氏體,堆焊層的硬度和屈服強度高、耐磨性較高,可受中等衝擊,但抗衝擊能力卻比珠光體鋼和奧氏體鋼堆焊層差。主要用於修復金屬間磨損的零件,如齒輪、牽引車底盤等。
其四是合金鑄鐵堆焊金屬,這類堆焊層具有很高的抗磨料磨損、耐熱、耐腐蝕效能,抗氧化效能較好,能耐輕度的衝擊,但堆焊時很容易出現裂紋,焊接時特別小心,主要用於堆焊農機具、礦山裝置等零件。
鎳基堆焊金屬,其中使用最多的是鎳鉻硼矽系列合金,它具有優良的抗低應力磨料磨損和抗金屬間磨損的效能比較好的耐腐蝕耐熱和抗高溫氧化效能,但抗高應力磨料磨損和耐衝擊性稍差,通常用於腐蝕介質或高溫環境中受到低應力磨料磨損的場合。
含金屬間化合物的鎳基合金,如Ni-32Mo-15Cr-3Si高溫硬度高,具有優良的耐金屬間磨損和中等的磨料磨損的能力,但抗衝擊性較差;這種合金比較適用於鎢極氣體保護電弧堆焊或等離子弧堆焊,常用來堆焊在嚴重腐蝕介質中工作的閥門密封面。
含碳化物的鎳基合金的價格比鈷基合金低得多,從經濟角度看,成為鈷基堆焊金屬的替代品而得到較多應用。
鈷基堆焊金屬,主要指鈷鉻鎢合金,在650℃左右能保持較高的強度和硬度,具有一定的耐腐蝕性和優良的抗黏著磨損效能,在各種堆焊金屬中鈷基合金的綜合性能最好,常用於高溫工作狀態的零件表面堆焊。
銅基堆焊金屬,通常有青銅、黃銅、白銅、純銅四類,銅基堆焊合金耐腐蝕、耐氣蝕和耐金屬間磨損的效能較好,可在鐵基材料上堆焊製作成雙金屬件,也可用來修補磨損的零件;但銅基堆焊金屬的耐硫化物腐蝕、耐磨料磨損和抗高溫蠕變的能力較差,硬度低,也不容易施焊,只適用於200℃以下的環境中,這類堆焊金屬主要用於軸瓦、低壓閥門密封面等的堆焊。
碳化物堆焊金屬,主要用於受嚴重磨損的工況,如油井鑽頭、築路機械零件的堆焊。
三,堆焊的焊接工藝方法
氧-乙炔堆焊
其主要用於表面光潔、質量要求較高的零件的堆焊,以中、小型焊件小批次為主。如閥門、油井鑽頭、
犁鏵等零件的堆焊。
氧-乙炔的裝置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可與氣焊裝置通用,只是焊炬的焊嘴孔徑比氣焊大些;幾乎所有形狀的堆焊材料都能用(包括邊角料);能見度大,能在很小的面積上進行堆焊,並且能得到薄而光滑的堆焊層;此法稀釋率低,熔化層深度可控制在0.1mm以內,較容易保作證的堆焊層的質量;還原焰碳化焰的滲碳作用會降低堆焊層的韌度,但可提高以碳化物為在主要抗磨相的堆焊層的耐磨性;該種方法手工操作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對焊工有一定的技術要求。
氧-乙炔堆焊一般使用碳化焰堆焊,火焰性質與堆焊金屬的種類有關:鎳基合金通常採用中性焰,但為了提高金屬流動性,偶爾也用碳化焰;鐵基合金堆焊時採用兩倍的乙炔過剩焰(內焰與焰心長度比為2:1);用含碳量高的低熔點堆焊合金(如高鉻鑄鐵或鈷基合金)進行堆焊時,採用3倍的乙炔過剩焰。
絕大多數鋼件不用熔劑即可堆焊,堆焊鑄鐵時必須使用熔劑,同時要採取措施,以防出現白口組織和裂紋。預熱和緩冷可很大程度減少堆焊層開裂的可能,也有利於降低稀釋率;小工件可用焊炬直接加熱,而大工件一般在爐中加熱,並保證有足夠的時間使溫度均勻,每堆焊一層的最大厚度約1.6mm為宜,可多層堆焊。
採用自熔性合金粉末進行氧-乙炔噴焊(噴熔),根據噴粉和重熔的先後次序不同,噴焊工藝分為“一步法”和“二步法”;“一步法”噴焊的特點是噴粉和重熔同時進行,即邊噴邊熔的方法,一般噴粉很細,它的步驟是預熱、預噴粉、噴工作粉並熔化;“二步法”噴焊的特點是噴粉和重熔分兩步進行,使用重熔槍進行重熔,它的步驟是預熱、噴粉和重熔。
氧-乙炔堆焊常見的缺陷是氣孔未熔合等,這是由於操作不當或堆焊材料質量不好而造成的。
焊條電弧堆焊
焊條電弧焊裝置低廉,通用性強,適合現場堆焊,電源常用的有:弧焊變壓器、弧焊整流器、弧焊發電機和弧焊逆變器等;特別適合堆焊形狀不規則的零件及可達性差的部位;電弧熱量集中,變形小,生產率高,但其熔深大,稀釋率高,堆焊層硬度和耐磨性下降,通常焊2~3層,多層焊容易開裂。焊條電弧堆焊主要用於小批次生產和修復已磨損的零件,中國堆焊焊條有:D10×~24×;D25×~29×;D30×~49×;D50×~59×;D60×~69×;D70×~79×;D80×~89×等。
鈦鈣型、鈦鐵礦型、低氫型藥皮的焊條最好採用直流反接進行堆焊,石墨型藥皮的焊條堆焊以直流正接為宜,也可採用交流電源。堆焊前焊條應參考焊條說明書的規定溫度進行烘乾,一般酸性焊條150℃烘0.5~1h,鹼性焊條250~350℃烘1~2h。堆焊的預熱溫度主要根據碳當量確定,如碳當量(%)是0.4、0.5、0.6、0.7、0.8,預熱溫度(℃)分別為:100、150、200、250、300。堆焊後的緩冷可在爐中或石棉中進行,也可適當加熱來使其緩慢冷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