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唐潮錢進

    想到現在的上市公司,猶如改革前期的暴發戶,口袋中滿是噹噹作響的銀子,肚子裡沒有半點實在的墨水,也是醉了。而且,這種“不學無術”的類暴發戶,還幻想著用以前的三板斧來應對當今的監管,這樣的韭菜,不割,更待何時?

    具體事情的經過,大家可以複製該題目到網路去搜索瞭解,我就不再囉嗦前因後果。下面,我試著從根源、根由、根治等三大方面來闡述這個問題的解決思路,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並以此作為金鳳凰講壇的外篇。由於水平限制,或有不妥之處,敬請不吝賜教。

    王府井是個金色招牌

    1、根源:上市公司現在的難言之隱,就是企業群體面臨的最大危機,俗稱“轉型升級”。

    轉型升級,是企業群體尤其是上市公司普遍會遇到的一個難題一個坎。若能華麗轉“升”,必能迎來一馬平川的視界,反之,則將陷入再度創業的苦海。甚至,不一定“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更多是“落毛的鳳凰不如雞”,畢竟,由奢入儉難。

    王府井一再延遲迴復問詢函,不是說偌大的上市公司裡沒有一支可以寫回復的筆,而是現在的監管機構越來越難矇混過關。儘管一再炒作“免稅牌照”的紅利,但百貨公司的本質,無非就是貿易銷售公司,與遊擊作戰的皮包銷售公司相比,多個固定的鋪面而已。

    如果不能解決這個根本性的問題,哪怕炒作再多的概念,開再多再大的鋪面,也是白搭,股東乃至於股民始終都會選擇以腳投票。市值從去年7月初的575億蒸發至今年3月初的240億,已經不再是腰斬,而是近60%的類似於“斬首”。

    但轉型升級之所以難,在於,這並不單單是過五關斬六將的體力活,還是煞費苦心惡想的腦力活;而且一個公司一個方案,無法偷看答案,不能複製別人。這種苦和累,豈是隻想操控資本又不想辛苦流汗之輩能忍受的?

    在業績虧損增大的情況下,還妄圖吸收合併同一控股股東的首商股份,且兄弟公司面臨相同的遭遇不可自拔,這,到底是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的必要變革,還是實控人大股東金蟬脫殼的不良變現呢?所以,對於這個問詢,王府井肯定有苦說不出。

    本來就是打著“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旗號掩耳盜鈴,卻希望監管機構“看破不說破,賺錢繼續做”,在“不忘初心、迴歸本源”的當下,還有可能“一招鮮吃遍天”嗎?

    上市公司的監管將會越來越規範

    2、根由:上市公司轉型升級,往往遇到“既得利益者”的阻礙,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上市公司使用“莊家”的身份種種吃紅利,由來已久。只是,這種套路所得的套利太多太爽,容易讓控股股東這個身處時代風口又曾瘋狂獲利的人,產生出自己就是天選之子、天縱之才的錯覺,進一步親手為自己埋下滑鐵盧的禍根。

    醉生夢色 色哥有個同姓兄弟,經常說:現在的自媒體平臺慣於使用大資料推送新聞趣事,若沉溺留戀於此,長此以往,人的思維將越來越有侷限性、越來越難有突破。色哥卻認為,企業身邊的既得利益者,更是用種種手段限制企業的持續創新。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對創新控制不了。

    中國的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可以說,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同樣,在創業的道路上,容易的、皆大歡喜的發財已經沒有了,好賺的錢都賺完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肉好吃,但,吃多了也會膩。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骨頭中富含的骨髓,更有利於自己的強身健體。作為國資背景的上市公司,王府井自是嚐遍了資本市場的無數甜頭。但在面對共克時艱的困難時,不去認真反思、為國分憂,反而想到瞞天過海闊天空,實在是可嘆可惜呀。

    延遲迴復,始終不是萬全之策,只有正面處理,方為錦囊妙計。這裡提出建議供參考:一是重築業務板塊,必要時考慮出讓控股權(當然是在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的前提下);二是重構商業模式,必要時考慮出讓經營權(比如引入有能力的人及團隊承包等方式)。

    第一個建議的思路比較成熟,我不再囉嗦。下面主要就第二個建議丟擲個人見解,純為紙上談兵而已,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王府井曾以百貨集團著稱

    3、根治:套用一句話來徹底破解上市公司這個難題:“非常之人,方能成就非常之事”。

    有人說了,王府井早就開始了轉型升級之舉,只是程序慢見效小,不然哪有你唧唧歪歪的機會。確實,王府井早就2016年1月就在名稱上“去百貨化”,提出“打造現代商業零售企業集團”,希望轉型升級成為覆蓋百貨、購物中心、奧特萊斯等多種業態的綜合零售商。

    不過在我這個零售的“外行人”看來,王府井只是實現了名稱的轉型升級。不是嗎?請看2016年1月28日的名稱變更,去掉了以前的“北京”區域,將“百貨(集團)”改為更大氣的集團,從“北京王府井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改為“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想要稱王,單單從名稱下功夫,是不可能的。與其堆砌文字,倒不如踏踏實實去探索商業模式。誰能告訴我,百貨、購物中心、奧特萊斯這些所謂的多種業態,到底在零售裡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嗎?難不成百貨就做不了購物中心,購物中心賣不了奧特萊斯,還是奧特萊斯不能叫百貨?

    總是複製別人,就別妄言創新。你連綜合零售的說法都要複製馬今伏老師的新零售,怎麼能搞懂“綜合”從何說起、在哪體現,更不用提怎麼落地了。綜合零售,在我看來,應該是一種包括批發在內的銷售行業。而銷售最大的敵人,是客戶的消費習慣。

    圍繞客戶的消費習慣,其實有很多砝碼可加。

    首先,根據當地疫情防控要求,制訂各類活動。比如,溫情牌、溫馨牌、溫暖牌等為主的購物體驗活動;再比如,惠支付、惠拼貨、惠自助等為主的購物優惠活動。

    其次,構建社群的優惠購物資訊渠道,以及搭設自己的基礎供應鏈。比如,社群來回的免費新能源大巴車,籌建或合作自己的團購網用於私域流量的引流,低價高質的可定製商品(打上自己的LOGO)。

    最後,與地方政府一起構建各類商品的供應鏈金融體系。比如,對C端客戶可參考信用卡的一個月免費期,購物刷卡打折;對B端客戶可使用辦公傢俱、電子產品的融資租賃等;對供應商可切入資金支援以獲得更大利潤。

    終極目標就是逐步鋪開以基金、小貸、租賃、保理、徵信等業務為主的供應鏈金融平臺。這也是國家大力支援但市場上五花八門的事,更是我們目前在規劃、推進的事。

    白小生,號稱孫中山故鄉的百曉生。企業金融顧問制度的研究者、供應鏈金融生態圈的探索者、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的踐行者;一個看透真相依然熱愛的自甘平凡人,一個一言不合就髮長文的自視清高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冠脈搭橋術後用藥及傷口護理有哪些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