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黃安慶5

    一、制定的教學目標要具體、準確、可測教學目標是師生透過教學活動預期達到的結果或標準,是對學習者透過教學將能做什麼的一種明確的、具體的表述。因此教學目標一定要準確、具體、可測。在學校舉行的一次說課比賽中,一位老師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社會熱點問題調查》這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1.培養關注生活、瞭解社會的公民意識。2.能夠初步掌握並運用問卷法、訪談法等調查方法進行調查。3.能夠初步對調查的資料、素材進行分析,從而得出自己的結論。大家在評課時一致認為:第二、三個目標表述得非常具體,讓學生明白了本節課的學習目的,即要掌握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並要求學會對問卷調查和訪談得到的資料和素材進行科學的分析,形成一定的結論。而第一個目標就顯很籠統、抽象,既可以作為一節課的目標,也可以是整個語文課程的目標,甚至可以是政治課程的目標,可以說是“放之四海而皆準”。例如在說《我的母親》這一課時,另有一位教師將教學目標定為:1.透過具體事件的分析,瞭解母親的品質和性格特點;2.藉助對母親形象的分析,透過介紹(本單元口語交際訓練)的方法讓學生學會珍視身邊的人,學會感恩父母,學會表達情感。這兩個教學目標闡述清楚了透過哪種手段或方法,預期達到什麼樣的效果或標準。例如教學目標2,就是透過介紹這種口語交際方法的訓練,幫助學生感悟身邊的親情,學會感恩,學會表達感情。這樣的教學目標就比較具體、務實,教學效果也就變得明顯、可測。二、說學情時既要說劣勢學情,更要說優勢學情大部分教師在說學情時總是一味的強調學生的劣勢,強調在實現教學目標時可能出現的種種困難,設想如何透過精妙的教學設計、科學的教學方法克服了學情的弱勢,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這種學情分析顯然是不科學的,它忽視了學生是具有個性特徵的“活生生的人”,是處在發展過程中的鮮活的個體。他們天真、活潑、可愛、精力充沛、感情豐富,求知慾強,並且每個學生因為學習和生活經歷的不同,其能力和水平也是高低不齊的。因此在學情分析時既要分析弱勢學情,更要關注優勢學情,併力爭充分利用優勢學情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說《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一課時,學情分析我是這樣設計的:專業分析:教學物件是市場營銷專業一年級學生,畢業後主要進入企業單位從事營銷策劃工作。大多數學生性格外向,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表現欲較強。現有基礎:初中時已經有詩歌學習的經驗,已經初步具備蒐集、整合資料的能力。初步掌握了鑑賞詩歌的一般方法。但是由於年齡和生活閱歷所限,文化底蘊、專業素養還比較薄弱,人生觀、愛情觀、世界觀還不成熟。這個學情分析中,我能一分為二地看待我的教學物件,並能根據學情分析調整教學設計。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的弱勢學情是教學物件是十七八歲的中職生,他們由於年齡和生活閱歷所限,人生觀和世界觀還不成熟。因此,在教學設計的最後一個任務中,我選擇了陶淵明、蘇軾、毛澤東等人在面對挫折時採取的不同的人生態度和海子的做法進行比較,讓學生明白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面對挫折時不應該逃避,而應該樂觀的面對。這一課的優視學情是市場營銷學專業的學生性格外向,語言表達能力和表現欲都較強,並且初中時有了學習詩歌的經驗,初步具備蒐集、篩選和整合資料的能力。根據這個優勢學情我設計了先讓學生在朗讀詩歌、抓關鍵詞的基礎上想象詩人海子的形象,然後讓學生展示課前查閱的海子資料,將二者進行對比。學生透過比較返現現實與想象中的海子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對學生解讀海子矛盾的幸福觀埋下了了伏筆,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三、語言表述要體現課後說課的特點在這次“兩課”評比的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都把說課的內容提前試上過,但是很多老師在表述時側重點放在:這個環我是如何設計的,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什麼。這種表述方式在課前說課中可以採用,但是課後反思型的說課卻不宜採用,因為這種表述方式讓聽眾聽不出你這節課的課堂實際教學效果和課堂的預設及生成的關係。在反覆的課後說課訓練中我摸索出了這樣一種有效的表述方式,基本流程如下:1.“這個環節我是這樣預設的……”2.“我這樣預設的目的(原因、理由等)是……”3.“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是(學生的課堂實際反應是)……”4.“這種反應給我的啟示(反思)是……”採用這種表述方式不僅能傳達給聽眾每個教學環節是如何預設的、預設的目的是什麼,也能讓聽眾瞭解預設有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以及設計者透過這一課的教學得到的經驗、總結或者教訓,最終達到課後反思型說課的目的。四、教學反思要有得有失,有血有肉,具體實在部分老師不太注重說教學反思,認為只是說課過程中的一個必需環節,一筆帶過就行,例如這則教學反思:1.注重朗讀。本課的教學物件是市場營銷專業專業的學生,他們將來從事的工作需要良好的普通話水平,朗讀訓練我滲透在每一節課的教學中。2.注重調動學生的興趣:本課我採用小組競賽法,確實起到了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興趣的良好作用。3.以學生為主體:本課採用任務驅動法,提供給學生學習任務,學生自主展開學生,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並且透過多種學習方式,鍛鍊他們競爭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這一則教學反思僅僅總結了經驗,忽視了不足和教訓,而且大多是大話、套話,沒有實際內容,顯得很空泛。其實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的一個過程,它有利於幫助教師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因而堅持教學反思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我在說《致橡樹》這一課時是這樣說教學反思的:透過課後反思,我認為本節課的成功之處在於:注重朗讀,有利於學生的專業成長。本節課我注重朗讀形式和方法的變化,採用了比較朗讀、齊讀、個讀等方式,既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又加深了對文字的理解。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丁辰同學,他生性靦腆,不善言辭,在其他課上經常用揚中話回答問題,本節課經過朗讀訓練也能聲情並茂的為全班同學朗讀自己喜歡的語段,獲得了全班同學熱烈的掌聲。不足之處在與:1.對關鍵句的理解沒有緊密結合背景資料進行分析,學生不能很好的理解作者主張的愛情觀在當時的價值和影響。2.作為一名教師,本節課我順利完成了規劃者、點撥者的角色,但是我還應該是一節課的總結者和強調者,在課堂教學的最後還應該對學生的自讀能力和課堂表現進行總結,對本課中的重要內容進行再強調,這樣才能全面的實現教學目標。我的這則教學反思是緊扣教學實際進行反思的,從而使得反思的內容顯得真實可信又有血有肉。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我還對本節課的不足進行了反思,並設計了改進措施,這樣的反思體現了授課者對整個教學實踐過程的一種再認識和在思考,也更容易抓住評委的注意力。美國學者波斯納曾經說過:“沒有思考的經驗是狹窄的經驗,只有經過反思,經驗方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並對後繼教學活動產生影響。”以上幾點僅僅是我個人對於課後反思型說課的幾點反思和經驗總結,在將來的說課、上課的過程中,我還要不時對照教學理論、教學大綱、學情等及時進行反思和經驗總結,從而進一步提高說課、上課的能力和水平,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時的組合?